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读书日记三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日记 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安妮日记》。书中描述了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出生于1929年德国的法兰克福。家中住着和蔼可亲的父亲,美丽善良的母亲和聪明的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富裕、安宁的日子。可好景不长,1933年法西斯来了,并对犹太人伸出魔掌,进行残酷的迫害。无奈之下,安妮一家人只能移居到荷兰,在这儿,安妮开始上学,并写起了日记。
这时,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为了避免屠杀,安妮一家开始了隐居的.生活。读到这儿,我的眼眶已经经润了,想当年还是在战争时代,非常危险,这会儿法西斯又来侵占国土,隐居的安妮没有幸福、友情和快乐,只有一本日记陪伴着她。白天不能发出声音,连走路的脚步声也得非常轻,只能在晚上才能开窗,说说话。食物也是公司里的好心人送来的,没有什么荤菜,就连蔬菜也是不那么好的。
当我读完了这本《安妮日记》时,再回想起往事,觉得自己比安妮要幸福得多!之前我总是叫爸爸妈妈买这买那,再想想安妮是多么的苦,所以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但是一定要记住,比你不幸福的人还有更多!
《安妮日记》认我明白了:知足才能长乐!
读书日记 篇2
我是农民的儿子,出生时父母亲都没有文化,家徒四壁,根本看不到一本书。童年的我基本上没有读到什么书。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才闻到了书香,读上了书。但此时的我,还处于“要我读书”的原始阶段。自己平时比较贪玩,学习很不认真,成绩一直不理想。吃过没文化苦头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记得我9岁的时候,母亲要我每天大清早起来晨读。有一天早晨,我被动地起床,拿着书本到屋外的窗下念了起来。念了几分钟,感到特无聊,就放下书本发起呆来。突然,我隐约地听到脚步声,急忙把书捧在手上,低头看了起来。母亲来到我身后,发现我看倒书,气得一把将我拖回宿舍,用戒尺狠狠地打我的左、右手心,手心顿时红肿起来。尽管母亲的做法有些偏激,但她“恨子不读书”的做法,对我来说是一次警戒,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足以改变我的一生。从此,我对读书有了相当的爱好,已上升到“我要读书”的崭新阶段。“文革”期间,正在读初中的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撬开窗户爬进学校的图书馆去“偷书”。当别人忙于“造反”时,我这个“逍遥派”却躲在宿舍里津津有味地读书;下放农村后,我白天干着繁重的农活,晚上仍坚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并时不时把一些“名句”、“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参军后,有了每月6元钱的津贴,我就千方百计省下钱来去买书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等书就是那个时候买的。由于自己经常在连队写一些小文章,被团宣传干事看中,便抽调到团通讯报道组当一名通讯员。这期间,我边写稿件,边读了不少中外名著。退伍来到地质队后,有了固定的工资,我买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四大名著”、“经典作品”等书,统统装进了我的书箱里。每当驻地转移搬迁时,有许多东西我都会舍弃,但就是舍弃不了书。书已经成了我最亲密的伴侣。记得1982年我结婚前夕,妻子问:“你现在有多少钱?”我答:“身上不到二百元。”“那你的钱呢?”“大部分拿去买书了。”妻子无不揶揄地说:“我算是嫁给书呆子了。”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中,嵌入我的灵魂里。我为书而喜、而怒、而哀、而乐,从书中品出甜、酸、苦、辣。书就是我,我就是书,两者合二为一。假如有一天我要是没有书,我的血液就会干涸,灵魂就会流浪,人生也就会没有意义。
当我“读书破万卷”之后,我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内心也越来越充实,特别是自己写的文章一次又一次发表后,我就一次又一次对读过的书籍充满了感激之情。
试想:在阳光灿烂或星光闪烁的日子里,自己泡一杯清茶,拿起一本心仪的书籍,宁静地阅读着,同时感受那朴素深邃的哲理,感受那真知灼见的智慧,感受那波澜壮阔的生活,感受那海阔天空的画卷,不亦乐乎,夫复何求!
读书日记 篇3
今天,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叫:《笑猫日记——云朵上的学校》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非常好看。这本书主要讲了贵妇犬小白和它的女主人蜜儿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书中的内容吧。
一阵狂风,把笑猫和球球老老鼠卷到了云朵上的学校,那里有小白和蜜儿,还有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以前每天都做噩梦,还很厌倦学习,写作文时常常写不出来,现在,他们和他们云朵上学校的老师——蜜儿用大自然做课堂,每天快乐的生活,写作也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和从古代穿越过来花脸兽还有长生不老的仙鹤一起去探索,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读完了这本书,我发现蜜儿竟是美丽的仙女,这本书实在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