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开题报告

时间:2023-02-07 17:10:37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幼儿开题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开题报告

幼儿开题报告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对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后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就是同伴。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同伴交往是幼儿最初学习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对幼儿的社会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否得到同伴的肯定和集体的尊重是幼儿自我价值肯定和满足的一个关键因素。三岁以后,他们开始试探着与同龄伙伴平等交往,所以人的交往合作能力要从这一时期就开始着手培养。

  未来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的人,现在的幼儿由于自我中心意识偏强,缺乏同情心,不会礼貌交往,做事任性、霸道,不能与人合作,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我园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交往规则有了了解和认识。我们在《纲要》精神指引下,教学观念有了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重说教、轻体验等现象。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更为幼儿的交往发展提供可能,他们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材料,能力相仿、兴趣爱好相同,教师面对小群体幼儿能够满足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区域活动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培养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策略》这一课题,进行思考、实践/探索、研究。

  概念界定

  区域活动也叫活动区活动,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同伴:我国的申继亮认为,同伴是指“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在行为复杂程度上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水平的个体

  同伴交往又称同伴沟通,是指同伴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从动态说,是个体和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和物质产品的交换;从静态说,是个体与同伴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仿的人在同伴交往中感受/适应/协调和

  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它由交往的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能力/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四大部分组成。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质是幼儿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良好的交往就能减少矛盾和冲突,使同伴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关系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建立同伴间活泼/互助的关系,形成宽松/合作的氛围;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尊重、安全、温暖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幼儿身心能够得到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文明的交往。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幼儿主动的与周围的人交往、相处,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赖感;使幼儿逐步养成社会生活中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往。”

  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和研究》提出要重视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如珍惜时间,参与合作,乐于探索,勇于竞争,克服困难等;同时还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并尊重幼儿的人格形成、个性张扬及兴趣爱好。

  3根据皮亚杰对知识的分类,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属于社会知识,交往能力的获得应强调成人教给相应的交往适应技能以及拥有相应的交往机会和经验。同时,他认为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和情感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和同伴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而获得的。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研究的目标

  1优化区域环境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交流/合作机会,体验与同伴友好交往的快乐。 2探索适宜的区域活动内容和形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3 提高教师组织与实施区域活动的能力,加强自身文明素养,提高专业技能。 研究的内容

  1 布置有启发性和可参与性的班级区域环境,让幼儿感受温馨气氛,诱发积极的交往行为,改变不良举止和行为,使幼儿置身于浓厚的友好交往氛围中。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设置,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域,以便于幼儿之间既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能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专注地投入游戏活动,为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奠定基石。

  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投放能引发幼儿积极交往的区域材料(现有材料、半成品或废旧材料等),作为连接幼儿想象和现实的桥梁

  幼儿制定/完善区域规则,商定如何参与他人游戏/如何轮流等待/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助等

  2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建构有利于幼儿交往互动的礼仪环境。

  区域活动为幼儿交往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增加游戏情节,刺激幼儿自主交往的热情,诱发积极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尽兴的游戏中积累交往经验,提高交往能力,引导幼儿共同交流思想与感情,同伴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玩具共享,帮助幼儿产生各种亲社会行。

  3 区域环境和材料的优化,为幼儿提供更多交往的可能并拓展交往技巧。

  在“语言区”“建构区”“美劳区”“娃娃家”“表演区”等区域中为幼儿创造有利于同伴互动游戏的环境, 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交流机会,引导幼儿运用文明语言解决同伴冲突,学习谦让/等待/轮流/交换等交往技巧,使幼儿的友好交往认知在冲突中得到较好的运用,从而转化为自身积极的交往行为,提高同伴交往的质量。

  4通过情景创设与角色扮演,感知体验

  在表演区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角色间的交往方式,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与职责,学会一些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如:怎样借物/还物/接物,怎样请求别人帮助,怎样礼貌地向人询问、与人商量交谈等等.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查阅有关幼儿同伴关系的书籍以及资料,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

  2 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

  3 描述观察法: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在平时的细致观察中,运用记叙和描述记录观察对象的.动作、语言和活动,从中获得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同伴际交往的能力程度。

  4 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的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研究途径

  建立学习制度

  为确保研究工作能够正常、规范地开展,课题组全体成员必须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参研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研究工作做好理论与技术的基础。 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课题组内部定期交流研讨以专题形式为主,根据研究进展情况确定研讨的主题。

  “专家引领”,提升研究层次

  在适当时机,请从事幼儿社会性教育研究和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来园讲学,进行专题指导,获得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提升研究的层次。

  跟踪同类研究的发展轨迹

  利用报刊、网络、论文数据库等现代媒体工具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跟踪同类研究的发展轨迹,了解同类研究、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新进展,做到与时俱进、方向明确,方法正确。

  研究进程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我园的全体幼儿,课题研究从20xx年4月到20xx年12月,历时一年半,共分为五个阶段。

  1、申报阶段(20xx年4月-8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xx年9月-10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运用文献法,搜集、整理和运用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材料,以利于本课题的研究能有较科学的定位和更高的层次。

  3、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分析各年龄段幼儿交往的水平,以及区域环境创设现状。

  (2)围绕课题计划、目标,进行区域环境创设。

  (3)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交往水平,全面实施课题的研究.运用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整理。

  (4)运用行动研究法,随时反思课题开展情况,及时修正方案,记录好相关信息,积累相关资料。

  4、总结阶段:(20xx年7月-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论文/结题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申请成果鉴定。 5 结题/评优阶段(20xx年11月-12月):专题结题、评优阶段

  预期成果

  幼儿方面

  1 能够主动与同伴交往,礼貌待人,并具有一定的亲社会行为。

  2能用恰当语言清晰地表达需要和见解,用非语言形式(微笑/拥抱等)表达感情; 3会主动积极地使用多种方法加入同伴的活动,自觉遵守区域规则.

  4尝试处理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冲突,能初步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教师方面

  5教师的区域环境创设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提升教育智慧。

  6区域创设及区域活动组织经验集锦、教育随笔、案例分析。

  课题的组织机构

  本课题组主研人员:13人

  负责人:王丽芳

  课题负责人王丽芳教学副园长,曾带领教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研究”,多篇论文获天津市创新论文一、二等奖,敬业、求实,具有很强的反思、总结、提升的教科研精神和能力。

  主研人员分工

  负责人:王丽芳

  主持和管理整个研究工作。审定参研教师的教学设计;检查、调整研究进度;主持典型案例分析。

  主研人员:毕瑞敏 主持撰写实施方案,课题总结报告,负责与区教研室的上下联络工作。

幼儿开题报告2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让教师学会放手,以学生的学路来设计和实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只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不仅有良好的学业成绩,更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本领学会学习。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构建新的教师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2、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式、任务型、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研究进程安排:

  20xx年2月至3月:提出课题,并进行可行性认证。

  20xx年4月至20xx年1月: ①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收集各类原始材料。 ② 提出具体措施,开展有效研究,整理典型案例。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结合上一阶段课题开展的情况,开展反思活动,改进实验方法,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继续开展的课题研究,同时,收集好实验数据和素材,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初二数学成绩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

  一、 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幼儿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幼儿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20xx年度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20xx。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20xx。9——20xx。10):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20xx。10。20xx。4):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 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 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 曹珍珍 杨艳玲

  第四阶段(20xx。4—20xx。5):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 阶段成果: 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 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

幼儿开题报告3

  【幼儿园户外体育运动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 选题的意义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计划安排是根据幼儿园地教学计划以及对幼儿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我国幼儿园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来计划并实施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按照空间角度来分,可分为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户外学习、户外休闲运动等。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发展幼儿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在开阔、自然的户外环境中,使得幼儿能够真正自由地开放地活动。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能充分地接触日光、新鲜空气、水、土、风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跑、跳、蹲等的练习,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户外活动还能让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移情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外学前教育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格外的重视。欧洲国家中,北欧的挪威、瑞典等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开展学前教育课程中充分重视户外活动”.英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较室内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中注意兼顾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常见的活动活动区包括玩水区、玩沙区、体育区等。

  美国保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如“玩大积木、大型玩具,爬迷津梯,去动物园”等)。日本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强调要在大自然和户外开展幼儿健康活动”.日本幼儿园户外活动重视的是“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是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我国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体育活动、户外游戏、户外活动场地环境等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田丽莉,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然也有对户外活动的研究,如朱家雄对国内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及设备进行过调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提出有关户外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本园的教学特点来开展户外活动。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零散,主要是在晨间户外活动、教学活动之后、午睡之后,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户外游戏为主,玩大型玩具、荡秋千、攀岩、玩沙包、毽子等;幼儿园每个年级段户外活动会受本班所在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之类的问题。

  由于当前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调查,了解户外活动开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户外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及开展频率、户外活动的场地及设备、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中遇到的疑难等,并对户外活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今后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些许帮助。

  我们共同制作了多种玩具,如:利用废旧的纸箱做的飞碟;用碎布制作小沙包;将易拉罐用绳穿起来成为高跷;用废纸做纸球;把竹子截成很多段变成竹棍;还用一拉罐装沙制作铜铃……利用户外游戏时间带领幼儿参与其中,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每个孩子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第二部分 有关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的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1].它一般“包括户外学习、户外运动以及户外休闲活动(如春游,亲子户外活动)”[2].

  观察孩子的玩耍,了解他们的活动和兴趣,从中知道通过增加玩的材料和孩子的需要来进一步开发新的玩法。就这点我观察到我班幼儿在晨间锻炼玩跳圈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对此已不感兴趣了,我就把本来是摆成直线的圈摆成弧形或蛇形等,通过不断的变换圈的摆放形式并且适当的增加圈的数量,这时我发现幼儿对跳圈又感兴趣了,又喜欢玩了而且玩的很投入。变换游戏的方法可以增加儿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慢慢的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创造新的玩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创新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用创造性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来实施教育活动。

  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同需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体格锻炼活动,有早操活动、小型器械、集体活动和体育游戏等形式,以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保证每天不少于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质、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建筑物以外的露天场所,由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进行的活动。本研究从户外活动的场地、设备,户外活动开展时间与频率,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二、相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实地观察法、测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了国内目前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研究结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有关户外活动场地研究

  冷小刚在1994年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他的调查可以看出:

  1.“上海市区幼儿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从1988年的平均1.05㎡升至1994年的平均2.06㎡”[3],已经慢慢接近《规程》规定的人均2.4㎡,但是数据显示“只有15%的幼儿在平均2.5㎡”[4]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

  2.上海市区幼儿园中水泥地的面积远远大于草地、山坡面积,这样的场地现状是不适合幼儿的发展。在1999年,冷小刚又对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个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再次调查,发现:1.平均“每个幼儿实际活动场地面积为6.3㎡”[5],已大大超出了《规程》中的幼儿人均面积要求。2.幼儿园中“水泥地的比例很大,为45%,相当于草地、泥地、塑胶地和玩水池的面积和(46%)”[6].这种场地类型是不适合3-6岁幼儿的身体发展。

  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为3~4㎡”[7],与《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的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有些出入,难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此外,每个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也不一,有的以草坪为主水泥地为辅,而有的多为水泥地草地很少。在20xx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户外游戏场地最常见的区域是集体运动场和大型组合运动器械区”[8].所有的样本园多具有这些设备。另外“83.3%的样本园设置自然区,55.6%拥有沙水区”[9].然而自然区和沙水区在实际户外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很少,有的沙水区无水,有的仅有沙池而无水池,有的养殖区荒废。

  20xx年浙江大学硕士生孟成伟对丽水某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调查,从他的调查中发现:户外集体游戏场地有2个,包括“大班游戏活动场地(30米地跑道)和小班游戏活动场地”[10].其户外固定器械活动场地--组合式大型游戏器械有2个,一个分布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通道东侧,铺有草坪;另一个在走廊的西侧铺有软质塑胶。另外“沙池是孤立在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1],不利于幼儿的户外活动发展。而20xx年田丽莉关于长沙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表明整体偏少,以不带塑胶跑道场和泥地为主,这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空间。

  (二)有关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

  光有教育是不够的,家长工作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学初,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介绍本学期我们班级的目标、方法等等。为了让家长们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还通过家园联系册来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们也认真地进行了填写,让我们知道孩子在家的表现。当时,班上有个叫李梦洁的女孩子,她的妈妈就在联系册上告诉我们,小孩有尿急的现象,而且有二次把小便解在身上了,说实话,这正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大班的孩子怎么会呢?这也许就是我们工作中的'小小失误,原来这孩子在家就有尿床的习惯,知道这些后,我们对她更加注意,再也没有类似现象发生。

  相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就比较少。

  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玩具的配置情况如下:“88.9%”[12]的样本园拥有滑梯,“83.3%”[13]样本园配有大型多功能组合式玩具,“55.6%”[14]的样本园有秋千、荡船类玩具,有攀登架(网)的样本园占“61.1%”[15],而跷跷板、木马、平衡桩等的拥有率相对较低。然而“2.4%的幼儿教师表示,近三年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玩具设施几乎没变”[16].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体育设备比较齐全,但是普遍存在过时落后的现象。”[17]

  1994年冷小刚的调查中显示出,上海市区幼儿园“幼儿占有小型器械的比例为1∶1”[18],“大型与中型器械与幼儿的比例为50∶1、10∶1”[19],由此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参与体育活动,等待时间较少。1999年,冷小刚的调查显示:幼儿占有小型器械比例为“1∶3.5”[20],幼儿与固定器械比例为“20∶1”[21].而中大型和小型的运动器械种类“平均每所幼儿园有9.3和18种”[22].这数据说明近年来幼儿园重视运动器械的投入。

  (三)有关户外活动开展频率及持续时间的研究

  游戏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从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来看,“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天开展1~2次的户外游戏”[23],但“仍有30.9%的教师每周才开展3~4次户外游戏,甚至7.4%的教师每周开展1~2次地户外游戏”[24].而“户外游戏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有80.9%,另外19.1%的教师会让户外游戏持续半小时到1个小时”[25].

  20xx年田丽莉发现,长沙市“89%”[26]的幼儿园能将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2个小时及以上,而“11%的幼儿园没有达到《规程》的标准”[27].

  (四)有关户外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

  在冷小刚1994年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所有幼儿园都将《规程》中提出的“每天必须安排1个小时户外体育活动”落实在一日安排中,只是“在时间的具体安排上种类繁多”[28].1999年,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地所被调查的幼儿园中“54%的幼儿园达到了2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29],并以“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30]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20xx年,宁姝对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展开现状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安排的内容单一”[31]. 然而在田丽莉于20xx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可以了解到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户外体育活动、早操活动、远足和短途游览、幼儿运动会和体育教学活动”[32].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形式呈现出较丰富的趋势。

  在我们的努力下,幼儿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喜欢与小朋友一起上课、做游戏了,也结实了许多好朋友。他们还学会了不少礼貌用语,有了初步的生活自立能力。在教学方面,幼儿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念儿歌、听故事、唱歌等方面,有了很好的成绩。幼儿在身心愉快的气氛中,生长也特别好,出勤率较高。

  这些研究中,都涉及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无论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布置,还是户外游戏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能了解到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保育员: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52-53.

  [2]王春燕。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328-335.

  [3][4][18][19][28]冷小刚。1994年上海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6,(01):47-48,44.

  [5][6][20][21][22][29][30]冷小刚执笔。1999年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xx,(06):20-21.

  [7][17][31]宁姝。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xx,(01):15-17.

  [8][9][12][13][14][15][16][23][24][25]郑晶。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11]孟成伟。幼儿园户外环境营造研究--以丽水市机关幼儿园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xx.

  [26][27][32]田丽莉。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xx.

幼儿开题报告4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特别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习习惯是核心要素之一,是极其重要的效能因素。

  根据我们的前期调查和访谈发现,很多家长对于什么是幼儿的学习、幼儿早期该学习什么、该如何学习等问题还存在一些误区。如谈到幼儿学习,很多家长就很自然地联想到认字、写字、做算术等,习惯性地认为学习就是拿着书本竖着耳朵听讲、拿着笔反复地练习等学业活动,这是把幼儿学习功利化了,也是幼教“小学化”的根源,违背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让其伤在了起跑线上。生活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其中所表现出的习惯就是学习习惯,与日后正规性学习密切相关。如孩子画画时握笔的习惯与日后书写及实验操作有关联;一味地乱涂乱画会与日后做事毛躁有关联等。因此,更新家长教育观念,顺应儿童的天性,自觉抵制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小学化”做法,关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必要。

  2、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根据教师们的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中大班的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在倾听教师和同伴讲话时,喜欢插话,似听非听,眼睛乱看,三心二意,不把话听完就跑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非常不利。墨子的“染丝说”,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足见最初的浸染十分重要,而目前很多人都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放在小学阶段,其实,应该越小越好。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一出生甚至一形成就已经在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利或弊的熏陶和作用,一旦养成不良习惯要想纠偏难度很大。

  3、幼儿生活与学习方式的需要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学习,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其基本活动,也是其学习方式,游戏就是学习。生活、游戏与学习,关系密切,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孩子这一特殊的学习方式说明,加强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4、现代公民素养养成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即忘不掉的就是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是习惯。好习惯能够成就孩子的一生。本课题正是实践着“教育就是要养成好习惯”的教育思想,根据幼儿现有学习习惯的状况,积极探索一套合理和有效的养成策略。

  (1)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通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指数。

  (2)有助于形成现代公民素质。

  良好的现代公民素养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而修养通常来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幼儿形成现代的公民素质。在幼儿园的养成教育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有其研究存在的价值。从习惯入手,努力提高个人现代的公民素质,是推进学校现代化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

  (3)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抓住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正确把握幼儿生活、游戏与学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用有效的策略和充满智慧的爱去呵护幼儿的快乐童年。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现状

  据文献显示,20xx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学习品质”作为单独的领域纳入儿童的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已成为世界性教育评价发展的新动向。

  基于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及其对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已备受我国诸多教育者所关注,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著作等。但侧重点都是基于中小学生的,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存在诸多的不合适。

  目前,很多幼教工作者对幼儿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也多有尝试,但明显带有小学生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所借鉴的是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经验,将幼儿的学习习惯还是局限于看书写字等,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将幼儿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割裂开来,忽略了生活即是其学习内容、游戏即是其学习方式等一些幼儿期所特有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顺应儿童年龄特点,避免内容形式的片面化、方法策略的小学化;在借鉴、吸收与利用的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提炼出适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仍具有必要性。

  我园前期进行了省级教研科学规划课题《5~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并于20xx年4月顺利结题。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我园凝练出的“6+2”策略,即“六个相结合,两个相一致”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幼儿的学习习惯很多在中、小班就有所体现,如:幼儿正确拿勺子吃饭的习惯和他以后那笔的姿势就有很大的关系等等。因此我园将本次子课题研究确定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实践研究》。力求借助国家级课题课题研究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提升。我们将原来课题研究的幼儿年龄段从5~6岁延伸到3~6岁,并计划将原有的研究成果(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让6+2策略更加精炼、更具操作性,同时找到更多适合3~6岁幼儿习惯养成的好方法、好策略,去实施推广。

  三、理论依据:

  据文献显示,20xx年到20xx年4月,美国的《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从只有8个州到27个州都将“学习品质”作为单独的领域进行呈现,数量已占到所有52个州的一半还多。可见“学习品质”在美国已越来越得到学前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同。

  基于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及其对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已备受我国诸多教育者所关注,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著作等。而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指南》中都明确指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有其研究的理论意义。

  四、概念界定

  幼儿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长时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然地、经常性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而逐渐养成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形成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型,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

  一方面,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不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经验,体会生命的意义,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幼儿学习习惯中自然融合着生活习惯,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另外一方面,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是学习,即使是集体教学活动也是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进行,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幼儿的学习习惯包含着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两个方面的习惯,如生活活动中的“三姿习惯”(如坐、立、行);游戏活动中“学的习惯”(如倾听、阅读、说话等)、“思的习惯”(如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等)、“做的习惯”(如专注度、按要求做事、自控等)、“写的习惯”(如爱护书本、保护眼睛、对图画和符号感兴趣、写画姿势、握笔和运笔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在调查研究3-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各年龄阶段幼儿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解产生的原因,在吸取借鉴中小学实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有效方法以及一些家庭好方法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抓住重点要素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等,提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为广大教师和家长开展3--6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访问,开展3--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探究围绕关键指标,调查、分析影响学习习惯养成的各种因素,以便发挥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

  2、抓住重点,开展3--6岁幼儿学习习惯关键要素及其具体表征的研究。

  3、聚焦一日活动,开展3--6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基于对3--6岁学习习惯中各种关键要素及其具体表征的把握,聚焦一日活动中的生活和游戏各环节,立足全体,关注个体,积极探索3--6岁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师们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以解决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这一实际问题为目的,针对日常教育活动中和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其过程中,我们既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和研究过程,努力实现研究与实践的融合、行动与思考的统一、反思与改进的结合,努力用专业的视角来观察、内省并改进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教育实践。

  2、调查法。

  在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同时,我们还辅以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家长的调查、访谈,对幼儿的跟进式观察,为策略的形成获取真实的数据和原始的基础性资料。

  3、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把握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析,为课题实施提供素材和依据。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围绕选题、开题完成三项工作。一是选择子课题,拟定开题报告,做好课题开题的论证工作;二是查询、收集、学习、分享相关文献资料,提升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提高认同感;三是分工合作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以及各小组工作计划,做好开题工作。

  2、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在观察、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习惯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并结合幼儿日常的生活、游戏,在实践中研究、验证。围绕这一目标,本阶段将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设计观察记录表,分别做好实验班、对照班幼儿前期学习习惯的分析;二是召开课题实验班家长会,开展家长问卷调查;三是各年级组依托我园现有的课题研究成果,深入开展跟进式观察、分析和探索活动,捕捉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实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反思和调整策略,探索、完善科学的养成策略;四是各年级组按学年形成阶段性报告;五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分享交流活动;六是在一定范围内召开研讨会,努力发挥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xx年2—20xx年5月)

  围绕结题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完成课题组的结题报告以及各小组的工作总结;二是完成多形式课题成果的展示(文本和音像)等。

  九、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一)课题研究人员结构合理

  本课题研究人员按组织要求,园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既有干劲足、创新意识强的年轻教师,又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知识经验和年龄结构都十分有利于课题的深入开展。

  课题负责人是合肥市双岗幼儿园园长王俐同志。曾经独立负责完成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组织、研究和协调能力。她曾担任幼儿园业务主任,管理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16年,先后参与过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省级课题《幼儿素质教育研究》、市级课题《幼儿园学科创新教学研究》等多项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并担任课题主要负责人,目前课题全部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其中省级课题《幼儿素质教育研究》子课题被专家组评为省优秀研究项目。今年4月底又顺利完成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6岁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的结题鉴定,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成果受到鉴定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其撰写的2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并多篇发表;个人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学陈师陈”先进个人、合肥市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此外,带领教师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活动经验先后在全省、市一类园园长联谊会、长丰县、庐阳区等相关培训会上作专题介绍,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和能力。

  课题具体分管人是幼儿园业务园长陶茜。管理幼儿园后勤及教育教学工作9年,参与过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科技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撰写的课题论文《浅析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几点偏差》获国家级二等奖。个人撰写的其他论文也多次获国家级、省、市教科研成果奖。先后被评为庐阳区“教坛新星”、庐阳区“骨干教师”称号。带领教师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牵头进行的“关注幼儿有效教育”“幼儿研究性游戏研讨”等专题、活动经验在省级、市级、庐阳区幼教年会、专题研讨会上进行汇报。

  课题研究按年龄段分成三个小组,各年级组长担任课题小组负责人,各年级组教师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在幼儿一日活动及游戏中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进行研究,收集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研讨、总结;

  课题组成员都是怀着对幼教事业的一份热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份责任,积极踊跃参加此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全体课题成员共39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34人,课题组成员中还有合肥市骨干教师3人,庐阳区骨干教师4人,教学能手5人,其中11人曾参加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大多数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一线经验,对本课题的展开和深入将提供充足的案例。

  为了保证课题深入、扎实地开展,幼儿园将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策划、组织、协调课题研究的整体安排、具体实施。

  组 长:王 俐(园长)

  副组长:陶 茜(业务园长)、郑晓翠(后勤园长)

  组 员:徐莹莹(教研组长)、张庆云(教研组长)、杨眉(小班年级组组长)、赵悦(中班年级组组长)、方艳(大班年级组组长)

  (二)专家指导到位

  本课题将力争继续得到省课题研究专家徐晓虹老师,合肥市课题研究专家李卫文主任、方惠老师以及庐阳区教体局许新国副局长、方明惠老师的专业理论指导。同时,还继续特聘省教育科学院幼教教研员汪秋萍老师以及合肥市教育局幼教教研员曹亦兵两位幼教专家作为专家团队,进行具体的课题指导。

  (三)经费估算

  本课题研究经费将由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合肥市双岗幼儿园共同承担,经费可以得以保障。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将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及研究论文集、策略养成活动设计方案、成果汇报展示会等。

幼儿开题报告5

  一.设计题目及来源

  题目:市某幼儿园

  来源:模拟

  类型:工程设计模拟课题

  二.目前国内外动态及做法:

  幼儿园建筑与小学建筑有所区别,不仅是简单的学习场所,而且是一个幼儿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场所。因此它更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幼儿学习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建筑设计要体现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幼儿园作为一种要素,它影响着儿童潜能的发展及他们与环境的交流。幼儿园要求室内明亮,可以享受室外的景色,但不能有刺目的炫光。现代幼儿园设计追求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追求的是功能分区的人性化。

  三.设计思路:

  传统的设计思想是结构安全,建造简单,经济适用。出于对建筑物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新的设计理念辨证地继承了这种设计思想。

  的审美习惯的,而人们的审美习惯是时代文化的一部分。人们的建筑审美观又是在利用一定的材料和结构方法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建筑实践而形成的。总的设计原则就是,既要经济、合理、适用、便于施工,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四.设计内容:

  1.方案设计

  依据幼儿园的相关图集资料,调研多幢幼儿园建筑的范例,特别是本幼儿园的具体要求,再参照建筑规范的设计要求,分别作出两套平面布置。

  (1)主体建筑占据用地中心位置,将外部空间分割成不同功能的部分。

  可将主体建筑设计成L型,音乐室、舞蹈室、手工室、计算机室其他供应用房独立布置。儿童活动单元与寝室布置在东西向建筑内,才用外廊式双面采光,活动室与寝室均朝北,南墙开大窗,夏天开窗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冬天有利于采光。南北向主楼为四层,东西向为三层,屋顶为上人屋面,作为室外活动平台。主、次要出口分设在东西两侧。这种布置方式优点生活用房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建筑体型整齐简洁,且可形成较宽阔的室外活动空间,作为集中室外游戏场地或绿地。

  (2)各用房围绕集中的室外场地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在用地有限的条件下,形成中间较大而完整的室外空间。由于周遍布置各类用房,必然产生一部分东西朝向用房,设计时应首先保证生活用房布置在南北方向,而将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布置在东西两侧,并妥善解决西晒问题。主、次要出入口也宜分别设在东西两侧,使流线适中。用地偏紧的情况下,此种布置方式中间只能形成庭院。但不利于采光与通风。综合比较两种方案,现采用L型平面布置。

  2.建筑设计:

  本设计采用主从造型,这是大多数幼儿园建筑造型的一般手法。根据幼儿园建筑主要以活动单元按一定规律组合成幼儿园的主体建筑,而音体活动室由于使用功能、空间形态的特殊要求有常独立设置。这就构成了在体型上两者的主从关系。主题建筑强调整体感,但又不是被动地将所有活动单元毫无区分地组成单调的形体,而可以突出活动单元组成富于韵律感的.形态,并在细部处理上强调同一符号的重复运用,但不可因过多的变化而破坏整体性和统一感。

  (1)平面设计:

  东西向主楼一到三层每层六个6000×10000的房间。门宽1200mm,窗宽4000mm,活动室与寝室间隔设置。便与幼儿活动与休息,活动室内设衣冒间,寝室内设卫生间。四层布置为办公室。在两入口附近各设置一楼梯。

  音体活动室处在从属地位,在建筑造型设计中是一个活跃因素。空间构成和平面布置上注重推敲其与主体建筑的关系。由于音体活动室的净高要求不低于3.60米,故将其设置在南北向建筑的顶层。使一二层层高相同,施工较简单。东西向建筑一层布置为门卫室,

  晨检

  室等相关服务用房,房间大小3000×4000。

  屋顶在建筑体形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建筑形态、色彩和轮廓线的重要因素。本着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本幼儿园建筑采用平屋顶形式,其优点是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设计中利用平屋顶的分段,高低以及檐口变化等处理取得亲切的、小尺度的效果。

  (2)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是表示建筑物四周的外部形象,本设着重从立面比例尺度处理、虚实凹凸处理、立面的线条处理、色彩与质感处理、重点和细部处理来表现幼儿园的外部形象和个性。

  顶层层高4.50东心理的色调,可喷涂一些卡通图案。

  (3)剖面设计:

  根据规范规定采光通风的相关要求及幼儿园建筑的特点,活动室与寝室窗高均为2250,窗台高为600mm,门高2200mm。一层门卫室晨检室等用房窗高设为1500mm。

  采用平屋顶两面外檐沟排水,水落管设置在屋顶的两侧;室外活动平台在雨水口处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隐蔽和装饰。考虑到此屋面为上人屋面,排水坡度为1.5%。

  (4)楼梯设计:

  根据儿童自身特点,楼梯踏步宽设为280mm,高度120mm。梯井净宽为180mm,不用另外设防护设施。楼梯栏杆采用不易攀登的垂直杆件做栏杆,其杆件净距设为100mm。

  (5)建筑施工图绘制:

  1)建筑设计说明。

  2)平面图绘制。

  3)立面图绘制。

  4)剖面图绘制。

  5)楼梯详图绘制。

  3.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

  根据在满足建筑要求前提下结构应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小,且施工简单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由于本建筑房间功能多样化,现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承重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的建筑。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结构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空间可

  以自由分隔。

  (2)结构布置:

  由于框架结构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综合考虑各因素,选取6000×6000的经济柱网,将来取一榀框架计算简便。

  (3 )沉降缝、防震缝设置。

  由于本建筑有错层,相邻部分有较大高差,需设置沉降缝和防震缝,现设80mm的缝,满足沉降和抗震要求。

  (4 ) 1)

  2)结构侧移和内力计算。

  取单独一榀横向框架作为计算单元进行结构侧移和内力计算,分别计算在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横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在计算框架梁的界面惯性矩,整体式框架结构的中框架I=2I,边框架I=5I,I为按矩形梁界面计算的惯性矩。

  (5)基础设计计算:

  由于本场地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70kN/m,故采用柱下独立基础,计算根据上部荷载及相关数据计算配筋。

  (6) 配筋计算:

  基础和框架梁柱的混凝土可采用C20-C35,受力纵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和构造配筋采用HPB235钢筋。

  (7)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1)基础平面及配筋图。

  2)结构平面布置图。

  3)框架配筋图。

  五.进度安排: 略

幼儿开题报告6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园一直以来坚持快乐教育,围绕我们的教育宗旨: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智慧的头脑,高贵的灵魂”为目的,需要幼儿快乐成长,快乐第一。加之,我们幼儿园在小区内,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小区的孩子,现在的单元房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的场地,家长基本都是厂子里的双职工,工作也忙,无暇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之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轻视孩子的身体锻炼。所以,作为孩子的另一任妈妈——幼儿园,我们除了改善家长的观念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保证孩子身体锻炼的时间,加强孩子身体锻炼的质量。纲要健康领域目标中提出:“幼儿喜欢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我们认为:玩的形式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兴趣中,在玩中对智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而且,玩本身就是保护孩子天性的一个最有力的方法。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孩子锻炼身体的集中时间,我们幼教这么多年,发现户外活动在许多幼儿园成为形式,而且教师怕麻烦,怕不安全,而不愿意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怎样改变这种现象?让孩子怎样玩,怎样玩的健康,怎样玩的快乐等等问题,是我们需要去探究需要去探究的。所以,我们准备从户外活动入手进行探究,让孩子在兴趣和愉悦中有计划和有目标的进行身体锻炼。

  我们也查阅了以往在户外活动的相关研究,在我们发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从废品制作和成品购置体育器械,丰富体育器械的种类;丰富游戏内容;制定每个年龄段的身体达标目标;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丰富幼儿的体育器械,怎样丰富?每个年龄段的适合哪种器械?制定了身体的达标目标是否定期检查?户外活动时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去更好地组织带动幼儿去锻炼?如何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更好地去执行等等,导致户外活动的形式化,内容单一,幼儿没有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教师害怕出现安全事故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更近一步的去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丰富幼儿体育器械,制定身体技能达标计划,及检查计划

  2、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3、调动教师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户外活动的质量。

  4、提高安全意识,在游戏中知道保护自己。

  三、研究内容

  1、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纲要》和《纲要细则》,制定幼儿的身体达标计划,并且定期检查训练情况。

  2、组织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资源,和发动家长用废品制作体育器械,同时幼儿园购买添置成品的体育器械,特别多购买一些感统和球类器械及雨鞋雨衣等,保证孩子雨天也可以在户外进行短时间的活动,感受特别的游戏。

  3、户外活动时以集体组织和自由活动相结合,给孩子留一定空间,去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做自己想做的运动。发动教师大量收集体育游戏,教研组成员将游戏整理成册,户外活动时可每天制定几个不同的游戏,且每天不一样,这样形式内容多样,加上丰富的体育器械,幼儿对户外活动会更加的感兴趣。

  4、游戏册每班发放一份,方便教师随时参考;体育器械放置在教师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师的应付行为。同时,户外活动造成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求班内所有教师必须随行,且分散站位,在游戏场地上,对于小托班的幼儿可在有草坪和塑胶地面上去游戏,保证幼儿的安全,消除教师的顾虑。

  5、在户外活动前加入热身,结束时进行放松,保证幼儿的身体不受拉伤、扭伤。游戏时告诉幼儿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时不受伤害。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纲要》的及一些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参考,直接采用相关成果和总结制定新的成果。

  行动研究法。挖掘收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自制体育器械,并制定相关计划。

  调查法。从实际户外活动着手,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想法,总结归纳,解决实际问题,并采用好的建议和意见。

  五、研究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xx年5月——xx年8月)完成课题研究的制定、申报,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安排,并着手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研究阶段(xx年9月——xx年2月)根据课题的计划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计划,并收集整理好好第一手资料,并且做好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xx年3月——xx年5月)对于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并且做好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1、小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2、中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3、大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4、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

  5、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

  6、课题结题报告成果

  七、组织机构与人员分配

  (一)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x

  课题组成员:x、x、x、x

  (二)人员分工

  课题开题报告——x

  小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x

  中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x

  大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x

  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x

  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x

  中期报告——x

  课题结题报告成果——x

  八、研究经费与设备条件

  1、申请者是本园的赵园长,是西安金色摇篮早教中心的创始人,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员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般亲切,深受大家的敬爱。本次课题的负责人是本园的教研组长,拥有近xx年的育儿经验,金色摇篮的一线教师,本科学历,小教二级教师职称,参与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都是本园的一线的年级组长。小组成员业务水平较高,有责任感,执行力强,身心健康,能为本课题服务,小组成员能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2、园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负责牵头与课题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邀请领导、幼儿高教进行课题讨论、指导和引领。

  3、我园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所需物品的供应,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4、我园制定了相关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从参与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的奖励推动教师队伍学习的热潮。

  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相互协调,规划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目标相协调;安排研究工作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我们也希望能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科研。

幼儿开题报告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术教育,对幼儿创新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被现代教育所公认。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毕加索曾这样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我们应该让儿童找到自己的感觉,父母或老师决不能用简单的像不像,比例准不准来评判孩子们作品的好坏,有的地方不到位就遭到批评,这样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压抑了儿童大脑思维活动。运用绘画语言让儿童在绘画创作中受到教育,尽致地发挥儿童稚气的想象力,提高儿童的素质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儿童在学前还没有受大人思维的影响,儿童观察事物有其独特的视角。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令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潜能和天赋。

  目前,农村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与创新的首选,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福禄贝尔也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而在我们农村,其自然资源更是丰富多彩,粮食、树木、花草这些不同质地的自然物、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极好的素材和内容。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有农村的特色,有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应该让幼儿融入这些自然资源的主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引导幼儿感受到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欣赏水平和利用率,使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创造性的、有个性与特色地开展起来。

  我园一直重视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究,在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幼儿对美术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美术活动中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和创造力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一次次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旧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始终难以摆脱,美术活动中注重创作结果,评价方式单一陈旧,新的教育理念始终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面对出现的种种纠结,我园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美术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开发幼儿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对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活动探索”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相联。从儿童作品就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其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农村有着无限的美术创作素材与空间。

  在我国,人们虽然已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性,但对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刚刚起步,农村幼儿园所具备的丰富的各种资源还未被开发与利用。我们课题组认为: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改革应该以研究农村美术教学资源,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实际特点,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入手,寻求合适的利用方法、原则,使农村园有效利用各种有价值资源,创造性的开设美术课程,绘画、临摹、写生,手工制作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苏州、上海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风格,儿童天生敢想,敢画,从“涂鸦”起步,让作品放飞儿童的梦想与追求,但是教师的影响往往会左右儿童的思维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春天的小蝌蚪成长过程、金灿灿的油菜花变花为籽、妩媚的桃花结出小桃、泥土、沙子、石子、树皮、落叶、草根、菜叶、各类种子、水果皮、稻谷、芦苇杆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强、经济实惠的特点,便于收集和拼贴。幼儿对这些自然材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只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材料用于幼儿的各种美术活动中,就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除此,农村的乡土文化也是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地处农村,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黄豆、红豆、绿豆等等),各种树叶,小花小草,还有稻麦的秸杆,飘荡的芦花、洋槐花、杨柳絮…这些都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只有幼儿对自然感兴趣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形成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特色,我们必须从农村资源着手,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形成一种富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回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观察、去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心理、去理解他们,就容易发现他们的绘画中融进了许多单纯、真实、自然朴质的元素,甚至,能用强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奇特的想象来描绘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一方神圣与美丽。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能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基本目标。因此,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在美术活动中的儿童,达到既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又提高儿童审美表现力,同时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构一种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儿童美术教育优化机制。这种在美术活动中把技能学习和创造力协同发展的举措,将会使孩子对世界万物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兴趣,使幼儿终生受益,同时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真正内涵。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善于表达自己情绪和认知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新思维的摇篮,成为自信懂得欣赏的小“艺术家”,更好地发挥农村园在美术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课题的界定与理论

  (一)课题的界定

  农村幼儿园:《幼儿园教育纲要》非常关注农村幼儿教育,提出许多农村幼儿教育的策略。的确,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地将他们挖掘并利用,是一笔很大的知识“财富”;而我们幼儿园也刚好坐落在环境优雅、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里,园舍前后有着很多值得师幼共同探讨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农村幼儿园最真实、最精彩的课堂,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幼儿就能够自主地欣赏、探究,形成自我的知识观点,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在体验中收获。因此,本课题开展的“特色美术”界定在“农村”.

  特色美术活动:以美术领域课程为载体,结合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如:泥土、蛋壳,树叶,种子,稻草等等)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美术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因此,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

  2、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里德强调美术教学应顺应儿童生来固有的潜力,教师仅仅扮演一个鼓励者,使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发挥潜能。

  3、《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教学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五、课题研究目标、时间、对象、方法及过程

  我园坚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体化的原则和人人参与的指导思想,在确立课题《对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活动的探究》的基础上,全员参加、全程参与课题研究,思路首先是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组管理条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与职责,根据课题方案,确立相应的子课题。其次,全园各班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长,结合班内实际情况确立小课题。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过程化的工作格局。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和加深幼儿对美术活动内容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摸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实际的,具有在实践中运用的可操作的园本美术教育经验。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幼儿美术教育专业素养,促进科研兴园。

  (二)、研究时间

  20xx.6--20xx.9月,历时三年。

  (三)、研究对象

  本园小、中、大班幼儿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理论和经验,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我们的理论知识,推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2、调查研究法:

  其他成员投身课题活动实践,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达到由“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产生的实践资料,并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不断交流、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3、成果分享法:

  通过分享幼儿的作品,去了解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情况,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经常运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对作品的分享需结合观察和倾听进行感悟,适时表扬肯定,鼓励进步。

  4、案例分析法-- 一是研究幼儿作品案例、分析幼儿作品与个性发展;二是研究教师的活动设计案例、凝集教育智慧。

  (五)、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收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撰写实施方案。

  2、对幼儿园现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讨论。

  3、与相关研究专家取得联系,学习经验,讨教方法,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理念。

  4、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研究目标

  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

  1、开展具体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发展的规律确立教育目标。

  2、通过学习、研讨、论证,选择和设计各具体教学内容,原则是保证每班有一个主题。

  4、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各个具体活动内容,提高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5、每学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整理出幼儿美术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活动体系,逐步形成我们的园本课程,并向专家进行咨询,改进方法。

  总结阶段(20xx.7-20xx.6)

  1、整理有关资料,分析资料情况,作出评判,对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

  2、收集教师优秀活动案例及幼儿的优秀作品,做成光碟或汇编成册。

  3、撰写结题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编写有关教案集、课程反思集,形成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教材。

  4、办一场儿童美术成果展示活动。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组研究论文集汇编

  2、农村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指标

  3、教师教学反思

  4、幼儿作品成果汇报展

  5、园本课程案例集

  6、中期论证报告

  7、结题报告

  七、完成本课题的保证措施

  1、课题负责人吴兰红同志是高邮市教坛新秀、高邮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曾撰写多篇论文获高邮市、扬州市一、二等奖,荣获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05年完成“培养合格小公民”课题的实践研究,09年兼管幼儿园教研工作,带领全园教师进行美术方面的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本课题由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从事多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给予指导,有骨干教师的参与。

  3、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吴兰红(园长、大专学历)负责课题组领导和指导工作;

  赵方春(教研组长、大专学历)主持课题研究与协调 ;

  副组长:徐玉银(大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引领小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徐惠君(中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幼教一级)引领大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吴秋珍 (小班组教研组长、大专学历) 引领中班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课题实施;

  成员:成留华、刘金红、谈晓兰、吴建英、宋月红、吴月琴、乔萍、王立新等老师直接参加分组实践指导与课题研究,不断反馈阶段成果和经验。

  4、加大领导力度。成立由高级教师引领的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明确分工。

  5、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期开展研讨、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确保研究落到实处。

  6、研究经费的保障,园部每学期挤出3-5000元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性支出,同时,积极向争取中心初中的支持,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幼儿开题报告8

  一、课题背景

  随着幼教界对早期阅读的关注。早期阅读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儿童智力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当前,幼儿潜能开发与早期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它主要是围绕着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人才竞争而展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纲要主张把幼儿语言作为一种终身技能来培养,开发幼儿阅读智力潜能,要求幼儿园应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否则将延误幼儿语言的学习。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不识字,但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认真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习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好这个时期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对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顺利地完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对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探讨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从低幼读物(图画书或图夹文图画书)中获取信息,理解读物内容的过程,是学前儿童学习接触书面语言的行为表现与行为能力,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读写准备。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学前儿童通过图画书(或图夹文图画书)的阅读或成人生动形象的朗读,学习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并获得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的经验,达到语言、思维和想象个性等协同发展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理论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从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幼儿园阅读教学,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建立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培养目标

  (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积极主动接近书面语言的愿望,帮助幼儿获得热爱书籍,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乐意观察图书中的各种符号,对文字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2)幼儿初步知道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关系,并有所了解书面语言的重要性。

  (3)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的敏捷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如何选择早期阅读活动内容(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

  2.促进早期阅读的有效途径

  3.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早期阅读活动

  五、研究对象及范围

  以本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作为实验对象,探索通过早期阅读提高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指导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采用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意涵和结构因素,并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交融的情景观察的调查方法,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发展的特点。

  2.理性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构建3—6岁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策略。

  3.采用行动反思法进行培养策略的实证性研究。

  4.为了保证早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遵循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这个总原则,依照阅读的识别、分析、联想、推理、预测五大层次的过程原理,总结和归纳了如下过程性阅读方法:

  (一)自我感受法

  指幼儿自主阅读、自己观察、自我感受,获得图书信息的方法,重在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让幼儿获得有序阅读的经验。此方法经常在集体阅读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和师幼共读时配合使用。

  (二)师幼共读法

  指教师和幼儿一起翻阅图书,通过教师有序地讲读帮助幼儿理解图书内容和主题的'方法。此方法重在教师良好示范阅读的演示,生动活泼的讲解和开放互动的提问的运用,促使幼儿理解图文对应,明白符号与文字关系转换的重要方法。

  (三)悬念提示法

  即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在图书故事情节发展的精彩处(或关键点),突然打住,促使幼儿去想象和猜想,引发幼儿的阅读期待的方法。此法重在培养幼儿的阅读预期能力,更有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形成。可运用在每天半小时的亲子共读和幼儿阅读角活动中,也可以在集体阅读过程中使用。

  (四)问题设疑法

  指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或阅读过程中,教师或幼儿提出一个难题情境,促使幼儿去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如,带幼儿外出散步后,幼儿提问:“为什么有的树到冬天要掉叶子,有的树却不掉叶子呢?”教师可先不回答,提议幼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这样做,让幼儿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并理解图书信息。

  (五)体验表现法

  即指在阅读活动的结束阶段或延伸活动之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外显行为来理解图书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方法,重在幼儿生活经验与阅读内容的充分结合,有助于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经验的迁移和积累,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如,阅读《猫医生过河》一书后,让幼儿扮演书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六)讲读法

  指幼儿在自主阅读后,向教师和同伴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方法,重在帮助幼儿把视觉的视图活动和听觉的读图活动结合起来,其特点是把观察、理解和表达充分相结合,在指指认认、说说讲讲中达到阅读的目的。此方法尤其适合在图书角阅读中使用。开始运用时,以单幅图片为主。熟练阅读后,可进行多幅图书的讲读。

  以上方法不是孤立的,可互相结合、相互渗透、交叉运用,以达到早期阅读活动生动、有益、愉快、高效的目的,促进幼儿在阅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七、研究计划及步骤

  (一)研究计划

  (1)逐渐形成较好的阅读常规;

  (2)逐渐有主动的阅读意识,并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需求选择图书进行认真阅读;

  (3)听故事时,知道讲故事的人说的是书上的印刷文字。

  (4)听故事和阅读图画书时注意把握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

  (5)聆听故事时经常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故事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要求成人反复讲同一个故事,直至记得全部的情节和用语。

  (6)有较强的阅读和讲述能力;

  (7)可进行简单的看图讲述和读编故事。

  (8)初步学着自己编制简单的故事。

  (9)能够辨认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印刷文字。

  (10)能够辨认一些汉字,特别是自己名字。

  (11)在中班后期欣赏一些诗歌等作品后并能简单谈一下感受

  (12)对涂涂写写的活动感兴趣。

  (二)课题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设计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制定阶段性计划、调整实验方案、收集资料、总结经验。

  3.总结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归纳、整理资料、撰写工作报告、实验报告。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20xx年7月以实验报告、论文、案例、光盘、自制图书、童话剧、故事会、个案跟踪等形式呈现。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己能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趣味。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丰富了幼儿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幼儿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对幼儿在记忆、思维力方面都有帮助。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认识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教育,在生活活动、游戏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早期阅读教育资源,早期阅读教育的途径绝不仅限于语言活动,还有日常的礼貌问语。

幼儿开题报告9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应用前景等:

  目的: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课题研究可以找出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原因,课题研究最终达到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他们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人才观;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改进学前教育质量,实现还幼儿快乐童年的目的。

  意义:研究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了解这一实际现象并正确的儿童观和人才观,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了解,逐步使自己适应以后工作的状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应用前景:明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国外并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

  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

  存,被迫迎合家长;另一方面是小学一年级采用入学前测试的办法招生,测试内容竟是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个别甚至是小学奥数竞赛的题目,幼儿园为了本园毕业的孩子能通过测试顺利入小学,也不得不实行小学化教学。

  目前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教育、各种名

  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受到家长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以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幼儿园的全人教育,严重危害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许多专业人士呼吁应禁止这一现象,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但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三、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1、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常见现象调查分析

  2、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调查分析

  3、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基本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4、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主要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文化水平调查分析

  5、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现状(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6、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现阶段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7、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现状调查分析

  8、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室内外玩教具配备及教师教学资料、参考书、教具配备现状(数量、品种、使用功能)情况调查分析

  9、各园(校)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究与反思

  10、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与指导策略探究与实践

  11、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幼儿发展情况阶段性评价

  12、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情况和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情况评价

  13、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情况调查分析

  14、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提升情况(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15、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课题研究后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16、各园(校)附近小学一年级教师现阶段和研究后分别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赞成度调查和两种教育方式一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研究中重点关注教师和幼儿,以人为本,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关注教师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及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要处理好教师、幼儿和教育的关系。研究中还需关注教育策略,即教师为实施的教育方案而发生在幼儿园的一系列行为。研究中也要关注评估策略,它主要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制定出完善的幼儿园评估策略与方案,主要涉及对幼儿的评估和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评估。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尽力改变家长和社会不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儿童观。

  2、提升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尽力扭转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减轻小学化教学对学前幼儿造成的危害,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当前收集的文献:研究思路、方法:

  在研究中我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分析法、实践探索法等各种方法展开研究实践和探索,力争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对策。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要求各研究课题的成员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控制实验过程,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2、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网上、书刊上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认识,吸取有效经验方法,促进研究。

  3、观察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研究对象(幼儿、教师)进行观察,典型群体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收集真实、准确、有代表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①示雨、禾林《家庭教育读本》(幼儿版)宁夏人民出版社20xx年2月第1版

  ②袁爱玲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③蔡国英编著《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4

  ④吴红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 《教育科研论坛》 20xx年09期

  ⑤许卓娅张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⑥姜勇庞丽娟梁玉华《儿童发展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11月第1版

  ⑦张丹“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反思” 《幼儿教学研究》 20xx年第9期

  五、特色或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方法新,除常规的教科研方法外,还采取行动研究法和观察研究法予以探究;

  2、本课题选取角度新,在研究基地的选择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机构,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研究基地幼儿园问题原因的分析和解决对策的探索,可以解决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问题。

  六、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xx年1—2月

  请指导教师检查资料提出修改意见

  20xx年2月15日—25日

  修改题材补充查阅资料

  20xx年2月25日—3月15日

  拟开题报告

  20xx年3月末

  进行第一次修改

  20xx年4月15日

  进行第二次修改,完成初稿一,初稿二

  20xx年4月末

  进行论文电子文稿排版

  20xx年5月

  提交论文

  20xx年5月中旬

  论文答辩

幼儿开题报告10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个性化发展是指个体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健康个性。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满足需要;二是发展兴趣;三是实现潜能。

  一般说来,幼儿的个性倾向是在家庭和幼儿园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学习、生活和劳动逐步形成的。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是否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对幼儿今后坚强的意志、负责精神、谦逊态度、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密切配合,遵循教育规律,从生活细节入手,坚持不懈地加强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二、课题的概念:

  幼儿个性品质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和合作性等方面。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幼儿身心、智能及日后学习生活工作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幼儿时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国外早已有研究表明个人的成功更主要原因不在于其智力水平高于他人而在于其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表明应该把发展幼儿个性品质作为社会、家庭、幼儿园教育幼儿的最基本、最重要任务。在现实生活中诸如独立自主、真诚热情、善于观察、富有创新精神及能力、活泼开朗、责任心强、善于与他人交往等,都被人们称为良好的个性品质。

  幼儿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社会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出于自身存在的需要,运用言语性和非言语性语言交换信息,交流感情,从而实现相互作用的活动,其过程包括知觉、沟通、相互作用三个子过程。社会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交往的习惯、技能、意识及个性品质。

  三、课题的现状:

  当前国内社会及大多数家长、教师、幼儿园依然只重视幼儿智力的早期开发而且出现了越来越早的趋势。这势必导致幼儿个性发展的不均衡并必然影响幼儿日后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者要在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影响幼儿个性品质的各方面因素探究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方法为幼儿个性的全面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我所在的从化市商业幼儿园园地处县城,孩子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语言交往贫乏,社会交往的机会也缺乏,家长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在社会性方面发展的培养。因此,确定了《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幼儿个性品质发展与培养的研究》为我的研究课题。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应用于幼儿园各年龄阶段中,其实践意义在于:

  1、开发出符合本园、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模式,使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探索在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及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个性品质的科学途径,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

  2、力图解决的问题:

  (1)为幼儿提供自由探寻、交谈、游戏的机会的途径缺乏的局面。

  (2)改变过去的重上课、轻游戏的局面。

  (3)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证明幼儿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是由本课题引发的。

  1、将根据幼儿个性品质的现状分析与课题充分实施后幼儿的个性品质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得出结论。

  2、将对教师在个性品质培养中的现状分析数据与课题实施后教师的现状分析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进行论证。

  五、研究的范围:此项研究将在本园大二、中二、小一三个班进行实验研究,三个年级班的幼儿和教师作为此项研究的对象,此项研究将定位在语言游戏、音乐游戏、数学游戏、体育游戏活动等活动中。

  六、研究方法设计:文献研究法:借鉴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调查分析法:通过对幼儿交往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构建适合幼儿实际的游戏指导策略。档案记录法:通过记录,既可突出研究的真实性,又可以便于事后整理,探索幼儿活动的途径。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的扮演探索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修改、提高、形成成果。观察法:教师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与研究,使研究达到良好的效果。行动研究法: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探索幼儿社会交往的策略。

  七、研究工作计划:本课题研究,拟从20xx年5月开始,

  1、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8月工作如下:

  ①组建课题组,宣传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②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③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前期现状调查;

  ④培训实验教师。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

  ①设本园大、中小三个班为实验班;

  ②实验班教师根据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档案记录;

  ③分专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④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学习经验总结,以月为单位,进行每月小结。

  3、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①分析有关资料、数据、撰写研究论文;

  ②拍摄教学图片及教学实录片;

  ③完成预期研究成果。

  a: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幼儿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b:游戏当中幼儿角色分配的分析报告。

  c:幼儿游戏中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分析报告。

  d:游戏中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资料汇编。

  八、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1、项目组负责人园长黄翠芳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研究中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保教主任李老师作为课题指导;聘请市教研室曾院长为课题组顾问。课题组成员:李老师、黄老师、孙老师、王老师、邓老师、谢老师、。

  2、课题分工:李老师、黄老师负责教师问卷的设计、分析和总结;孙老师、王老师负责幼儿问卷的设计及分析、总结;邓老师、谢老师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李老师、孙老师负责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幼儿开题报告11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了由郭旭莉和吕琳全面主持负责,有王晓华、李雯、冯楠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各司其责,制定好课题实施总方案。

  (2)、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制定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3)、做好资料收集,分类工作,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讨论,邀请专家理论指导。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课题成员分工设施方案

  (2)、课题成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3)、对课题进行小结,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4)、撰写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题部分:本园各年龄段幼儿的户外活动。

  措施:

  一:组织各年龄段幼儿家长及教师收集户外器械所需物品,例如:纸箱,奶粉罐,矿泉水瓶等,并进行简单的器械制作与装饰。使其符合各年龄段幼儿户外活动游戏的要求,并将其在幼儿户外活动时合理的进行投放,教师观察记录幼儿活动情况,及各种器械的使用情况,根据观察记录进行器械投放的调整,和幼儿活动的引导。

  二:根据园中实际情况将户外场地进行划分,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各年龄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实施场地划分之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有效合理的制定出新的方案。

  三:根据新《纲要》及各地方一年四季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时间安排。

  四: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幼儿各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器械。中大班幼儿可以和教师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五:阶段性小结,各年龄段教师交流总结幼儿在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使用的情况。

幼儿开题报告12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2.1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2.2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 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1]林俏霞.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儿歌创作训练[J]. 教育教学论坛,20xx,01:249-250.

  [2]杨宝风. 儿歌创作新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xx,02:78-79.

  [3]郑黎丽. 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J]. 语文建设,20xx,22:26-28.

  [4]周思缔. 谱写孩子心中的歌——与师范专业的学生谈儿歌创作[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08:17-21.

  [5]陈小芳. 儿歌:洒向童心的种子[J]. 思想理论教育,20xx,10:62-63.

  [6]王巍. 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7]陈乔芬,郭富生. 激发说写兴趣 引导儿歌创作——《六个矮儿子》教学赏析[J]. 云南教育,20xx,11:38.

  [8]吕虹. “可爱的虫子”儿歌创作教学设计[J]. 语文教学通讯,20xx,Z3:55+77.

  [9]陈爱芬. 上海市幼儿园儿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xx.

幼儿开题报告13

  一、课题名称: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二、课题成员:主要负责人:周骅 王雅君周亚平

  组员:各班级老师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幼儿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

  为贯彻《纲要》精神,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迎合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以往,幼儿的美术活动通常是在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集体活动教学往往更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提出统一的教学目标,让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忽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使幼儿在被动地模仿和服从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们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我们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这种适应具体地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而所谓的内在化和外在化,只有用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幼儿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所谓外在的教育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是老师“可以教的领域”, 这些外在的可以教的内容,在被孩子们接纳为个人经验,又要以一定的生理成熟和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而幼儿的生理成熟和心智发展水平是不可人为超越的,即可归纳为“不可教的领域”部分。幼儿在接受艺术教育和进行艺术活动时,往往伴随着充分的想象、丰富的感情,个人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秩序和法则,更是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外在教育就深刻地影响了幼儿内在世界的形成。

  感觉、感受、观察、想象、欲望等等,正是这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在这个内在世界里,无论传授还是评价都是困难的,而引导也许是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感受幼儿的欲望和表达,方能窥探其心灵世界的秘密。不管是幼儿的绘画塑造,还是造型性游戏活动,都可

  以说是完全以这个内在化世界为中心的活动。

  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支配下,我们把“美术区域实践活动”作为我园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子课题进行实施研究。我们认为这样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瑞吉欧美术理念平衡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幼儿在绘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绘画教学作为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活动更应该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主体性发挥。当前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从一个绘画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儿童绘画语言的帮助者、引导者、倾听者、观察者,体会儿童的心声,在与儿童合作和交往中,诱导儿童自发地进行绘画表现,从而促进他们的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我们应该摒弃教师教授、示范,并要求幼儿“不要讲话,不要吵闹,坐好了听讲”的传统做法。应该在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突出对儿童情感的关注。那么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是不是教师就不用讲了,幼儿自己讨论,然后画就得了呢?如果这样的话,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没有体现出来,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提供示范时提供不同的范例来拓宽幼儿的思路。

  2、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3、美术区活动是以激发幼儿兴趣为本,以开展自由操作性的美术活动为主,让幼儿在玩中思考,探索.尝试,体验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逐步积累美术常识和技能。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就是说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材料应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要玩的想法,并会拿起那些材料摆弄起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活动的经验,产生初步的探究兴趣。也会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摆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认真观察,进行尝试等。这样的过程,使幼儿巩固了活动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动手实际的能力。如今,环境的创设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正因为如此,如何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

  遵循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目的性及丰富性的原则,怎样在幼儿美术活动区中投放材料、创设幼儿美术活动区等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

  1、确立课题

  我园坚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体化的原则和人人参与的原则,在确立课题《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题研究,首先,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组管理条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与职责。其次,全园各班在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长,结合班内实际情况10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过程化的工作格局。

  2、培训教师

  (1)课题负责人积极参加各种课题培训,学习及会议,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明确研究目的,了解当前教育新动向及其他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研究情况,逐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2)组织教师围绕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如:《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及上网搜索有关美术教育及各种创新教育理论书籍资料等),收集有关理论及美术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幼儿园订阅各种幼儿美术教育的杂志(如:《少儿美术》、《小画家》、《早期教育—美术版》等等),较快较广地获取美术教育的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研究这个领域的有关情况。

  (3)每学期组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行动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师分析课题,把握课题的能力,不断调整课题目标、形式、内容等。通过问题研讨、案例分析,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及教育行为。

  (4)定期进行反思总结。每个学期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反思,回顾一学期的研究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课题研究阶段小结,调整研究思路。——文献法: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游戏教学》、《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领悟,明确指导思想,了解前人研究的结果,作为本课题的观点依托和借鉴内容;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上升提炼,专题总结。

  3、明晰思路通过研究,我们基本统一了认识,所谓美术区活动是以激发幼儿兴趣为本,以开展自由操作性的美术活动为主,让幼儿在玩中思考,探索.尝试,体验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逐步积累美术常识和技能。无论是幼儿园的美术区活动还是家庭中的美术类活动,都应为孩子创设一个能自由摆弄、自主探索、充分感受、大胆创作的环境。比如有让幼儿随意涂抹、张贴的空间,让幼儿随意剪贴、构画的材料,让幼儿随意想象,任意发挥的题材。我们基于此课题的研究,以美术教育为切入点,形成小、中、大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区域,巩固美术教育特

  色,提升办园品位。——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者作为实践者投身课题活动实践,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达到由“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循序过程而产生的实践深度,并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4、创设环境。足够的空间是开展美工区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应由幼儿自主决定,相信孩子,发挥幼儿潜能,使孩子成为创设环境的主体。教师要及时调整了活动区的位置,扩大了幼儿活动的空间。并注意根据活动的需要随时调整。老师在选择美工区位置时充分听取孩子们的建议,共同在离美工区最近的地方开辟“美工墙”、布置主题美术板。极其自然地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愉快、自主的空间环境,使幼儿获得了很大的乐趣与满足。

  5、结题阶段。整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有质量的活动设计、案例,编写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教案集。将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论文、教学设计以及案例等进行整理、编撰《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论文集》。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将《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的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填写课题结题申请表请课题管理机构和专家验收鉴定。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上升提炼,专题总结。——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上升提炼,专题总结。

  六、研究措施。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材料,是为适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不断探索发现的需要是必要的物质条件。儿童的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差异,个性兴趣又有所不同,有的幼儿造型能力强,有的色彩感强,有的动作大胆泼辣,大刀阔斧,有的动作精细优美流畅。教师必须了解以上的因素,为幼儿提供不同性质的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法,允许幼儿有自主选择自己偏爱的表现方法的机会,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 的价值。

  (二)鼓励幼儿在自己选择题材中,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美术区不像美术课,没有划一主题,每个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创作的题材,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大胆。要非常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在认识周围环境和体验环境的变化中,在了解和探索科学的奥秘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美术区活动正是为幼儿创设了表达交流的这种信息,扩大探索视野的机会。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选的题材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酷爱科普画册,他们的画面上经常反映的是昆虫世界、恐龙家族、火山爆发、宇宙星球;有的幼儿经常有机会参观游览,那么游西湖、登长城、逛书城、就成了他们首选的主题。

  (三)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不断创新与探索。美术区在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中进行,每个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与体验,使活动更显得轻松有趣。幼儿宽松的创作环境,又是与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分不开的。教师在美术区的角色不是旁观者,也不是指挥者,而是引导者。教师的关心引导,体现在不断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随 时关心他们的情绪。在活动中,对他们努力表示信任,对他们的点滴创造表示赞赏。当孩子在十分投入流畅的创作时,教师不能干扰,以免影响孩子的创作欲。当孩子在画画停停,想想看看表现出犹豫不决时,教师应注意观察耐心等待,让他们有时间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如果有的孩子东张西望,笔一直停在那里不动,发生 困难进行不下去,教师可根据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在尊重孩子的愿望的前提下,稍加启发与提示,激发他们再投入创作。

  七、研究成果

  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是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力军,是实施美术教育的核心。课题的研究探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园从营造良好的园风入手,努力形成宽松的教科研氛围,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与研究活动,采取自学、互学与共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与问题结合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更新教育观念,师生共同成长。教师通过自发收集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专业杂志来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以研究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注意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幼儿开题报告14

  由盱眙县官滩中心幼儿园申报的“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经盱眙县教育学会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盱眙县教育学会批准,被确立为20xx年度盱眙县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现根据盱眙县教育学会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本课题开题出席对象为盱眙县教科室各位领导专家和我们向化片各姐妹园的各位教科室主任,欢迎各位的光临指导。本次活动共分两个个议程:

  第一个议程是课题主要负责人宋艳老师对主课题的介绍。 非常欢迎各位的光临指导,特别是对教科室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作汇报。 第一个方面:谈谈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智慧。它集运动、幽默、智慧于一身,是我国传统优秀的民间文化。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纲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交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游戏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幼儿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他们成长、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有价值的活动。新《纲要》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

  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寓教于乐。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的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的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的填补者。丰富、更新游戏内容,节省幼儿园的支出与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为教师选编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具有多样性、随意性、竞争性、科学性和较强的娱乐性,能增强幼儿的体力、开发智力、培养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等优秀品质。

  民间游戏这一民族奇葩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我们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我园地处江南太湖之滨,江南水乡的优秀传统人文环境,给予我们幼儿教育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而民间游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值得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开发与利用。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

  2.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改编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富有浓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儿童游戏活动。

  3.课题的界定:《民间游戏 实践研究》,就是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指导,对幼儿

  民间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改编与创新,并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幼儿民间游戏有很大启发。

  2. 陈鹤琴教育思想理论的启示:

  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幼儿民间游戏正是以幼儿为主体,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实践,让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与成长的快乐。

  第二个方面介绍: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研究目标

  1.搜集本地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改编和创新。

  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民间游戏的应用,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

  二、研究对象:

  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三、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与改编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整理出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民间游戏,通过比对各年龄段发展目标,将整理出的民间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民间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了解民间游戏与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及

  幼儿园中民间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注重掌握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幼儿民间游戏的有利性。

  2.民间游戏的创新

  考虑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在现在幼儿教育上充分的体现,还需要不断变化的实践操作,不断深入探究创新使其发扬光大。

  (1)游戏器材的创新

  游戏器材的简陋既是民间游戏的一大优点,也是现在开展民间游戏的一大缺点,为吸引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我们要从孩子们喜欢新奇的、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一特点出发,尽可能让有关的民间游戏器具富有新意。

  同时一些好的民间游戏器材可以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树枝、螺蛳壳、贝壳等。我们可以运用陈鹤琴的“活”玩具思想来使其成为真正受幼儿欢迎的好玩具。

  (2)游戏规则、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大多使规则游戏,而幼儿玩规则游戏的年龄高峰期在7―11岁,而幼儿园的孩子在7岁一下,如何使其会玩民间游戏,爱玩民间游戏,我们就要从改变其游戏规则开始,从减低难度等角度去思考如动作从简到繁、从低难度到高难度,循序渐进的进行。

  (3)游戏童谣的创新

  本地区民间童谣具有其独特的韵律与韵味,反映着淮河水乡的乡土人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乡土歌谣资源在慢慢地消失。本课题在发现其价值内涵丰富,对幼儿的各发面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发现有些童谣表现的主题低俗已不符合现代的幼儿。对于好玩的民间游戏,为了幼儿能更好的记忆,使游戏和童谣更好的结合,我们尝试着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童谣的创编。

幼儿开题报告15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园一直以来坚持快乐教育,围绕我们的教育宗旨: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智慧的头脑,高贵的灵魂”为目的,需要幼儿快乐成长,快乐第一。加之,我们幼儿园在小区内,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小区的孩子,现在的单元房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的场地,家长基本都是厂子里的双职工,工作也忙,无暇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之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轻视孩子的身体锻炼。所以,作为孩子的另一任妈妈——幼儿园,我们除了改善家长的观念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保证孩子身体锻炼的时间,加强孩子身体锻炼的质量。

  纲要健康领域目标中提出:

  “幼儿喜欢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我们认为:玩的形式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兴趣中,在玩中对智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而且,玩本身就是保护孩子天性的一个最有力的方法。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孩子锻炼身体的集中时间,我们幼教这么多年,发现户外活动在许多幼儿园成为形式,而且教师怕麻烦,怕不安全,而不愿意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怎样改变这种现象?让孩子怎样玩,怎样玩的健康,怎样玩的快乐等等问题,是我们需要去探究需要去探究的。所以,我们准备从户外活动入手进行探究,让孩子在兴趣和愉悦中有计划和有目标的进行身体锻炼。

  我们也查阅了以往在户外活动的相关研究,在我们发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从废品制作和成品购置体育器械,丰富体育器械的种类;丰富游戏内容;制定每个年龄段的身体达标目标;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丰富幼儿的体育器械,怎样丰富?每个年龄段的适合哪种器械?制定了身体的达标目标是否定期检查?户外活动时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去更好地组织带动幼儿去锻炼?如何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更好地去执行等等,导致户外活动的形式化,内容单一,幼儿没有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教师害怕出现安全事故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更近一步的去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丰富幼儿体育器械,制定身体技能达标计划,及检查计划

  2、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3、调动教师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户外活动的质量。

  4、提高安全意识,在游戏中知道保护自己。

  三、研究内容

  1、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纲要》和《纲要细则》,制定幼儿的身体达标计划,并且定期检查训练情况。

  2、组织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资源,和发动家长用废品制作体育器械,同时幼儿园购买添置成品的体育器械,特别多购买一些感统和球类器械及雨鞋雨衣等,保证孩子雨天也可以在户外进行短时间的活动,感受特别的.游戏。

  3、户外活动时以集体组织和自由活动相结合,给孩子留一定空间,去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做自己想做的运动。发动教师大量收集体育游戏,教研组成员将游戏整理成册,户外活动时可每天制定几个不同的游戏,且每天不一样,这样形式内容多样,加上丰富的体育器械,幼儿对户外活动会更加的感兴趣。

  4、游戏册每班发放一份,方便教师随时参考;体育器械放置在教师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师的应付行为。同时,户外活动造成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求班内所有教师必须随行,且分散站位,在游戏场地上,对于小托班的幼儿可在有草坪和塑胶地面上去游戏,保证幼儿的安全,消除教师的顾虑。

  5、在户外活动前加入热身,结束时进行放松,保证幼儿的身体不受拉伤、扭伤。游戏时告诉幼儿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时不受伤害。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纲要》的及一些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参考,直接采用相关成果和总结制定新的成果。

  行动研究法。挖掘收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自制体育器械,并制定相关计划。

  调查法。从实际户外活动着手,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想法,总结归纳,解决实际问题,并采用好的建议和意见。

  五、研究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年5月——年8月)完成课题研究的制定、申报,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安排,并着手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研究阶段(年9月——年2月)根据课题的计划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计划,并收集整理好好第一手资料,并且做好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年3月——年5月)对于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并且做好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1、小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2、中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3、大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4、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

  5、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

  6、课题结题报告成果

  七、组织机构与人员分配

  (一)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二)人员分工

  课题开题报告——

  小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中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大班户外活动体育游戏锦集——

  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

  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

  中期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成果——

  八、研究经费与设备条件

  1、申请者是本园的赵园长,是西安金色摇篮早教中心的创始人,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员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般亲切,深受大家的敬爱。本次课题的负责人是本园的教研组长,拥有近年的育儿经验,金色摇篮的一线教师,本科学历,小教二级教师职称,参与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都是本园的一线的年级组长。小组成员业务水平较高,有责任感,执行力强,身心健康,能为本课题服务,小组成员能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2、园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负责牵头与课题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邀请领导、幼儿高教进行课题讨论、指导和引领。

  3、我园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所需物品的供应,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4、我园制定了相关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从参与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的奖励推动教师队伍学习的热潮。

  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相互协调,规划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目标相协调;安排研究工作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我们也希望能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科研。

【幼儿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幼儿园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6-10

书法开题报告12-13

物流的开题报告06-08

硕士开题报告06-09

开题报告范本07-21

开题报告范文07-22

语文开题报告11-04

海报开题报告11-05

开题报告写法07-07

文献开题报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