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5-01-08 15:37:57 模板 我要投稿

[合集]复习计划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计划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集]复习计划5篇

复习计划 篇1

  跨入新的一年,我们的新课结束,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将在1月20日进行,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制定本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复习重点

  1、《第二章有理数》:抓住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等这些重要的概念极其相关知识,以判断的形式为主进行复习,强化训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极其混合运算。

  2、《第三章字母表示数》:重点是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经过填空,判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强化训练化简求值。

  3、《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空间观念: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内容标准: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5、《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三个定理和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等定义的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熟练地结合图形进行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分单元复习,同时综合测试三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练习题,收集各学习小组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布置适当的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测试:严肃考风考纪,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1月10日——1月11日,复习本学期各章知识内容。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

  1、1月12、13日,综合测试1,讲评;

  2、1月14、17日,综合测试2,讲评;

  3、1月18、19日,综合测试3,讲评;其目的增强学生期末考试的信心。

  4、1月20日,考前心理疏导,介绍解题的方法,学生自己复习,老师答疑。

  五、复习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规范解题书写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3、重视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拓展延伸”的探究性题型以及对例、习题的改编题。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前两年的统考试卷,基本把握命题思想,掌握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在每次测试后注重分析讲评,多用激励性语言,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这个题目不是讲过多遍了吗?你怎么还是错了,真是……”。相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期末考生中超常的发挥。

复习计划 篇2

  必考内容部分(以20xx年新课程考试大纲为基准)

  本轮复习的基本思想:以高考考试大纲(20xx年新课程考试大纲)为准绳,用新课程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4)为蓝本,借高考复习参考书(优化方案)做参考,师生共同真正回归教材,将高考考点溶解在教材的各个栏目中去再结晶出来。

  具体操作方式:必考内容共计15个大类,36个小类,每一小类为一个复习单元,预计平均每个单元3课时。每个复习单元在课堂上按如下几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先展示这一部分内容所涉及的考点,然后学生带着考点去研读教材;第二个环节由学习小组(原则上2-3人为一组)依据考点相互提问;第三个环节老师带领学生进一步研读教材,主要由老师按教材顺序,依据考纲及近几年高考题所涉及的考点情况进行讲解,学生在教材相应位置作好笔记,课后学生完成复习参考书上的相应习题;第四个环节全体学生听、默写考点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师生共同点评复习参考书的习题情况;第五个环节定时高考真题滚动训练与讲评。

  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必修1-P11-21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⑦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⑧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

  ②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③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物质的分类:必修1-P24-2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溶液

  ⑤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三、离子反应:必修1-P30-3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四、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P35-4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教学论文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P46-71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必修1-P46-5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必修1-P55-6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必修1-P64-71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P74-108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必修1-P74-81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必修1-P82-8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必修1-P89-96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四)氨硝酸硫酸:必修1-P97-10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七、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P4-29

  (一)元素周期表:必修2-P4-12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⑥以l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元素周期律:必修2-P13-2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三)化学键:必修2-P21-2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八、热化学知识:必修2-P32-38、选修4-P2-19

  (一)化学能与热能:必修2-P32-3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选修4-P2-6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⑥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三)燃烧热能源:选修4-P7-1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选修4-P11-1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九、电化学知识:必修2-P39-46、选修4-P70-90

  (一)化学能与电能:必修2-P39-46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和化学电源:选修4-P71-7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三)电解池:选修4-P79-8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四)金属的电化腐蚀与防护:选修4-P84-9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⑨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必修2-P47-57、选修4-P16-38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必修2-P47-57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括、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修4-P17-2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选修4-P25-3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括、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十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解质溶液理论):选修4-P39-69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选修4-P40-4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选修4-P45-5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④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⑤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三)盐类的水解:选修4-P54-6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⑥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四)难常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选修4-P61-6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⑧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十二、有机化学知识:必修2-P60-85

  (一)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必修2-P60-65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二)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必修2-P66-72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三)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必修2-P73-77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四)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必修2-P78-85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十三、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必修2-P88-9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十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必修2-P95-107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十五、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必修1-P4-1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5.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复习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我校六月份毕业班毕业水平测试,使我校今年的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做为毕业班的教师深感压力之大,就如何扎实地抓好教学管理,切实加强毕业班的备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校领导下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和措施: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2)班和六实班的语文教学和思品教学工作。六(2)班现有学生54人,老生46人,新生8人。六实班现有学生21人,无新生。上学期我就担任这两个班的语文及思品教学工作,其中六(2)班是我一手从四年级开始带起的,可以说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对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情况我分析如下:

  1、学习基础太薄弱。主要是六(2)班,四年级我接这个班时,语文基础就很差,是三个普通班中最差的,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培优补差,班上平均语文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学生流动性强,使得班上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参差不起,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再加上班上尖子生才三四个,大部份处中等水平,学习带动能力较弱,帮辅学习的方法很难实施。

  2、部份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睡觉,作业不按时完成且偷工减料等。这些现象2班,实验班都有。小部份人的学习风气不端正会极大的影响全班的学习氛围。

  3、学生学习方法不够正确。通过前阶段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不懂得怎么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和识记重要的知识内容,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他人作业,应付老师检查。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我们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具体办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的学情,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狠抓教学常规,把握教学进度

  新授课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抓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强化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法的`指导。我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学困生面大,因此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布置等方面要注重帮扶差生,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辅导,并拟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和措施,并认真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尖子生,转化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成绩,整体提高平均分。另外把握教学进度,力争在15周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阶段。

  2、营造良好的班风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对抓好毕业班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提高教学成绩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加强班级管理尤为重要。在开学初,我就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清树立良好班风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并制定目标,抓好班级常规工作。通过校规校纪,班规班约,使班风形成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实行学生自管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以上做法,来树立良好的班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

  3、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

  通过前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大,主要表现在上课思维不活跃,课堂发言不积极,气氛沉闷,甚至有的上课玩手机,睡觉。作业完成有拖拉或偷工减料现象。虽经整治仍有部份同学屡教不改。如果不想办法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会严重影响到后阶段复习课的教学。因为复习课毕竟不同新授课,没有新鲜感,更难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我决定从兴趣入手,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在课前精心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设计安排好每一节复习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上得生动活泼。此外,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差生,更应该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由厌恶学习到喜欢学。

  4、抓好复习的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阶段时间短,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不能面面俱到,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效率。因此,只有抓好复习中的重难点,才能做好复习工作。而语文复习的重点、难点不只是语文知识中的重点、难点,更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只有针对本班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这样,就会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经分析,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需要在语言积累,阅读理解及习作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

  复习语言积累时,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把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所有要求背诵的诗词、段落、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对联等有关语言材料背诵出来,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习作、练习及作业中适时地运用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提高积累的效果。这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和每课之前的几分钟进行背诵训练。二是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整理出来,特别是词语盘点里的词,进行背诵积累,并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提高人文素质。三是要求每个学生有一本积累本,用于积累课外语言材料。如:积累描写景物的词句,描写人物的词句,积累名言,春联,成语,歇后语等。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脑子里也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动起笔来就得心应手了。

  阅读复习要突出重点,即理解与感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纵横梳理、组合、集纳,寻求规律。如《灯光》中的郝副营长、《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詹天佑》中的詹天佑,《将相和》中的蔺相如,《示儿》的作者陆游等,尽管他们年龄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各自表现不同,但爱国之心都是共有的。而古诗《长歌行》,散文《匆匆》等虽然体裁不同,但都向我们说明时间容易流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诸如此类的联系,在两册教材中还有很多,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联系,提示其规律,综合思考,归纳同类,分析判断,较系统地进行温故而知新,使理解变得更为清楚和深刻。课外阅读复习,选择典型的短文进行综合训练,如词语方面,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方面,找比喻句、找呼应句、过渡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内容方面,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找中心句,说说印象最深的内容等。

  习作复习,我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下手:

  (1)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就让学生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把文章写生动,就让学生在文中巧用好词佳句及精典名句;

  (3)精心布局谋篇,这点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上下功夫。也就是:写完作文后,先让学生通读自己的作文,再按上面三方面加以修改。复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文章,再总结归纳方法,然后通读自己的作文,想想自己的作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没有渗透真情实感,再用复习中掌握到的表达方法去对文章加以修改。俗话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在复习作文的时候,要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学生的习作作为复习的内容,这样效果会好些。

  5、最后进行综合复习,考前模拟测试。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专题重点难点进行复习之后,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即十七周对学生进行初考前的模拟检测。在此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让学生有丝毫作弊的机会,从而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存在哪方面的知识缺陷,以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同时在总复习期间,我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有一本“总复习错题集”,要求他们按字、词、句等分好类,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错题,按分类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集”,力争错误不再重现,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以上是我对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如何做好备考工作的几点看法和设想,在今后工作中如有不足和欠缺之处会在实施中加以适当调整,望领导多批评指正。

复习计划 篇4

  一、期中考试前教材中的知识点有:

  1、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按顺序熟练的背写下来。题型有:连线成图;补充声母或韵母;找出整体认读音节等。

  2、字母j q x y与ü或üê相拼的规则;

  3、标调规则,特别是i u 并列的标调规则。

  4、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的区分。

  如平舌音:颜色 雨伞 茶几 擦桌子 左右 在家 三四

  手足 花草 送给

  翘 舌 音:是的 汽车 竹子 吃饭 说话 老师 声音

  上面 身体 电视 沙发 报纸 十枝 山水

  读书 日出 真的

  前 鼻 音:近处 电话 晚上 身体 课文 天气 高山

  天地 半路 白云

  后 鼻 音:听见 响声 小羊 上学 送给 青草

  5、图画与音节,字词与音节的连线。

  6、“十 口 一 二 大 木 ”等字加一笔或两笔变成什么字。以及去一笔或换一笔变新字的练习。

  7、拼读音节句子,猜谜语。如,鹅,风,彩虹,雨等。

  8、学会用常用量词填空。如,块,个,朵,片,棵,座等。

  9、要注意以下字的笔顺:九 日 五 门 中

  10、课本中要求会写的'字,要能在田字格中规范工整的写出,并能用于常用的句子中。

  11、课本上27、29、31、36页的句子练习,要能熟练写出。

  12、根据提示或图画写句子。 如,:“谁(人或动物)在哪里干什么?”“哪里有什么。”

  二、测试的重点(考点)有这些内容:

  1、按顺序补全字母。

  2、根据字母j q x y与ü或üê相拼的规则,补全音节或补全三拼音节。

  3、看图补充音节或加音调。

  4、图画与音节,字词与音节的连线。

  5、某些字的笔顺。

  6、加笔 ,减笔,换笔的变字游戏。

  7、反义词连线,词语搭配连线。

  8、照样子写词,扩词,写句。

  9、看图写话。

  三、复习强化知识落实(进度、方法和内容):

  1、 有关汉语拼音中的知识点。背、写、填认真过关。

  2、 着重“我会写”中生字的具体落实。如,笔顺,加减笔,运用。根据不同题型教给学生如何填写。

  3、 着重“我会认”中的生字。偏旁,熟识,组词。结合模拟测试题巩固并学会审题和填写。

  4、着重“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句子训练。认识考试题型,知道如何去作答。

  5、 通过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同时,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审题,怎样应对不同题型的作答,把自己已知的知识反映在考卷上。

  四、期中考试前的内容易错的有这些:

  1、字母的书写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有:混淆b-d p-q ie-ei iu-ui er-re 把字母 j f t s z 的方向写反。

  2、用字母j q x y与ü或üê相拼时,总记不住去掉两点。

  3、加一笔和换一笔容易混淆。

  4、用音节写句子时声调容易加错。

  5、看图写话时把意思表达不清楚,不能见重点的说。

  6、在句中写字时容易写别字。

复习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本班67人,学习成绩优秀的10人左右;处于中等的以上水平的约25人左右;余下的成绩较差。对学习语文感兴趣的同学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学生无兴趣阅读,只是应付语文学习。故每次月考语文成绩不理想,高分无人,及格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大多数学生分析能力差,考试不能及格。

  二.重难点

  小说单元和议论文单元是重点;文言文单元是难点。

  三.复习措施和方法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2.分单元复习,复习一单元,测验一单元。

  3.抓重点复习,认真筛选题目。

  4.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四.复习时间安排

  用两周时间复习,大约20课时左右(含早晚自习)

  五.复习内容如下: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

  1.强化字词的.训练。此项训练可用一课时完成。

  2.强化课文背诵。课文和课标里规定背诵的现代文,古诗文,要再一次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能够默写名句,不写错别字,可用一课时完成。

  3.强化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的训练。用一课时完成。

  4.强化病句修改的训练。用一课时完成。

  (二) 现代文阅读

  在训练时,要弄清三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完成练习,总结规律,和答题技巧。。可用三课时完成。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要 讲究方法和效率。复习时间3课时。

  1. 再一次强化背诵默写。

  2. 梳理文言实虚词。

  3. 强化文言语句的翻译。

  4. 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四)作文

  用三课时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结尾,铺陈,过渡,照应,书写等方面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注意写文章时“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等技巧,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各用2课时训练。

  期末复习工作也很关键,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复习方法及模式。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合集]复习计划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经典】复习计划09-09

复习计划(精选)10-09

复习计划07-23

(经典)复习计划01-15

复习计划[精选]01-24

复习计划07-23

【精选】复习计划07-12

复习计划[经典]09-20

复习计划【精选】04-03

[经典]复习计划05-01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合集]复习计划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计划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集]复习计划5篇

复习计划 篇1

  跨入新的一年,我们的新课结束,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将在1月20日进行,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制定本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复习重点

  1、《第二章有理数》:抓住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等这些重要的概念极其相关知识,以判断的形式为主进行复习,强化训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极其混合运算。

  2、《第三章字母表示数》:重点是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经过填空,判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强化训练化简求值。

  3、《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空间观念: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内容标准: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5、《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三个定理和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等定义的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熟练地结合图形进行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分单元复习,同时综合测试三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练习题,收集各学习小组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布置适当的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测试:严肃考风考纪,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1月10日——1月11日,复习本学期各章知识内容。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

  1、1月12、13日,综合测试1,讲评;

  2、1月14、17日,综合测试2,讲评;

  3、1月18、19日,综合测试3,讲评;其目的增强学生期末考试的信心。

  4、1月20日,考前心理疏导,介绍解题的方法,学生自己复习,老师答疑。

  五、复习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规范解题书写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3、重视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拓展延伸”的探究性题型以及对例、习题的改编题。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前两年的统考试卷,基本把握命题思想,掌握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在每次测试后注重分析讲评,多用激励性语言,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这个题目不是讲过多遍了吗?你怎么还是错了,真是……”。相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期末考生中超常的发挥。

复习计划 篇2

  必考内容部分(以20xx年新课程考试大纲为基准)

  本轮复习的基本思想:以高考考试大纲(20xx年新课程考试大纲)为准绳,用新课程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4)为蓝本,借高考复习参考书(优化方案)做参考,师生共同真正回归教材,将高考考点溶解在教材的各个栏目中去再结晶出来。

  具体操作方式:必考内容共计15个大类,36个小类,每一小类为一个复习单元,预计平均每个单元3课时。每个复习单元在课堂上按如下几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先展示这一部分内容所涉及的考点,然后学生带着考点去研读教材;第二个环节由学习小组(原则上2-3人为一组)依据考点相互提问;第三个环节老师带领学生进一步研读教材,主要由老师按教材顺序,依据考纲及近几年高考题所涉及的考点情况进行讲解,学生在教材相应位置作好笔记,课后学生完成复习参考书上的相应习题;第四个环节全体学生听、默写考点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师生共同点评复习参考书的习题情况;第五个环节定时高考真题滚动训练与讲评。

  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必修1-P11-21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⑦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⑧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

  ②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③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物质的分类:必修1-P24-2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溶液

  ⑤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三、离子反应:必修1-P30-3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四、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P35-4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教学论文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P46-71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必修1-P46-5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必修1-P55-6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必修1-P64-71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P74-108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必修1-P74-81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必修1-P82-8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必修1-P89-96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四)氨硝酸硫酸:必修1-P97-10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七、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P4-29

  (一)元素周期表:必修2-P4-12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⑥以l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元素周期律:必修2-P13-2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三)化学键:必修2-P21-2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八、热化学知识:必修2-P32-38、选修4-P2-19

  (一)化学能与热能:必修2-P32-3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选修4-P2-6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⑥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三)燃烧热能源:选修4-P7-1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选修4-P11-1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九、电化学知识:必修2-P39-46、选修4-P70-90

  (一)化学能与电能:必修2-P39-46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和化学电源:选修4-P71-7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三)电解池:选修4-P79-8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四)金属的电化腐蚀与防护:选修4-P84-9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⑨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必修2-P47-57、选修4-P16-38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必修2-P47-57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括、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修4-P17-2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选修4-P25-38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括、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十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解质溶液理论):选修4-P39-69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选修4-P40-4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选修4-P45-53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④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⑤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三)盐类的水解:选修4-P54-6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⑥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四)难常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选修4-P61-69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7)电解质溶液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⑧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十二、有机化学知识:必修2-P60-85

  (一)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必修2-P60-65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二)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必修2-P66-72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三)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必修2-P73-77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四)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必修2-P78-85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十三、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必修2-P88-94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十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必修2-P95-107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十五、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必修1-P4-10

  这部分主要考点在考纲中的对应条目及具体表述: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5.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复习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我校六月份毕业班毕业水平测试,使我校今年的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做为毕业班的教师深感压力之大,就如何扎实地抓好教学管理,切实加强毕业班的备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校领导下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和措施: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2)班和六实班的语文教学和思品教学工作。六(2)班现有学生54人,老生46人,新生8人。六实班现有学生21人,无新生。上学期我就担任这两个班的语文及思品教学工作,其中六(2)班是我一手从四年级开始带起的,可以说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对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情况我分析如下:

  1、学习基础太薄弱。主要是六(2)班,四年级我接这个班时,语文基础就很差,是三个普通班中最差的,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培优补差,班上平均语文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学生流动性强,使得班上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参差不起,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再加上班上尖子生才三四个,大部份处中等水平,学习带动能力较弱,帮辅学习的方法很难实施。

  2、部份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睡觉,作业不按时完成且偷工减料等。这些现象2班,实验班都有。小部份人的学习风气不端正会极大的影响全班的学习氛围。

  3、学生学习方法不够正确。通过前阶段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不懂得怎么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和识记重要的知识内容,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他人作业,应付老师检查。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我们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具体办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的学情,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狠抓教学常规,把握教学进度

  新授课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抓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强化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法的`指导。我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学困生面大,因此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布置等方面要注重帮扶差生,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辅导,并拟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和措施,并认真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尖子生,转化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成绩,整体提高平均分。另外把握教学进度,力争在15周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阶段。

  2、营造良好的班风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对抓好毕业班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提高教学成绩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加强班级管理尤为重要。在开学初,我就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清树立良好班风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并制定目标,抓好班级常规工作。通过校规校纪,班规班约,使班风形成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实行学生自管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以上做法,来树立良好的班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

  3、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

  通过前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大,主要表现在上课思维不活跃,课堂发言不积极,气氛沉闷,甚至有的上课玩手机,睡觉。作业完成有拖拉或偷工减料现象。虽经整治仍有部份同学屡教不改。如果不想办法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会严重影响到后阶段复习课的教学。因为复习课毕竟不同新授课,没有新鲜感,更难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我决定从兴趣入手,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在课前精心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设计安排好每一节复习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上得生动活泼。此外,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差生,更应该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由厌恶学习到喜欢学。

  4、抓好复习的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阶段时间短,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不能面面俱到,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效率。因此,只有抓好复习中的重难点,才能做好复习工作。而语文复习的重点、难点不只是语文知识中的重点、难点,更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只有针对本班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这样,就会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经分析,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需要在语言积累,阅读理解及习作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

  复习语言积累时,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把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所有要求背诵的诗词、段落、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对联等有关语言材料背诵出来,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习作、练习及作业中适时地运用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提高积累的效果。这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和每课之前的几分钟进行背诵训练。二是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整理出来,特别是词语盘点里的词,进行背诵积累,并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提高人文素质。三是要求每个学生有一本积累本,用于积累课外语言材料。如:积累描写景物的词句,描写人物的词句,积累名言,春联,成语,歇后语等。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脑子里也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动起笔来就得心应手了。

  阅读复习要突出重点,即理解与感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纵横梳理、组合、集纳,寻求规律。如《灯光》中的郝副营长、《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詹天佑》中的詹天佑,《将相和》中的蔺相如,《示儿》的作者陆游等,尽管他们年龄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各自表现不同,但爱国之心都是共有的。而古诗《长歌行》,散文《匆匆》等虽然体裁不同,但都向我们说明时间容易流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诸如此类的联系,在两册教材中还有很多,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联系,提示其规律,综合思考,归纳同类,分析判断,较系统地进行温故而知新,使理解变得更为清楚和深刻。课外阅读复习,选择典型的短文进行综合训练,如词语方面,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方面,找比喻句、找呼应句、过渡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内容方面,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找中心句,说说印象最深的内容等。

  习作复习,我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下手:

  (1)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就让学生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把文章写生动,就让学生在文中巧用好词佳句及精典名句;

  (3)精心布局谋篇,这点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上下功夫。也就是:写完作文后,先让学生通读自己的作文,再按上面三方面加以修改。复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文章,再总结归纳方法,然后通读自己的作文,想想自己的作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没有渗透真情实感,再用复习中掌握到的表达方法去对文章加以修改。俗话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在复习作文的时候,要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学生的习作作为复习的内容,这样效果会好些。

  5、最后进行综合复习,考前模拟测试。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专题重点难点进行复习之后,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即十七周对学生进行初考前的模拟检测。在此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让学生有丝毫作弊的机会,从而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存在哪方面的知识缺陷,以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同时在总复习期间,我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有一本“总复习错题集”,要求他们按字、词、句等分好类,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错题,按分类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集”,力争错误不再重现,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以上是我对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如何做好备考工作的几点看法和设想,在今后工作中如有不足和欠缺之处会在实施中加以适当调整,望领导多批评指正。

复习计划 篇4

  一、期中考试前教材中的知识点有:

  1、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按顺序熟练的背写下来。题型有:连线成图;补充声母或韵母;找出整体认读音节等。

  2、字母j q x y与ü或üê相拼的规则;

  3、标调规则,特别是i u 并列的标调规则。

  4、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的区分。

  如平舌音:颜色 雨伞 茶几 擦桌子 左右 在家 三四

  手足 花草 送给

  翘 舌 音:是的 汽车 竹子 吃饭 说话 老师 声音

  上面 身体 电视 沙发 报纸 十枝 山水

  读书 日出 真的

  前 鼻 音:近处 电话 晚上 身体 课文 天气 高山

  天地 半路 白云

  后 鼻 音:听见 响声 小羊 上学 送给 青草

  5、图画与音节,字词与音节的连线。

  6、“十 口 一 二 大 木 ”等字加一笔或两笔变成什么字。以及去一笔或换一笔变新字的练习。

  7、拼读音节句子,猜谜语。如,鹅,风,彩虹,雨等。

  8、学会用常用量词填空。如,块,个,朵,片,棵,座等。

  9、要注意以下字的笔顺:九 日 五 门 中

  10、课本中要求会写的'字,要能在田字格中规范工整的写出,并能用于常用的句子中。

  11、课本上27、29、31、36页的句子练习,要能熟练写出。

  12、根据提示或图画写句子。 如,:“谁(人或动物)在哪里干什么?”“哪里有什么。”

  二、测试的重点(考点)有这些内容:

  1、按顺序补全字母。

  2、根据字母j q x y与ü或üê相拼的规则,补全音节或补全三拼音节。

  3、看图补充音节或加音调。

  4、图画与音节,字词与音节的连线。

  5、某些字的笔顺。

  6、加笔 ,减笔,换笔的变字游戏。

  7、反义词连线,词语搭配连线。

  8、照样子写词,扩词,写句。

  9、看图写话。

  三、复习强化知识落实(进度、方法和内容):

  1、 有关汉语拼音中的知识点。背、写、填认真过关。

  2、 着重“我会写”中生字的具体落实。如,笔顺,加减笔,运用。根据不同题型教给学生如何填写。

  3、 着重“我会认”中的生字。偏旁,熟识,组词。结合模拟测试题巩固并学会审题和填写。

  4、着重“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句子训练。认识考试题型,知道如何去作答。

  5、 通过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同时,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审题,怎样应对不同题型的作答,把自己已知的知识反映在考卷上。

  四、期中考试前的内容易错的有这些:

  1、字母的书写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有:混淆b-d p-q ie-ei iu-ui er-re 把字母 j f t s z 的方向写反。

  2、用字母j q x y与ü或üê相拼时,总记不住去掉两点。

  3、加一笔和换一笔容易混淆。

  4、用音节写句子时声调容易加错。

  5、看图写话时把意思表达不清楚,不能见重点的说。

  6、在句中写字时容易写别字。

复习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本班67人,学习成绩优秀的10人左右;处于中等的以上水平的约25人左右;余下的成绩较差。对学习语文感兴趣的同学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学生无兴趣阅读,只是应付语文学习。故每次月考语文成绩不理想,高分无人,及格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大多数学生分析能力差,考试不能及格。

  二.重难点

  小说单元和议论文单元是重点;文言文单元是难点。

  三.复习措施和方法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2.分单元复习,复习一单元,测验一单元。

  3.抓重点复习,认真筛选题目。

  4.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四.复习时间安排

  用两周时间复习,大约20课时左右(含早晚自习)

  五.复习内容如下: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

  1.强化字词的.训练。此项训练可用一课时完成。

  2.强化课文背诵。课文和课标里规定背诵的现代文,古诗文,要再一次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能够默写名句,不写错别字,可用一课时完成。

  3.强化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的训练。用一课时完成。

  4.强化病句修改的训练。用一课时完成。

  (二) 现代文阅读

  在训练时,要弄清三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完成练习,总结规律,和答题技巧。。可用三课时完成。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要 讲究方法和效率。复习时间3课时。

  1. 再一次强化背诵默写。

  2. 梳理文言实虚词。

  3. 强化文言语句的翻译。

  4. 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四)作文

  用三课时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结尾,铺陈,过渡,照应,书写等方面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注意写文章时“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等技巧,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各用2课时训练。

  期末复习工作也很关键,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复习方法及模式。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