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精品6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产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产计划 篇1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加强该项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项目部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项目经理直接抓,项目副经理具体抓,各部门负责人、各分分包队及现场安全员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面深入地开展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成了上有领导抓,下有人员管理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安全制度措施
根据公司、分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了领导,分工明确,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工作,项目副经理主抓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部下设专职安全员,全面监督和指导现场的安全生产,并设置了义务安全员,及时了解和反馈工地上的安全信息。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编制了各项目安全生产制度及各项保证措施。组织落实了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为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和组织保证,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三、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项目副经理负责,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各分包队的目标考核内容中,定期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项目部与各分包队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员工及分包队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建立项目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制度。项目部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制度。
四、加大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力度,提升规范操作能力
由于各分包队的施工人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程度、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给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项目部安全人员在每一个分项工程开工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对该分项工程的'安全情况进行安全交底,使其施工人员明白各种操作规程及规范要求,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施工,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组织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白各项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及操作要求,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强化其责任心。
五、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潜移默化地使广大施工队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工作,是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此,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是“预防为主”的前提。在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为,我们不只停留在会上讲,书上学,还应具体落实到施工当中去,一年来,项目部在宣传教育力度上花了不少财力及人力,在施工现场,为确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制作了数万元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志标牌。并且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不定期的对不同施工地点的标志示牌进行撤换,使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即能受到教育,同时也给他们一种警示,从根本上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严格检查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项目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的不同,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进行系统的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点派人跟踪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并在每周的工程例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各施工队长必须到场亲自监督,直到整改完毕后上报项目部,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今年,共组织大检查12次,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8处,整改48处,整改率达100%
七、防护用品的发放及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进人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为此,项目部要求各施工队在各分项工程开工以前,必须根据各分项工程所需的防护用品配发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手中,并在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前配戴好方能进行施工。经现场抽查,防护用品的普及率达100%。为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能够快速有效的抢险,项目部根据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及业主要求,编制了有关专项应急预案。
生产计划 篇2
为促进我乡油茶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决定》和《关于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年规划发展9500亩,低改完成13000亩。新造高产油茶林1600亩,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20xx亩。力争引进油茶深加工企业1家,扩大油脂加工生产规模,使茶油精加工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时间安排
1、规划设计:—年规划及年造林计划8月底日前上报乡办公室。
2、林地清理和幼林抚育:10月份前完成规划新造林山场的林地清理和低改林地的幼林抚育。
3、整地:12月前完成新造林山场和低改林中空地补植的打穴整地。
4、表土还穴和施肥:打穴整地后在次年1月份完成表土还穴和施肥工作。
5、造林及自查验收:次年3月份前完成新造林定植和低产林补植造林,开展自查验收并上报有关资料至县油茶办。
6、县级验收考核:次年4月县开展验收和考核。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工作机构。乡成立以乡长赖厚辉为组长,曾绍均、谢明生为副组长的油茶产业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乡提升“三化”水平决战农业产业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刘建国为办公室主任,成员有:彭世军、韩福生,陈先俊,工作小组负责全乡油茶产业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考核,指导油茶基地建设的规划,调度,验收等工作。各村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本村油茶产业建设工作。
2、强化责任落实。各村负责落实油茶基地建设任务、经营主体和山地流转的前期工作。有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书记,主任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的机制,各村要向乡政府递交责任状。
3、建立领导干部挂点抓示范基地建设。副科级以上领导每人每年要抓好一个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各村也要抓好一个10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领导干部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不能互相重叠。
(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茶农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1、通过有线电视、办班培训、印发招商引资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油茶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宣传高产油茶林的栽培模式和低产林改造技术。
2、建立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通过高产油茶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茶农的主观能动性。
(三)、科学规划,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
1、各村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乡下达的油茶产业发展任务,抓好任务的落实,5年的任务可提前实施完成,但不可延后。交通便利、地势平缓的山地原则规划为新造油茶:原有老油茶林原则规划为低改。同时,要严密组织实施,在实施中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县将提供丰产、稳产、抗病虫力强的优良品种,对油茶育苗必须使用经省级以上机构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坚决杜绝有种就种、有苗就栽的现象。新造林油茶林一律使用无性系嫁接苗。
2、县乡将扶持建立优良无性系嫁接苗培育基地,在今后几年中基本满足新油茶林、改造低产林的苗木供应。
(四)搞好林地流转,落实经营主体
连片的林地是发展油茶产业的基础,要加快林权的合理流转,把分散经营变为集中经营。各村要集中力量,多方做好工作,在自愿、合法、有偿的前提下加快林地流转,要巩固和完善油茶林经营承包责任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行“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的政策长期不变。要引导林农通过推广承包、转包、互换、租赁、拍卖转让、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搞活林地使用权,鼓励油茶林向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大户流转,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培育大户,推进规模经营,确保林地连片集中。按当前林地的行情,50年租金原则上控制在400元以下。要大力引导吸收社会资金发展油茶,提倡和鼓励大户承包经营,不造无主林,真正落实油茶经营主体。各村做好林地流转基础工作后,乡填好流转表,林业局会给予优先办理林权变更登记和发证。
四、政策扶持
(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成为全县油茶产业项目重点乡。
(二)、建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单立账户,专款专用,对年初纳入了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上报了作业设计,经批准实施,按时完成、集中连片在100亩以上的新造和低改油茶林,经验收合格后,新造高产油茶林基地每亩补助200元,改造低产油茶林每亩补助100元,享受过上级有关资金补助的不予再补助。(三)、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将对油茶大户实行信贷倾斜,增加对油茶林发展的贷款。
(四)、新造油茶林、低产油茶改造所需采伐林木,优先解决。
(五)、油茶加工企业的用地按工业用地给予优惠,执行《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发号文件;油茶加工企业的税收执行《县鼓励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县发[20xx]16号文件,享受本县的优惠政策。
1、办理土地、房产、设备等资产评估、环境评估,以及会计、公证、签证等中介服务业务,由企业自有选择有资质的机构,任何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指定和干涉。
2、如果投资固定资产达20xx万元人民币、年纳税100万以上,自企业纳税达上述规定标准年度起,其所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的.地方部分,由县财政按下列情况奖励企业用于扩大生产后技术进步:一般加工企业,按第1—3年50%,第4年起按上年比例每年递减10%;省级科技部门(含)以上授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中国品牌、国家出口名牌和江西省名牌、省级出口名牌(有效期内)的生产企业,自企业纳税年度起,第1年按80%,第2年起按上年比例每年递减10%。
3、除国家、省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及证照工本费外,市及市级以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
(六)、用于油茶开发的山地流转时,县林业局的林权变更登记费用,按费用标准的50%收取。
五、督查考核,兑现奖惩
(一)、考核
乡党委、政府将油茶产业各村的发展油茶产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根据工作要求实行“每年一调度、半年一检查、年度一验收“的考核制度。
(二)、奖惩
1、奖励各村。按考核结果,对完成乡下达任务90%以上的村进行排名奖励,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同时由乡党委、政府对获奖村给予表彰。油茶产业发展快的示范村评出3个给予奖励。
2、奖励种植大户。根据统一检查验收,除兑现补助外,同时对排在前5名的种植大户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和金额由油茶产业工作小组另行制定。
3、处罚。对完成县下达任务60%以下,排名后3名的村,给予全乡通报批评。该村书记、主任书面向党委政府写出检查。
生产计划 篇3
自XX年10月1日正式接管以来,我服务区安全生产工作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整治的各项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强化重点区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和管理,保持了我服务区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态势。
自查自纠情况
1、水电情况:目前服务区的供水问题经过我们的努力现已解决,水电都能保证服务区的正常运转。
2、防火防盗情况:各楼层消防设施设备齐整,使用状态正常,疏散通道标志清楚。
3、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区的管理情况: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是服务区的中心工作
服务区的综合治理情况
服务区将抱着对集团对公司和对广大司乘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社会治安综合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将把搞好治安、维护稳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存在的治安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拿出办法,发现一处解决一个,不留隐患,服务区与属地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区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将服务区治安、交通、消防、生产安全等工作责任、任务落实到经营单位,分解任务,分清责任,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加强综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对发生重大问题的还将依据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服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1、虽然我服务区正式接管不久,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落实,成立了由服务区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我们努力完善服务区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堵塞安全生产管理漏洞,细化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实好服务区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坚持边自查自纠,边建立长效机制,志在提高各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抓好服务区日常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服务区内部治安防范工作。随着年终服务区的车流量不断增加,针对出入服务区人流量的复杂的特点,服务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安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各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加强对夜间进入服务区的可疑人员的排查力度,防止治安事件的发生。
(2)认真做好服务区的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在重大节日前均对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综合办公室每月对服务区的消防系统进行检查,保障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给司乘人员一个安全、优质的服务环境。
(3)加大对服务区停车场的管理,给司乘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停车环境,随着年终的临近和车流量的加大,为保障安全我们对危险品运输车进行指定地点停放,保障车辆安全,并做好登记工作。
XX年的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把安全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工作,确保XX年我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主动排除事故隐患。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检查是为了发现隐患,整治隐患是安全生产最主动、最积极、最有效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积极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进度,确保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我们将把工作重心放在最基层,抓早抓小抓苗头,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治激化”的原则,并与所在地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有关单位部门密切合作,紧密配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维护职工及广大司乘人员的合法权益,着力解决职工及广大司乘人员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工作中要加强主动性和预见性,及早发现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影响服务区稳定和安全生产的事件。
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认清不足,进一步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地保障我区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为婺源服务区的安全生产及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产计划 篇4
20xx年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干部职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为环保林业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就20xx年我局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全局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强化全局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推进全局20xx年度全局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创造全民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局面,顺利推进20xx年度各项安全生产开展。
二、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我局继续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局长张君鉴为组长,分管局长泽尔登任副组长,各股室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环林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局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制良好局面。
(二)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各种会议和各种宣传媒介,及时传达贯彻中央、省、州、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宣传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安全防范意识,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是开展经常化和制度化的宣传教育措施,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党、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发展科学理念、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安全资料;二是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把排查安全隐患摆在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重大节日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做好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按要求完成州、市安排的隐患整治工作。一是针对汛期强降雨、洪水、台风、泥石流、高温等灾害因素对环保林业安全生产威胁加大的风险,集中力量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二是加强环林局办公区和住宿区的安全防范工作;三是定期、不定期开展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限期整改;四是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排查森林防火隐患,查处安全事故。
(四)切实完善制度和应急预案。结合环林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每季度研究、部署等体制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研究会议,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
(五)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按照“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防火要求,狠抓防火宣传,火源管理,隐患检查,预案修订等工作,使我市森林火灾控制率、损失率控制在省、州下达的指标以内。
(六)切实加强车辆安全管理。组织交通法规学习,加强对全局车辆进行安全排查,严禁领导干部驾驶单位公车,严禁环林系统职工(非专职驾驶员)驾驶单位公车,严禁专职驾驶员酒后和疲劳驾车、开快车,同时要求驾驶人员对车辆实行经常性保养检查,杜绝车辆带病作业,严禁将车辆转借他人驾驶。
(七)切实抓好消防和治安工作。一是组织职工学习新《消防法》,进一步充实消防安全基础设施,落实专人开展消防隐患检查,确保全年无消防火灾的发生。二是抓好机关安全防盗工作。强化门卫值班和夜间巡逻制度,对进出人员进行询问登记,群防群治,共同维护单位治安安全。
(八)切实加强危险化学药品管理。严格按照林药使用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林药管理,确保林药品安全库存和施放安全。
(九)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股室、各场站要加强与局机关的联系沟通,加强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应及时准确报送事故信息,不得漏报、瞒报和拖延。
生产计划 篇5
为了加强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企业安全事故,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温州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年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劳动保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单位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经我村两委研究,决定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朱德璋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朱巨森担任副组长,朱成德、朱德东、朱成崇、朱成法、朱才强、朱雪春、李小玉、张旭都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由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安全员协管员朱成法同志具体抓。
二、扩大宣传教育。根据镇安全办的指导意见和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让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消防常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每个家庭、每个企业都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增强整治隐患、预防事故的主动性。
三、明确责任、狠抓整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整治方针,对工作责任进行了明确。村委会具体负责企业安全生产职责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按照“堵疏结合、综合整治、长效管控”的总体要求,坚决落实“排、整、建、管”整治措施,做到彻底排查、整改一批、强化管理,切实消除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体系。
四、强化保障,确保实效。建立我村生产企业管理工作长期机制,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意识,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取得成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我村生产企业管理机制。做好生产企业管理统计工作,建立生产企业管理台帐,及时向镇安全办汇报隐患企业整治情况。
生产计划 篇6
摘要: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精益生产理论在制造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就精益生产理念下的制造业生产计划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就精益生产的理论、核心和优势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从基本思想和结构特征分析制造业精益生产体系;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最后以A企业生产实践为例,对精益生产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精益生产理念,生产计划,结构特征,管理策略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竞争压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不断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生产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同时促进各项资源得到高效配置,最大程度上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内制造业生产水平,研究这一课题很有必要。
1精益生产理念概述
1.1精益生产的理论
精益生产这一理念源于日本丰田的生产经营模式,当时丰田企业处于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企业领导人吸收美国福特公司的生产经验,并对准时化的生产理念进行大力推广,逐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新为精益化生产模式。精益化生产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使每一阶段的生产都能够创造出最大效益,从而使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应用精益化理念实施生产活动时,必须对生产系统、人员结构、市场供求、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使生产计划能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将生产模式中冗余的部分全部淘汰并剔除,从而完成最精简的生产效果,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技术、人员和生产资料的高效应用[1]。
1.2精益生产的实质
精益生产的理念本质上就是一种企业的管理手段和运营文化,从生产和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出发,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达到质量的优化目标。在应用精益生产理念进行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制定生產计划的主要依据,然后对技术、人员和生产资料进行针对性地配置,从优化管理、杜绝浪费的角度出发,使每个生产岗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使每一环节的生产都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就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来看,必须经历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和发行市场的过程,要为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就必须注重生产中的每一阶段。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技术、信息和服务。就技术流程来看,主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导向,使技术配置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就信息过程来看,主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生产计划进行制定,并对生产订单进行针对性调整;就服务过程来看,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接受、生产制造和物质转换的各个方面。将精益生产的理念注入其中,就是在生产流程中发现能够增值的环节,然后将不存在增值的部分全部剔除[2]。
1.3精益生产的优势
就制造业精益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较(见表1),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第一,精益生产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生产模式,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进行及时调整,因此生产流程更加贴近现实,会降低生产预测不准确带来的风险,从而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第二,精益生产以客户的需求为主体,完全将自身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相捆绑,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反省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产品的生产质量不断提升,在追求质量完美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第三,精益生产给予企业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获得更大优势。例如精益生产理念能够使企业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有据可查,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第四,精益生产能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得到有效压缩。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必须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压缩供货时间、减少生产废品的几率、降低生产库存和积压。
2制造业精益生产的体系分析
2.1基本思想
从精益生产理念的理论及应用分析可知,制造业精益生产依据的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为消除生产中的所有浪费现象,以无库存作为生产的终极目标,并且能够对市场的需求变动做出灵活及时地应对。在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开展生产工作时,会面临以下几种挑战,分别是超额生产、残次品生产、额外积压、计划误差、过剩服务等,这些都是典型的生产浪费现象[3]。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是要实现准时化生产,即在规定的计划时间内完成合理订单的生产和制造,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主要导向,从而避免库存积压和生产过剩的现象发生;二是对自动化的生产手段进行应用,使产品在生产环节能够得到自动检测系统的管理,从而实现生产环节的零缺陷;三是对员工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生产模式下将员工看作生产线附属设备的落后思想,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能动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
2.2结构特征
精益生产体系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采用拉动式的生产模式。客户的实际需求会以订单的形式反映出来,企业的生产以订单的内容作为依据,就能够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避免生产过剩、库存积压的现象发生。例如以看板作为接收生产指令的工具,将具体的生产信息以看板的形式应用于生产流动线,同时对每个生产点的操作时间进行平衡;二是精益生产体系的全过程都是无停顿的,这可以有效避免生产堵塞产生库存积压;三是精益生产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流程中的人员数量,实现标准化作业,从而控制生产的成本,例如对员工进行全能化培养,使一个员工能够同时管理多台设备,从而满足生产过程中的灵活调整和安排。
3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3.1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即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人力资源浪费等,因此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受到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驱动,一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显著增强,因此对各项产品的内在需求迅速增加,这使得制造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动力;二是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这给予国内制造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了取得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水平,这就使得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
3.2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制造业的水平直接反映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当前我国虽然是国际市场上的制造大国,但是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在产品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生产效率却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二是我国高新技术的竞争实力明显不足。在“世界工厂”中,我国主要承担低端产品的生产制造,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廉价供应商的角色,缺乏竞争优势;三是我国制造业缺乏创新实力,由于很多产品生产和制造的关键技术需要从国际市场引进,因此无法积累核心技术的研发经验,导致企业难以完成转型升级。
3.3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为解决我国制造业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国家应该加强对制造业的人才培养,从而提升制造业整体的工艺水平。当前我国制造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虽然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技工的年龄却偏向老龄化,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制约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的创新研发水平,实现制造企业在精益生产中的多层次人才结构建设,例如对技术人才进行全方位、多技能培養,使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范围不断拓宽,从而满足企业生产线上的更多需求。
第二,大力促进制造企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仍然占据企业发展的多数,这不仅造成生产过剩、资源浪费,还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形成依赖心理,降低了创新研发的动力和水平,为此必须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4精益生产理念下制造业生产计划分析
4.1市场环境
将精益生产的理念应用于制造业生产计划的制定中,必须先对当前制造业经营发展面对的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市场对制造业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发生极大变化,更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消费,这使得商品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因此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方法已经无法应用于当前的.市场消费模式,制造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和生产计划,加大对个性化消费产品的研发,使商品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制造企业的管理组织逐渐向着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制造业主要应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具有严格的阶级特点,这虽然能够保障各项指令的上行下效,但是却缺乏灵活度和高效率,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因此企业应该着重组织的虚拟性建设,着重以市场的外部力量实施约束和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三,制造企业经营发展转向准时化生产,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计划指导下,产品的生产必须以订单所标记的时间和数量为目标,而在这一目标下开展的生产工作都严格契合市场的需求,因此不会出现冗余和浪费的现象,也不会因为生产过剩造成库存积压,各项资源的利用率都能够达到最佳。
4.2应用模式
要制定精益化的生产方案,必须对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要建设与精益生产理念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为此必须将员工置于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加强自我管理模式的塑造,使员工能够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促进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双赢[4]。
第二,企业要建立以精益生产为理念的学习型组织,组织员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实现系统思考和自我超越,并且打造一支持续学习、深入学习的团队。
第三,企业要建立精益化的生产战略目标,严格剔除生产线上所有无增值的生产活动和增值绝对量较少的生产活动,杜绝一切浪费现象发生,例如剔除生产过剩、等待时间、过度处理、非必要运输、非必要返工等方面的浪费,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向,将创造最大经济价值作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目标。
第四,要建立精益化的营销模式,以营销作为企业生产计划的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作为创造价值的依据,从而实现更好发展,例如使顾客作为企业生产计划的一部分,与消费者在价值流的各个层面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并且融合大数据理念建立需求数据库,将长期挖掘的数据作为生产计划的参考依据。
第五,要建立精益化的设计开发模式,制定低成本和标准化的设计目标,使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当消费者改变预期目标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并以此为根据对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应用并行式产品开发模式,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展开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工作,然后对制造材料进行采购,在制造的过程中完成检测和装配工作,最后将销售和维修进行综合,使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都保持顺畅,降低返修工作发生的几率[5]。
4.3計划关键
在此构建应用模式的基础上,必须建立精益生产体系,有效应用5S管理模式到成功生产目标。5S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别是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设计、均衡同步生产、精益品质监督、现场IE作业、标准化机制改革等。
精益生产体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一是以产品的市场需求为生产单元的建设依据,将成组技术作为产品加工和生产的指导;二是对连续流动生产法进行有效应用,以加工的顺序作为车间生产线的布置方式,使产品能够得到顺畅的制造和加工,避免等待时间造成生产浪费。例如设置合理的看板系统,对产品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信息进行详细发布和透明监控,保证生产的时间和生产工位能够充分匹配,从而保障准时化生产目标的实现;三是对产品的价值流进行详细分析,以绘制机制流图作为改善生产组织的依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水平,及时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得到保障。
5精益生产理念下制造业生产计划实践分析
5.1企业简介
以A企业为精益生产理念下制造业生产计划的实践事例,对A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分析。A企业是一家煤矿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最初为一家单一的机械设备维修厂,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我国生产煤矿机械制造设备的二级单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A企业已经积累较多的技术研发经验、产品生产经验和产品营销经验,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牌都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地位。当前A企业的员工共有2300余人,企业的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其中厂区的占地面积达到23.4万平方米。企业主要以高端的精尖设备作为生产的重点,并且下设技术研究机构,多次荣获国家级与省级荣誉称号。
5.2车间改善
A企业车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线比较冗长,因此在制造和加工的过程会浪费大量时间,尤其是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衔接,导致生产加工的效率较低;二是在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很多机械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不仅占据较大的场地空间,还使生产现场的布局比较混乱,不利于精益化管理;三是各项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生产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移动较大的距离对机械进行操作,使生产的时间遭受浪费(见图1)。
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车间布局进行改善,从而增强的精益化的管理水平:一是对生产线的物流线路进行精简,以此减少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对车间实施紧凑型布局,缩小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避免多余设备占据场地面积;三是对生产原料及产品的进出口进行管理,保证出入口的运行通畅,降低时间消耗;四是对货运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将人流路线与物流路线分开,避免路线交叉降低运输效率[6](见图2)。
车间改进的目的主要有四个,一是提升员工的利用率,二是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三是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四是提高产品运输的效率。就车间改进前的各项数据来看,人员利用率为35%,粗加工车床的利用率为75%,钻孔机的利用率为57%,抛光机的利用率为73%;而车间改进之后,人员的利用率达到66.7%,粗加工车床的利用率为87%,钻孔机的利用率为66.8%,抛光机的利用率为87.9%,在提高人员利用率和机械利用率的基础上,车间的生产率会大大提升,而利用率的提升会避免生产时间的浪费。车间的简化型和紧凑型布置能够使制造完成的产品更加靠近出口,不再有路线交叉的顾虑,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时间浪费,从而在同等运输条件下提升运输的效率。
6结束语
研究可得,利用精益生产的理念制定企业生产计划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完善的生产目标、建立精益化的生产模式和设计开发模式,从而帮助制造企业获得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为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5S管理模式,并且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设计、均衡同步生产、精益品质监督、现场IE作业、标准化机制改革等角度构建科学的生产体系,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董瑶.制造业精益生产实施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xx(10):5-8.
[2]杨萌.精益生产理念下的制造业生产计划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7):216-217.
[3]蒲昌笋.装备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实践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6):240-241.
[4]孙丽娜,陈博.论制造业精益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分析[J].商场现代化,20xx(11):186-187.
[5]王浩澂.供应链环境下广西汽车制造业精益物流管理现状分析及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xx,34(19):241-245.
[6]张星,曾鹏飞,郝永平.面向离散型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xx,37(17):18-21.
[7]刘钊.结合IT技术的精益生产管理在装备制造企业的应用[D].天津大学,20xx.
[8]马克.多品种小批量成长型制造业精益ERP研究与实现[D].浙江理工大学,20xx.
【生产计划】相关文章:
生产计划07-21
【精选】生产计划08-11
生产计划[经典]08-12
[精选]生产计划07-27
生产计划【经典】08-29
[经典]生产计划09-11
生产计划(经典)09-12
生产计划(精选)09-12
生产计划(精选)08-20
【经典】生产计划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