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实验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实验报告1
一、实验对象
长林中学初三(6)班学生45名,关于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1994年9月,由沙洋区教研室组建此班,承担素质教育实验。
二、实验目的
1、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合理发展个性特长。
2、发现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研制并实践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对策。
三、实验内容
(一)时间:初中三年(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
(二)内容涵5项25点。
1、学会做人。
①忠心献给祖国;②爱心献给社会;③关心献给他人;④孝心献给父母;⑤信心留给自己。
2、学会生存。
①学会自主;②学会自理;③学会自治;④学会自律;⑤学会自强。
3、学会学习。
①能够发现;②能够认识;③能够检验;④能够掌握;⑤能够运用。
4、学会保健。
①注重卫生;②参加锻炼;③经常运动;④开朗达观;⑤适当娱乐。
5、学会合作。
①善于承受;②善于思辨;③善于竞争;④善于创造;⑤善于表现。
四、实验方法
(一)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运思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
(二)措施:
1、人格教育与养成教育结合,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结合,系列教育与主题教育结合,客观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2、区别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明确形式知识和内容知识,利用计划知识(何时何地学习以及怎样灵活运用知识的知识)和策略知识(如何学习的知识),巩固单项知识和系统知识。
3、情感认知补充原则理念,第二课堂补充第一课堂,隐性课程补充显性课程,间接教学补充直接教学。
4、着眼教学资源,焕发教学活力;着眼动标,弘扬理想奋斗;着眼人际交流,强化群体意识;着眼民主管理,形成优良班风,老师笔记《关于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过程中的反馈与矫正
1、作为班集体文明建设的舆论阵地,班级日报务必褒优贬劣,扬长抑短;同时把日记作为个人的道德体操,每日“三省吾身”。
2、按学号轮流做“一日班主任”,使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值日班干部每日报告班委会工作;放学前的“天天小结”旨在及时处理班务;在“每日话题”中畅所欲言,发表建设性意见。
3、成果迅速展出,通过扩大影响促进良性互动。
六、实验效果
1、全班学生各学期操行评定均合格,优良率达98%,无劣迹生;团员数和星级学生数均占95%;受市、区、校表彰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各类积极分子79人次。
2、学科考试成绩常居年纪之冠,各科优良率均过80%;作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学科竞赛获区级以上奖164人次,其中全国奖28人次;体、音、美诸项或校以上奖66人次,其中区级4人次;学生发表作品31篇;同时有85%的.学生显现特长。
3、全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班务、家务劳动技能,住校生全部自我照顾,良好的生活习惯均已初步养成。
4、演讲演唱等汇报节目获奖32人次。
5、98%的学生体育毕业达标,体育中考优秀率26%。绝大多数学生处世积极,为人方正,心胸开阔,乐于进取。
七、实验心得
1、只有改革了教育思想才能落实素质教育;
2、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学生素质;
3、只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才能加深认识并发展素质教育。
教育实验报告2
赏能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它诞生于南京,创始人是我国杰出的教育专家王立宏老师。赏能教育的理念是“唯赏识可出才能 以亮点带动全面”,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今年二月,我首次在互联网上看到赏能教育法。在赏能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南京市竹山小学8岁儿童王珮璐已完成了5万多字的系列长篇小说《天使历险记1》、《天使历险记2》、《天使历险记3》,目前正在创作《天使历险记4》,《天使历险记4》预计超10万字,已经完成了2万多字。同为竹山小学学生的吴子溪也在8岁时为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的《青铜葵花》写出了续集,并亲手交到曹文轩教授手中,受到曹教授的好评,吴子溪目前已完成了近5万字的作品,正创作中的《<凤凰鸟>前传》计划篇幅也在10万字以上,目前已完成2万字。进行长篇文学创作的远远不止这两个孩子,南京江宁有一批这样的小学生,这些孩子现在已经完成了70万字的创作量,江苏教育电视台、江宁电视台、《现代快报》、《东方卫报》、中国教育网、网易教育频道等众多媒体做了多次报道,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为了探索出一条效果明显且易于家长和老师操作实践的少儿教育方法,小珮璐的父亲王立宏老师竟然放弃了常人眼羡的大学学生处长的职务,自费研究赏能教育法,并在一两年内取得惊人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令人咋舌。赏能教育法在国内乃至国外都属首创。
据报道: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南京市竹山小学的赏能教育校外辅导员王立宏老师辅导六名小学生完成8万字的童话创作,辑录为《快乐小天使》一书。(江苏教育电视台、《现代快报》、南京江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xx年暑假,参与赏能教育法实验的十几名小学生完成了15万字的原创童话作品,辑录七篇优秀者共12万字成《梦幻小天使》一书。
20xx年9月,南京市竹山小学正式将赏能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特色与理念,全面践行赏能教育,在学校选择了一个整建制班作为赏能教育写作实验班,另选择八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分别以赏能教育思想引导30多名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目前已完成了赏能写作实验班中期研究报告。同时,学校开始在“校园赏能专栏”连载本校参与赏能试验志愿者的原创的20万字的长篇童话故事。
今年3月,赏能教育又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实验老师,我怀着试一试的态度,悄悄地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试验起来。几经周折,竟然发现了几个好“苗子”,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便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现在,我将这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记下来,希望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点帮助。
一、学校和学生现状
西乡四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碧波荡漾的牧马河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舍新颖,西乡四中是我县城南经济试验区一处最靓丽的风景。
20xx年,我校“灾后重建项目”和“标准化初中建设项目”同时启动,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占地面积 89 亩,校舍建筑面积20329平方米。新建教学大楼3栋、教师办公大楼1栋,新增教室48个;图书馆一栋,藏书60000余万册;大型阶梯教室一个,可容纳320人;大型餐厅一栋,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学校还建有:远程教育系统、闭路双控系统和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学校部室齐全,微机室、语音室达到一人一机,建有体育室、美术室、音乐器材室、卫生室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实验仪器室、准备室,实验仪器、桌凳、药品及水电等配套设施符合标准。学校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主体建筑新颖别致,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卫生整洁的学生食堂,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目前,全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6人,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41人,教师队伍业务精,素质高,学历达标率100%。具有高级职称9人,骨干教师3人,名师2人。省级标准化初中建成后,预计教师将达160人,学生将达2400人,班级增至48个。
近年来,在新任校长杨功彦的英明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校管理,实行量化考核,细化工作职责,明确目标责任,深化校本教研,搭建我校与汉中四中的合作平台,继续保持与西乡三中的名师交流。教师勤恳敬业,积极探索,赏能教育实验已初见成效。学生文明守纪,努力拼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以极浓郁的人文精神,鲜明的时代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培优转差,良好的班风校风正在形成。
学校拥有一支充满人文关怀、深谙管理艺术、富有育人智慧的班主任队伍,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措施,构建学科渗透,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教师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重视师德修养,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课堂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学生进取的热情。享受学习,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是四中学子的真实写照。
教育实验报告3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时代赋予教育创新使命,综合高考要求呼唤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加强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是对数干年的“应试+科举”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拼弃。尽管经过了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说孔,但仍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尤其是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在教学中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创立了不少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借鉴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们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根据教材不同性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创新的教育资源,加强创新教育研究,使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二、课题的实验目标
1、明确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目标:养成实事法语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验问题。2、确立高中生物综合创新教育模式。
3、通过实验研究,全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学习,不断进行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勇于探索,能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有实验条件进行综合创新,教育研究,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效果。
三、实验过程
㈠实验对象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绩一般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级。
㈡实验内容:
1、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诱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逐步形成一套适合高中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2、开展STS教育实验。针对高考改革的要求,联合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关心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激发创新欲望。用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及分析两部大开发,环境污染、疾病与健康等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二生物课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与设备,校园中生物基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精神,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直接的创新体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提高创新能力。
4、高三生物复习中主要是加强综合问题的研究,注意知识的渗透融合,是实现知识综合化、系统化、网络化,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㈢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实验研究为主的'方法,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和调查分析法,同时注意了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出研究报告一份,成果有论文、总结及创新教育实便资料多件。
㈣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我们首先注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实验创新内容的安排。确定试点班级与实验教师,拟定实验方案,形成初其数据资料。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2、实施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不同途径指导学生创新实践。
⑴实施实验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其中自变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固变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既是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固变量,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相关变量,在实验中,不断排除不列于实验研究开展和影响实验信度的干扰因素,由教师在实验班中施行实验内容,作用于实验对象。
⑵测试。在每节实验课里,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跟踪测试。
①观察:由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统计。主要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
②测量:包括达标测试,课前安排好内容,操作熟练者为达标。
在实施阶段,教师边实验、边学习、边研究、边小结,每两周举行一节观摩课,积累典型课例,丰富创新教育素材。
3、总结阶段
按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汇编成果目录、积累成功实践的素材,为进一步扩大实验研究成果,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做好物质准备。
四、实验成果
㈠构建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自学辅导模式:
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一贯是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课上教师讲,学生做。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探索、求知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做过的实验学生就束手无策,研究性学习更是无从下手,不会设计。为此,我们提出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时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索,自行学习,最后形成新技能这一自学辅导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对生物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教学模式可根据具体研究的内容与主题,所采取的研究手段等构建。如“酸雨对植物的影”一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实地观测数据分析反馈应用的模式;“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课采用确定目标提出假设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归纳总结的模式。构建教学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①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要充分;
②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明确;
③学生研究的层次要分明;
④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框架如图:
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班学生通过一年多的探究实践,对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内容有了强烈的兴趣,教育生活化,生活课题化,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如《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校园生态绿化方案设计》、《家用洗衣粉与河水污染》、《酸雨的危害调查》等。在施教过程中,综合了各学科知识,利用校园网和校内外的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同学生对同一课题设计方案比较分析中,优化探究方法是开发学生思维空间的好办法,探究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表现空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为优化师生关系,实施创新教育落实素质教育,迈出坚实的步伐,在省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人获省级奖,6人获市级奖励,高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通过率100%,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㈢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通过实验和总结,我们取得了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指导学生探究实践的经验和方法,实验教师提高了业务能力丰富了教育思想,我们的教研课多次受到了市县教研室领导及兄弟学校同仁的好评。使我校生物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发表论文5篇,校级交流刊出多篇,在20xx~20xx学年度高三生物三次市统考中,我校生物均分在全县完中分别列第二名、第二名、第一名。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三位教师在市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1、利用现有校内外资源条件,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具有独特价值;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2、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专题性研究,为我们采用开放式,滚动式管理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更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受人力限制,教师课时多,对于学生个别辅导,全面提高方面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待于我们把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向深入。
教育实验报告4
一、开题背景: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 <
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发展之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写字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写字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方法,即根据写字教材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优化写字教育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素质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服务。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内不少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写字教育要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获得多种心理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其写字素质。写字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活动。要找到合理的写字教育途径,运用恰当的写字教育手段,以渐变为指导,从传统中捕捉精神,在创新中融进自我,急躁不得,虚伪不得。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练手、练眼,更要练心,需要学生巨量的实践和闪光灵感,以透悟艺术规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诸多修养,净化心灵品格。进而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汉字书写所需的多种写字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素质(主要是经过有选择后提取的有关技法论述),达到健身怡情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既为学生在日后的书法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又使一些将要从事其他研究与工作的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与陶冶。同时,也能够丰富写字教育资源,提高写字教育质量。让我们在孩子们的心里根植一颗“写工工整整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中国心吧!
三、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创设良好的写字教育环境,大力促进教师书法水平的提高。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材和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写字的实际现状进行写字教育。培养学生把字写得准确、工整、整洁、美观,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写字教育中,要发挥生活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写字素质、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同时,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写字教育中的作用,由点到面地完成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任务。并且让学生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心,让他们挺起胸膛做人,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和审美水平。(二)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开创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字技能,提升写字教育质量。
2、开辟多种教育渠道,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形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3、开发写字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道德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5、开办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写字水平及教育素质,形成良好的写字教育氛围,促进学校写字特色的建设。
四、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
(一)本课题的实施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
明确目标,进入研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同时按照一定的方法,了解小学生写字素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学习理论经验文章,在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写字教学,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撰写相关论文。
2、实施阶段
有了理论指导,有了案例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经验形式提炼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所遇见的成功的做法。尤其注意学生个案的搜集和整理。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成立学校“云笔”书法班,制定各项制度和章程。在校内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写字教育体系,发现学生中优秀的小小书法家,组织这些学生进行书法创造,提高学生的写字素质,并向报纸杂志投稿,以厚实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
总结课题运作情况,查漏补缺,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
(1)做好实验验证,总结,撰写有关经验论文及实验报告。
(2)收集,完善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3)学校对课题进行自查。
(4)准备验收、评价。
(5)推广实验成果,对课题实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教育中,我们突出强调了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写字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相配合。
1、激发兴趣,引导写欲。如创设想象、课件展示、实物演示、模型制作、律动表演、儿歌诵读等。
2、多种途径,科学练习。如执笔运笔新认识、先练长体字新方法、整体观察汉字特点等。
3、兴趣入手,培养美感。如观察对比,辨别汉字书写的美与丑;静中求动,体会汉字结体的稳与险等。
4、构建机制,培养自悟能力。如自评、互评、点评等。
教育实验报告5
教育实验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②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示对实验报告的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
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
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
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
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也应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
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
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
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
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差;
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7)结论。它是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8)附录和参考文献。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研究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题、评分标准、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统计检验等内容;参考文献是指在实验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如引用未经编译的外文资料,最好用原文注解,以资查证。
教育实验报告6
一、实验的背景:
语文学科,是一个宠大而开放的知识系统,具有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社会性等特点,它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述志”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不可偏废,相互统一。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内外许多机构正在筹划开展这方面的实验与研究,并且从宏观方面界定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魏书生老师已给我们树立了成功的典范。魏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培养学生乐观的、自信的、积极的、进取的、健康的、发展的、勤奋的一面。从我个人的角度去看,魏老师的做法中,还缺乏一些细致的成分,因为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复杂,它并不是一些大的概念和词汇所能含概了的。因此,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更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进行这方面的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各门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既要完成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知识、技能、智力等),又要完成它作为工具性学科的任务,即育人性。对后者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对语文教学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决定了语文是最具挑战性的一门学科,因此也是最容易出教育改革家的学科。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要吃透两头:一是要熟悉大纲和教材,二是要了解学生。所谓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即知识能力、需要、动机、情趣爱好等状况,这就要涉及到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其它学科相比更有其巨大的教育潜力。
三、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四大途径之首要的途径列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是说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包含着心理健康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等等。
四、实验的主要内容:
(一)利用教材和美文,无声潜入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有的作品中作者在人物身上注入自己理想的性格,体现人性中最完美的性格,语文老师可为学生选取符合学生阅读的时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通过指导写作,为心理保健筑起“预防线”。教师通过阅读学生作文和日记、周记等,发现学生的心理疾患,及时加以引导纠正,从而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心理空间。
(三)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实验成果与进展: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进行了四、五年的时间,而有意识地通过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地探索与完善。
教育实验报告7
“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 中文摘要: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使用电脑多媒体手段进行法律诊所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指出了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在思维和能力训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尤其是指出了法律专业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严重缺乏’是法律实践能力不足的关键”的观点,对于法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法律诊所教育 实验报告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在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分院法律专业一年级《法理学》期中考查时,将“INTEL未来教育项目”和 “法学诊所教育”模式结合起来, 以“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现将实验过程和有关体会报告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实验准备阶段:
首先,主持教师制定单元计划(见附件1)和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见附件2)
其次,主持教师分别模拟“学生”和“教师”两种身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见教师演示文稿)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验学生心态;
然后,在10月中旬进行课堂调查。调查结果:1、在199名学员中,经常上网的大约80%以上,知道操作PowerPoint软件的仅有两人,其中一名还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入法律专业。2、知道操作Excel软件的为零。 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简单的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软件和Excel软件,要求学生课后尽快自学掌握。
二、实验实施过程:
11月2日到3日,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课题指南》见(附件3)布置课题,学生分组,每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
11月3日到11月8日,学生开始选题和进行文献搜索。
11月8日,在海华分院电脑教室,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设定的搜索主题为“自由权”,要求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搜索,学生和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同步进行网络文献搜索,以“学生搜索到的文献和教师搜索到的文献是否保持一致”作为学生搜索结果是否合格的标准。实验结果:在一个班级的80余名学员中,达到合格的`学员数为零!原因为:教师键入的关键词是“论自由”,而学生键入的关键词都是“自由权”或者“自由”。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出全体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关键词确定错误”,并讲授如何思考关键词和如何进行高级搜索。
11月3日到11月底,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具体的“诊断后的对症教学”。例如,某小组的题目为“家长可以跟踪孩子吗?”学生只是简单堆砌了案例、图表和相关法规作为素材,并且结论和作为观点论据的素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教师便立即“对症下药”,就“法律问题和法律结论之间的法学逻辑关系是什么?”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辅导,使学生很直观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识,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强化论据和论点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了训练法律思维方法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总结阶段:
12月1日到12月5日,组际互相交换多媒体演示文稿,使用评价量规(成绩表)互相进行初步成绩评定。
12月8日到9日,学生进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解,就讲解部分由教师进行讲评,指出问题,讲授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教师对学生讲演部分打分,加上学生互评成绩,以确定该小组最后成绩(也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平时考查成绩)。
四、讲评阶段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讲评,发现在大学法律专业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如下比较普遍的问题:
首先,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更难以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同学都只是简单的根据教师《课题指南》中列举的具体课题设计自己的课题,而不会从生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发现具有法理学探讨价值的事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中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其次,社会科学知识比较贫乏,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大部分人只能够被动的重复教材知识和简单抄袭他人观点,缺乏自主批判精神。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长期处于家长和中小学教育“包办代替”的不良教育方式所致。解决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参考书目,开拓知识视野,强化批判现实精神的灌输和教育,解决学生知识贫乏现象的进一步加剧。
第三,简单堆砌素材,不会对搜索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挖掘材料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并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很多同学在演示文稿中都仿照教师的演示文稿使用了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表格,但是却无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解决方法是加强方法论教育,训练思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四,只会演绎不会归纳,反向思维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同学在课件中只会被动的按照传统的“定义——特征——法条——案例
——结论”模式组织课件。这是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大力开展诊所式教学活动,教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社会现象和问题,再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修正自己对知识和原理的错误理解。
第五、只见文字,少见图片、表格和其他表现手段。其原因在于形象化思维能力缺乏,同时检索能力严重不足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解决方法是强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进现代西方教学理念,比如诠释式和案例式教学,组织读书会和文学沙龙等有益开拓头脑的课余活动。
最后,跑题现象时有发生,所演示的课件和教师要求的题目相去甚远。例如,在《课题指南》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假如失去继承权”为题目,探讨法理学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结果几乎所有以此为题的小组都在其演示文稿中都集合了关于如何放弃继承权的法律规定以及如何进行放弃继承权公证等民事法律知识,使法理学课题被错误理解为继承法课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底子薄和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对此,只能依靠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和一定的课堂纪律要求来解决。
五、我的体会:
在本次实验中,我除每班占用大约四个教学课时进行“课堂调查”“课题指南” “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评”外,其余工作均在课余时间进行,同时也正常完成了法理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见学生体会),更主要的是“诊断”出了法律专业大学新生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的一些“病灶”,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同时,我个人也有如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此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培养下列能力:1、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文献搜索和综合运用能力;3、主动分析和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4、团队协作的能力;5、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6、课余自学能力。将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学生期中考查项目和评定平时成绩的根据,是完全可行的。
(二)、事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事后要进行反馈调查。
(三)、培养学生文献搜索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首要问题是:遇到案例不会查找和搜索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本次实验中,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是一种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很有价值,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头脑搭桥”的一种教学工具。
(四)、要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牢固的集中在课题问题和课题结论之间,防止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兴趣的转移。
六、本报告附件:
1、 课题单元计划 7、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
2、 课题指南 8、 计算机使用规则
3、 学生分组名单 9、 评价量规(成绩表)
4、 学生体会文章
5、 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共47组
6、 多媒体文稿演示解说规则
教育实验报告8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在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分院法律专业一年级《法理学》期中考查时,将“INTEL未来教育项目”和“法学诊所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以“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现将实验过程和有关体会报告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实验准备阶段:
首先,主持教师制定单元计划和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
其次,主持教师分别模拟“学生”和“教师”两种身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验学生心态;
然后,在10月中旬进行课堂调查。
调查结果:
1、在199名学员中,经常上网的大约80%以上,知道操作PowerPoint软件的仅有两人,其中一名还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入法律专业。
2、知道操作Excel软件的为零。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简单的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软件和Excel软件,要求学生课后尽快自学掌握。
二、实验实施过程:
11月2日到3日,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课题指南》见布置课题,学生分组,每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
11月3日到11月8日,学生开始选题和进行文献搜索。
11月8日,在海华分院电脑教室,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设定的搜索主题为“自由权”,要求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搜索,学生和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同步进行网络文献搜索,以“学生搜索到的文献和教师搜索到的文献是否保持一致”作为学生搜索结果是否合格的标准。实验结果:在一个班级的80余名学员中,达到合格的学员数为零!原因为:教师键入的关键词是“论自由”,而学生键入的关键词都是“自由权”或者“自由”。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出全体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关键词确定错误”,并讲授如何思考关键词和如何进行高级搜索。
11月3日到11月底,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具体的“诊断后的对症教学”。例如,某小组的题目为“家长可以跟踪孩子吗?”学生只是简单堆砌了案例、图表和相关法规作为素材,并且结论和作为观点论据的素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教师便立即“对症下药”,就“法律问题和法律结论之间的法学逻辑关系是什么?”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辅导,使学生很直观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识,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强化论据和论点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了训练法律思维方法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总结阶段:
12月1日到12月5日,组际互相交换多媒体演示文稿,使用评价量规互相进行初步成绩评定。
12月8日到9日,学生进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解,就讲解部分由教师进行讲评,指出问题,讲授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教师对学生讲演部分打分,加上学生互评成绩,以确定该小组最后成绩(也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平时考查成绩)。
四、讲评阶段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讲评,发现在大学法律专业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如下比较普遍的问题:
首先,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更难以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同学都只是简单的根据教师《课题指南》中列举的具体课题设计自己的课题,而不会从生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发现具有法理学探讨价值的事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中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其次,社会科学知识比较贫乏,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大部分人只能够被动的重复教材知识和简单抄袭他人观点,缺乏自主批判精神。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长期处于家长和中小学教育“包办代替”的不良教育方式所致。解决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参考书目,开拓知识视野,强化批判现实精神的灌输和教育,解决学生知识贫乏现象的进一步加剧。
第三,简单堆砌素材,不会对搜索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挖掘材料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并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很多同学在演示文稿中都仿照教师的演示文稿使用了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表格,但是却无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解决方法是加强方法论教育,训练思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四,只会演绎不会归纳,反向思维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同学在课件中只会被动的按照传统的“定义——特征——法条——案例——结论”模式组织课件。这是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大力开展诊所式教学活动,教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社会现象和问题,再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修正自己对知识和原理的错误理解。
第五、只见文字,少见图片、表格和其他表现手段。其原因在于形象化思维能力缺乏,同时检索能力严重不足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解决方法是强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进现代西方教学理念,比如诠释式和案例式教学,组织读书会和文学沙龙等有益开拓头脑的课余活动。
最后,跑题现象时有发生,所演示的课件和教师要求的题目相去甚远。例如,在《课题指南》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假如失去继承权”为题目,探讨法理学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结果几乎所有以此为题的小组都在其演示文稿中都集合了关于如何放弃继承权的法律规定以及如何进行放弃继承权公证等民事法律知识,使法理学课题被错误理解为继承法课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底子薄和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对此,只能依靠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和一定的课堂纪律要求来解决。
五、我的体会:
在本次实验中,我除每班占用大约四个教学课时进行“课堂调查”“课题指南” “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评”外,其余工作均在课余时间进行,同时也正常完成了法理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见学生体会),更主要的是“诊断”出了法律专业大学新生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的一些“病灶”,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同时,我个人也有如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此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培养下列能力:
1、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文献搜索和综合运用能力;
3、主动分析和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协作的能力;
5、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
6、课余自学能力。将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学生期中考查项目和评定平时成绩的根据,是完全可行的。
(二)事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事后要进行反馈调查。
(三)培养学生文献搜索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首要问题是:遇到案例不会查找和搜索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本次实验中,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是一种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很有价值,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头脑搭桥”的一种教学工具。
(四)要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牢固的集中在课题问题和课题结论之间,防止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兴趣的转移。
六、本报告附件:
1、课题单元计划
2、课题指南
3、学生分组名单
4、学生体会文章
5、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共47组
6、多媒体文稿演示解说规则
7、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
8、计算机使用规则
9、评价量规(成绩表)
【教育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11-16
化学实验报告08-17
关于实验报告08-16
实验报告范文08-12
啤酒实验报告06-23
解剖实验报告06-21
关于实验报告02-16
实验报告 范本07-21
物理实验报告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