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模板合集6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产计划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计划 篇1
成立了交通局百日安全生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石俊远担任,副组长由何勇副局长担任,系统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以水上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运输、交通在建工程、民爆物品、汽车站等领域作为督查范围。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县关于交通行业和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情况;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及隐患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间、 整改资金、隐患治理工作预案执行情况;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再检查工作的部署和落实情况;今年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安全措施、责任的落实情况;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交通运输超限、超负荷运行的源头治理工作情况;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等组织及落实情况;各下属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督查内容。同时分三个阶段进行落实。
在系统内部层层实行百日督查宣传活动,同时会同上级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宣传组下各乡镇进行交通安全生产宣传。
生产计划 篇2
班组是生产作业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完成各项经营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班组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班组能否长期保持安全生产的局面,决定着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形势。因此,必须正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
一、活动要求
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企业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安全学习和培训
班组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班组全体成员对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加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责任感,把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与安全技术训练结合起来,提高班组成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自保互保能力。
2、组织班组危险预知活动
在班组长主持下进行班组工作中的危险预测。活动目的是控制人为失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提前发现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并重点落实。活动中要求全员参与,班组长对所讨论主题进行初步准备,以便活动时心中有数并进行引导性发言,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让所有组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大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3、班组长应结合当前具体生产(检修)任务及工作环境,详细布置安全注意事项并指定负责人。
4、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
班组长组织开展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车间主任每天要进行安全生产情况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20xx年班组安全活动计划
20xx-1-15
生产计划 篇3
以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治理工作为主线,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对团场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抓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为目的,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现结合我团各单位实际,将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扎实做好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各单位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并抓好落实。
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明确,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台帐。安全员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熟知安全生产业务,对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建议,完成业务台账,认真做好工作笔记。
劳动保护监督小组组织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有记录。
二、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和各级规章制度。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级规章制度,抓好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落实重点部位防火制度和防火措施,严格按照《关于做好大风天气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的内容,预防和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知晓度
和参与率,使广大干部职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开展经常性普及教育,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开会上课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单位领导、安全员按时参加团组织召开的各类安全生产会议,针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阶段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参加团安全生产半年述职会,上报半年工作总结和半年述职。
组织开展对各工种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学习,做到对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会讲、会背、会用。
四、扎实开展第二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各单位要针对当前突出问题,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工作,组织开展第二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查找出来的隐患,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整改人员,并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团安办。
单位认真开展违章检查,次数不少于12次,严禁农用车载人,人货混装;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符合规范要求,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单位对团安委会下达的隐患整改指令书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目标、人员,限时整改。整改率达到95%以上,并认真总结。
五、扎实开展春耕春播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
各单位严格按照团劳竞发《关于扎实开展春耕春播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具体开展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内容丰富,并取得良好效果。
六、强化事故报告制度,规范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提高安全员业务水平,及时准确报送各类材料。
完善事故快报、报表制度。单位属地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因工和非因工),不论事故性质大小,必须如实快报,2小时内上报团安办,确保事故第一现场调查取证,24小时内由单位党支部上报书面材料。
单位第一责任人、安全员严格按照团阶段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做好日常工作笔记,及时准确报送各类材料。
做到安全生产管理无事故、无违章、文明生产。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四团安全生产管理奖罚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
四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20xx年4月
生产计划 篇4
各村(场)、乡直有关单位:
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促进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特制定我乡20xx年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工作计划,具体分解各自在评定工作中每个环节中所担负的工作任务。
一、第一步(5月-6月)
1、各村(场)、乡直有关单位:开展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相关人员培训,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基础档案。将《级别评定标准》和《级别评定汇总表》下发给企业。
2、乡政府安监办: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抓紧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标准》,尽快将《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标准》印发给各村(场)、乡直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相关人员培训,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建立基础档案,向相关企业发放评定标准。
3、企业:配合主管部门、单位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派员参加相关培训,熟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标准》。
二、第二步(7月-8月)
1、各村(场)、乡直有关单位:着重从个性部门把握,指导企业对照《级别评定标准》开展自查自评。
2、乡政府安监办:着重从个性部门把握,指导企业对照《级别评定标准》开展自查自评。
3、企业:按《级别评定标准》,逐项对照,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做得好的方面进行巩固提高,对做得不足的方面进行补充完善,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在9月底前完成自评,并将《级别评定标准》(表)和《级别评定汇总表》各一式三份,填写好上报乡政府安监办。
三、第三步(9月)
乡政府安监办根据企业上报的《级别评定标准》(表)和《级别评定汇总表》,组织对企业进行现场比对、初审,然后按不同行业分类,并一式三份报送县行业主管部门。
四、第四步(10月)
邀请县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我乡上报的《级别评定标准》(表)和《级别评定汇总表》,组织对企业进行现场复核确认,并将拟确认为a、d级的企业同时上报县安办和xx市行业主管部门。
五、第五步(11月)
认真整理、备案县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复核确认情况的反馈材料。
六、总结提高(12月)
认真总结,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准备迎接上级年度考评。
生产计划 篇5
一、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方面
1、按省、市非煤矿山监管指导意见,制定本县年度非煤矿山监管方案。
2、按照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监督检查的工作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复查和整改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发出整改指令书,监督整改。对非煤矿山每家企业做到每季度监督检查一次。
3、因重点项目建设、道路建设等需要,对临时给予开采的碎石场,做到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及时停业整改。
4、全面开展非煤矿山单位普查、分类登记建档,做到一矿一档案。
5、协助省、市安监局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办证和延期换证工作。
6、对已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开采的违法行为,及时移交执法大队查处。
7、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指导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同时”制度,协助市安监局做好项目的审查、验收工作。
8、深入开展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重大隐患督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长效化。
9、督促完善非煤矿山企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10、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11、参与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12、对全县工业企业(建筑行业、商贸、运输和危化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企业不属于工矿股安全监管范围)的安全监管,采用以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为主,县安监局工矿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指导,抽查指导面每年不少于20家。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方面
1、按省、市危险化学品监管指导意见,制定本县危险化学品监管方案。
2、按照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的工作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复查和整改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发出整改指令书,监督整改。对生产企业,要做到每季度监督检查一次,经营(甲证)企业每半年监督检查一次;经营(乙证)企业由乡镇安监站监督检查。
3、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普查、分类登记建档,做到一单位一档案。
4、协助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甲、乙证)行政许可的审查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指导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同时”制度,协助做好项目的审查、验收工作。
5、对发现非法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行为,及时移交执法大队查处。
6、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工作,督促指导企业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7、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重大隐患督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长效化。
8、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9、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10、参与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生产计划 篇6
分散林业主要是指个体独立经营为代表的小规模林业,它在我国南方地区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关系着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1分散林业生产的形成及其现状
1.1分散林业生产的形成
全国解放之初,我国分散林业生产就形成并发展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全民所有制的国有林业和农民个体所有林业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林业。然而,这种大量存有个体制林业生产的林业经营模式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兴起,个体林业也就逐步演化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大一统”林业,再加上原有的全民所有制林业,这就形成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集中性林业,此种林业生产模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与深化,我国林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有林业和集体林业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特别是集体林业变化较大,其主要变革在于大力推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即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与此同时,国有林业生产也进行了大量的经营创新,如职工承包经营,对外租赁经营等等。通过改革,初步理顺了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为我国林业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促成了分散林业的最终形成。
1.2分散林业生产的现状
分散林业生产在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中十分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在南方集体林区中集体制林业所占比重较高的缘故。例如在我国的福建省,集体林业生产占整个林业生产的80%以上,而在同属于集体林区的浙江省,集体林业更是占到全省林业的96%以上。其次,如前文所述,分散林业在这些区域比较集中,还与我国当前集体林业生产中所广泛推行的承包经营制度有关,这也是造成我国南方集体区林业分散经营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尽管承包经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载体主要是单个林农家庭,其分散性是很高的。
2分散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林业生产的历史变迁中,不难看出:我国林业生产(特别是集体林业)是一个由分到合,再由合到统分结合的发展过程。当前这种分散经营模式比较好地解决了在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条件下,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问题,对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化大趋势,分散林业生产仍存有不少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不经济
我国分散林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家庭则是社会中最小的组织,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一个一般性的.家庭,其成员大致在3~5人左右,这是一种自然结构状态,且每个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就是这样单一的组织模式,却要承担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显然它在经营力量上是有限的,能力上也是单薄的,难以实现林业生产中必要的分工与协作,组织化程度较低是我国分散林业的重要缺陷之一。再从分散林业的经营规模上看,在很多地区,家庭式承包经营的林地面积一般都很小,上述的实地调查资料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规模经营一方面排斥了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资源难以共享,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
2.2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
在经营管理上分散林业也同样存有严重的弊病,这主要是因为家庭式经营及小规模生产所造成的管理上的问题。在实际的林业生产中,单个家庭的林业生产经营情况是不一样,在管理理念上、技术水平上都有差异,因而其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经营者传统思想严重,林业生产主要沿用老方法,管理手段相当落后,大多是手工操作,根本谈不上科学管理;有的则是由于家庭人力不足而疏于管理;更有部分经营户把林业生产当作副业,非正规经营,生产不做统筹安排,使之处于放任状态,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其经济效益肯定不会好,特别是对于那些立地条件差,管理难度高的荒山、远山,更是任其荒芜,无心经营,也无力经营。由于经营管理没有到位,分散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此类情况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2.3林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融资困难
长期以来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林业主要是依赖于森林资源的自然生长力,常常是重取轻予,林业资金投入较少,这是导致我国林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情况在分散林业中则更为明显。当前,从分散林业投入资金来源方面看,其投入资金主要源自于经营者自身的积累。投入资金依靠自身积累,一方面是比较缓慢,另一方面是资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影响其发展进程。此外,由于分散林业的小规模经营,使其在融资方面也存有不少困难,经营者个人或家庭出于资信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一般较难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支持,更不用说通过国内外金融市场来筹集资金了,最终会导致林业生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势必会制约分散林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林业的长远发展。
2.4产品标准化低,市场竞争力弱
生产主体细小化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林业生产各自为政,分散决策。在分散经营情况下,林业生产的决策主体主要是单个经营户或单个林农家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就成了经营主体自己的事,由于分散的经营户不易得到准确的信息,常使自己的生产处于盲目的境地。再者,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缺乏统一管理与监督,所以其林产品的品质很难做到一致,也很难实施统一标准,分散经营给林业生产标准化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进而会影响其林产品的市场化。标准化已是当今的世界潮流,是国际商贸一体化的重要表现。林产品标准化是对林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及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技术准则,也是林产品生产,质量检验,选购验收和洽谈贸易的技术依据,因而是林产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壁垒。要实现林产品标准化生产,必须要有相应产业组织来实现。然而,林业分散经营,十分不利于其产品的标准化,长远看必将会影响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3分散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的对策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适度规模化生产对分散林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来实现,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加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进程
森林资源资既是林业生产的劳动对象,也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却十分薄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森林资源的权属不清。在我国,集体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应该归集体,国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应该归国家,但是具体归谁却不明确,主体虚置问题严重。例如目前对集体林地产权主体应该是村集体还是村民小组争议就很大;其二是价值量不明确,不管是国有林业还是集体林业,传统意义上的森林资源,大都载明的只有实物量,而没有载明其价值量,这样就使得森林资源既无法入账或进行核算,也不便于经营上的处理,必然就会影响到分散林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工作。未来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要依法界定林业经营者的产权,明确责权利,并且要依法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其二是森林资源的价值量核算问题,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就是要解决好它的货币计量问题,如何进一步明确其森林资源的价值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弄清楚了林业资源的产权及其价值,才有利于实现分散林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
3.2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市场
分散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是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林业制度基础之上的,既要充分发挥当前我国林业制度的优势,又要实现适度规模化,而且又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实施,这就需要借助于市场手段,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大平台来达到规模化生产,因而需要加大培育森林资源市场的力度,并努力使之完善。在森林资源市场建设中要重点培育林地市场,要倡导林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并使之能够向优势经营者集中,这也是实现分散林业生产规模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并完善林地市场有许多好处:一是可以方便林地流转,因为林地市场具有很强的信息优势,可以为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有利于节约林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提高林地流转的效益,进而推动林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为林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总之,只有构建并完善森林资源市场,才能有效地盘活森林资源存量,并通过市场这一平台,达到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有可能适度地集中起来,实现林业生产的规模化。
3.3林业生产组织创新
分散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就是要把分散经营者组织起来,以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关键在于林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即要有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林业经济组织。分散林业经营基本特点是集中度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模效应,因而就要设法提高其集约程度,组织的创新就是较好的途径之一。林业生产组织创新主要方式有: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所谓纵向一体化就是以林业经营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产供销、林工贸一体化经营,将林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引导分散经营者由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一般有松散型的“龙头企业+基地+经营户”模式和紧密型的“股份制龙头企业+基地+入股经营户”模式。另一种方式是横向一体化组织方式,它是把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经营者直接组织起来的方式,这也是一种提高集中度的方式。横向一体化经营的组织载体可以是以合作制原则组建的林业合作社,或股份制林业企业,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较为松散型的林业行业组织等。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股份制林业比较符合我国目前分散林业的情况。另外,各种类型的林业行业协会正在我国各地兴起,其在促进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来组织分散林业生产,有些地方已经在着手尝试,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安徽的天方茶业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该企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林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茶叶及保健茶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几年前,该企业就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了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试点工作,创建了有机茶生产合作社,将茶农和企业连成一体。分散的茶农以各自的茶园地为基础同公司联合,企业则为茶农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企业在具体运营中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结果实现了茶农与企业的“双赢”。这种集约化经营的事例在很多省份都有,但大多还处在起步期。
3.4大力发挥政府职能
实现分散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林业生产的又一场新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诸如林业产权问题、森林资源的市场问题及有关法律法规完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的积极作用更是无法替代的,政府要在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服务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分散林业的支持,以促进分散林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
【生产计划模板合集6篇】相关文章:
生产计划模板合集8篇12-27
精选生产计划模板合集10篇05-05
【精选】生产计划模板合集八篇05-04
精选生产计划模板合集九篇04-29
生产计划模板合集七篇04-18
【精选】生产计划模板合集五篇04-17
精选生产计划模板合集五篇04-16
【精华】生产计划模板合集5篇04-15
【热门】生产计划模板合集7篇04-13
精选生产计划模板合集7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