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时间:2024-08-17 07:19:21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

  我出生在革命老区武乡县,那里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摇篮,而且还有丰富的风俗民情,印象最深的是圆锁。

  去年夏天,我迎来了12岁生日,也就是我的圆锁日,这次的生日不同于往年,因为圆锁活动程序繁琐,讲究颇多。圆锁前一天,先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当总管,商讨此次活动的议程,安排族人帮厨做饭,接亲送友等。

  生日当天,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我身着一身红装,跟随父母站在大门外,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前来帮忙的邻里亲朋各负其责,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门前的红色拱门,为今天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仪式开始前,大家把送来的`圆锁羊放在桌子上,12只圆锁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最大的是姥姥家的圆锁羊,用8到10斤面粉蒸就,羊头与羊尾要连在一起,不可断裂,类似圆形的游泳圈,姥姥用三尺长的红头绳与小铜钱拴在一起的长命锁与圆锁羊放在一起,寓意长命百岁。

  吉时已到,鞭炮齐鸣,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走上台阶。大家全注视着我,我既高兴又紧张。在主持人的招呼下,爸爸把红头绳拴的锁挂到我的脖子上,两端锁在一起,姥姥姥爷把准备好的开锁羊,从我头上顺着身体戴下去,把事先准备好的铜钱编成的长命锁和百元人民币折成的圆形装饰物,挂于我胸前。我听从吩咐面向正北方向,烧香叩头,感谢上苍,再向父母叩头,感谢养育之恩。接着由三个不同姓氏的长辈给我开锁。他们分别是伯伯、舅舅和叔叔,开锁时他们边开边念叨:一开聪明伶俐,二开学业有成,三开满堂富贵。满满的祝福啊。锁打开后,寓意智慧的锁就打开了,锁开完毕后,姑姑把生日蛋糕端上来,点燃蜡烛,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闭住双眼,双手合十,许下愿望,吹灭蜡烛,之后与大家分享美味的蛋糕。

  参加圆锁的亲朋好友,纷纷捧出贺礼。贺礼大多以钱物为主,只有家人才有更多讲究,不仅要随钱还要随物:姑姑裤、姥姥袄、爷爷帽等等,我大丰收了,涨红着脸,不住地点头致谢。

  活动完毕,美味可口的饭菜已准备就绪,大家纷纷入席,你说我笑,好不热闹,爸妈带着我向亲朋好友敬酒答谢,宴席毕,活动也便进入尾声。

  圆锁是我们当地的成人礼,意味着我从儿童步入了少年,圆锁是一辈一辈的人传承下来的习俗,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更浸润着浓浓的亲情。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2

  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文化,我最喜欢的是老家的“走马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走马灯”活动就开始了。

  那天晚上,家家拿出几个灯笼,让人们提在手上。我和奶奶各提一个灯笼,走在乡间的小碎石路上,向大礼堂走去。

  正走着,一阵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敲锣声由远而近,原来是“走马灯”开始了。一对“人马”向我们走来,领头的是一对孩子,孩子们脸上画了各色的妆,无不洋溢着微笑,眼中映出红色的火光。走在最前面的高个子,拿着一面大旗,身穿红白色袍子,当着敬业的“赶马人”。他的后面跟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马”。“小马”前面的肚子上系着一个立体的、用竹子编成的马头和马脖子,后面则系了“马”的后半身,“马”里面是空心的,放了一支蜡烛。烛光透过“马皮肤”上不同颜色的油纸,映出不同的颜色,与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颜色一致。他们一手握马绳,一手拿马鞭,时不时换一换位置,我们被多样的颜色迷住了。等一队人走过,我们才反应过来,向“马队”奔去。

  等我们赶到,礼堂已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我只听到人群的阵阵叫好声,急得我拉着奶奶在人群外围狂奔,终于找到一个小口,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钻入人群。

  哇!你看这表演,也是非同寻常啊!“领马人”先来了个单手倒空翻,一匹匹小马立刻跟上,音乐也“咚咚咚”响了起来,小马们在人们的'喝彩声中,一匹匹向一个位置冲去,再猛地一跃,好像在越过草堆。紧接着“领马人”领着马儿原地转圈,转着转着,小匹“小红马”似乎有点晕了,到了一边打转,忽地又向队伍猛冲,队伍中的“马匹”也向“红马”冲去。“天哪,难道要撞到一起了?”我不禁为“小红马”捏了把汗。不料,他们将“小红马”围到中间,开始绕着“红马”表演转圈,变花式。“小红马”趁着观众在周边喝彩,转入马群一同表演,各色的马儿晃得人眼花缭乱,拍手声一波又一波,一浪高过一浪……

  渐渐地,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表演一共持续了三十多分钟。等收了场子,表演者站成一排,向大家鞠躬,人们才意犹未尽地一边讨论精彩的表演,一边走回家去。

  正是村里有了“走马灯”这一丰富的风俗文化,才让乡亲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过“火把节”的风俗。

  一年暑假,我回云南拜访外公外婆。那几天刚好是火把节,我听后特别兴奋,迫不及待的等到晚上参加火把节的游行。

  时间过得好慢。终于等到了火把节的游行。外婆和外公上午就已经把火把买好。我本以为火把就是普通的木头棍子做成的,但当我看到大街上的火把后,我惊呆了:街上有高达3、4米的布满鲜花的,有插在大门旁边缠满小旗子的,还有的是举在手上小小的一捆树枝,有些人家还会把新鲜水果或钱币放在火把里。

  终于到了点火把的时候了!我本来好奇这火把这儿高,该怎么点呢?原来是用一根长长的杆子,顶上绑了一个烧得旺旺的松明,然后举起来引燃火把上的一捆引火用的稻草,火立刻烧了起来,所有人都发出了一阵欢呼。

  每个人手上还会拿着一个小一些的火把,这些小火把的底部绑了一根粗一点的树棍,顶上捆满了稻草和细树枝,直接用打火机一点就行了。

  妈妈让我拿一个火把,可是我特别害怕,怕火焰烧到衣服,引起火灾。我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头顶上汗如雨下。但妈妈说:“宝宝,尝试一下吗?这很安全的!”我小心翼翼地接过火把,手不停得颤抖。这时,“隆”的一声,我手上的`火把上的火焰突然从一个火苗变成一团大火。我的心脏跳得特别快,不知是哪个“好心人”给火苗弄大的。我歪头一看,是妈妈从袋子里拿出一把粉末往火把上扔。我问妈妈这是什么东西,能让火苗变大。妈妈说:“这碎木屑和松香粉混合成的粉末,往火里一扔,火焰就会变大不少。”妈妈看着我害怕的样子又对我说:“你看,这火焰看着挺吓人的,但其实不也没什么危险吗!不要烧到头发就好了。烧一烧还能驱邪、除晦呢!”我的心跳终于慢了下来,不那么害怕了。

  我和妈妈还有外公外婆继续往前走。外婆对我说:“宝宝,你知道火把节是怎么来的吗?”“不知道唉。”“传说,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下撒下无数的蝗虫。它们啃食庄稼,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他们在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捕烧害虫,最终消灭了各种害虫。这就是火把节的由来。”

  想不到火把节这么有趣!希望今年大家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更要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哦!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4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略微不同。但每一个地区的风俗都是多种多样、新颖有趣的。我的家乡红安也不例外,也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习俗。家乡的春节是一道难忘有趣的风景线,也是难忘的.回忆。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上旬就开始了。人们都纷纷开始准备过年时的物品。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进了腊八,表示年味越来越浓。在腊八这一天,家家都会熬腊八粥,以示今年的农业大收成。腊八粥材料琳琅满目,口感香甜可口,是许多人都爱吃的美食。晚上,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全城都非常热闹。

  后面的十几天,是大家办年货的时间。城里各大超市商场里挤满了人,各种喜庆用品摆满了超市。人们纷纷都在忙碌着……

  转眼间,春节的高潮——除夕到来了。这也是人们最忙最热闹的时候。在我们老家,团圆饭要吃好几次。除夕一大早,轰隆隆的鞭炮声震醒睡梦中的我,一大早起来吃团圆饭,年饭吃的越早预示这一年家里会有更多的好运。吃完团圆饭后,每个人都忙了起来。首先是全家大扫除。名曰“扫房”。寓意扫去去年的不好的运气。然后后是贴春联和福字。福字一般倒着贴,寓意“福到”。大人们忙碌,小孩儿们也不例外。小孩儿们要么在外面玩着鞭炮,要么在里面帮大人们做事。除夕晚上家里人又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时,家家都要看春晚、放爆竹,以示过年热闹的气氛。

  团圆饭很讲究,有肉丸,鱼,年糕等菜。其中,肉丸寓意“团团圆圆”鱼寓意“年年有余”,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吃团圆饭时,全家人说着往事,欢乐无穷。吃完团圆饭后,还要进行祭灶王爷、拜佛烧香等习俗。

  正月初一,街坊邻里开始互相拜年,你到我家,我去你家,进门做个发财仪:“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初二开始就是各家亲戚老小的来拜年,这时,最热闹的时候就来了,大人们聊天,聊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喜乐事,小孩们给长辈拜年领着红包,互相玩耍着,好不热闹!

  正月初一人们互相串门拜年,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又要吃一次年饭,放鞭炮,也是年饭吃的越早越好。元宵节晚上,家家门口点着灯笼,人们吃着元宵预示着团团圆圆。

  过完元宵节春节就结束了。大人们外出打工,孩子们去上学了,家乡变得空荡起来。这就是家乡春节的风俗,难忘又有趣。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5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辽宁,那里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冷,寒风刺骨。冬天的时候就是穿两件儿羽绒服也会觉得冷。在那儿吃冰棍儿都会沾到舌头。院儿里的雪堆成了雪山,一两个月都化不完……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东北有了自己独特的美食——冻梨。据说在原来,有一个东北人试着把梨直接搁在室外来冻,结果发现梨非常黑,都以为是坏了的,但那时的人非常简朴,不舍得扔,就尝了一口,结果发现非常好吃,就把这个美食流传下来了。

  有一次回家过年,总是看到人们老是吃黑色的梨,于是很好奇,一直以为他们吃的都是坏了的,所以才是黑色的。后来我开始仔细观察人们吃梨的过程,却听见咬梨的声音,“咔嚓咔嚓”的好像比普通的梨要硬,而且还能听见砂纸摩擦的“沙沙”声,真想知道这个是梨又不像梨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奥秘。

  再后来,我偷偷摸摸的避开了家人,找到了一个“梨”,我把手伸过去,想要把它拿起来,却是刚从外面拿进来的,我一下子把手缩了回去,如“探冰汤”,那叫一个凉啊!比在冷冻室里的东西还要凉。过了一会儿,梨没那么凉了,终于可以把梨拿起来了,我看了一眼:“嗯,的确是个梨,可是它为什么这么冰呢?”我再次产生了疑问。这么凉也没法儿吃,就接了盆“汤”,想要把梨放进去,就在我放进去的那一刹那,一只手拦住了我,我一看,是爸爸。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知道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说:“这个东西叫冻梨,一般冻的是秋梨。”我半信半疑:梨就是梨,冻它干啥?后来才得知它的确是冻梨,这种冻梨只有东北才能冻出来,别的`地方不够冷。每到冬天,东北的人们都会把梨冻到被称为“天然大冰箱”的东北的室外,一般在春节前二三十天会先冻到室外,然后在春节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吃了。但是解冻的时候不能放到热水里,一定要放得比它温度高的凉水里慢慢解冻,在我们家乡叫“缓”。过一阵子后,梨就变成水的温度了,而水就可能结冰了,真是“舍水为梨”,怪不得爸爸拦住了我,原来不能放到热水里呀!最好的状态就是又变软了,又带一点冰碴子,所以有“沙沙”的声音。就算没有尝过冻梨,我也知道它有多好吃。我心里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大胆的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温暖的房间里咬一口冻梨,简直像冰沙一样,既健康,又美味,真是吃得停也停不下来。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尝尝!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6

  去年,我在我的故乡——红旗岭,见识到了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还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看见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干什么?我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从妈妈的肩头偷偷看去,才发现原来是在做端午节前的准备工作,爸爸妈妈买来了粽叶和江米,还有包在粽子里的腊肉、蜜枣和我最爱吃的咸蛋黄。接着,爸爸妈妈把粽叶和江米放在水里浸泡,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沥干,糯米洗净后泡个1天,之后就等待着端午节的到来吧!

  端午节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了。爸爸把泡好的粽叶拿出来,此时的粽叶已经变得软软的,妈妈拿起一片粽叶,放在手心折成圆锥形,再放一些江米,一块腊肉,一个蜜枣或者是一个咸蛋黄,包好后,再用线把它缠好,一个粽子在妈妈的巧手下就包好了。我看着妈妈包粽子,也想包一个,于是妈妈手把手教我,耐心的告诉我包粽子的整个过程。虽然一开始不熟悉如何包粽子的`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咸蛋黄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江米全撒了,但随着一次次的失败,我包的越来越好了。看着一个粽子鼓鼓囊囊的站在我的面前,我的好奇心涌上来了,我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恍然大悟。

  晚上,爸爸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个小时后,粽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催促着爸爸赶快把锅盖打开,我要尝尝我自己的“杰作”。哎呀,烫死我了!我赶快把粽子放在凉水下冲了一下,慢慢的剥开粽叶,黏黏的糯米、美食的香味发出无与伦比的香味,美味的食物和白白的江米又呈现出了一幅画,令人垂涎欲滴。我三口两口就把它化作了我的晚餐。饱餐后,餐桌上的筷子浪漫的摆成了一个个十字。粽子,真美。

  晚饭后爸爸妈妈带我出去逛街,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香包。我闻着艾叶与香草的香味,仔细嗅着这香气四溢的香包,想着晚饭上令人回味无穷的粽子是那么的可口,再望着爸爸妈妈满脸的笑容,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个端午节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懂得了很多。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7

  “刚拉的官地洼大西瓜,撒蜜蜜的甜,不甜不要钱………”草长莺飞,春回大地,这几天,耳边又回响起了商贩们的吆喝声,家乡招远各地农村大集纷纷开集,又恢复了往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大清早,集市上便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向集市汇聚而去,仿佛去晚了自己心仪的物品就会被别人抢先一般。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街头一直蔓延到街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起波伏的吆喝声,不绝于耳;还有那扑鼻而来的各种小吃香味,令人回味无穷。卖家极力地推荐着自己的货物,买家东走西瞧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处处热闹非凡,处处都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

  集市上,瓜果蔬菜、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农副土产、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在这里可以买到更多商场超市买不到的东西。红彤彤的糖葫芦总是最能吸引我,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如箭矢般插在阳光下,一颗颗红彤彤圆滚滚的山楂,外表仿佛裹了一层金光闪闪的糖衣,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每次一到集市上,我都会迫不及待的'买上一串,咬上一口,酸甜软糯甜到心底,跟在爷爷奶奶身后,边吃边逛,嘴里会不由自主的发出快乐的声响。

  走累了,逛累了也不要紧,集市上又各种各样的小吃,到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这时候来一碗热气腾腾羊汤,可以驱走我们所有的疲惫与寒意。每当赶集临近中午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走进一家羊汤摊铺,坐上接地气的小马扎,盛上一碗鲜香浓郁的羊汤,表面漂浮着翠绿的香菜叶,淋上香醋和胡椒粉,配上一根焦黄酥脆的“炸面鱼儿”,一口面鱼就着一口羊汤,整个人仿佛都清爽起来,真是色味双美,令人回味无穷!

  赶集,不仅可以买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能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在集市上人们可以相互交流,讨价还价,聊聊家常,可以结交许多新朋友,它不仅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自己的娱乐场所。即使现在城市里大型商场超市林立,外卖网购也越来越便利,人们仍然深深地热爱着赶集这一传统民俗活动。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赶集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它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并将其永远地传承发扬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8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份独特的食物。在我的家乡上海,端午节当然就是吃粽子啦!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传说在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臣屈原的。相传,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的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救援,又怕江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这样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入江中祭奠,以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如今,粽子早已成为端午节的代表性食物走进了千家万户。粽子的形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三角粽,四角粽,牛头粽等等。这里面的馅料可也是多种多样:若你喜欢吃甜的,就放赤豆馅的;若你喜欢吃咸的,就放肉馅的;若你不想放馅料,就纯糯米馅沾白糖吃也别有一番风味……总之,总有一种包你满意。

  “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这不,端午这天,外婆早已买来了粽叶,糯米和馅料,就等我大展身手了。看着桌上玲琅满目的材料,“开始包粽子咯!”我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我先拿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三角的形状,然后添上米和馅,手轻轻地向对角处卷,再绑上粽绳,一个三角粽就在我手中诞生了。神气十足地转头看身边的外婆,只见她挑起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竹叶,左手一扭,右手一转,竹叶就拢成了一个喇叭。我在一旁帮着把糯米和肉塞进“喇叭”里,外婆用手把留在外面的两片粽叶往“喇叭口”一按,再用粽线快速的绑起来。明明前一秒还在外婆手里“翻筋斗”,这一秒就已经成型了。外婆这麻利劲怎么不叫我佩服?

  “还有多久才能吃上粽子啊?”我看着一个个饱满的粽子,迫不及待地问。外婆一边把粽子放到盛满水的锅里煮,一边笑着回答我:“别急别急,至少还要等几个小时呢。”幸好,等待美食上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大约两小时之后,香喷喷的大肉粽出锅了,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剥开有些变黄的粽叶,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那软软粘粘夹杂着肉香的味道可别提有多好吃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买到粽子,可我觉得在端午节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是最有味道的,因为这代表着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一种情怀,一段记忆,一份传承。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9

  “上菜喽!”看着桌上一道道香喷喷的菜,不禁让人口水直流。听着肚子快乐的笑声,我也跃跃欲试。手不自觉地向左伸去(那里放着花糕),却什么也没有摸到。向那边看去,咦?花糕呢?

  不知怎么就离开了喷香的饭桌,可能因为菜还没上齐吧。无趣的瘫在沙发上,眼前越来越模糊,烟雾缭绕。猛地一睁眼,桌椅还在那个位置,一切都清晰起来。

  走进厨房,妈妈正在准备年菜。却见那一盆面放在桌子上,还盖着一个木板。踮起脚尖,刚好够到面的边上,正想掀开木盖子,一探究竟。妈妈却突然走过来,把我抱到了一边。抬头看看妈妈,她拿出面团,发好的面蓬松、柔软,有些面娃娃仍然依恋着面盆,妈妈把拿出来的面在上边滚了几圈,那些依附的'面就神奇的消失了。

  看见妈妈的手如变戏法一般,将那满满一盆的面分成了几团。一团又被搓成了细细的、长长的一条,仿佛蠕动的小蛇,“丝丝”地吐着舌头。一个不注意,妈妈已从中切开了这条面,拉细、拉长。不察,妈妈已拿了一根筷子。

  做蛇的鳞片吗?不像呀。给它扎眼睛?好像也不对。妈妈这次准备了一道新菜?没道理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妈妈手中的筷子,生怕漏掉一个动作。“妈妈,你等一下”我跑出去,怕妈妈开始做,又扭过头来:“妈妈,你停一下,我马上过来”不一会儿,凳子搬过来了。我站在凳子上,盯着妈妈的手。妈妈笑着看着我“要看妈妈做饭啊?”“恩!”认真的点点头,还是低头看着妈妈的手。站在凳子上,就长高了那么多,看的也清楚。

  “看,拿筷子立在这里,用面绕一个圈”“接着交接在右边,也绕一圈……”随着面的飞舞,一个花糕很快就出来了,“原来是花糕啊。”心里恍然大悟。以前过节、供奉时,都会做花糕。但春节还会在上边用面捏一个小元宝,妈妈还会放几个红枣。

  大钟一次一次敲响,蒸锅上的热气散发开来。已睁开眼,低头看看自己,早就比六岁那年要高了。窗外热闹极了,采购年货的、置办吃食的、嬉戏打闹的。孩子们穿着红袄到处跑,他们见烟花绚烂。花糕不知何时出现在桌上,家里人都围坐着桌子,有说有笑,拿着软乎乎的花糕,时不时吃到一颗香甜的红枣,幸福极了。

  妈妈拿着卷尺,比着我的身高。“又长高了,还记不记得你六岁,还要站在板凳上才看得见桌子……”这一回忆,没完没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0

  堵门是一种婚俗。在结婚仪式前,新娘和她的亲朋好友、新郎和他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参加。爸爸说,在古代,女子嫁人后就会住到新郎家,和父母的关系会逐渐淡化。女方父母认为自己的女儿不能被轻易娶走,要考验一下新郎能不能照顾好新娘,堵门这一考验新郎的方式就此诞生了。

  爸爸妈妈结婚时也有堵门这一环节。当时,妈妈坐在家里等爸爸来接他,而爸爸则要闯过几道“门”到妈妈卧室里去。但是,从单元门到卧室门都有妈妈的亲戚朋友把守,他们会问各种问题让爸爸回答,答上来了,就让爸爸过去;没答上,就只能给他们发红包啊什么的“贿赂”他们,才能让爸爸过去。好不容易进了妈妈的卧室,爸爸为妈妈穿好鞋,和妈妈手拉手下楼。当晚,爸爸妈妈便结婚了。

  大前年,我的姑姑结婚,我和父母特意坐火车去南京庆贺,也体验了一回堵门习俗。在姑姑小区里,第一关——单元门,由我和其他小朋友坐镇。新郎一来,我就张开双臂拦住他,大眼一瞪:“不许过!要先回答我的问题。先背首《满江红》,展示自己的文化水平。”新郎挠了挠头:263“不会背,不会背;来,发红包,发红包!”他给每个人发了红包后,他想过去,却又被我拦住了,继续问:“新郎还得有数理功底。马上告诉我,1加到10是多少?”“55。”他脱口而出。我继续问他:“外语也是新郎的必修课。请问“婚礼”英文怎么说?”新郎摇摇头,又给我们发了红包,我才让他过。

  新郎好不容易到了姑姑家门口,发现爸爸正守在那儿。爸爸问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哪12个词。大家都笑了,觉得他背不出来,没想到他竟磕磕绊绊地背出来了。我们一起欢呼,爸爸也放他过了。

  姑姑家是双层的,卧室在楼上。新郎闯过那么多关,还爬了十几层楼梯,终于到了姑姑家中,却发现我们守住了楼梯口。我喝住他:“不许过,蚕一生要脱几次皮?”哈哈,新郎又给我们发红包了。我们还考验了他的.身体素质——俯卧撑20个!他连连摆手:“算了算了,做完就背不动新娘了!”他又发了红包才过。看着我手里的红包,我笑了,堵门太有意思了!新郎终于过了各个门,如愿背着新娘——我的姑姑下楼了。鞭炮响起来了!

  当晚,婚礼顺利举行,我们打心里祝福这对新人。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1

  中元节,又称作鬼节,晚上的时候阴气重,是不能出门的。

  小时候的我不懂什么妖魔鬼怪,只顾着出去玩,哪怕是晚上也要偷偷溜走。可那天晚上正好是中元节,我刚伸出去一只脚,就好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连忙缩了回来。想起来为我关灯的妈妈见到此情,瞪大了眼急忙跑了过来关上了门,抱我回到了房间。

  “囡囡乖,今天是中元节,晚上不能出去,会有妖怪来抓你哦!”妈妈一边说一边摆出张牙舞爪的样子,慢慢讲起了故事:“传说在以前,有有一户人家暴病而亡,五十多个人无一幸免,在一旁还有做墓碑的东家和卖寿衣的李家……”就这样,我卧在床上听妈妈讲起了故事。

  “东家没过多久就收了一个学徒,取名为小张。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后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现场只留下一个捕兽夹,上面还有几个破布条子。迟来的小张有一条受伤的腿,伤痕与捕兽夹相符,于是就被当成了小偷赶出了村子。”“怎么能这样啊!”我突然打断了妈妈说的故事,揉了揉被子愤愤不平地说道,但是转念一想,又不能打扰妈妈继续讲下去,于是又笑嘻嘻问道:“那接下来怎么样了?小张不会真的被赶出去了吧?”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当然啦,不然的话这个故事还怎么讲啊。”

  “一个晚上,李家的`掌柜路过东家时,发现里面传来了凿东西的声音。凑近一看,他才发现是东家的师傅在凿一个墓碑。东师傅转过头来幽幽的望着李掌柜,那双眼睛似死人又像活人留着两行鲜血……”妈妈的声音越来越低。“不是吧!”我往被窝里缩了缩。突然,妈妈把灯关上。拿起手电筒照向自己,我被吓了一大跳直接滑进了被子里。但妈妈可不管这些,为了让我记住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她又把手电筒放好,把灯开起来,开始讲。

  “从那之后啊没过多久,东家就咽气了。李掌柜疯疯颠颠地拿起了几条用金子打造的小鱼吞了下去之后,也归西了。两家门前放了七块墓碑,其中六块写着‘在我头七等我’一块控告着罪状,原来暴病的人家并非真的生病,东家和李家贪其钱财,将其杀害后伪造证据。被害之家就是张家,而小张则被人们说成是怨魂回来复仇。于是小张的头七就被称为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了。”

  妈妈的故事讲完了,我在妈妈的抚摸下慢慢睡了过去,梦里似乎有人在对我轻声唱着童谣。

  “中元节,阳气散,阴兵借道鬼怪出。夜三更,地府门,阎王让路开鬼门……”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2

  除夕,对温州人来说,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它是一年的最后一日。同时,这也意味着团圆、欢喜和繁忙。

  一大早,人们就来到了菜场,开始采购年夜饭的菜品。这时的菜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般来说,这天买的菜都会尽可能丰盛,同时也都有会有美好的寓意。

  到了下午,在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温州人称之为“掸新“的同时,大部分家庭都会贴好春联,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整栋楼到处都是红色,充满了欢喜的气氛。

  差不多四点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开始忙活了,他们把晒干的酱油肉收进来,蒸一会儿后,和其他几样冷盘一并,上到了餐桌上。待十来个冷盘全部摆好后,就开始做年夜饭的第一道热菜——炒年糕。按奶奶的做法,他会把黄年糕、芥菜、一定的腊肉拌在一起炒,寓意着“年年高”。这时,爷爷就会拿出只有在春节期间用的红高脚碗,配上朱红色的筷子和由红色图案的勺子,依次摆在一层尘不染的桌布上,等待着我们一家的到来。

  大家都到了爷爷奶奶家中后,年夜饭就开始吃了。这时候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冷盘在外圈,热菜在里圈。酒肉的芳香和五颜六色的菜品,赢得大家撑开肚子,一个劲儿的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大家就互相开始敬酒了,杯子碰撞发出的清脆声,把欢喜传递到了酒桌上的.每一个人。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闲聊一年中发生幸福的事,小孩子们也结伴玩了起来。

  八点开始,春晚就来了,一家人都围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看精彩节目。抢红包也开始进行了,虽然抢到不多,但大家仍乐在其中。

  九点以后,孩子们就耐不住了,他们抱着众多的“小金鱼”“窜天猴”“小熊猫”等等,到楼下燃放了。烟花放起来后,一条条明晃晃的金丝从喷射口飞窜出来,像开花了一般。大人也有放烟花的,只不过比孩子们的厉害很多,这种像火箭弹一样,一个一个朝天空中飞去,到三十多米高后,自动向四周爆开,发出击鼓似地巨响,分支成众多五颜六色的细丝,朝四周飞散。

  12点以后,鞭炮、烟花的声音更多,也更密集了,温州人称这个时候叫打“关门炮”。

  还有一部分人,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通宵守岁,见证新年的到来。

  过除夕是一个习俗,这个日子,温州人一向是很重视,它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和新的希望。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3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不过家乡风俗中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童谣歌声,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家乡的习俗都可以装上一箩筐。

  先说说这个新年准备吧。一进腊月,从喝了腊八粥那天起,逐渐感觉到年味越来越浓了。大街小巷里喜气洋洋,搞新年促销活动:商店的大大小小的橱窗里,琳琅满目,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在外工作的亲人们陆续返乡,购买着过年用品;连我们学生也为年假准备着紧张的备考,期待取得优异的年终成绩继而可以开心的投身于欢快的新年中。你看,商场里人山人海,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忙忙碌碌的置办着年货,收拾着房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再然后聊聊吃年夜饭。年三十的晚上,在外工作、上学的亲人们都会回家。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小孩儿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炮竹烟花。晚饭准备好了,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长辈们还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春晚。等到夜里12点时,吃年夜饭。这顿饺子,又称为“大年饺子”。大人孩子都要吃些个。而且家家户户吃饺子之前都会上贡,给神灵和祖宗们先吃。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还夹杂着处处的说

  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初一初二满街走”,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早早的便起了床,吃一碗大年饺子。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

  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走亲串邻的环节开始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

  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你们的家乡过春节又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4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风俗,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汕尾的风俗吧!

  因为我是一个“吃货”,所以我先从我家乡的美食擂茶讲起。为什么说擂茶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呢?这是因为在我们家乡,每逢亲戚或家人的生辰,便会擂上一锅擂茶,以为那位寿星祝贺。由于擂茶清凉解暑,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且其制作方法也特别简单,只需采些薄荷叶、生菜、艾草、绿茶叶、花生、芝麻等放入擂钵,接着用擂棍擂成碎泥状,然后加入冷的纯净水,再倒进锅里煮就好了。因为以上这些好处,所以在我们家乡中午时也经常擂上一大锅擂茶来喝,家乡里每家每户都这样,没有一家例外。喝擂茶早已成了家乡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凡事都讲究个先来后到,我先给大家讲一下除夕晚上的小光景,这也是关乎着我们老家的风俗。我这里说的除夕晚上是指团圆饭过后,差不多十一点,那个时候其实也算是初一的早上了,在那个时候至初一早上都必须吃菜,忌吃肉和杀生。就算孩子们想吃肉,大人们也会坚决地拒绝他们,那时吃个肉仿佛比登天还难。我想应该是因为祖先希望在新年的开始时,通过吃菜来祈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吧。

  然而除夕晚上必须吃菜还是除夕晚上的一个小风俗,更大的风俗其实是在后头呢!

  接近十一点半,家乡里的每家每户都放起了开门炮。当这隆重、喜庆的开门炮放完后,新年也随之而来了。但这开门炮并不是只迎接新年的,也同时宣布着又一个风俗的`开始—谢神。这时候,大人们、老人们及稍大的孩子们都会带上两三包香去谢神。谢神说简单点就是拜神。在我的家乡,谢神时走的路程也十分巧妙,相当于绕了整个村一圈,因此绕了一圈还能再回来原地。谢神时香的支数分配也十分重要,通常是大人六支,小孩三支。而且谢神时的态度务必要虔诚、真诚,这是因为谢神的目的是在于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幸幸福福、平平安安,因此态度必须诚恳,以示尊敬。谢神也是除夕晚上最大的风俗了。

  最后我要说的风俗是关于戏剧的。每逢春节,晚上时便会来一个戏班子唱戏。他们其实早上就来练习了,这是为了晚上的一展风华。在我们家乡,几乎所有的人都爱看戏,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怎么样,我家乡的风俗是不是让你感到十分新奇呢?在最后我也要呼吁大家把自己家乡的风俗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1-09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06-10

家乡六年级作文02-05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06-18

关于风俗小学作文300字三篇04-11

实用的风俗小学作文600字三篇04-07

风俗小学作文300字集锦5篇06-27

家乡的鬼节作文04-16

家乡小学作文06-27

写景作文《家乡的特产》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