- 相关推荐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汇编8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校本学习计划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1
为了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现代教育教学服务,我将以新课程为引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借助同伴互助提升现代教育理念,感悟现代教育真谛。为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自身发展要求,特制订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为本,以新课程实施为中心,以改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扎扎实实的开展好个人校本研修工作。通过校本研修,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整体教学水平,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二、 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做到德高为范,学高为师。能总结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经验与教训,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撰写较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
2、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迅速提高自身和同伴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以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修订版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大力实施新课程,着力解决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
四、研修内容
(一)个人读书
争取每月精读一本现代教育教学专刊,每学期读一本数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认真在读书笔记上做好记载,积极撰写读后感3——5篇,特别要加强对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领会。
(二)听评课
主要以本校教师为听评课对象,并积极参加县教研室和教研协作区组织开展的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完成20节的听课任务,并认真进行记录和评议。
每学期观看五节以上的中学教学优质课课堂实录,做好听课记录,并在教研组活动时及时作出听课后评价。
(三)公开课
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协作区和教研室组织开展的教学公开课活动。每学期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课前精心备课,然后请校内优秀教师进行指导后再邀请组内和其他教师听课。课后及时把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写下来。
(四)教研组集中研修
积极主持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研组研修活动,开展好业务理论学习和备课,加强组内教学研究专题和个人所申报的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
(五)撰写教学论文
根据个人研修的实际情况,每学年独立完成一篇20xx字以上的教学论文。独立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教学设计和课件评选活动或公开发表。
五、研修具体措施
1、通过个人与集体学习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吮吸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开展的论文、课件、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评选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
2、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主动参加学校、教研协作区和教研部门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活动,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将培训和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学年结合课题研究内容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
4、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学会思考现代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平时教学及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5、按时按要求积极参与教研组的备课活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务求取得实效。
总之,我将通过校本研修,进一步提高自身常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继续推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自我专业成长。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2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室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3
根据《安徽省20xx~20xx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六安市继续教育的要求,努力提高个人课堂教学技能,就备好课这一主题特安排如下学习计划:
一、20xx年8月~20xx年10月,学习如何认识备课与酝酿备课。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备课这一古老的课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备课的新内涵,新趋势,新突破,只有充分认识到备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意义,才能更好地酝酿好备课,通过学习我知道备课前应未雨绸缪,知“彼”知“已”,统揽全局,整体把握,量“体”裁“衣”,寓情于景。
二、20xx年11月~20xx年1月,学习如何深度备课与反思备课。
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材内容”,其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呈现学科整体面貌的程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度建构教学内容,深度生成教学过程,重视关注教学艺术。诚然,仅做好上述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不断反思我们的备课,审视环境,及时调整,追求有效教学,理清运作思路,保持必要的.弹性,写好设计的文本。只有做好深度备课和反思备课,都会使我们更了解学科特点,更贴近课堂,更尊重学生。
三、20xx年2月~20xx年6月,学习如何完善备课。
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在备课的新形势下,集体备课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个体—集体—个集的备课模式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这种形式可以使我们的备课更加完善。当然要完善备课仅采用这种形式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
(一)融会贯通,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课程与教材,预设与生成,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等。
(二)超越自我,要有吃苦的精神,忠贞不渝的精神和追求完善的精神。
(三)预约精彩,设计弹性化教案,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20xx年7月,完成学习总结和心得体会。
在充分学习如何备好课的前提下,完成自己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不断地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深入研究,以求更加完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加自然。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4
为了圆满完成20xx~20xx学年度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围绕“备好课”这一学习主题,制订本学年度学习计划。
一、20xx年8月~9月,以“备课与师德修养”为专题,以“全面了解备课与加强师德建设的关系,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渗透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每一环节”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教师如何备好课》为自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教育叙事”。
二、20xx年10月~11月,以“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为专题,以“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新特点、新变化、了解新课程、新教材中出现的众多新知识以及曾被忽视的人文、科学知识、帮助教师参透文本,研透教材,拓展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备好每一节课”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教师如何备好课》为自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一份不少于400字的“读书报告”。
三、20xx年12月~20xx年1月,以“学习论与教学设计”为专题,以“了解现代课程论与教学论对备课活动的影响,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论做好教学设计”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教师如何备好课》为自学内容,在研修有关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理论研修小结”。
四、20xx年2月~3月,以“备课务实与新技能”为专题,以“了解现代备课的新技能,全面掌握备课的.步骤、过程、方法与要求,提高备课质量”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教师如何备好课》为自学内容,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一份,《单元教学设计》一份,《课时教学设计》一份。
五、20xx年4月~5月,以“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为专题,以“引导学员分析备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教师如何备好课》为研讨内容,参加一次小组研讨交流活动,完成《小组合作研讨记录表》。
六、20xx年6月~7月,以“教案反思与研究”为专题,以“了解教案反思的类型和形式,掌握教案反思的方法,提高教案反思水平”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教师如何备好课》为自学内容,在本学年度撰写的教学设计中选出一课设计内容,撰写一份不少于300字的自我教学设计反思报告。
以上为自己从20xx~20xx学年度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5
一、校本研修的目标
1.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校本研修,研究并实践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和反思,研究并解决教师的困惑和实施操作中的生成问题,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并进。
2.聚焦学科课堂,通过校本研修,关注学科本质,研究并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研究并提升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促动理论水平提高。
3.注重队伍建设,通过校本研修,完善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学习风气正、教研氛围浓的学习型群体,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味,树立学校形象。
4.根植科研专题,通过校本研修,让教师成为教研主体,研究数字化课题实施,探索专业化发展道路,强化科研意识,提炼科研能力。
二、校本研修的内容:
1.师德素养与道德建设:教育法规与政策、职业道德规范与规则的研究;职业倦怠与职业理想规划的研究、心理健康的认识与调控;良好师生关系的规范与构建。
2.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课程标准、课堂评价标准、质量评价标准与教材的学习与把握;三维目标的确定与分解落实;课堂模式的研究与探讨;课堂过程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价的有效策略;评价语言的选择与创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的反馈效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3.信息技术与课题研究:多媒体课件设计及制作;多媒体手段的选择及运用;白板的使用与课堂应用;课题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研究。
4.教育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学困生辅导与转化课堂组织与活动调控;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生思想教育及心理咨询。
三、校本研修的方式:
自主学习:读书研修,理论积淀;实践操作,自我推动。
同伴互助:经验分享,优势互补;教学观摩,感悟反思;案例教学,互动研讨;角色体验,换位思考;
专业引领:专题讲座,知识培训;教学质疑,集智解难。
四、校本研修的模式:
与课题研究相融合的问题牵动式研究模式,即“筛选实际问题,形成研究专题——针对研究专题,确立研修主题——突出研修主题,设计研修活动——序化研修活动,达成研究目标——深化研修成果,完善学科理论”
㈠问题的来源:
1.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
2.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捕捉问题;
3.从阅读交流和观摩中发现问题;
4.从学科发展和学习中确定问题。
㈡专题的形成步骤
1.征集问题,个体与集体结合,寻找整体联系。
2.筛选问题,目标与方向统一,研究系统有序。
3.确定专题,分工与合作明确,专题细化可行。
4.理论准备,自主与互动相融,借鉴反思实际。
㈢研修主题的确立。
1.小处着眼,细处着手。
2.主题设定有联系性和渐进性。
㈣研修活动的设计。
1.研修形式有针对性。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面对个体需求差异
2.活动内容有参与性。角色体验有方向,合作分享有氛围。
3.解决问题有建设性。问题的提出源于现实,解决过程的立足现实,策略应用面向现实。
4.关注过程有生成性。敢于抓住生成性问题反思,分析原因,及时改进。
5.理论实践有指导性。由实践到理论升华,并应用于实践。
㈤研究目标的检验。
课堂观察、活动记载、质量检测、调查问卷(学生、教师、家长)。
㈥学科理论的完善。
成果的呈现包括:论文、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
五、校本研修的活动构想:
㈠自我反思:
1.活动内容:
⑴个体反思:依据教学的过程实践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并及时记录:
①教学前的反思要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多维度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和态度、自身的教学方式和习惯、预设的教学难点和策略选择。前瞻性地探求教学过程,其着眼点,在于教案中的学情分析。
②教学中的反思,要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主动反思、迅速调控。机智性地调控教学过程,其着眼点,在于教案中的二度补充。
③教学后的反思,要在一节课结束后,或单元结束后,借助理念指导,反观教学过程。一方面是批判性地剖析现实,一方面是总结性地理论提升。其着眼点,在于教案中的课后小结。
⑵集体反思:依据教研的过程,适时活动前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活动后的反思。
①活动前的反思,要凭借以往的活动经验,对新的教研活动进行多层面分析——教师已有的本体性知识、教师现实的教学态度和能力、预设的活动流程和实施要点。前置性的统观活动,其着眼点,在于活动方案设计。
②活动中的反思,要对发生在教研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灵活调整、有效引导。智慧性地调控活动过程,其着眼点,在于教学活动过程的记录。
③活动后的反思,要在一项活动结束后,或系列活动结束后,通过经验介绍和改进措施的选定。既要宏观评判,又要微观剖析,优缺点并存。全面性的`总结活动,其着眼点,在于教研活动后的小结。
2.活动策略:
⑴针对课堂实际,每月两篇反思。一个成功的案例,获取有效解决策略;一个失败的案例,分析寻找相应对策。
⑵针对研究专题,撰写反思日记,一方面详细记录生成的点滴与思考,一方面条分缕析地写下收获与感言。借此触动后续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⑶针对自身问题,反思教学行为,剖析行为效果,寻找教学策略。
㈡同伴互助
1.活动内容:
分三个层面建立教师共同体:
一是教师与教师共同体,体现在教研组、师徒对子、各级骨干教师之间
二是教师与指导者共同体,教师与教研员、指导团队之间;三是教师与专家教师共同体,教师与名师、专家之间。
2.活动策略:
⑴修身活动工程。
①理论学习活动。学习课程理论,研读教育名著,结合研究专题,确立学习主题,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
②读书交流活动。分学段、按教研组、分学科专题等多角度开展互动交流,理论结合实际,碰撞提炼方法。
③个人藏书展示、读书笔记展览和学习体会展评。利用广播、宣传栏、沙龙等一切平台展示学习成果,彼此借鉴,自身完善。
④编撰校本研修报刊,分专题、分学科、分学段策划编辑,以维持学习动机的可持续,促动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⑤出版成长期刊,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以教研组、学科组为单位,以课题研究为牵动点,以专题研究为突破点,以教学实际为着力点,以教学成果为反馈点。激发研修的飞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实践提升中的理论
⑵拉手活动工程
利用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学科论坛开展教师论坛活动,在理论与实践对话中提升:
①师德论坛,倾力打造良好的师德形象,加强教师影响力,以教育随笔、师德报告为载体。
②学科论坛,着力打造品牌的优秀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力。以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为载体。
③班级论坛,强力打造优秀的班级班风,强化教师教育力,以班级管理经验、班队活动设计为载体(逐步尝试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师生互动)
④骨干论坛,合力打造专业的引领团队,增强团队指导力。以学科专题成果、阶段经验总结为载体。
⑤家校论坛,亲力打造优良的家长队伍,提高家长合作力,以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为载体。
⑶科研活动工程
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点,遵循三个结合:
①研修计划与课题研究方案相结合。
②研修过程与课题研究过程相结合。
③研修总结与课题研究报告相结合。
⑷反思提高工程。
借助学科理念和教育理论指导,一方面批判性地剖析现实,一方面总结性地理论提升。其基本着眼点,在于教案中的课后小结,归纳升华为每月的教学反思,包含四个主题:
一是课堂案例反思,总结成功的典型经验,积累优秀的实践方法;
二是教学问题反思,挖掘失败的教训存疑,分析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是教育叙事反思,记录教育的思考点滴,完善理论实践的结合;
四是教研课题反思,剖析研究的过程效果,确立后续的操作方向。
⑸骨干品牌工程。
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党员教师及优秀年轻教师的作用,同课异构与同题异构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其中,同课异构可以是多人同课异构(教研组内),可以是一人同课异构(年级组内)。
①学科骨干引领活动。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领头人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开放日,每月一次,供学科教师观摩学习;每个学习做专题讲座一次,挖掘亮点,以点带面。
②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师徒结对互动研究,同一课或同一专题,共同反思,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③年轻教师培养活动。面对年经教师的现实特征,分析年轻教师的潜在能力,有效跟踪引导帮助,挖掘闪光点,生成创新点,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⑹高低传带工程
①课堂展示活动。同年级组,同周开放,同课展示,对比反思,设计重组。
②跨级送课活动。低段与高段互送经验,加强知识衔接,把握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系统。
③教学问题共勉活动。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真实记录,利用教研活动分单元汇总,借此给下一轮教师以提醒。(写入当日教案页卷)
⑺资源共享工程。
建立各类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①教学设计库。每学期提供一个精品课例,内容详细,过程真实,保证质量。
②反思交流库。每学期提交一份个体反思,结合实际,有效思考,有理论提升。
③教研反思库。教研组提供一篇集体反思,针对组内活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两方面。
④课件素材库。搜集课件背景、动画素材等多方内容。
⑤课件资源库。各学科教学课件,下载与自制相融合。
⑥练习试题库。跟进教材,同步练习;专项练习与单元练习相结合。
⑦班级活动库。班队会设计,各类教育讲座稿件,工作经验等。
㈣专业引领。
⑴活动内容:
①先进的教学思想。
②翔实的案例分析。
③个性的专业讲座。
④精炼的科研成果。
⑵活动策略:
①专题讲座活动:校长业务讲座、市级骨干教师讲座、专家讲座、视频讲座。
②咨询答疑活动:与专家、指导团队面对面,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分专题解答、制定解决策略。
③集体备课活动:加强二度教学研究,建构两种链条方式,凝和多元集体智慧。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6
一、研修指导思想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全员常态化培训。
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和符合能力提升工程要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测评系统,采用诊断测评、分段引导、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尝试以本次研修为契机,带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二、研修目标
1、课程学习:依据研修任务学习网络课程,累计学习时间大于等于1500分钟,满分40分。若实际学习时间小于1500分钟则此项考核成绩=实际学习时间/1500(分钟)×40分。
2、资源分享:上传分享实际教学中生成的课件、教案、说课稿、备课稿、教学设计、测试题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不低于2份,每分享1篇5分,总分10分。
3、研修日志:结合培训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提交研修日志2篇,每篇5分,总分10分。
4、论坛研讨:在论坛中发布不少于5个主题帖及不少于10个回复贴;发表一个主题帖得1分,回复一个帖子得0.5分。此项满分为10分。
5、研修作业:提交1篇作业,提交得10分,被批阅为“优秀”加10分,被批阅为“良好”加5分,被批阅为“合格”加3分,被批阅为“不合格”不加分,未提交不得分。此项满分20分。学员之间可以进行作业互评,根据作业专业度、作业质量、作业有效性等进行星级评价,最高评价五颗星,最终学员互评成绩(即平均值)也为星级展示,不体现分值。
该项成绩不纳入学员最终的总成绩,只作为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
6、校本研修成果: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以培训中实际通知时间为准)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每篇成果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不合格”不加分,未提交不得分。
三、研修方式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常态化培训。
1、混合式研修
①网络研修:课程学习,提交作业,参与活动,研修档案。
②区域研修:问题指导,活动引领,跨校分享,提炼成果。
③校本研修:关注个体,聚焦问题,团队研修,学以致用。
2、主题研修,任务驱动
①自主学习:案例引导,学习课程,运用工具。
②协作学习:参与活动,交流问题,分享成果。
3、递进式主题研修
①主题明确,让学习发生在真实、有意义的实践情境中。
②任务驱动,以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
③网络自主学习与岗位实践、校本区域协作研修互为促进。
④提供支架,以自选课程和活动(任务)资源包作为支持。
⑤逐层递进,以阶段性实践成果深化学习体验、观察行为变化。
4、学员:体验个人工作室,上传研修资源,加入学科协作组。
5、创建网络学科坊,督促成员网上学习,发布阶段活动安排,并引导参训学员跟帖留言。
四、研修主要措施
1、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项目研修计划。
2、引导本学科学员加入工作坊,牵头主持工作坊,并与区域学科工作坊、项目组专家活动坊协作交流。
3、参与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并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主持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及在岗实践,保证工作坊活跃度及研修质量,引导学以致用。
4、做好分阶段成果提炼与推优工作。
5、参与教师研修网组织的答疑活动,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并对学员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6、让每位学员制定研修计划。
7、考核评定本工作坊组员的研修成绩,评选优秀组员并提交名单,撰写研修总结。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学校、教导处的工作意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主动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探索认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紧紧抓住“发展、提高、统筹、服务”四大要素,根据我校教育工作要求与目标,主动开拓教育教学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校数学教学工作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学校数学教育的总体水平。
2、加强教科研认识,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
3、教科研一体化,主动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室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课程整合的`探索,努力提高教室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的素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青年教师崭露头角。
三、工作要点
1、提高教师素质,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加速对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十年内新教师上好教学汇报课。
2、定期举行教研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每位数学教师逐步建立各自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3、切实抓好教学检查、质量分析等教学工作环节。继续实施随堂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严格按照计划活动,主动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室教学的效率。要讲实效,不搞花架子,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和内容四落实。
4、规范教学行为。布置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要求,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把握其精神,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并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大力开展并规范教研组建设,认真进行教材研究,落实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各环节。
6、贯彻《教育管理规程》及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落实五认真、教学常规,向教室40分钟要质量,认真备课,逐步提倡书面化备课,继续加强教学反思这一环节。
7、加强对各班教学质量监控,主动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期中期末对各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抽测,实行教改分离制度,并认真分析记录,努力提高数学整体水平。
学校校本学习计划 篇8
今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材进行了改编,为了落实北票市师范学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暨一年级教材培训”会议上的关于在全市各小学掀起学习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为了使我校广大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更好的掌握新编一年级教材体系,以便使数学教师掌握好各册教材的衔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校开展了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活动,现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师校教研会后,我们立即召开了中心校有关领导和村小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领导小组
组长:黄文山
三、研读人员:
1——6年级数学教师
四、研读形式及时间:
以各小学为单位利用学生放学教师被批时间(期末前完成)
五、每次研读内容:
第一次:1页---17页;
第二次:18页—51页;
第三次:52页——69页;
第四次:70页—87页;
第五次:88页—101页;
第六次:教参第二页—第六页
;第七次——第八次:研读课程标准(备注:每次学习内容也可自行调整)
四、辅导教师:
各校主抓教学的.领导和一年级数学教师
五、研读要求:
1、各校提高认识、认真组织、责成专人负责。
2、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认真学习,做好笔记。
3、各校要做好培训记录,填写好参加培训教师名单。
4、参加培训的教师期末前写一篇学习一年级教材心体会。
5、期末各校上交教师学习体会和学校参加培训教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