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汇总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报告1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的特征;
点型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它在空间中呈飘浮状态,有长短,宽窄及运动方向,它是由各元素相互对应,相互比较而特定的,如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互相的转换,对形态上造型语言的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角状点型,有强烈的冲击力,曲状点型则有柔和的飘浮感。其表现形式无限多,或方或圆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还可有实心与空心的变化。
2、线的特征:
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表。 a、直线 垂直线 斜线的 b、曲线
几何曲线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型,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闪电形成的自由曲线。
3、面的特征:
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面,曲面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流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不规则面的基本形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态。
4、块的特征:
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虽然还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的作品更有创造力,更美观,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时代的潮流。
实验报告2
摘要:采用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定向实验,学习四象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同时掌握四象限探测器定向的工作方法。实验中,四象限探测器的四个限区验证了具有完全一样的光学特性,同时四象限的定向具有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光电 定向 四象限探测器
1、引言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光电探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光电定向作为光电子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用光学系统来测定目标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精度高、价格低、便于自动控制和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在光电准直、光电自动跟踪、光电制导和光电测距等各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定向方式有扫描式、调制盘式和四象限式,前两种用于连续信号工作方式,后一种用于脉冲信号工作方式。,由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能够探测光斑中心在四象限工作平面的位置,因此在激光准直、激光通信、激光制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本光电定向实验装置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探测接收器,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电定向方式现直观,快速定位跟踪目标方位。定向原理由两种方式完成:1、硬件模拟定向,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坐标运算,运算结果通过数字表头进行显示,从而显示出定向坐标;2、软件数字定向,通过AD转换电路对四个象限的输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经过单片机运算处理,将数据送至电脑,由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定向结果。
本实验系统是根据光学雷达和光学制导的原理而设计的',利用其光电系统可以直接、间接地测定目标的方向。采用650nm激光器做光源,用四象限探测器显示光源方向和强度。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原理,并观测到红外可见光辐射到四象限探测器上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并利用实验仪进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将光学定向应用到各领域中[2]。
2、实验原理
2.1、系统介绍
光电定向是指用光学系统来测定目标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精度高、价格低、便于自动控制和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在光电准直、光电自动跟踪、光电
制导和光电测距等各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探测接收器,根据电子和差式原理,实现可以直观、快速观测定位跟踪目标方位的光电定向装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电定向方式。该系统主要由发射部分,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和单片机,最后通过计算机显示输出。该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2.1.1激光器发射部分
光发射电路主要由光源驱动器、光源(主要是半导体光源,包括LED、LD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APC)等部分组成。用NE555组成的脉冲发生电路来驱动650nm的激光器。
2.1.2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主要由四象限探测器组成。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常用的精跟踪探测器,其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引起的电子跃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是利用集成光路光刻技术将完整的PN结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分割成几个具有相同形状和面积、位置对称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看作1个独立的光电探测器,其背面仍为一整片.理想情况下每个区域都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能参量.象探测器光敏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如图2所示[3].
(a)圆形光敏面QPD (b)矩形光敏面QPD
图2 四象限探测器实物图
如图3(a)所示,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光敏面有4部分A,B,C,D.假设入射光斑为圆形且能量分布均匀,如图3
(b)所示,照射在光敏面上的光斑
被4个象限分成4个部分,4个象限的光斑面积分别为SA,SB,SC和SD.此时,由于光生伏特效应,在4个象限中产生与光信号对应的电信号,其对应电流大小分别为IA,IB,IC和ID.如图2(c)所示,当光斑中心在四象限光电
探测器上的位置改变时,光敏面各象限上的光斑面积也会改变,从而引起四象限探测器各象限输出电流强度的变化,通过一定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相关信息.如图4所示.
图3 四象限探测器工作示意图
图4四象限探测器工作光路
根据输出电流强度可以计算出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用σx和σy分别表示x和y
轴上根据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经过一定的算法处理后的归一化偏移量,σx和σy与光斑能量中心实际偏移量的对应关系利用加减算法得[6-7]
x0KxK(SASB)(SBSD) SASBSCSD
(SASB)(SBSD) SASBSCSDy0KyK
式中K 为比例常数,光斑能量中心偏移量σx和σy仅与光斑在探测器上的面积有关,只要得到了各象限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得到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的坐标.光斑在探测器上移动如图3(d)所示
2.2单脉冲定向原理
利用单脉冲光信号确定目标方向的原理有以下四种:和差式、对差式、
和差
比幅式和对数相减式。
2.2.1 和差式
这种定向方式是参考单脉冲雷达原理提出来的。
在图5中,四象限探测器与直角坐标系坐标轴x,y重合,目标(近似圆形的光斑)成像在四象限探测器上。当目标圆形光斑中心与探测器中心重合时,四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相同的光功率,输出相同大小的电流信号,表示目标方位坐标为:x=0,y=0.当目标圆形光斑中心偏离探测器中心,如图3,四个光电二极管输出不同大小电流信号,通过对输出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光斑中心偏差量x1和y1。若光斑半径为r,光斑中心坐标为x1和y1,为分析方便,认为光斑得到均匀辐射功率,
总功率为P。在各象限探测器上得到扇形光斑面积是光斑总面积的一部分。若设各象限上的光斑总面积占总光斑面积的百分比为A、B、C、D。则由求扇形面积公式可推得如下关系[4]:
当2Xsin1(1) rX14x1时,ABCD1 rr
r即x1(ABCD) 4
r同理可得 y1(ABCD) 4
可见,只要能测出A、B、C、D和r的值就可以求得目标的直角坐标。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可以测得的量是各象限的功率信号,若光电二极管的材料是均匀的,则各象限的光功率和光斑面积成正比,四个探测器的输出信号也与各象限上的光斑面积成正比。如图6,可得输出偏差信号大小为
Vx1KP(ABCD)
Vy1KP(ABCD)
对应于 x1k(ABCD)
y1k(ABCD)
图6 和差定向原理 式中krKP, K为常数,与系统参数有关。 4
2.2.2 对差式
将图4的坐标系顺时针旋转45o,于是得
x2=x1cos45o+y1sin45o=2kAC
y2=-x1cos45o+y1sin45o=2kBD
2.2.3 和差比幅式
上述两种情况中输出的坐标信号均与系数k有关。而k又与接收到的目标辐射功率有关。它是随目标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这是系统输出电压Vx1、Vy1并不能
够代表目标的真正坐标。采用下式表示的和差比幅运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x3k(ABCD)(ABCD)k(ABCD)(ABCD)
k(ABCD)(ABCD)k(ABCD)(ABCD)y3
式中不存在k系数。与系统接收到的目标辐射功率的大小无关,所以定向精度很高。
2.2.4 对数相减式
在目标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对数相减式定向方法。坐标信号为
x4=lgkABlgkCD=lgABlgCD
y4=lgkADlgkCB=lgADlgCB
可见,坐标信号中也不存在系数k,同样消除了接收到的功率变化影响。 当定向误差很小时,可以得到如下近似关系
x4ABCD
实验报告3
时间:20xx年10月日至20xx年11月8日。
1、实验目的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获取项目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型的建立,了解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和需求分析文档描述的主要内容,掌握利用数据流图描述系统功能需求的方法,正确应用数据字典。增进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学会系统的分析软件的构成,掌握并理解软件从确立到测试等一系列过程。
2、实验内容。
(1)系统简介。
每个学期的期中,学校教务处向各个学院发出下各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时、班级类别(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研究生)、班号等;学院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给出各个课程的相关限制(如:任课教师的职称、上课的班数、最高和最低周学时数等);任课教师自报本人授课计划,经所在教研室协调任可,将教学计划上交学院主管教学计划的人员,批准后上报学校教务处,最终由教务处给出下个学期全学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
假设上述排课过程全部由人工操作,现要求为上述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过程。
(2)限定条件。
a)每位教师的主讲课程门数不超过2门/学期:讲师以下职称的教师不能承担学院定主课的主讲任务。
b)学院中层干部的主讲课时不能超过4学时/周。
c)本学期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不能承担下各学期的主讲任务。
d)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括:教务处布置的教学计划,学院教师自报的授课计划和学院定的有关授课限制条件。
e)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括:教务处最终下达全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和学院各个班级下各学期的课程表(可以不含上课地点)。
项目数据流图。
3、实验步骤:略
4、总结与回顾。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的管理核心,管理应涉及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学藉管理、成绩管理、网上注册、开课管理、选课管理、师资管理等,在数据库一级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办工,真正实现学校网上管理。
学校中的教务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课程管理等。开发“教务信息处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查询和运算功能,代替手工处理,提高工作效力和质量,所以该系统是必要而且能够实现的。
此次开发的软件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即学院课程安排。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们更加了解了软件的原理,软件的开发方法和步骤,如绘制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编写。进一步掌握了有关数据库设计的知识和java程序设计,了解了有关网络的相关知识,对软件开发平台有了一定了解。
我增长了不少软件工程与编程,数据库的知识。在作设计的过程中,软件是不断变化的,开始构造的是一方面,实际制作时又是另外一方面,所以得不断变化。软件必须有效的支持他的用户,我们做的软件是学生选课系统,所以我们需要从学生和老师,管理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他们操作方便的系统,是软件对用户友好。
在写数据字典之前,我对数据字典的理解有一些偏差,通过这次作实验,我知道了数据字典就是对数据流,数据流分量,数据存储,处理的定义集合。我们做这种比较小的软件时,数据字典还比较好维护,哪里出了问题,可以很快的找到,然后改正。如果做比较大的软件时,数据字典就不好维护了。开发大的'软件系统时,数据字典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迅速增加,貌似人工维护就不太可能了。
这次实验的完成是我们小组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大的汗水,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大的工作量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多与合作伙伴交流,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最后大家的想法和在一起就是个很了不起的工作。也让我认识到软件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软件,也让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很深的了解,让我可以向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前进。
实验报告4
一、实验名称:
杯子话筒
二、实验目的:
打电话
三、实验器材:
大回形针、绳子、杯子
四、实验原理:
声音可以通过棉线来传播,但是线一定要拉直。
五、实验过程步骤:
1.用大回形针在杯子上打洞。
2.把绳子穿过洞里。
3.在绳上打一个结
4.另两端一样,中间固定。
5.开始打电话,一人说,两人听。
六、结论:
杯子话筒打电话线拉直就听得清楚。
七、误差讨论:
拉的松点或紧点声音不一样。我原来觉得很小声,但是很大声。
实验报告5
这半年的生化实验主要包括Folin苯酚法、蛋白质稀碱方法,酵母RN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RNA定量测定,紫外吸收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动,最合适的pH值,测定n端氨基酸残基的肌肉糖原测定n端氨基酸残基,dns-cl法、柱色谱法,分离色素和其他实验。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凯氏定尺法,因为这个实验让我了解了改良凯氏定尺蒸馏器的基本结构,也让我通过这个实验掌握了凯氏定尺法的操作技术。在这个实验中,我和我的同事韩文志犯了一些我们不应该犯的错误。我们做实验的时候都忘记添加新的沸石了。这是一个低级错误,几乎使溶液沸腾了。通过这个错误,我意识到很多知识,即使是老师说的,也只是理论。当我们不能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它对我们没有好处。现在我们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实验中,并付了钱。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手术。我想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还是对仪器不熟悉,在做实验的时候也不是很认真。
另一种是柱层析法分离色素。本实验主要是掌握吸附色谱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我记得我是当时到达的第二个实验室,我非常成功。当我进来的时候,我叫它菠菜和研磨,这是非常累人的工作。我觉得,因为我想把它磨得更好,所以我也想这么做
快速地做这个实验,所以当我做下一步的时候,我总是磨磨蹭蹭直到我觉得有点累。我记得在加棉花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应该有多厚,所以在提取颜料的时候还是很害怕。我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安装圆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安装,直到圆柱表面非常平整。直到最后,在分离颜料后,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色带分离得很好。
半年的实验中,最“苦”的是“用菲罗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糖”的实验。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掌握滴定管的用法和热滴定的终点。由于整个滴定过程必须在沸腾状态下快速进行,终点不易把握,我们滴了几十次以确定终点。当时我的同事韩文志已经被烧了。
在这半年里,我从十多个实验中获益匪浅。毫无疑问,它开发了我的实践潜力。每一次实验我都会亲自去做,不要放过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半年后,我的实践潜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它使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我从来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虽然我一直认为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经过这半年的学习,我不仅深刻的'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更深刻的体会到课前预习的好处。只有在课前认真预习之后,我才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掌握更多;它也提高了我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有数据和数据被处理,数据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
虽然半年的实验收获了很多,但在中途,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我动手能力不够强。当一些实验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时,我不能平静地应对。我的探索方法需要改进。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不能很快很好地完成它们。我的数据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当有很多复杂的数据在我眼前时,我无法用最好的理论方法去处理它们,使实验误差最小化。总之,生化实验课让我收获了很多,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在实验课上学到的知识将会被发扬光大,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完善。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改善这里发现的不足,克服不应该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来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在工作中有更大的收获,在不断的探索中,在无私的学习中,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实验报告6
1. 焊接工艺
1.1 焊接工艺的根本学问
焊接是使金属连接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加热手段,在两种金属的接触面,通过高温条件下 焊接材料的原子或分子的相互集中作用,使两种金属间形成永结坚固的结合面而结合成整体。 焊接的过程有浸润、集中、冷却凝固三个阶段的变化。利用焊接的方法进展连接而形成的接点叫焊点。
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包括焊接方法、焊前预备、焊接材料、焊接 设备、焊接挨次、焊接操作、工艺参数以及焊后热处理等。
我们试验中主要是PCB板的焊接。
1.2 焊接工具、焊料、焊剂的类别与作用
焊接工具有烙铁、镊子、螺丝刀、钳子等。
电烙铁的作用是加热焊料和被焊接金属,最终形成焊点。按加热方式可分为内热式、外热式等,按功能分为防静电式、吸锡式、恒温式等。本试验使用外热式电烙铁。
焊料是焊接时用于填加到焊缝、堆焊层和钎缝中的金属合金材料的总称。包括焊丝、焊条、 钎料等。焊料分软焊料和硬焊料两种,软焊料熔点较低,质软,也叫焊镴,如焊锡;硬焊料熔 点较高,质硬,如铜锌合金。本次实习使用的`焊料为焊锡(铅锡合金)。
焊剂是指焊接时,能够熔化形成熔渣和(或)气体,对熔化金属起爱护和冶金物理化学作 用的一种物质,又称助焊剂或阻焊剂,一般由活化剂、树脂、集中剂、溶剂四局部组成。一般 可划分为酸性焊剂和碱性焊剂两种。作用:去除焊件外表的氧化膜,保证焊锡浸润。本试验的焊料是松香。
下面分列各工具及材料的作用。 电烙铁:熔化焊锡; 电烙铁架:放置电烙铁;
镊子:夹持焊锡或去除导线皮; 螺丝刀:拆组机器狗; 钳子:裁剪导线或焊锡; 焊锡(锡铅合金):固定焊脚,电路板和器件电气连接; 助焊剂(松香):加速焊锡溶化,去除氧化膜,防止氧化等; 阻焊剂(光固树脂):板上和板层间的绝缘材料。
1.3 焊接方法
手工焊接主要为五步焊接法:
1.预备施焊,检查焊件、焊锡丝、烙铁,保持焊件和烙铁头的洁净;
2.加热焊件,用烙铁头加热焊件各局部,加热时不要施压;
3.熔化焊料,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将焊丝至于焊点,是焊料溶化并润湿焊点;
4.移开焊锡,当溶化的焊料在焊点上积累肯定量后,移开锡丝;
5.移开烙铁,当焊锡完全润湿后,快速移开烙铁,在焊锡凝固前保持焊件为静止状态。
元件主要有卧式和立式两种。
2. 原理图设计与仿真
2.1 Multisim仿真电路
2.2 电路仿真波形
3. 印制板设计
3.1 电路原理图
3.2 机器狗的印制板图
4. 机器狗的焊接、安装及调试
我们试验中所设计的机器狗是可以声控、光控、磁控的玩具。其核心是一个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在三种不同的掌握方法下,均以低电平触发,促使电机转动,从而到达了机器狗停走的目的。
实验报告7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实验原理】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1—1)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1—2)式中为两电极间距离,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1—3)上式表明与呈线性关系,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以及对应的电阻的值,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a、b的值。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下式给出(1—4)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只要测出,就可以得到值。
当负载电阻→,即电桥输出处于开路状态时,=0,仅有电压输出,用表示,当时,电桥输出=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1—5)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且,则(1—6)式中R和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R4+△R。
3、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根据表一中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研究桥式电路,并设计各臂电阻R和的值,以确保电压输出不会溢出(本实验=1000.0Ω,=4323.0Ω)。根据桥式,预调平衡,将“功能转换”开关旋至“电压“位置,按下G、B开关,打开实验加热装置升温,每隔2℃测1个值,并将测量数据列表(表二)。
表一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温度℃253035404550556065电阻Ω2700222518701573134111601000868748
表二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形式(立式)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数据i12345678910温度t℃10.412.414.416.418.420.422.424.426.428.4热力学TK283.4285.4287.4289.4291.4293.4295.4297.4299.4301.40.0-12.5-27.0-42.5-58.4-74.8-91.6-107.8-126.4-144.40.0-259.2-529.9-789-1027.2-124.8-1451.9-1630.1-1815.4-1977.94323.04063.83793.13534.03295.83074.92871.12692.92507.62345.1
根据表二所得的数据作出~图,如右图所示。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线性方程为,即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4、实验结果误差
通过实验所得的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根据所得表达式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值,与表一所给出的参考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表三实验结果比较温度℃253035404550556065参考值RTΩ2700222518701573134111601000868748测量值RTΩ2720223819001587140812321074939823相对误差%0.740.581.600.894.996.207.408.1810.00
从上述结果来看,基本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变小,但是相对误差却在变大,这主要是由内热效应而引起的。
5、内热效应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敏电阻时总有一定的工作电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体积小,热容量小,因此焦耳热将迅速使热敏电阻产生稳定的高于外界温度的附加内热温升,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效应。在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时,必须考虑内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6、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随着温度上升,其电阻值呈指数关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电阻—温度特性制成各类传感器,可使微小的温度变化转变为电阻的变化形成大的信号输出,特别适于高精度测量。又由于元件的体积小,形状和封装材料选择性广,特别适于高温、高湿、振动及热冲击等环境下作温湿度传感器,可应用与各种生产作业,开发潜力非常大。
实验报告8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中D触发器、分频电路、多谐振荡器、CP时钟脉冲源等单元电路的综合运用;
2、熟悉智力竞赛抢答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简答数字系统设计、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下图为四人用的智力竞赛抢答装置线路,用以判断抢答优先权。
智力竞赛抢答器装置原理图
图中F1为四D触发器74LS175,它具有公共置0端和公共CP端,引脚排列间附录;F2为双4输入与非门74LS20;F3是由74LS00组成的多谐振荡器;F4是由74LS74组成的四分频电路;F3、F4组成抢答器中的CP时钟脉冲源。抢答开始时,由主持人清除信号,按下复位开关S,74LS175的输出Q1~Q4全为0,所有发光二极管LED灯均熄灭,当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后,首先做出判断的参赛者立即按下开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通过与非门F2送出信号锁住其余3个抢答者的电路,不再收受其
他信号,直到主持人再次清除信号为止。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
(2)逻辑电平开关
(3)逻辑电平显示器
(4)双踪示波器
(5)数字频率计
(6)直流数字电压表
(7)74LS175,74LS20,74LS74,74LS00
四、实验内容
(1)测试各触发器及各逻辑门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参照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有关内容,判断器件的好坏。
(2)按图10-1接线,抢答器五个开关接实验装置上的'逻辑开关,发光二极管接 电平显示器。
(3)断开抢答器电路中CP脉冲源电路,单独对多谐振荡器F3及分频器F4进行调试,调整多谐振荡器10kΩ电位器,使其输出脉冲频率约4kHz,观察F3和F4输出波形及测试其频率。
(4)测试抢答器电路功能。接通+5V电源,CP端接实验装置上连续脉冲源,取重复频率约1kHz。
1)抢答开始前,开关K1,K2,K3,K4均置“0”,准备抢答,将开关S置“0”,发光二极管全熄灭,再将S置“1”。抢答开始,K1,K2,K3,K4某一开关置“1”,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然后再将其他三个开关中任一个置“1”,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有否改变。
2)重复1)的内容,改变K1,K2,K3,K4 任一个开关状态,观察抢答器的工作情况。
3)整体测试。试开实验装置上的连续脉冲源,接入F3和F4,再进行实验。
五、设计报告
(1) 若在图10-1 电路中加一个计时功能,要求计时电路显示时间精确到秒,最多限制为2min,一旦超过限时,则取消抢答权,电路如何改进?
(2) 分析智力竞赛抢答装置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3) 总结数字系统的设计、调试方法。
(4) 分析设计中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实验报告9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指导教师:
李志红
实验员 :
张xx宇
时 间:
xx年5月12日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 原理: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2)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3) 干扰。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邻二氮菲与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 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平一台。
2﹑试剂:
(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 B= -2.205 RxR=0.9945 CONC. =K x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五、讨论: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
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
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
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a、温度,
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
六、结论: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验报告10
一、原理
流感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具有识别并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HA试验由此得名。HA蛋白的抗体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够干扰HA蛋白与红细胞受体的结合从而出现抑制现象。
二、应用
该试验是目前WHO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可用于流感病毒分离株HA亚型的鉴定,也可用来检测禽血清中是否有与抗原亚型一致的感染或免疫抗体。
三、缺点
只有当抗原和抗体HA亚型相一致时才能出现HI现象,各亚型间无明显交叉反应;除鸡血清以外,用鸡红细胞检测哺乳动物和水禽的血清时需要除去存在于血清中的非特异凝集素;需要在每次试验时进行抗原标准化;需要正确判读的技能。
四、试验步骤
1阿氏(Alsevers)液配制
称量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g、柠檬酸0.055g、氯化钠0.42g,加蒸馏水至100mL,散热溶解后调pH值至6.1,
69kPa 15min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3.8%枸橼酸钠(3.8g枸橼酸钠,100ml超纯水),101 kPa,20min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保存期1个月)。
210%和1%鸡红细胞液的制备
2.1采血
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约1mL(3.8%枸橼酸钠),取至少2只SPF鸡(如果没有SPF鸡,可用常规试验证明体内无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的鸡),采血约2~4mL,与阿氏液混合(3.8%枸橼酸钠),放入装10mL阿氏液(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混匀。
2.2洗涤鸡红细胞
将离心管中的血液经1500~1800 r/min离心8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物加入阿氏液(生理盐水),轻轻混合,再经1500~1800 r/min离心8分钟,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淀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再重复2次以上过程后,加入阿氏液20 mL(生理盐水),轻轻混合成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不超过5天。
2.310%鸡红细胞悬液
取阿氏液保存不超过5天的红细胞,在锥形刻度离心管中离心1500~1800 r/min 8分钟,弃去上清液,准确观察刻度离心管中红细胞体积(mL),加入9倍体积(mL)的生理盐水,用吸管反复吹吸使生理盐水与红细胞混合均匀。(此步
可省略,直接配制1%红细胞)
2.41%鸡红细胞液
取混合均匀的10%鸡红细胞悬液1 mL,加入9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即可。(根据检测血清的数量,估算一下需要的1%鸡红细胞量,可按0.3ml/每份血清)
3抗原血凝效价测定(HA试验,微量法)
3.1在微量反应板的1孔~12孔均加入25μl PBS(生理盐水),换滴头。
3.2吸取25μl抗原加入第l孔,混匀。
3.3从第1孔吸取25μ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匀后吸取25μl加入第3孔,如此进行倍比稀释至第11孔,从第11孔吸取25μl弃之,换滴头。
3.4每孔再加入25μl PBS(生理盐水)。
3.5每孔均加入25μl体积分数为1%鸡红细胞悬液(将鸡红细胞悬液充分摇匀后加入)。
3.6振荡混匀,在室温(20~25℃)下静置40min后观察结果(如果环境温度太高,可置4℃环境下反应1小时)。对照孔红细胞将呈明显的钮扣状沉到孔底。
3.7结果判定将板倾斜,观察血凝板,判读结果。
能使红细胞完全凝集(100%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度为该抗原的血凝效价,此效价为1个血凝单位(HAU)。注意对照孔应呈现完全不凝集(-),否则此次检验无效。
4血凝抑制(HI)试验(微量法)
4.1根据3的`试验结果配制4HAU的病毒抗原。以完全血凝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作为终点,终点稀释倍数除以4即为含4HAU的抗原的稀释倍数。例如,如果血凝的终点滴度为1:256,则4HAU抗原的稀释倍数应是1:64(256除以4)。
4.2在微量反应板的1孔~11孔加入25μl PBS(生理盐水),第12孔加入50μl PBS(生理盐水)。
4.3吸取25μl血清加入第1孔内,充分混匀后吸25μl于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0孔,从第10孔吸取25μl弃去。
4.4 1孔~11孔均加入含4HAU抗原25μl,室温(约20℃)静置至少30min。
4.5每孔加入25μl 1%的鸡红细胞悬液混匀,轻轻混匀,静置约40min(室温约20℃,若环境温度太高可置4℃条件下进行),对照红细胞将呈现钮扣状沉于孔底。
4.6结果判定
试验成立的条件: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1og2,阳性对照孔血清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试验结果才有效。
以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滴度。
HI价小于或等于31og2判定HI试验阴性;HI价大于或等于41og2为阳性。
五、HI试验注意事项
1、合理选择抗原和对照阳性血清。针对Re-4和Re-5株疫苗免疫采用相应抗原和对照阳性血清。
同一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制成的抗原,如果毒株来源不同,则可能会存在抗原性差异,从而使检测同一血清的结果有差别。一般来讲,疫苗种毒株如果与抗原所用毒株相同时,则所测得的HI效价较高。
2、合理使用和保存抗原。反应试剂要按规定保存和使用,冻干的试剂应按照说明中规定的体积重新溶解并保存。要避免杂菌污染,因为污染所造成的非流感起源的凝集素也可与所有抗血清发生非特异反应。为避免反复冻融和细菌污染,可以无菌操作将试剂分装成小包装。
3、反应温度不能太高。若在37℃(如温箱)下进行,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三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和广大养殖户科学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认识到实验室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鸡新城疫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应用:
用于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和传梁性支气管炎等的母源抗体的检测、雏鸡首免日龄的确定、疫苗免疫后的免疫应答的监测、临床鸡病的鉴别诊断等。
下面以新城疫病毒为例,介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
注意事项:
一、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所采样本要能代表整体,通常采用四角加中间的随机取样法,并且确定适当的样品数量,一般1000只以下的鸡群采样率在2~5%;5000只以下1~2%;5000只以上0.5~1%。对产蛋期间的鸡群可采鸡蛋;对雏鸡或青年鸡,可采血。方法是:取青霉素小瓶,洗净后用蒸馏水冲洗、控干水分,并注意不要用消毒剂,以免影响结果。每只鸡采血量在1ml左右,最好不低于1ml,在室温下静置至血清自然析出。
二、四单位抗原的准确性:要获得准确的监测效果,先做红血球的凝集试验,即测得抗原的血凝价,尔后前移2孔作为四单位抗原的稀释度。
三、红血球洗脱的充分性:原则上,新城疫检测所用的红血球应来源于非疫苗免疫过的健康公鸡,但实际上却多采用免疫过疫苗的健康公鸡,有时甚至是病鸡。因此,对红血球的洗脱的次数要多、要充分,并注意转速和时间,通常采用五次变速离心法:前四次为每分钟1500转,每次5分钟,最后一次为每分钟3000转,持续7~8分钟。另外,洗红血球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要轻,玻璃仪器之间尽量减少碰撞,以免造成红血球破裂而影响结果。
四、结果判定的及时性:检测中,每次试验均应设抗原与生理盐水对照,加入红血球后,每隔5分钟观察一次,一旦两列对照孔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来时,应立即对样本进行结果判定,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
一、材料与仪器:
新城疫抗原、1%鸡红血球、抗凝剂、生理盐水、被检血清、离心机、吸管、滴管、洗耳球、烧杯、量筒、注射器、长针头、96孔V型医用血凝板、微量移液器、微量振荡器、恒温培养箱、冰箱等。
二、方法:
1%鸡红血球的制备:
1.用长针刺入鸡心脏或翅下静脉,采血,采血量视用量而定,5%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3~4。
2.洗血球:共洗4~5次,每次5~8分钟,红血球与生理盐水的比例至少为1∶2~3。离心机转速为每分钟1500~3000转,最后倾去上清。
3.吸红血球泥1ml加生理盐水99ml,配成1%红血球备用。
三、血凝试验:
1.血凝板上12个孔内全部加入生理盐水,每孔0.05ml,吸等量新城疫抗原于第一孔内,混匀后吸出同量于第二孔内混匀,以此类推稀释至第11孔,并弃去0.05ml,留第12孔作为生理盐水对照,然后全部孔内加入1%鸡红血球。
2.将血凝板置于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使材料充分混均,放入恒温培养箱,每5分钟观察一次,至10~15分钟取出,一般以生理盐水对照孔的图象清析地出现为准。
3.结果判定:红血球在反应板底部全部均匀铺开为完全凝集(++++),在血凝板底部集为一小红点为沉淀(-),如底部为一小红点,四周为凝集的红细胞,则为不完全凝集(++)。
4.出现完全凝集的抗原的最高稀释度,即为该抗原的凝集价。
5.四单位抗原的制备:血凝试验的结果如为28(256),则前移2孔即26(64),作为四单位抗原的稀释度。即:63ml生理盐水+1ml抗原即为四单位抗原。
四.血凝抑制试验:
1.血凝板上1~11孔全部加入0.05ml的生理盐水,于第一孔内加入等量的被检抗体,稀释至第10孔,弃去0.05ml,再加入等量的4单位新城疫抗原至第11孔,第11孔为抗原对照,12孔为生理盐水对照。在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放置室温约20分钟,然后加入等量的1%鸡红血球,振荡后放入恒温培养箱大约10~15分钟后进行结果判定。
2.结果:能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被检抗体的最高稀释度为该被检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
注:1、HI价在23~24时免疫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如在疫区可提高到24~25免疫。
2、24~25
注:#为完全抑制,++为不完全抑制,-为不抑制。
实验报告11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收音机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了解各种元器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学习焊接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材料:
收音机电路板、电源线、耳机、焊接铁、焊丝等。
实验原理:
所谓收音机,其实收音机电路是由许多电子元件组成。其中,变压器是电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能够通过磁场的'变化来产生电流;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元件,它能够对电流和电压进行滤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三极管作为放大器的功能是将弱电信号放大到能够驱动扬声器的程度;电阻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流动情况等。
实验步骤:
1、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2、按照电路图将电阻、电容、晶体管、变压器连接起来。
3、将连接好的电路板固定在底座上。
4、开始焊接铁氧体变压器,焊接时要保证电线与电路板连接牢固。
5、焊接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其它元器件,注意焊接时焊点要均匀、牢固。
6、最后,将电源线和耳机相连接,打开收音机测试效果。
实验结果:
经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本次实验成功完成。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同时更加熟练掌握了焊接技巧,提升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实验中也出现过焊接不牢、接线错误、电路板连接不紧密等问题,但我们通过耐心的排查和分析,最终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更加注意实验过程的细节和操作技巧,始终保持对电子原理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让实验成果不断推动人类的科技前进。
实验报告12
带传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滑动率和传动效率,绘制T2滑动曲线及T2效率曲线
2、测定带传动的滑动功率。
3、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设备和原理
(一) 实验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1、直流电机功率:2台×50W
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500~20xx转分
3、额定转矩:T=024N. M=2450gcm
4、实验台尺寸:长×宽×高=600×280×300
5、电源:220V交流
(二)实验设备的结构特点
1、机械结构
本实验的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14-1所示。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动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图14-1 实验台机械结构
1、从动直流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直流电机
5、主动带轮
6、牵引绳
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
11、固定支座
12、底座
13、拉力传感器
对发动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及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序号13),传感器输出的电讯号正比于T1、T2,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1、T2的原始讯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动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槽(本图未表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讯号。
三、实验步骤
1、不同型号传动带需在不同预拉力F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也可对同一型号传动带,采用不同预拉力,试验不同预拉力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为了改变预拉力F0,如图14-1所示,只需改变砝码8的大小。
2、接通电源
在接通电源前首先将电机调速旋钮逆时针转至“最低速”(0 速)位置,揿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按一下“清零”键,将调速旋钮时针相向“高速”方向旋转,电机由起动,逐渐增速,同时观察实验台面板上主动论转速显示屏上的转速数,其上的数字即为当时的'电机转速。当主电机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本实验建议预定转速为1800转分左右)时,停止转速调节。此时从动电机转速也将稳定的显示在显示屏上。
3、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调整
在空载状态下调整机台背面(参见图14-2)调零电位器,使被动 转矩显示(参见图14-4)上的转矩数0~0030NM,主动轮在0050~ 0090NM。
待调零稳定后(一般在转动调零电位器后,显示器跳动2~3次 即可达到稳定值)按加载键一次,最左地1个加载指示灯亮,待主、 被动轮转速及转矩显示稳定后,调节主动轮放大倍数电位器,使主动 轮转矩增量略大于被动轮转矩增量(一般出厂时已调好)。显示稳定 后按清零键,在进行调零。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完成转矩零点数放大 倍数调整。
4、加载
在空载时,记录主、被动轮转矩与转速。按“加载”键一次,第 一加载指示灯高,待显示基本稳定后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再按“加载”键一次,第二个加载指示灯亮,待显示稳定后再次 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第三次按“加载”键,三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主、被动轮的 转距、转速。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7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八组数据。根据这八组数据便可作出带传动滑动曲线-T2及效率曲线-T2。
在记录下各组数据后应及时按“清零”键。显示灯泡全部熄灭,机构处于空载状态,关电源前,应将电机调速至零,然后再关闭电源。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实验数据
2. 滑动率曲线
五、结果分析
随着负载的增大,主轴转速逐渐降低,滑擦率逐渐增大,工作效率先有突变,后逐渐减小。
六、思考题
1、 为什么从动轮的实测转速会比计算转速略小?
答: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引起带与带轮之间的微量弹性滑移,将使从动轮转速小于计算转速,这种现象即所谓的弹性滑动。
2、 打滑与弹性滑动有何区别?产生的原因?
答:
(1) 现象区别: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一种失效形式,
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我们必须避免;打滑发生在小带轮的全部包角内,而弹性滑动只发生在离开主、从动轮前的一段弧(即滑动弧)上;打滑有过载保护的作用,但会加剧带的磨损,而弹性滑动会影响传动精度。
(2) 产生的原因:弹性滑动是由带的拉力差引起的,带的拉力差就越大,就导致弹性滑
动区增大,滑动现象越明显;打滑是过载引起的,当载荷过大,带和轮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带拉力时就会出现打滑。
3、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预紧力:预紧力越大,传动能力越强,但应适度,以避免过大拉应力;
(2)包角:包角越大越好,一般不小于120度;
(3)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越好。
实验报告13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 , 我认为不会难做 , 就像从前做物理实验同样 , 做完实验 , 而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 , 我才知道其实其实不简单做 , 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 , 使我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 , 必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 , 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 , 不然 , 在老师解说时就会听不懂 , 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 , 浪费做实验的可贵时间。比方做光伏的实验 , 你要清楚光伏的各样接法 , 假如你不清楚 , 在做实验时才去探索 , 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 , 使你事半功倍。做实验时 , 必定要亲力亲为 , 务必需将每个步骤 , 每个细节弄清楚 , 弄理解 , 实验后 , 还要复习 , 思虑 , 这样 , 你的`印象才深刻 , 记得才坚固 , 不然 , 事后不久你就会忘得干干净净 , 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 , 老师还会依据自己的亲身领会 , 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 , 拓宽我们的眼界 , 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宽泛。
经过此次测试技术的实验 , 使我学到了许多适用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 , 做实验的过程 , 思虑问题的方法 , 这与做其余的实验是通用的 , 真实使我们得益匪浅。
实验报告14
一、实验名称:
研究“青春”的性质。
二、实验目的:
探索“青春”分别于“懒散”溶液、“追求”溶液、“奋斗”溶液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三、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三只大试管、药匙、“青春”颗粒、“懒散”溶液、“追求”溶液、“奋斗”溶液。
四、实验步骤:
1、用托盘天平称取三份等质量的“青春”颗粒分别用药匙置于三只大试管中。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三种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
1、滴入“懒散”溶液的试管,试管中物质反应缓慢,很久才生成一种叫失败的黑色沉淀和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滴入“追求”溶液的试管,试管中不断有气泡冒出,生成一种带香味的气体和一种叫做“坚持”的蓝色沉淀。3、滴入“奋斗”溶液的试管,试管内物质反应极快,生成一种粉色气体,剩余物质并迅速凝固生
一种叫“成功”的固体。
实验方程式:懒散+青春=失败+悔恨
追求+青春=坚持+信念
奋斗+青春=成功+美好
实验结论:青春值得自己去努力奋斗,青春有梦就不怕痛,年轻的我们有梦,有理想,有追求,在青春的路上我们不会妥协不会认输。奋斗、努力、坚强、坚持是我们青春最好的良方。只有奋斗过的青春才没有遗憾,青春值得我们去奋斗。
实验时间:20xx年9月1日
20xx年9月1日刚开学的我,载着希望与梦想,载着时光的背囊,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理想,我把热血投入深海,把希望抛上云宵。在霓虹灯亮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星星都是真的。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我觉得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有真正意义,别人撞了南墙才回头,而我撞了也不回头,我要跨过去。
明年芙蓉花开,同学们我们会在哪?高中三年希望我们还一起走过,青春终将散场,但唯有记忆永垂不朽,剩下的日子让这记忆更加深刻些,让这记忆更加浓烈些。我们各自匆忙,不必相视,各自远走,却要想念。今年的奋斗为了明年的一切值了,明年加油!
后记:我不会因为一片云,指着天空说没太阳,我会踮起脚尖更接近太阳。
实验报告15
我们学院学生会在系老师的指导下,在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相关任务。在本次大会的工作中,我部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以“服从管理、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
一、主要工作回顾: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生会工作有序开展。
为保证本届学生会的长足发展和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和制定,在制定工作流程时坚持了严肃、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准确、不折不扣的工作原则。对于一些关于学生的出现问题的处理,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素质,更为我系学生树立了良好地榜样。在学期末,我们又对学生进行相关考核,考核成绩将作为今后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地激励了干事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我系学生建设、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使我系学生工作更加高效地运转起来。
2、加强与其他院系的交流沟通,积极开展学生工作。
系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工作指导并鼓励干事多与其他院系交流学习经验,积极开展学生工作,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为此,本学期学生会举办了两次大型的活动:院级学生篮球赛、系级辩论赛、院系辩论赛,以及学生会的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我系的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学生会的工作效率,而且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院的生活和学习,为同学服务。
3、加强学生会内部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系在本学期的相关活动中都能积极的策划组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积极地开展相关工作。在学生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地与其他系合作,使其在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4、我们学生会的工作主要是对外联系和联系其他班级,但由于我们学生会与系学生会的交流较少。
5、对学生会工作的`要求和期望,系学生会在对学生会工作的管理上还有待提高。
三、下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6、继续坚持“广泛宣传、深入贯彻、注重发掘、团结带领”的工作方针,积极配合系学生会工作的指示,做好各班的学生工作,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组织培训和职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7、加强和提高学生会成员的自身素质,使我系学生会成为“学生的群众中,学生的骨干中,学生的代表中,学生的心中”。
四、工作思路:
8、加强与各兄弟学生的交流,加强对学生会的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对各成员和干事的培养,提高各成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作意识和创新力,使学生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集合体。
9、通过一系列工作,提高学生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会工作的影响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广大师生更加了解我们系的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会,为我们的学生会的发展提供服务。
10、加强和提高学生会各个部门的联系和交流,积极参加学生会各种有益的活动,为我们系增添光彩,在各种活动中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为我们系增进和谐校园的宣传作用。
11、加强我系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本学期我们学生工作取得的成果较好。我系学生会的工作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是我们日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坚信通过我系的学
【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11-16
实验报告06-11
审计实验报告12-01
物理实验报告11-06
示波器实验报告11-04
[经典]化学实验报告06-05
初中实验报告06-10
土壤实验报告07-13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07-26
(优选)实验报告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