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4-02-13 07:11:31 教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教研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1

  一、管理网络方面:

  我校按要求设有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教师,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两套立体管理网络。各岗位对应职责清楚,考核细则及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完备。

  二、管理内容方面:

  1、各项计划全面具体。学校按要求制定了教学、教研计划、自主课堂实施方案、年级组活动计划、教研组计划及校历、课表、作息时间表、教师工作安排表、教师教学计划(全体教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美化、环境卫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齐全。

  2、班级管理到位。各班级工作计划齐全;每周按要求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按月召开家长会;学期初各班级制定了学生培优转差方案措施,结合县教研室下发的《高效课堂行动指南》主动开展自主课堂学习研究,各班级学习小组有培训计划、考评办法、管理制度。

  3、各学科能按计划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期初,各教研组在教研室的指导下都制定了教研计划,并能按期开展。为推进两课常态化,学校还在十一月—————十二月开展集体大教研活动。

  4、课题研究如火如荼。目前,我校承担有市级《小组合作模式探究》、《思品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实践研究》两项课题研究,现已按研究方案落实中。

  5、四优硕果累累。我校教师在省、市、县等各级发表优秀案例、优质课件、优质课、优秀论文本学期已达10余篇。

  6、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备。学校有两次期末考试学校班级成绩评价表,有各年级单元目标测试,统一落实情况,考试成绩,班级及学科分析情况。学校诗书兴校、翰墨飘香特色学校创建已显成效。

  三、教学常规方面:

  教师严格落实常规。从本学期伊始,按照县教研室下发的'要求,各位教师备课均备导学案,学校要求设计情境要体现过程和方法,突出重难点,要落实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三自三合三导高效课堂特征。特别是反复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并要求反思数量不少于备课数量的60%。作业批改除达到对应作业次数外,强制要求体现人性化评语。各学科教师还认真开展培优辅差工作,制定计划,定时汇报开展情况及效果。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经自查,发现部分教师听课笔记后的评语未达50%。所备导学案中,关于教学过程中导学问题设置未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体现导学案五个特征不够。在平时讲课中,未能充分体现三自三合三导高效课堂特征,个别教师教学反思未达到60%。作业批改虽全批全改,数量齐,但激励性评语不够。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校”,向科研要质量,切实提高科研效益,再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为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今年的教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提升我校办学层次”这个目标开展工作。具体计划如下:

  1、理论学习促提高。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不学习肯定要落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下一代。今年我们仍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新《课标》、和各类教学理论杂志等,坚持写好学习体会,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做科研型的教师。

  2、加强研究讲实效

  我校现有省级课题1个,题为《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的调控的研究与实践》,至今已实施了二年多,并在上学期进行了第一次总结,课题成果相继被评为宁波市级科研课题二等奖、宁波市首届德育优秀成果三等奖、奉化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今年我们将坚持按实施方案继续开展该课题的研究。仍将组织课题研究汇报活动,真正使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服务。

  3、严格管理求发展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水平线。学校领导一贯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严格科研常规管理,努力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提高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层次,为争创奉化市级先进教科研学校作好准备。

  第一,及时收集各地教育教学改革信息,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坚持做好教科研的宣传普及工作,引导教师广泛参与教科研活动。

  第二,继续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推荐等工作。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我们将认真拜读,积极选送,充分利用,在为学校争光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师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计划、总结、调研工作。年初制订好教科研工作计划、年末做好工作总结。今年,我们还将随机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调研。主要方式是:听课题汇报课、查看资料(包括各类计划、总结及其它相关资料)。

  第四,健全科研网络机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经学校领导商讨决定,课题研究人员名单如下:李方伟夏波侯军波王优娜孙科峰汪杰孙熙芬范明春袁吉飞

  徐治英丁朝女竺叶儿李春燕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学习学校工作报告,明确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

  2、制订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订好课题的本年度实施计划。

  三、四月份:

  3、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任务。

  4、教师课题研究培训活动。

  五、六月份:

  5、课题研究实施操作。

  6、完成各类数据的统计和资料的积累,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

  七、八月份

  7、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各课题的实施情况,并予以指导。

  8、开始撰写各个课题的结题报告。

  九、十月份

  9、各课题组作好总结工作。

  10、做好总课题的结题报告。

  十一、十二月份

  11、参加省课题评比工作。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3

  一、精抓细引,组织发动达共识明要求

  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是“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落实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研主任、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并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备课达标意识不强,上课达标效果不好,校本教研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制订了我校“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立了“123全全校本教研制度”和“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教学工作制度”,并召开动员大会,使全校教师明确了努力目标及方向。

  二、精抓细管,基于课标的教师备课

  为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达到教师备课“常备常新,常教常新,常研常深”的目的,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做好“两研”,即研读课标(明确课标对本科目、本学段、本年级的基本要求);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全册的特点,明确编者的意图和各单元教材的衔接以及训练重点)。在备每一个内容时,要做到“三吃透”,即“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出符合学科特点的个性化的教案,并做到学期初三梳理:册总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期中三落实:目标统领、系统编制、作业设计;学期末三反思:学生提高、成绩优劣、个人发展。

  具体讲,就是每位教师均对课程目标点(内容标准点)精确梳理,并注明要实现的、须巩固的重点课程目标;每个学段的各个学科于第一学期开学前一周,完成《学年总教学任务、目标与计划》,并研制出与总教学计划构成总一分关系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再制定单元、章节、课时教学,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任务、学情分析为依据,并把握落实“对象是学生、具体可检测”的规范。精心设计利于学生达标和让学生乐于达标的主要环节、步骤、方法,并结合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力求每一教学环节均有明确、强烈、具体的达标意图。

  三、精抓细究,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实效的课堂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把力量放在课内,保证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三到位、三讲、三不讲。三到位:课时三维目标设计到位,当堂训练练习题设计到位,学生乐于达标环节、步骤、方法到位;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我校还围绕“三讲三不讲”开展了多种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两备、三讲、三评、一模式”精品课展示、“尝试探究学案导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等课堂展示活动,改变了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

  我校教师也逐步形成了四环节结构的开放性模式,即:创设情境(铺垫导人,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这是教学起始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教师可通过童话故事、游戏等方式,将疑问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兴趣,明确探究的目标。

  探究发现(自学指导,评价质疑,经历学习过程)。这是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提供素材(或文本)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同时要组织好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这一环节重中之重,采用自主合作、小组交流等形式进行。

  讨论归纳(疑难疏导,落实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此环节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归纳总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小组展示为主,教师的引导贯穿其中。

  创造应用(规律寻导,深化目标,形成学习能力)。此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使之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型等的`不同,同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操作程序也会有差异。尤其是不同的学科,教学模式也有不同的特点。

  四、精抓细研,基于课标的观课议课

  为切实增强教师备课达标意识,提高上课达标效果,我们狠抓了基于课标的观课议课,积极推行常态课、推广课的研究,采用“2+2”的形式进行评价,提出“四关注”的要求:关注教师激发兴趣、达标意识、引导体验、评价反馈、讲授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状参与广度、有效思维、合作效果、目标达成;关注师生民主、和谐、愉悦的关系;关注学生当堂检测训练内容完成效度。

  为了提高观课议课的效果,我们通过常态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坚持“议课就是议效果”的原则。例如:我们制定实施了学校教师“互助成长”活动。每个教研组教师每周在同组内至少听一节课,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听课计划,教导处不定期听课。之后在教研组内研讨交流,并以“2+2”形式书面交流。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观课议课”要集中焦点,并在课前商定。这样“观”和“议”就可以预先研究和确定要有一定的普遍性主题,就能有所选择。如此,教师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建构了一种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并不断发现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

  五、精抓细查,全面反馈科学指导

  课程改革重在课堂,难在课程,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离不开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常项工作。只有有效抓好这些常项工作,才能使教学有序开展。我校开展基于学校的教师“123教科研行动”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活动,一月一自查,一月一共查,以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检查小组,进行听课评课、检查教学设计、学生作业批改、业务学习本、课题夹全面检查,为学校每一位教师建立了“123全全教科研行动个人档案夹”,将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目标、分目标、组内“2+2”评课过程都记录在内。并将共性的问题、个性的优点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反馈,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蹲点包学科,对所有学科教师业务进行督导。

  同时,我们开展了“一查一纠一落实”行动。即针对“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落实制度要求,经常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跟踪处理,直至问题的完全解决。

  每学期、每学年、每一轮“123全全行动”落实中,我们将所有教师的工作用“2+2评价法”向教师做出客观反馈,教师针对学校的反馈内容做出反思和下一步的改进意见。

  通过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转变,备课达标意识、上课达标意识、校本教研意识等方面大大增强。通过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完成作业良好率达到95%以上,学困生人数与日递减,达优人数呈上升趋势,在去年区组织的三、六年级调研测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学校荣获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教师有多人次获各级各类论文奖项以及区市教学能手的荣誉。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时期教育局改革发展“12345”工作思路为指南,以“全面提升质量”为中心,以规范管理、精细落实、分层指导为关键,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中毕业生和向高一级输送合格优质新生为目标,努力实现初中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保持中考总平分、闭卷总平分、最高分、优生段人数、绝大部分学科人平分、及格率、优生率居全市前茅。

  2、巩固率明显提升,学困生率明显降低。

  3、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全县20xx届初中毕业年级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科指导小组(具体名单详见附件)。各责任区、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毕业年级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科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要明确分工职责、分解目标任务、督促指导落实、建立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增添激励措施,及早谋划,精心落实。学科指导小组要切实担当起责任区、学校学科教学的指导职责,积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学校、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毕业年级教学、教研、管理活动,确保人、财、物的投入,为全面提升20xx届初中毕业年级教育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抓好初中教育质量是带动小学教育,推动高中教育的需要,是“创全省一流,建教育强县”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的需要。各校要始终坚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这个中心不动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抓好初中教育、特别是初中毕业年级教育质量,要通过制定毕业年级工作计划,召开毕业年级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渠道,宣传、讲解、研讨,将全体师生的思想、言行统一到提高质量上来。

  (三)抓好关键环节

  各校要抓住“科学决策、精细落实、分层指导”三个关键,将毕业年级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制定好毕业年级工作意见(含奖惩意见)并严格执行。将寄宿制学生早晚自习管理、体育训练管理、日常安全管理、实验训练管理、教学“六认真”管理、集体备课管理、新课教学管理、后期复习管理、教研工作管理、考前心理辅导管理、中考期间管理、职业规划管理等纳入《毕业年级管理意见》之中,向全面发展和科学管理要质量。二是要进一步落实规范办学行为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规定,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保障。要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三是要加强分层指导,提高初三毕业年级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教学、复习、辅导的实效性。将“培优、治偏、补差”的分层辅导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打好毕业工作整体战,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常规管理

  一是强化对责任区、学校的管理。教育局基教股、教研室等单位要强化对责任区、学校抓毕业年级工作运行情况的督查督导。二是各责任区要强化对学校的业务管理。责任区督学、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毕业年级工作,开展教研活动,深入课堂与一线教师一起分析现状、查摆问题、寻找原因、增添措施,及时解决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学校要加强对毕业年级的管理。学校班子要将毕业年级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做到集体研究,领导分管,专人主抓,科室引领,年级落实。校长要深入班级、课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切实解决毕业年级师生工作、生活、思想、学习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师生排忧解难。校长要深入毕业年级教研组,每期不少于10次。四是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加强对班主任、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要做好课程标准、教材、中考说明的集体解读以及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纵横比较研究工作,狠抓教学六认真工作。召开有针对性的专题会议,专题活动每期不少于4次。要做好学情分析、早晚自习管理、心理辅导、控辍保学、向中职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等具体工作,打好毕业年级提质攻坚战。

  (五)狠抓工作重点

  一是落实教学计划。学校、年级组、班主任、教师要在深研学情、精研课标、细研中考走向、熟研教材、科学安排的基础上,拟定并落实好具体实在的年级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既要有新课计划,又要有复习教学计划,并分阶段安排好相应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计划,眼前有方向,行动有目标。学校要加强计划落实情况中的过程管理,强化六认真督查工作,适时调控教学进度,向过程管理要质量。

  二是抓好复习工作。一要加强复习教学研讨,结合学情,科学谋划复习工作。二要高度重视复习课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力戒放任自流的时弊。三要精心梳理,把握重点,抓住考点,突破难点,有序有效复习。四要查漏补缺、精彩点拨、滚动训练相结合。五要收集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形成题库,反复研究,把握试题走向和体现的课改精髓,并精选试题,坚决避免耗时费力的低效复习。六是县教研室、责任区均要适时召开初三学科复习研讨会,加强对全县各责任区、学校复习备考的'指导力度。

  三是把握教学进度。四月初大多数学校、学科要进入分册、分专题、分模块复习阶段,五月要进入综合、模拟训练阶段。学校要运用好综合、模拟试题,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月考、期考等检测中坚持端正考风、精心命题、认真监考、及时阅卷、科学统计、客观分析、认真评讲、适当激励的八项原则。

  四是做细“培优、治偏、补差”工作。要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必须三管齐下,及早做好培优、治偏、补差工作,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较大进步。“培优”侧重抓好领导、班主任、教师对优生的联系工作,从思想、学习、生活、意志等方面帮助。“治偏、补差”要侧重化解任务,明确目标,分学科指定教师落实相关工作。

  五是抓实实考体考工作。学校要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高度重视。要抓好晨跑、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等时间的体训工作。抓好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训练,做好实考体考方面的各项工作。

  六是落实考前心理辅导和向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工作。初三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学生可能出现抑郁、烦闷、焦躁、悲观等心理现象,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度过紧张的初三生活,以充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迎接中考。同时,学校要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的高度,认识做好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热心宣传、精心组织、跟踪服务,做好向中职输送生源的工作,为普职高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七是做好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学校在督促班主任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注意从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及时了解学生需求与心理变化,调整班级管理策略。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规划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疏导工作。要加强家校联系,站在为学生未来前途着想,为学生规划未来的层面上与家长进行沟通,认真开好家长会,做好个别访谈,最大限度地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扎实做好学生控辍保学工作。

高三教研工作计划5

  化工原理是一门关于化工加工过程的基础课,它为化工等工业部门提供科学基础,对化工及相近学科的发展起支撑作用。化工原理是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化工原理课程以单元操作为内容,以传递过程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主线,研究各个物理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典型设备的设计方法、过程的操作和调节原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本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建设中起着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桥梁作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而组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的是通过校、企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1—3]“卓越计划”的启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为加速培养高质量化工类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使这些学生要能够满足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也能够在多语言环境下工作,具有国际竞争能力。[4]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第二批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专业。为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从多面入手,努力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一、加强认识实习

  针对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反映的情况,学生认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太过于抽象,学习很困难,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将化工原理课程由原来的第三学期开课调整到第四学期,而认识实习则由原来的第五学期调整到第四学期初。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之前完成了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化工生产中的“三传”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认识实习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规定认识实习的老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这样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化工原理课程中“三传”问题和企业的生产工艺联系起来,使学生对“三传”问题有了感性认识。同时我们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已和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企业积极介入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聘请了大量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我校的兼职教师,这样学生在认识实习时,有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大大提高了认知实习时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师资力量的工程实践经验,这对认识实习的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实习时对“三传”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二、强化“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

  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在于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也在逐渐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感知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化工生产的“三传”。由于化工生产的“三传”十分抽象,仅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直接感知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前面的认识实习就是很重要的感知性教学。为了增加学生的感知认识,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大量增加化工原理的实验设备配备,如目前我校化工原理实验已具备以下实验装置: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等15套实验装置。我们的老师在讲授每种传递过程都会先和学生到实验室观看对应的实验装置,并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从感官上认识“三传”。上课时,将实现“三传”的各种设备再以各种生动、直观的动态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实物联系起来,明显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此外,我们对卓越班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学生在一年级就进入教师的研究室参与科学研究,使学生对这些设备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

  2、训练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复实践训练。“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很注重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我校有关专业的后续课程中均有专门培养工程能力的设计课程,我们的化工原理课程也有专门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三传知识,系统地设计某些化工过程。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除了让学生就每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训练,我们还设计题目,使学生能够就每个知识点甚至整个知识体系进行训练,并设法找到实际的“三传”设备的数据。如利用漓江为学校学生提供生活用水的设计方案就涉及到三传的许多方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三传”设备的设计和计算的训练。

  3、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双方的经常性的交流互动。其实,互动式教学一直是桂林理工大学的优良传统,我们一直重视互动式教学。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组,教师提出某个“三传”设备,每组学生自行观察,发现“三传”设备的结构特点并提出设备的工作原理,由每组学生选出一名代表,用专业术语讲出设备的设计特点和工作原理,其他组的学生努力找出该组的不足,最后教师作总结并表彰最优秀的小组(这作为平时成绩,提高了这类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这些互动式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教程,并学会查阅相关文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结合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院校两级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使我们的实践和实验教学条件取得了很大的改观。化工原理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机会,实现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融合。由于投入力度的增大,化工原理课程所设置的实验由原来的八个增加到现在的十四个,以强化学生对各单元操作的认识。这些教学实验,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进行相关实验时,我们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温重要的概念,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认识化工各单元操作的原理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各单元操作进行操控和数据处理,掌握提高各单元操作的工作效率的方法。由于学校的重视和学院教师的努力,近年来,我院和许多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使得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的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些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化工原理课程组的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实践环节,例如,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各单元操作的设备,掌握各单元操作的特点。使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回顾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帮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得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得到完美的结合。我校专门构建了化工仿真实验室,建成部级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安装了各单元操作的模拟软件,为化工原理各出单元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单元操作可以很方便、直观地看到“三传”的过程,对学生认识“三传”的本质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我校加大“三井杯”等化工设计大赛的参赛奖励的力度,其中的化工班的学生几乎是每个人均参加化工设计大赛,这种全国性的大赛对学生的综合化工素质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对化工原理知识点的提高和巩固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

  中科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5]可见科研在教学中重要地位,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桂林理工大学历来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政策和奖励措施。促进了我校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校化工原理教学课程组教师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大部分教师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科研能力强。目前,每个教师都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承担为卓越班的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科研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对学科前沿的洞悉。这为教师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会提高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比重,提高学生接受前沿科学理论的程度,扩宽了学生化工原理基础知识、了解化工原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的方向。这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各单元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在化工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围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探索研究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及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等,实现教、学相互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化工原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