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入殓师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入殓师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入殓师观后感1
许多人,特别是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消极的。不知道别的国家是怎么样的,但我长这么大以来,似乎从没有一部电影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讯息:死亡,是美丽的。令人动容的,也只是于人逝之后,伴着伤感的音乐,替人温柔抚去脸上的鲜血,帮忙闭上张着的双眸,而且还是转眼即逝的。
知道《入殓师》的上映与引进,让人们从心底里思考与感悟这个故事。
从电影构思来看,《入殓师》本身便是一个突破,鹤立鸡群。很少有导演会在热闹的商业电影行业中,以入殓师为对象拍摄影片。因为在多数人眼里,入殓师、葬仪师、火化师等职业都是“脏”的,“不洁”的,与他们所认为的美学不符。
另一方面,他不是从“热爱”或“喜爱”入手,开始它连一丝丝的认同感都没有,而是从一次乌龙的误寻工作时间展开。但随人物感情由反感——动容——迷茫——深爱的逐步深入,观众的心已适时柔软。
从影片场景看,有动人,也有惊人的一面。一开始,大雾迷蒙的冷清街道上,车子缓缓而行。故事是从主人公已经担任了一名入殓师讲起,采取倒叙。在社长“你要试试看吗?”的问句与注视下,大悟神情,动作严肃而神圣地入殓。让观众了解入殓过程的同时,更引人。
令人影响深刻的,是长相是美女,但实际身为男儿身的人、为工作担任可笑模特、搬运近腐烂的尸体而呕吐不止、脸上留下后辈尊敬不舍的唇印的寿终正寝的爷爷、死去的澡堂老奶奶,与理解丈夫的妻子态度的转变……
在一间日本房间中,透光性良好的屋子里,视觉中有淡黄色柔和的阳光,一扇扇整齐的门窗,中间躺着已逝之人,一旁,大悟神情严而泰然地为其上妆,再一旁,社长以日式跪姿安然地注视着大悟的举动。此时,岁月不再,时间静止,心中潺潺的暖流感人心扉。
此时,音乐是最动人的表述者,而语言显得苍白。久石让的配乐旋律如歌,对电影的情节与音乐的把很有分寸。高潮与煽情时,一席大提琴为主奏乐器的音乐演绎了令人潸然泪下的情节与诉说。
也许奥斯卡的.殊荣,与音乐也脱不了关系。
真正好的,优秀的电影,理应是有意义的。《入殓师》这部电影,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思考与感悟的。一开始知晓自己入错了门,找错了工作的大悟是无奈而反感的,但最后他也想不到自己会真心认同这份工作,这份与众不同的工作。
不要质疑或过早否定一件事、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有些许东西,是估不出价的。谁说卖相的优劣即是事物本质优劣的判别?以貌取人,以貌取物,定不长久。
不交心,不理解之前,妻子美香对丈夫的评价是“脏”,以及心灰意冷。但经过双目的注视,心灵的接纳,以及澡堂老奶奶去世一事后,美香终于理解了大悟,成为他坚实而有柔软的后盾。
理解与信任是相处之道,真正的心意与意义,皆需用心而品。
静止的时间里,入殓师为死者上妆。在明媚与安详中,入殓师跪于一旁,精心而化,重还死去之人以生的美妙。此时,在入殓师严重,眼前死去之人最美,而另一方面,为逝者上妆者,亦是最美。
死亡——静止的时间,最美。
入殓师观后感2
今天是2月14日,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在这具有浪漫气息的节日里,我一个人在家看完了日本电影《入殓师》。
在未看电影《入殓师》时,影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像似一部乏味无趣的恐怖片,当我看罢整部电影过后,我不由得有这般的感叹:“不能以影名就此来判断一部电影的好与坏,但我更亲睐于片头字幕中的那个中文译名《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
《入殓师》主人公名为大悟,本是东京一管弦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家,由于乐队解散,他也随即失业,便和妻子美香一起回到了自己乡下的老家。其实,在老家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大悟没有实用的一技之长,还是很难就业的。一天,在与妻子家中就餐的时候,无意中从报纸上获取了一条惹眼的招聘广告:“帮助旅行的工作,年龄不限,高薪保证……诚聘旅程助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日便一个人前去应聘,待到大悟见到公司的社长才知道,原来所谓的旅游助理实则是入殓师,就是将死者的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妆容的工作。
迫于生计,大悟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在他工作期间,先后经历了尸体腐烂不堪的孤身老太、长相甜美英年早逝的人妖青年、风韵尤存便离去的漂亮母亲……一桩桩各式的道别在他身边过后。从此他也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份让常人难以接受的工作,在他看来,这是逝者安息应有的最后礼遇。
是的,他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每一位人间离去的逝者,大悟都倍加温柔地为他们进行人生最后一次妆容的润泽,他温柔细腻的手,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者一般的生机,给他们永恒的美丽,他照亮了生者的记忆,一种对逝者静谧着的温存,所有瞬间的举动竟然都如此美丽。进而反观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冷酷无情的人以宰割活人为乐趣?又有多少粗暴贪婪的人在活人的面前横征暴敛?其实,在当前这个社会,粗暴、冷酷已是我们普通人对待他人的一个惯性方式,我们早已麻木却浑然不觉。正因如此,我们便可以想象,一个人,若在世间活着的时候便得不到尊重,那么当他在人间离去的`时候,又有何尊重可言?
影片中多段给人的感官体验极深,其中,遗体火化师在火化澡堂老板的时候说的一段话,让我逐字逐句的敲击了出来:“感叹之后,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过去。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看,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其实,我们现今存活的每一个人,未尝不是一直努力着去死呢?影片正是给我这样了一个启示:死亡,其实是开启另一扇门的开始。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着生存与死亡的考验。电影《入殓师》讲述着不同人不同原因的逝去,但整部影片让人泪中有笑,散发着一种人性的味道。当然,这种人性的味道不是腐烂着的,是可以用心灵便轻而触摸到的,是人性的善意与关怀,亦是温柔着的,渗入骨髓着的温暖。
影片过后,我心底萌生有这样一个心愿:“在这个冷酷粗暴的世界里,当我有朝一日离去的时候,也有像影片中大悟的那一双手,真诚待我,温柔相握,也期望世间也会是如此--彼此温柔相待”。
入殓师观后感3
《入殓师》讲述的是男主角大悟工作受挫,机缘巧合走进了这个为死人妆容的行当,从最初的排斥到最后对死亡的尊重,大悟在这个转变中感动了世人。如果这样一个故事放在中国大陆,估计很可能就又会被演绎成一个再就业的励志剧,好在日本还不是那么的意识形态为上,导演泷田洋二郎再次用其独具日本特殊的风格,为世人奉献了一部既有情感又有哲思的好作品。
中国人强调入地为安,过世之后人的身体也要保全。人死后,是要穿着寿衣擦洗干净后才能进棺材长眠的。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在这方面发展的比中国更加深入,对人死后的仪容仪表更加的在意,于是便诞生了专门为过世之人收拾仪容的职业——入殓师。其实与死人有关的行当有很多,做寿衣做花圈的,为葬礼做演奏的等等,但入殓师估计是唯一一个会与尸体直接接触的职业,也正因为这样,电影《入殓师》中大悟才对是否理解这份工作显得十分犹豫。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犹豫,大悟最终的理解和改变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在大悟来说,他的梦想也许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师,然而生活的状况却不会总是如人心意,挫折、困苦往往会将我们所谓的梦想打入地狱,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也许会继续坚持,而有些人也许囿于生活的压力便改弦更张,重新谋起了生活。电影中的大悟就是后者,他或许失望或许无奈,但妻子和自己都要生活,压力很明显的就摆在了他的眼前。所以他也只能暂时放下自己的大提琴,开始另谋生活。这样的逻辑其实很朴素,也很容易理解,导演就这样为后续的故事做了一个铺垫。
故事接下来是很容易理解的,大悟阴错阳差的找到这样一份自己不能理解的工作,但金钱的魅力和生活的压力让他对这份工作又弃之不得,这样的矛盾之下,影片中大悟的形象就变得立体了起来。其实大悟改变的过程并无什么特殊之处,无非就是过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真诚的热爱起了这份工作。但这中间体现出的对人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态度,才是《入殓师》最让人动心的。
对逝去之人的尊重,前面已有提到,但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入殓师对待尸体毕恭毕敬的态度,却着实让人惊叹,那种专业的一丝不苟,以及虔诚的表情,是为对人的尊重。
而对死亡的态度,这是这部源于东方文化的日本影片所表现独特的。东方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从来都是消极被动,从怕死到死后的悲恸,各类人演绎出了一副对死亡的众生相。表此刻影视作品里,死亡就必然同悲伤这些词语连接在了一齐,久而久之,就逐渐给不管是影像工作者还是普通观众都造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入殓师》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在此有所突破,在电影里,死亡不必然的跟悲痛欲绝这样的词语连接在一齐,有些逝者的亲人尽管悲伤,但某些乐观的情绪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的。更为重要的,是导演透过剧中大悟和他的师父二人不断的.对话来给予我们的哲理思考,比如一边吃着豚鱼一边说着罪过,我们能够将其理解成自欺欺人的谎言,但影片传达给我们的绝对是片中人们从动物身上推人及己,对死亡的思考。
贯穿这份思考的,除了大悟本人对入殓师这份工作的改观,更有大悟在思想上对父亲的谅解。那里面的亲情是十分打动人的,当大悟最后开始对人生又了另外一番解读时,父亲的形象就逐渐开始变化了。而亲情之外的感情、友情,都是这部电影感动人心的地方,伴随着日式电影清澈的画面、纯净的配乐,《入殓师》在情感的路上走的很远。
入殓师观后感4
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我知道调律师来了,打开门是一个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小伙子,他一边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一边把自带的布鞋套往脚上套。我则帮忙把琴上的书籍挪开,并把琴罩拿掉。小伙子把双肩包放在沙发上,双手轻巧地在琴键上跳动,他没有抬头:“琴是不是好久都没有调律了?”一边问一边把琴盖打开搬了下来。我回答着他的问话,并帮忙把碍事的东西移开。
我知道调律得好一会功夫,便自顾一边做自己的事务去了。叮叮噔噔咚咚地约摸有一个多钟头的时间,我听到小伙子起身收拾工具的声音,便走了过去。当他知道我家孩子上学是寄宿,琴几乎不怎么用时,便告诉我说琴要经常用用才会更好,没有弹坏的琴,只有放坏的音。搁置久了音质便不清亮干脆利落了,经常弹弹音质才能保持得一直很好,而且还有可能会更好。我向他表示感谢,并表示以后经常弹弹,哪怕是胡乱一弹也好。
待他走后,我坐在琴前,想起年少时把纸箱拆开画上琴键,唱着简谱模拟弹琴的情景。那是刚刚上了初中,课程表上的音乐课,从来都是自习做作业。好象到了第二学期的时候,有次音乐课,上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都照例准备做作业,可是教室里突然走进来一位皮肤白净,身材清瘦,戴着眼镜,穿着牛仔裤的男子。他两个踏步就走上了讲台,转身抬头看着惊奇的我们说:“同学们,这学期的音乐课由我来给大家上,我姓刘,叫刘波。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我的课。”
当时就觉得象炽热的空气中突然吹进来一阵凉爽的清风似的。同学们都是又兴奋又期待,我也不例外。于是我们就象翅膀刚刚能扑腾开的小鸟急欲等待飞翔般地活跃起来。他很认真地在黑板上写简谱,教我们唱do re mi fa so la si,教我们跟着简谱学唱《春天在哪里》。以至于后来走到里心里都在默唱:so~la~so~la~mi~so,学会了唱简谱,心里高兴极了!会唱简谱对着歌词就能自己学会唱歌。似乎学到了一项超级本领,感觉高兴极了!可惜后来不知为何,学校又取消了音乐课。于是那《春天在哪里》就成了我的中学时代音乐课的绝唱。
有位同学就住在幼儿园里,因为她妈妈是幼儿园的老师,我有时去找她一道上学。有时候会听到她妈妈弹琴的声音,感觉很羡慕很向往很崇敬,但是从来不敢去弹一下。因为在她的屋里,那架琴显得很庄严肃静,似乎神圣不可侵犯。我想对着简谱在琴键上找到音所对应的键,流畅地弹出来,就象照着谱子唱出来一样,应该就能把歌曲弹出来,而且那一定也是很神圣的。所以我一直很向往,向往能在琴上把《春天在哪里》弹出来。一直到毕业,一直到后来,一直到后来的后来,一直到嫁人了。新买了彩色电视机,我把电视机的'箱子拆开,在箱体上照着书上的黑键白键,把它画了下来。从此,那个纸箱体就成了我梦想中的钢琴。我就在那没有琴音的琴上弹奏我想弹的《春天在哪里》。
一直到孩子长大了,买了钢琴回来,我在上面就弹了那时候心里一直默唱的:so~la~so~la~mi~so,就弹了一句,再也没有弹了。现在坐在琴前,思绪万千,心里象湿热的蒸气突遇寒流,无数的小雨滴一起翻涌着袭来。我想着调律师所说的话:琴要经常用,经常弹,没有弹坏的琴,只有放坏的音。我静静地想:生活中似乎很多东西都是如此,比如我们的爱情,友情,不也同琴音一样吗?经常弹奏,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水平,也不需要什么专业的技能,却能保持音质的优良,放置久了不用不弹,反倒音质不再。
入殓师观后感5
从音乐师到入殓师,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仿佛一开始他就是为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存在的,尽管他深深的爱着大提琴,尽管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业,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定数,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条婉转的静静的河流,该来的怎么都躲不掉。
故事以华丽的交响乐团演奏为开始,导演似乎有意将音乐家和入殓师这样的职业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么的高贵,而后者多么的粗鄙。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时,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他是入殓师,但是离开了东京舞台的他,更加成为了一个“音乐师”,音乐梦虽逝去,但是他有了对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间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间演奏……;他,遇见了各种死亡,猝死的,自杀的,自然死亡的……在生与死之间,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人活着一趟,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而入殓师的圣神所在——让死者保有最后的尊严,以最美丽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远有着高低贵贱的这样的势力。入殓师这个职业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离,妻子的离开,他似乎被世界抛弃了,而他也心生动摇。他要离开!可是最终他理解了社长,一句“好吃的让人为难”留下了他,的确,河豚这样剧毒与美味并存的食材与我们绝望而美好的生活确有相似之处——好吃的让人为难。
妻子的归来似乎预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其实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爱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为澡堂的阿婆入殓,也许是他专注的眼神感动了她,也许是他的虔诚的态度感动了她,总之,他被认可了!当他们一起送走故人的时候,也许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许不过是一扇门,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死亡只是穿过这道门,走向下一站。见过了这么多的生命终结,明白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目的决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实,人生于自然死后亦回归自然,不过是来感受了一趟人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注定是要生生不息的,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其实面对死亡,我们没有几人可以豁达,甚至在我的心里埋藏着许多未知的恐惧。虽然我心里清楚,每个人都有送人和被送这一天,这是人不变的主题。主人公的名字叫“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大悟最终是“大悟”了,懂得了爱情,也懂得了亲情。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也许那段过去让他没办法去面对,但很多时候已经走了的路已经不能回头了……也许他们会后悔,也许他们会彻悟,但是在死面前,那些事情还有什么重要的呢?原谅和宽恕,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看电影时,没想到会哭。事实是哭了,哭的一塌糊涂,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节,当他坐在草地上,轻轻的拉响大提琴,当音乐响起,我看着他,满脸泪水,守着此刻的宁静,忽然感受到了白日无法寻找的宁静。喜与忧,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无法自拔。但在此时,所有都可以静得沉淀下来,一切消散了……
入殓师观后感6
在网上无意间听了久石让的这张OST,然后寻找电影,发现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大大的好评吸引我。从电影开始到结束充满了忧伤的大提琴声,是那样无比的温柔,巨大的孤独感,让我想到了日本的另一部作品《菊次郎的春天》。日本人对人性的感知和认识是如此细腻而深刻的,我们时刻都想安慰这个躁动的世界,抚平内心的脆弱,这样的一部电影,让我对“死亡生命”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得在高考那年,我独自到北京参加考试,那时外婆已病危在床,每天的治疗让她面目苍白,麻木冰冷。回家的路上,眼皮一直跳,冰冷的硬座让我产生强烈的畏惧感,当我发信息询问父母谁来火车站接我时,爸爸只是回了声表哥,那样不祥的预感围绕我整个思绪。下火车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哥哥胳膊上带着的黑布,内心的难过已经让我无话以对,一路没有掉眼泪也没有说话。到了医院我看到亲人们都坐在长椅上等待,看到妈妈那明显哭红的双眼,也无法给予安慰。过了很长时间,外婆被从一个绿色的大门里抬出,舅舅和姨妈们主动上前,那震耳欲聋的哭喊声吓醒了我,原来身边的亲人离你这么近,却从此感觉如此的遥远。想到外婆小时背着我上幼儿园,明明有气喘却从不放弃,一路喘着粗气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耳边。当一个人真正的离开你,回忆会不停的找你,直到你被悲伤压抑的无法自拔。
电影中三段对话记忆忧心:
第一段:小林和社长在公司楼上的那段对话。
那是我老婆5年前死了,夫妻总有一天会因为死亡而分别 ,被留下的人是很痛苦的 ,把她弄得漂漂亮亮的 送走了她 ,她是我的第一个客人,她死后我就开始做这份工作 。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 对吧,它们倒是不同 ,不想死的话 就有吃 ,吃的话 好吃的才行 ,好吃吧 ,好吃 ,好吃吧 ,好吃得让人为难。
影片中运用“海鲜之冠”的鱼白(即雄性河豚鱼的精巢) 告诉我们生命中的欢愉,享用鱼白是善待生命。这句“好吃得让人为难”也是别有深意,面对离开的人,我们的生活是有多奢侈。
第二段:在殡仪馆遇到一起洗澡的老爷爷,发现他是殡葬员。
死可能是一道门 ,逝并不是终结 而是超越 走向下一程 ,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 ,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 ,说着 路上小心 总会再见的 。
感动我的是老爷爷对澡堂的老太太最后说的谢谢,这句看似轻重的话语,显露更深的情怀。或许是在有生之年我们能够遇到的人不多,使彼此的人生更加完美的人更加不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再见只是现在是老爷爷按下了那个沉重的绿色按钮,送她另一扇门。
第三段:小林在海边送给妻子一个石头。
以前,人类不懂得文字的'很久以前,据说人们会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石头,送給对方,收到石头的人根据石頭的触感和重量了解對方的心意,比如,滑溜溜的石頭,表示心情平稳,凹凸不平的石頭表示擔心對方。
这个关于石头的故事在片子的结局小林的爸爸手里紧握着这样的一刻石头,潜意识里是送给小林,最后小林将着石头送给了自己还没出生的孩子。
小林温柔的对待每一个离开的人,即使背负人们的嘲笑,依然内心平稳。让每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如此的静美,如此安详。每一个动作都是艺术,每一个动作都带有情感。泰戈尔有诗云: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即是生,亦是死,如何面对死亡,才能活的绚丽多彩。
入殓师观后感7
其实,刚听到《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是不太想看的,因为这个名字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入敛师》并非如名字般让人望而却步,死亡、葬礼、遗体……有关死亡的命题不过是生命存在的注解。看过之后的感觉,就好像在路边书摊上淘到求之若渴却不得的绝版旧书一样,在安静的感动中,还有清醒的思考。
这部电影的基调,如同许多日本的纯情电影一样:缓慢的叙事结构、简单平实的人物和不紧不徐的台词。但是,也就是在这白开水一样平平淡淡的剧情发展中却透露出很多的哲理,我们也与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小林大悟一起在形形色色的死亡面前,最终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主人公小林大悟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者,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热爱音乐也似乎喜欢这个职业。当他所在的乐团被解散后,当他从一个颇具文艺的小资情怀的角色向着一个看似卑微到草根的入殓师职业过渡时,他心中的不安和困惑是强烈的,因为入殓师这个职业与他的大提琴演奏师的职业实在是太不搭界了。
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彻底颠覆了小林大悟的职业观的殡葬社的“社长”。“社长”的语言非常少,不管是录用小林大悟这个情节还是在后来一次次“入殓”过程中,社长和小林大悟都没有太多的沟通,社长对小林大悟的深远影响都是在于他的“身教”。社长知道小林大悟内心的挣扎,他没有一次次去“说服”小林大悟,他只是在一次次面对不同的死亡面前静静地去“做”,他是“做服”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的。
小林从电影开始就是一个矛盾的人物,最开始他是因为殡葬社的广告误导而去面试的,一开始他是无法接受这一份他内心也瞧不起的“工作”的,虽然迫于生计他勉强决定“走着瞧”。但是,当他第一次经历了面对一个死者的入殓过程的'时候,他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片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小林大悟第一次处理完尸体回到家中,面对着桌子上已经死去的家禽,开始呕吐反胃,继而在妻子的身上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在深夜的床头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他想到了已经死去的母亲、看到了父亲模糊的脸。导演在这里对于入殓师小林大悟的心理活动拿捏得十分精湛——他内心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随着一次次经历面对死亡的过程,小林体会到怎样去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对于生命的珍惜。到最后,小林真正地喜欢了这一份职业,即使他周围的人无法理解。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小林站在桥上看到那些鱼逆流而上,纵使死亡也毫无畏惧,最初他以为这些鱼很傻——明知终有一死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但是后来,小林很快就在入殓师这个职业中感受到:生与死没有什么区别,对死者而言,“死亡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入殓师就是要给他们的新旅程拉开序幕的人,所以,他对每一位死者的遗体都努力把他(她)们打扮得漂亮,“让死者能够体面地踏上新的旅程”,因为,他最终明白,生命的终结也就是新的开始。
是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那就是死亡,用小沈阳的话说,生命就是在睁眼闭眼之间。《入殓师》不厌其烦地展现了很多关于人的死亡的入殓过程,它让我们每一个人直接面对死亡,但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领悟到什么是生命。
入殓师观后感8
与其说《入殓师》讲的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不如说它讲的是一个关于旁观者的故事。无论是主人公小林大悟、他的妻子美香、公司的古怪社长与女员工、还是焚烧工老爷爷,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旁观者”。他们有的旁观死亡,有的旁观所爱之人,有的旁观他人的成长。总之,这个略显平淡的故事把大部分的篇幅通过“旁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安静又耐人寻味。
我们大部分时间所体会的是主人公由惶然不知所措到平静自得的视角。他在旁观一场场葬礼的过程中,间接感受着生命的真实流逝,体会着不同家庭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不仅仅是死亡,他还旁观着逆流而上的鱼群,旁观着迁徙而来的白鸟,旁观着生者不同的选择和坚守。
这种旁观,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活计。人生最残忍的地方在于它的不可改变,而旁观这些不可改变的自然定律,却不被悲伤所侵染需要一颗冷静而温柔的心。于是一个个老师样的角色出场,殡葬屋的社长引导大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流逝的生命,教会他作为送行者“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澡堂总是一个人下象棋的爷爷陪大悟一起看逆流而上的鱼群,告诉茫然的大悟死亡“是自然定律吧,它们天生就这样”……就这样,大悟作为一个稚嫩的旁观者逐渐成长起来,他渐渐能够看透死亡的不可阻挡性与自然性,能够平等而虔诚地为每一个死者超度。这是一个旁观者能达到的第一层境地:冷静而不冷漠,温柔而不悲伤。
但每一个旁观者都不能逃脱开成为当局者的迷茫,对于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这样。大悟面对的矛盾不止一个,无论是作为入殓师所承受的社会的歧视甚至妻子的不理解,还是自幼父亲离去留下的心灵空区,都等待着大悟去面对去解决。毕竟人是注定不能够单纯作为旁观者而存在,或者说“旁观自己”是所有人都躲不过去的难题。一个优秀的旁观者在看遍了他人生命的花花绿绿后,还要能转身面对自己。大悟最终是做到了,经过了河堤上拉着琴的漫长思考,经过了一次次入殓的心灵旅程,他看清了自己想要什么,直视了自己对于父亲怨恨之下藏着的爱与思念——这使他站上了旁观者所能达到的第二层境地:面对自己
当然,还有第三层境地,那便是“原谅”。旁观者为什么会需要原谅?因为当你能够客观地看待外界,同时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时候,往往也是你能看清所有并不高尚的人类本性的时候。大悟看的很多:各种家庭在亲人死亡面前的矛盾纠纷、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出自习惯的歧视、自己的懦弱自私和对父亲问题上的.不宽容与固执……他弄懂了什么是该坚守的什么是该释怀的,他原谅了死亡面前变得卑微的人性弱点,原谅了来自外界的不理解与贬低,原谅了父亲也原谅了一直怨恨父亲的自己。在原谅之后他积极寻求改变,改变着自己的生死观,担负起责任,学习着宽容。于是在观众眼中,一个出色的旁观者成长了起来。
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殡葬屋的社长,那个总是一脸淡然的怪老头。他可以说是主人公的旁观导师,是电影中“高人”之一。也许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社长经常把玩桌上的小仙人掌盆栽。社长收藏了满屋的盆栽正如他送走了无数人的各色人生,而这盆开了花的小玩意儿和社长办公室的满屋新绿相比朴实又丑陋。但我却觉得这是最适合一个旁观者的植物——安静、隐忍、坚强,同时也不忘记开好自己的花。
所以,当我看到主人公也在家里的桌子上摆上了仙人掌的时候,不禁微笑起来——总有一天,这个年轻人的仙人掌也会在旁观岁月的变迁,历经人生的洗礼之后,开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花儿吧!
入殓师观后感9
诚实的说,很久没有看过如此干净而感人的电影。一开始我因着名字的恐怖固执的不敢涉足,看完以后才发现全片并没有一个惊悚的镜头。
一个异常简单的故事,除了片头短短的入殓过程,整部影片完全采用顺序式叙述方式,却深刻的体现着生、死、爱、恨诸多主题。
影片一开头,是小林大悟在师父的指导下实施入殓过程。男主角娴熟的动作让我相信这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正如他专注自然的表演拉大提琴一般。一切都那么平静、庄重、自然。
故事以华丽的交响乐团演奏为开始,一瞬间我有点恍惚,导演似乎有意将音乐家和入殓师这样的职业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么的高贵后者多么的粗鄙。然而恰是这样的对比为大悟后来的思考埋下伏笔。
失业以后大悟和妻子搬回乡下居住,胡乱的工作寻找中大悟遇见了他的师父(我一直觉得影片里这个角色更像中国人眼里的师父而不仅仅是社长)。在高薪的诱惑下大悟接受了入殓师助手这一份工作。
接踵而来遇见的各种死亡促使大悟开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为描绘这一过程中影片插入了大量大悟独自演奏大提琴的片段。在低沉流淌的提琴声伴奏中,跟随社长处理入殓事务的大悟逐渐意识到入殓师的圣神所在--让死者保有最后的尊严,以最美丽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然而在大悟真正接受并成为一个入殓师时,大悟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周遭人士的轻视眼光,反对他的甚至还有妻子。大悟动摇了,此时社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大悟终于下定决心继续走下去。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好奇的百度了河豚鱼白,只因社长和大悟那一副好吃的无与伦比的.表情,等我知道河豚的剧毒以后又忍不住开始佩服导演的用心,河豚这样剧毒与美味并存的食材与我们绝望而美好的生活确有相似之处--好吃的让人为难。
值得一提的是,社长、大悟与办公室另外一位同事(我始终觉得她扮演这一角色挺不容易--慵懒淡定中透着一丝哀怨忧伤)一同度过圣诞节的那一段描写,大口的咀嚼鸡肉似乎要表达顽强活下去的信念,而后如怨如诉的提琴演奏又勾起每一个人不愿回首的过往。简单到可以忽略的情节,简单的食物人物和音乐的组合,让我第一次为这部电影掉下眼泪。
大悟妻子的归来似乎是迟早的事,她在他们关于大悟工作的争执中妥协也在意料当中。当大悟欲为父亲入殓时刻,她轻轻的告诉殡仪馆工作人员:我的丈夫是入殓师--她终于接受了这一切并深深引以为荣。轻描淡写的一幕让人非常触动。
他们一起见证故人的逝去时,那位殡仪馆烧炉人的话,不仅在告诉他们死亡的意义,更促使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思考生命死亡的含义--死亡也许不过是一扇门,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死亡只是穿过这道门,走向下一站。见过了这么多的生命终结,明白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目的决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尽管影片重复了多次大悟实施入殓的过程,然而似乎每一次都让人感动,并不觉多余累赘。
影片的取景也大量的加入自然元素,不管是大悟独自拉琴的远山背景还是大悟与社长谈话的室内盆景。不知是否要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生于自然死后亦回归自然,不过是来感受了一趟人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因着故事情节的简单,片中铺设大悟对父母感情的支线时便已猜到结局,但即便这样,仍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要表达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信念吧,一切源于爱的恨都最终释然。
我们要做的只是更加宽容、慎重、珍惜的对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