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17 02:01:1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韩老师和夏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10月21日,我们远赴山东xx观摩学习了山东省xx二中的271课堂模式。早上,高一段段长就其课堂的操作和管理做了报告。

  报告指出,该校的课堂模式是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之下的271高校课堂。所谓271,即从时间,学生组成和学习内容的比例划分。首先,课堂的45分钟以2:7:1的比例划分,教师讲课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效果测评;其次,20%是能够自学会的优秀学生,70%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和老师点拨才会的中档学生,10%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帮助的后进生;最后,在学习内容的分布上,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此外,在报告中,还涉及了271生态教育的基本理念:

  1、关注生命,以人为本。

  2、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习即成长。

  3、个人教育,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4、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6、教师变导师,学生做主人。

  7、平等、尊重、合作。

  同时,报告就其班级的自主管理模式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把设置的行政管理小组,高效学习小组和高效科研学习小组作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三驾马车。首先,行政管理小组由班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组成,分工完成班级的各项日常管理;细致到组织生日活动,比如,生日时通过给家长打电话,全班一起向家长道谢。在班级中设置班名,班歌等,均是由学生去操作,注重过程的参与。

  高效学习小组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工而成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尤其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引导学生不要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努力的去做,要对自己必须要做的事培养兴趣,胜利只属于团队。同时,学生就其早中晚的学习要做好计划,写好成长日记。在小组合作中有细致的量化标准。组长通过讨论决定,以自己解聘自己,自己提拔自己的形式去运行。

  第三驾马车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由教师,学科班长,学科组长组成。

  不管是从的学习模式的比例分配,还是从其基本理念,管理模式去看,都是突出强调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并且追求课堂的效率。

  之后,我们对其课堂进行了观摩。该学校的课堂十分的开放。中途,我们可以随意的进到各个教室,或拍照,或参观其教室的班级文化,或聆听,学生和老师都不会注意这些外来的“客人”,在我们进行浏览式的观摩过程中,或者是学生在热烈的讨论着问题,或者在安静的思考着问题,很少看到老师在讲解。

  中间,我听取了一堂完整的政治课,这是高二哲学部分的一堂复习课。在上课之前的两三分钟,学生会打开教师事先做好的PPT课件,上面有老师就课前准备要求所作的温馨提示,比如,准备好导学案,课本和不同颜色的笔和激情,比如此课堂的知识准备,老师在黑板会板书本课的学习目标。这一环节的工作在所有的班级和老师中都是一致的。此时的学生则都在认真的大声的背诵前一课所学的知识。

  上课后,老师首先就批改的导学案情况进行了反馈,比如完成情况,比如优秀个人,比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三分钟的时间检查基础知识落实效果的检查,老师给出检查要求和检查知识,此时的学生,都在自觉的进行这一工作。

  整堂课的重心和最精彩的地方应该就是之后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学生首先能够很好的自主学习,引发思考,然后带着自主思考的成果参与讨论,通过合作得出结论。此时的教师,完全成了课堂的一个主持人,学生真的成了课堂的主角。

  高效展示环节则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一环节中教师把前后都可以使用的板书分成跟组别相应组的板块,以及一个疑问区,讨论之后,B层次的学生负责展示所分配认为的成果,同时把大家的疑问写到疑问区。展示完毕后由不同组的A层次的同学进行分析,点评,释疑,打分。

  整个课堂虽然教师只讲了很少的几句话,却显得很有深度,尤其在知识的落实上尤其到位。但是,整个课堂,让我感觉最为深刻的,还是他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整个学案的设计上,通过运用一种较有难度的材料题,培养学生挖掘材料与审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打分环节中,打分并要给出理由,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不管我们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大爆炸的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单纯的给予学生一些知识已经远远的不够了,这种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

  从之后听过来的不同学科的课堂发现,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一样的,因此,学生在课堂的各环节的操作中,养成了极大的默契,比如,老师说思考时学生能独立的思考,教师说的讨论时,则所有的学生立刻起立并大声讨论,正如每个老师在课前准备的温馨提示里所要求的,带着激情,整个课堂显得随意又有序。

  在听课过程中一些细节让我感受尤为深刻。这无疑是一个重视细节的集体。首先,是他们的校园和班级文化。他们的班级里并没有设置黑板报,而是很好的利用好了班级外的墙面,每个班级外都有一个统一又各具特色的班级墙文化,上面有各小组的组规,有一些学生的习作,五彩缤纷,极少见到关于惩罚与扣分之类的东西,更多的是目标和梦想,就像每个班级的门口都贴着的班名。整个校园里也都贴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图片和文字,我们的某某活动之类的。此外,他们尤其重视学生的阅读量,不管是从学校的阅读之星还是从学生的成长日记或者班级的阅读角都可以看见。这也是一个管理细致的集体,不管是课件整齐划一的出操还是午睡之后有序回教室的学生,都是与管理分不开的。

  在学校在班级管理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不过,在他们的课堂上却显得有些薄弱,几乎是没有看到的。他们的课堂对学生的知识的落实是十分到位的,然而,整个课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却没有去在意,这对不管是对于一个课堂还是对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在听课中遇到一些学生,却从没有学生问老师好,我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每天都面对那么多陌生的老师的麻木,还是情感教育跟不上的表现。

  总之,xx二中之行收获还是很大的。像他们的教学模式和其中所体现的细节,像他们老师之间的那种合作,像学校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对细节的关注。

  当然,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形式的获得,而是引起了我们关于面对教育,面对学生,面对改革的更多的思考。

  每个人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我们不是要模仿什么,我们也无意这么做。

  比如说,但是,这里需要有一群自觉性很高的学生会在晚自习认真的完成教学案,会在课堂很积极热情的讨论提高效率,有一批很有优秀的学生能够侃侃而谈的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不管是哪一环节的跟不上,我们40分钟的课堂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教学任务不完成和最后学生的一无所获。

  比如,比起冷漠的只有知识的课堂,我们还要努力用潜移默化去温暖学生,培养活泼知礼的学生。

  不过,总的来说,理念是相通的。比如,对学生主体的坚持,比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育细节的关注,比如,在教育模式中的解读和尝试。比如,教育,需要要我们用心的投入。有了这些理念,然后去想,面对我们的学生,可以怎么去做?该怎么去做?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思考,也许更是弥足珍贵!或者,它指给了我们一个想要努力的方向!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3

  新旧课标变化:

  1、新增核心素养内涵,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2、新增课程内容,分为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两个部分,其中“内容要求”从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六个要素的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按照三个基本级别进行描述;

  3、新增学业质量,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编写,其中“学业质量描述”从一级、二级、三级描述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4、“附录”新增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及课堂用语。

  新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内容要求变化:

  新增了主题。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其中,“人与自我”以“我”为视角,设置“生活与学习”和“做人与做事”等主题群;“人与社会”以“社会”为视角,设置“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和“科学与技术”等主题群;“人与自然”以“自然”为视角,设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和“宇宙探索”等主题群。各主题群下设若干子主题。该部分改动将为英语老师继续单元统整教学的研究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有助于教师整体、全面把握小学阶段所有的课文,有针对性地对应主题设计活动及引导学生拓展词汇量。

  新增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英语学业质量标准以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及其学段目标为基础,结合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学生英语学习的进阶情况,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描述各学段学业成就的典型表现。

  通过对比一、二级学业质量描述发现:新课标更加强调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开发和锻炼,这也为日后英语组进行PBL教学法探索提供了导向。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根本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变化保持敏锐、坚持自我提升、不断追赶理论及学科发展的浪潮,做到但有进兮不有止,一路向前,做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4

  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说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上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课堂上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谈老师方面。

  如何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材作用的体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牢牢把握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时间分配、节奏控制、内容过渡等。在合理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何使用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针对教材分析处理、学情把握、教学结构安排,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如何体现教学思想(理念)。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差生”,保护学生个性,运用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乐学、好学,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哺育与熏陶,进而与教师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还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遵循生活性、生命性、发展性原则,教出语文的诗意,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如何展示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涉及导入艺术、提问艺术、点拨艺术、暗示艺术、启发艺术、评价艺术、过渡艺术、结尾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表演艺术、情境设置艺术、人文思想渗透艺术、课堂调控艺术、课堂应变艺术、引导学生乐学进而好学的艺术等。无可置疑,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艺术——艺术地教学会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中通过对话完成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既利于学生学,又利于引导他们乐学、好学。清晰、精练(基本要求)、激情、幽默(发展要求)等不同风格、富有个性、抑扬顿挫、变化有致的语言和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和感染力;巧妙的导入会“未成曲

  调先有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来;富有艺术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文本,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地自信心,进而乐学、好学;流畅的过渡,巧妙、隽永、回味无穷的结尾会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联系生活、设置情境、深入浅出的教学不仅是“巧教”、“巧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地理解与感悟,有利于在无形中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可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啊;最后,教师在既定预设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具体接受、反馈情况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临时机智应变,那就更是教学的高境界了。

  其次谈学生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师的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注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语文课和执教者有吸引力、感染力,是学生告别“要我学”,开始“我要学”的具体表现。

  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课堂气氛。以学生发展为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思想、理念中,最终只会流为一个口号,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之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聆听(观察)、表达(说)情况和思维活动。聆听(观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将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表达则是学生将所接受、吸收、消化的知识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一种工具。积极、主动地听、说是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前提。而思维的灵敏度、活跃度、广度、深度、批判度、领悟度、创新度往往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认真、仔细地听、看,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高品质地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努力目标,更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本质上说,学生的接受、反应、应变能力是教师教的客观依据,关注以上能力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是否以学生为本),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各种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

  以上内容,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提醒、引导新教师去学习、注意、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课中把握要害,不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课后反思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有:

  倾听学生反馈意见(有机会的话),了解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乐学、好学,这是教学效果良好的绝佳体现。

  浏览听课笔记,初步思考执教者的教学得失。从自己角度出发,对授课者的整体教学情况、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心里对之予以评价。

  聆听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者进行比较,把自己思考的评价和他的自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差距,并把感想记录下来。

  聆听评课教师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与你的评价及授课者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找出差异或差距并记录。

  以上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5

  听了教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对新课标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主角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构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供给经验和帮忙,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提议,教师要向学生供给经验,帮忙他们进行确定、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本事,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当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提高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忙学生制订改善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职责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总之,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欢乐数学”。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改培训总结06-25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通用09-22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必备【13篇】10-28

新课改培训工作总结10-20

新课改心得体会02-05

新课改培训总结汇编15篇03-07

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08-27

教师新课改的心得体会07-31

新课改工作总结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