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时间:2022-04-09 14:38:39 学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课外活动计划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3篇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篇1

  为了加大学校素质教育推进力度,将课外活动跟课堂教学、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课外活动安排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观逐渐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育人的总方针,而课外活动就成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一和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组建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组长:

  全面主持此项工作,对本项工作负总责。

  副组长:

  成员:各教研组长及班主任

  职责:在组长的领导下具体落实此项工作, 负责组织开展有关德育、体育方面的活动, 负责组织开展学习方面的活动。

  三、以“兴趣小组”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1、根据我校现有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决定成立:篮球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音乐、舞蹈兴趣小组,武术兴趣及实验操作兴趣小组。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参加各兴趣小组的活动,不受年级和性别的限制。为提高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水平,学生报名后,一般不

  得变换兴趣小组,可以兼报2—3个兴趣小组。

  3、活动时间安排(利用每天课外活动时间)

  星期一:篮球、书法;

  星期二:田径、美术;

  星期三:乒乓球、棋类;

  星期四:武术、音乐舞蹈。

  实验操作以竞赛的形式确定后利用晚自习进行,主要由理、化、生学科教师来完成此项工作。

  4、各兴趣小组的任科教师,要有学期教学计划,活动教学教案,学生管理方案,安全措施;教学目的明确,任务落实。篮球、乒乓球、武术、田径等体育传统项目,要储备人才,做强做大,确保学校在全县的优势地位,为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协助学校搞好学校的文艺演出和书画展,棋类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棋艺为目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奖惩办法

  1、各活动小组任课教师,学校要计算工作量,并将考核成绩与工作绩效,评优、晋职挂钩。

  2、工作敷衍塞责,履职不力,导致活动开展没有起色或出现安全事故的,要追究教师责任,情节严重的,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振亚

  副组长:刘春河 郭金栋

  组员:杨慧 张金友及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四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羽毛球)、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各班为单位开展书法、美术、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

  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一、目的:本学期为了贯彻校长室把课外活动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活增添兴趣,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打造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努力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地收到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从而有更大的收获。

  二、活动计划: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如下课外小组活动计划。

  七年级共设四个小组

  1、篮球小组: 指导教师 郭庆华

  2、声乐小组:指导教师 续洪滢

  3乒乓球小组: 指导教师 李锐锋

  4、工艺美术小组:指导教师 吕红梅

  八年级开设四个课外兴趣小组

  1、篮球小组: 指导教师 杨远明

  2、声乐小组:指导教师 王丽丽

  3乒乓球小组: 指导教师 孙百明

  4、工艺美术小组:指导教师 吕艳菁

  九年级开设三个课外兴趣小组

  1、篮球小组: 指导教师 杨庆礼

  2、声乐小组:指导教师 姚宗花

  3乒乓球小组: 指导教师 李正刚

  另外学校还设:

  影视欣赏小组:指导教师 鲁士强

  书法兴趣小组:指导教师 李群

  三、组织形式:

  1、以年级为单位,打破班级界线。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各班主任组织报名。

  2、每人只限报名一个小组。

  3、学校可根据小组人员情况对人员进行调整。

  四、时间:每周二,三,四的课外活动

  五、地点

  六、检查:

  七、活动老师的坐班安排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篇2

  一、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篮球、乒乓球、跳绳、呼啦圈、羽毛球、棋类、跑步比较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器材丰富,老师3名,场地可以合理利用,规模和时间可及时调整,值班教师方便观察,场地紧挨教室,可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各种因素合理整合能够开展以上活动。

  二、活动方式多样

  从活动形式上可划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内为棋类活动,室外为体育活动。室外活动在分为四个活动区,操场区、教学楼前、教学楼后、实验楼后。每个区活动项目也可继续划分。操场为篮球、乒乓球活动区,教学楼前为羽毛球活动区,教学楼后为踢毽活动区,实验楼后为跳绳活动区。活动方法为各班班内分组,小组循环参加活动,可进行比赛、也可以进行一般锻炼。

  三、参与程度

  各班班内分组时考虑学生对体育活动喜爱程度均衡分组,让爱动的多动,带动本组成员参加,让一部分积极行动动起来,一部分被带动进来,一部分看起来,把学生从迷茫的'、消极的课余时间里解放出来,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篇3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不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有其独特的范围和性质。

  我国教育历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实践。《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教育提倡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劳与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重视课外活动。特别是在80年代后,随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普通教育中课外活动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再次被提出,人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了使课外活动更规范化,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并在说明中指出:"小学、初中的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各地应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性活动、学科性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性活动。

  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下特点:

  1、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项目、形式、方式、参加人数等不受学校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灵活生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2、综合性

  课外活动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3、实践性

  课外活动是通过活动进行学习的,不论阅读、研讨、实验、制作或调查、参观、访问,都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4、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帮助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由学生自己制定安排活动计划、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活动的组织管理。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起指导、辅导作用,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如果说教学是学校实践活动中韵主干部分,那么课外活动与班级活动则是它的不可缺少的两侧。各类活动的相互协调,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整体性价值。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学生求知、求乐、求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且完善丰富了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课外活动主要作用是:

  1、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三、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确定。课外活动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基本内容可分为六类:

  (1)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内容很广泛,既有科技新知识、新技术,也有科技的基本技术。科技活动能扩大学生知识眼界,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态度。

  (2)学科活动

  学科活动是多种多样的科学文化学习活动,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不是课内学科教材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学科中某一领域的拓展,是学科的一些新理论新知识或学科的专题等。

  (3)文学艺术活动

  文艺活动种类多种多样,通过文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及体育文化修养为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题社会考察、军训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树立社会责任感,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学校的课外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带有普及性质,可以吸收大批学生参加,有一定声势,适合青少年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包括:

  (1)报告和讲座。

  (2)各种集会。

  (3)各种比赛。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5)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灵活方便,非常有利于因材施教。参加的人数每组不宜过多,可以三五人到一二十人,每个学生以参加一个小组或两个小组为宜。有的小组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如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一般不要从学习成绩上加以限制。小组开展活动要制定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安排好每次活动的课题、内容和方法,并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小组活动的成绩可以通过汇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以巩固成果和推动活动的发展。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2)技术小组。

  (3)艺术小组。

  (4)体育小组。

  3、个别活动

  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例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或制作教具模型,进行艺术创造等。个别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这种个别化的独立的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独立研究能力。

  四、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活动要有明确的中心目标,认真设计安排好每一次活动

  2、活动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参与活动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为了充分体现课外活动自主性的特点,首先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一般倾向,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仅要组织好学术型、科技型、艺术型的学生及相应的活动,而且更要关注那些没有突出才能和明显的兴趣爱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并安排欣赏性、收藏性、实用性、服务性的活动小组,吸收他们参加。

  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方式,处理好课外活动中特殊的师生关系。课外活动中,教师重在启发、咨询、建议、讨论和答疑,活动过程中的巡视和个别指导,活动结果的评价,共同制定活动计划等,而不是包办代替。

  另外,活动小组应有一些大家讨论制订的简明、合理、可行的制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并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活动有高的出席率和不流于形式。总之,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参加活动的每个成员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4、要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帮助

  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力量,相互协作,使学生在多方面的协同关怀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