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时间:2024-07-08 16:38: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完后我有很大的感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的是蛤蟆先生有重度抑郁症,蛤蟆先生与一名叫苍鹭的心理医生经历过十次面谈后,蛤蟆先生心灵获得了巨大的成长,认识到自身一些问题确实存在,主动改变,重获快乐的故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了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第一种是“儿童自我状态”,第二种是“父母自我状态”,第三种是“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里,我们就像一个孩子,依赖父母或他人,被别人掌控着,就像是为了迎合父母所呈现出的样子。“父母自我状态”里,我们感到自己很有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总是对的,喜欢指示和掌控他人,“父母自我状态”与“儿童自我状态”恰恰相反。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我们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成人自我状态”里,我们更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会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行事,无论是什么情绪,都能理智对待。三种自我状态中,“成人自我状态”是我认为最完美的长大成人后的样子。

  这本书里讲了四种人生坐标,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讲的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就是信自己,也信他人。“我好,你不好”这种人总需要攻击或者谴责别人,但从来不会抑郁。“我不好,你好”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一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也很差劲。

  理解我们的'童年是理解我们自己的关键线索,情绪是自我的核心,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他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一周完成完成一本书,1月第一周阅读完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现在发现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结合工作生活中的经历总有不一样体验,不只是这本书,而是不同时间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仍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才知道,优秀的书本,常读常新。

  心理话题有时候容易太枯燥,太深了理解不了,浅了又没有用,本书用讲故事的方法逐层深入,唯一的感觉就是太短了,结局也有点奇怪,我如果写可能是另一种结果。

  对我来说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人成熟的表现就是能够独立,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去等待他人帮忙解决。

  2要做真实的自我,并勇于表达自我。不要为了迎合他人生活,要活出自我。

  3儿童状态,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个人的性格和发展方向,去学习如何应对周围的环境,有些成年人仍会以儿童状态去应对环境的改变。

  4父母自我状态,学习父母的应对方式,去用固有方式无意识配合他人。

  5成人状态,能思考当下状况,基于事实决定怎么做,所有知识技能为自己能所用,不被脑子里父母的`声音影响,能够不断改变革新。

  6学会倾听,远比学会表达更重要

  7很多情绪是个人选择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是正确的表达途径,只是长久习惯的反射。要学着接纳自我,认识不足并改变。避免自证预言,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承诺的力量。

  8人生坐标,人生游戏,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坐标。这个坐标将前面的内容整合了起来,最后引出。

  9积极向上,关心他人,动态噺。信自己,信他人。

  10高情商的人有强大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独立走向共生,双赢思维。

  永远为梦想而活,不断改变提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最近几天在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用绘本《柳林风声》里的人物们来讲述了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蛤蟆先生越来越好了。很快,他就迎来了最后一次面谈。

  在这期间,蛤蟆先生一改昨日的颓废,好像雨过天晴了!他的心情在变好的同时,运气也好了起来。比如说上周他参加的板球大会上,大家都再次举荐他担任大会主席!所有人都特别为他高兴!同时大家见到他的精气神在变好,都发自内心地为蛤蟆先生喝彩!

  所以,这也证明:当人的内心世界往好的方向发展时,人生的轨迹也会改变。好事会接二连三找上门,正可谓心态变好,人也会变得光芒四射!

  蛤蟆先生感受到了在自己生病前的被爱意包围的感受。他终于找到了原来的状态,重新做回了那个鲜活的蛤蟆。他夹杂着这些幸福的喜悦,暗自决定了要开始创业了。

  在最后一次访谈途中,苍鹭依旧问了蛤蟆先生觉得怎么样。与以往不同,蛤蟆先生的'双眼不再黯然失色,而是炯炯有神了。西装革履的他告诉苍鹭自己已经非常好了,不论是睡眠质量还是食欲都正常了,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

  所以,我觉得人如果开始打扮自己,变得开朗了,那他们的心理就健康了。

  蛤蟆先生对现在的生活非常适应,一点儿都不消沉,更别提有什么自杀的念头了。他对于苍鹭对他一如既往的指点和盘问也不再觉得是在贬低自己了,而是知道苍鹭是在给出建议,是为了让自己做出好的改变,这就是一种质的飞跃和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好的交谈会给人一种传递正能量,很阳光很舒服,如果有一方极其敏感,觉得对方讲的都是在批评自己,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是自卑的,易怒的,心态不稳定的。所以,识别自己内心感受变化尤为关键,对与人交往和处事都很重要。

  故事的末尾,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高声歌唱并庆祝了他的“新生”。

  其实这些朋友们对于蛤蟆先生来说是除了苍鹭之外的一味良药,若不是朋友们在最初推荐他去苍鹭那里做咨询,或许蛤蟆的一生都暗淡了。并且,在蛤蟆先生低谷期,他的朋友也都不离不弃,尽管他的朋友们有很多毛病,但谁又是十全十美的呢?大家都在接纳他人的缺点罢了。

  蛤蟆先生的朋友们一直对他很好,在他高光的时刻陪伴他,在他低谷的时刻也陪伴他,好的朋友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而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更是我们的一生之课。

  最后,恭喜蛤蟆先生做回了更好的自己!也祝我们自己能够多认识自我,多交一些知心的朋友,在人生路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本书的阅读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朋友的陪伴和支持!读好书,交好友,一路成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以童话的形式将基础却核心的心理学理论贯穿其中,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了解深奥的心理咨询,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随着故事里“蛤蟆”在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咨询交流中逐渐走出抑郁、重拾快乐积极的精神状态,在读者这里,一些变化也在消无声息发生……

  作者告诉读者,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三位一体构成的。在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不会缺少也不能缺少,因为每一种状态都对生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画出“人生坐标”图,分别说明“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如何影响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下意识”的选择并造成的必然后果。

  籍此引导着读者勇敢地面对自我、剖析自我,通过强化“成人自我状态”来改变现状,走出“不快乐”的情绪。

  下图就是心理学上经典的“人生坐标”。

  我们从“人生坐标”的原点开始成长,坐标的四个象限,就是基由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给予的基本评价,而产生这些“感受”的关键就是三种“自我状态”对“我”的支配。

  1、我好;你也好。——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感受

  2、我好;你不好。——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感受

  3、我不好;你好。——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感受

  4、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交织下产生的极端感受,通常会表现为抑郁、叛逆或伤害等极端糟糕的形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儿童自我状态”。这是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具有的状态,并且对其整个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两种类型。儿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深情、委屈、愤怒、悲伤、恐惧,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儿童释放委屈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方式由弱到强分别表现为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通过不同程度的释放,最终表现为“适应型儿童”。

  其次,关于“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人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括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借此判断是非对错。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又确保了我们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从而表现为“父母自我状态”。包括“挑剔型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状态”,表现为责怪、批评、挑剔、教育、指导、关心、照顾、包容等等。

  而“成人自我状态”是人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人们能够应对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状态。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怎么做。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般道德标准基本都来源于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句话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我们下意识地控制着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换句话说,是确保自己的世界和自己预期的一样。长期以往、反复印证,导致人陷入这种“自证预言”的“必然后果”——或开心,或悲观,或沮丧的“感受”。

  故事里的“蛤蟆”就是陷入“自证预言”的典型例子。“蛤蟆”一直认为,他的“不快乐”是来自父母给他的影响,父亲的专横和母亲的哭泣伴随着他成长,他委曲求全的适应着父母的要求成长,甚至包括朋友“獾”同样带给他压力,因为他觉得对方总是在挑剔和教育自己,而自己总是无法达到对方的要求。他生气想要抗议,却又总是“愤怒和狂躁只是在他的心里翻江倒海,没有一点外露”,等到愤怒平息,他又像往常一样心绪不佳,感觉自己十分“悲惨”。

  心理咨询师“苍鹭”看着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蛤蟆”问道:“蛤蟆,你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是谁让你情绪那么坏?”

  “蛤蟆”爆发了。他生气而辛酸,声泪俱下地控诉父母、朋友“每一个人都是怎样可怕地对待”自己、抱怨“不公平,一点儿都不公平”!

  咨询故事发展到这里,“苍鹭”语重心长的一句轻轻询问,却如当头棒喝,让作为读者的我猛然惊起:

  “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苍鹭”严肃地指出,责怪和批评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里做的事情。

  作者在这个时候提出本书最为核心的心理学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我的理解是外界直接的刺激,比如被割伤、鞭打等让身体产生直接的物理刺激反应)。

  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但说到底,是“你”“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而“你”做这些选择时,其实是无意识的,更像一种条件反射,因为以往的经历教会“你”在相似情景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

  当人们处在“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时,人们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知道父母要做什么、说什么,而自己就好像在演戏一样,重复着父母希望看见的行为,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欢,却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依赖,一直以来的生活经历中许多“无意识”行为实际上是“下意识”的选择,从而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而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人们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或接受。

  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会站在“父母”或“儿童”的角度,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客观看待事物,才能学习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意识到自己对自己是拥有自主权的,思考“自己”是否要按照以前的人生“设定”去生活?思考为“自己”重新设计一个“人生剧本”,知道自己是否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力量改变自己?

  “蛤蟆”不知道一个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人,会有怎样恰当的做法呢?

  “苍鹭”告诉他,相比责怪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换句话说,就是改变自己。

  的确,相对于改变别人,改变自己更加容易。

  “你已经走到十字路口,没法儿再回头了。你要选那条路?”

  在我们自己的人生坐标上,我们都应该认真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书中的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后来却一反常态躲在屋子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做了心理咨询。10次心理咨询,蛤蟆先生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探索内心世界,找回了信心和希望。书不厚,但从始至终关注心理健康,给我带来颇多启发。教学生活中,我们也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

  蛤蟆先生的转变告诉我理解和分析学生所处的心理状态就要走进他的家庭,了解其成长经历。每个孩子诞生时是一张白纸,父母是作画的人,白纸绘成什么画面,关键在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婴儿时期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父母的反应,而孩子在适应父母的喜怒时也学会了一种生存策略,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这种调整成为以后所有行为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也雕砌出人格的雏形。我们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看待世界的视角,并不会随着童年消逝,反而停留在我们身上,影响我们未来的每一个决定。

  其次,要学会科学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倾听是一把利器。看了苍鹭和蛤蟆的咨询过程我发现,苍鹭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做的?”你说我听,这样的方式,给了蛤蟆足够的尊重,让他慢慢开始打开心扉,不断成长。减少指责也是一大法宝。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意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多些耐心和宽容,让他慢慢自己去帮助自己,认可自己。孩子的世界观和我们有很大不同,换位思考非常重要,它让孩子感觉自己真心被理解、接纳,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心平气和。

  选择“你好,我也好”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中,我们不仅相信学生是好的、是可发展的,更要重视自己、相信自己也是好的,通过行为和态度,展现自己的美好。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面对失败,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教育过程中挫折不胜枚举,而挫折会产生困惑,困惑是学习的第一阶段。由困惑产生焦虑将成为你改变的动力,激发你的创造力。停止内耗,悦己才能更坦然地与世界交手。

  罗伯特·戴博德先生将人比作一条河流:看似静静流淌,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危险重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失去前行的勇气。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你有多久没有哭了,你有多久没有笑,有多久没有不熬夜,按时的睡个觉,想要开心是否还能找个朋友陪你闹,在低落时又是否会有肩膀给你靠。”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曾经惹出过不少的麻烦与笑话。可就在某一天,他的好友鼹鼠来拜访他时,发现了这个让他吃惊的蛤蟆!蛤蟆当时无比的悲伤,如用蛤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人都不太好!”得知以后,鼹鼠便决定告诉了蛤蟆的好友,于是大家一同决定,要带可怜的蛤蟆去看心理咨询师——苍鹭。

  前前后后一共去了11次,最初初见咨师,蛤蟆便问道:“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战立了,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有这份工作了。”听完咨询师的话后,蛤蟆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却接受了治疗。到了第二次面谈,苍鹭问起的蛤蟆抑郁的原因,蛤蟆哭了,哭的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停一顿的向苍鹭说出了自己的故事;第三次面谈,曾露与他共同探讨了“成长的寓意”,并给了蛤蟆一个作业,让他回忆自己的童年;第四次面谈,蛤蟆就向苍鹭说出了自己“悲惨”的童年,至少在蛤蟆眼里是,但这一次的咨询让蛤蟆和苍鹭很轻松,在咨询快结束的时候,俩人第一次真正地笑了起来,咨询结束后,蛤蟆往家的方向走去,这次的面谈让他很开心,他很久很久没有像当时那样快乐了;第五次面谈,蛤蟆向苍鹭说出了自己愤怒的.表现;第六次面谈,蛤蟆像苍鹭诉说了这周自己和老獾的一次交谈;第七次面谈,苍鹭提出了“挑剔型父母”的问题并与蛤蟆一同探讨;第八次面谈,蛤蟆最终告诉了苍鹭自己与老獾交谈的选择;第九次面谈,是蛤蟆主动告诉了苍鹭自己的人生故事;第十次面谈,他们玩起了“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最后一次面谈时,很明显蛤蟆已经好起来了,他向苍鹭说出了前十次的面谈中,自己的改变与收获,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计划——自己创业!他送给了苍鹭一只小而精致的胡桃木碗,已作为告别,便再也没同苍鹭见过面了。

  蛤蟆来到红狮酒店,是他的朋友为了庆祝他的康复而组织的一个饭局。在此大家都有了新的计划,就连一向笨手笨脚的鼹鼠也有了,各自说完了自己的计划,吃完饭道别,便就各奔东西,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告别与新生吧。

  整篇文章都非常有趣,把现实中的事物转变为童话,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身边的种种。现象,有痛苦,有愉悦,有心酸,有快乐,有失望,有希望,有留下的遗憾,也有新的开始。大家都会做错选择,会莫名其妙掉眼泪,走在路上会突然崩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看晚霞,再次爱上这个世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在人生的长河里,能将自己摆渡上岸的人,只能是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蛤蟆先生原本爱说爱笑,突然一反常态,开始郁郁寡欢,继而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苍鹭十次面谈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逐渐拔开云雾,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终于找回了原来的自己,重获新生。

  蛤蟆先生属于讨好型人格,他在童年时就一直受到父亲的打压和批评,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求别人对他的肯定,他甚至说:“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在苍鹭的引导下,他发现自己一直处在“童年的自我状态”中。什么是儿童的自我状态呢?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父母的'批评,他会感到愤怒。但是如果父母长期批评他,并且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适应这种情况,把自己的愤怒隐藏起来,反之,开始取悦父母,对父母顺从、依赖。孩子也许会对父母感到愤怒,也会因为这种愤怒而产生内疚,这时候就只能牺牲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并不会消无声息地消逝,他会变成另一种怒火,这种怒火看似没有什么攻击性,比如撒娇、任性、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会有一些小孩子脾气,仿佛回到了小孩子的状态。

  我们的童年一旦决定处于什么样的模式中,那么后面就会无意识地坚持这种模式,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底层结构。也就是说,在后面不刻意改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童年模式”将决定他的一生。

  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蛤蟆先生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好在朋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苍鹭。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任蛤蟆自己分析原因。蛤蟆先生才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伤痕,开启了自我性格的探索之旅。

  人生苦难重重,想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几个月以后,重获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它的治疗之旅。虽然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了魄力和勇气。

  蛤蟆先生用它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无能为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而所有的治愈,也得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也许我们也像蛤蟆先生一样,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情绪的低谷期,想要摆脱困扰,只有发自内心的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失去信心或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找机会与朋友聊聊,慢慢释放自己消极的情绪,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这是我最近看完的一本书,也是这个月看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从中我学到了这些:

  1/ 阅读像交友一样讲究偏好

  之前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看到一句话,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你就是要读这本书。

  我发现自己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时,完全是抱着我就是喜欢这本书,想要读这本书的念头。

  而我阅读其他的一些书,比如《资治通鉴》《史记》《全球通史》等,带有不少功利性想法。

  怎么说呢?我想着多看点历史类书籍,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问。

  当然,后面在广泛地阅读后,发现了自己实际上对历史是特别有兴趣的,像《明朝那些事儿》是我目前看过觉得超有趣的一本历史类书籍。

  为什么我说阅读像交友一样讲究偏好?因为阅读离不开注视与理解,而交友和这有诸多相似之处。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恰恰反映了你生活中交友的一些偏好。

  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它属于心理类型的范畴,同时很有故事性,我阅读此书就感觉同一位对心理知识颇有研究,又很会讲故事的朋友交谈。

  阅读时和阅读后对书中的一些句子,都有一种恍然大悟,为作者的见解拍案叫好的激动心情。比如这两句:

  1)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

  2)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2/没有人不希望被人真正理解

  书中第五章里提到,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眼里的蛤蟆大大咧咧、爱搞怪、很顺从朋友的一些想法。

  这总给他的朋友带来错觉,以为他没有什么烦恼,也不太需要多少关注。多年积攒在心头的烦闷和无人理解的.苦恼,最终让平日看起来洒脱无比的蛤蟆变得抑郁了。

  后来所幸朋友们中的其中一位,及时捕捉到了他的情绪,推荐他去找苍鹭进行心理咨询。

  我不仅看到蛤蟆从第一次与苍鹭先生面谈到第十次之后,蛤蟆的“情绪温度计”分数由起初2分到后面给自己打将近10分,蛤蟆彻底改变了,我真诚地为他感到高兴!

  还看到他深深渴望他人全身心的注视和关注自己,那种感觉,他发现自己是被真正认可,被真正理解,以及被真正看到的。

  3/人生短暂,我想怎么活

  这本好书,在微信读书上推荐值89.8%。

  为什么好评度如此之高?大概是因为这本书看似童话,实则是一本生动的个人成长心理学。

  它引导我们发掘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像书中的苍鹭一步步教蛤蟆勇于表达自己的那样。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你是想把这有限的时间,多数放在别人的期待中,还是自己的追求上。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是我们自己本身赋予了它意义。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舞台,我们是身处其中的演员,你是愿意按照以往模式继续上演情节呢?还是愿意在成长的理念下不断上演新的场景?

  新的剧本,意味着改变,意味着需要付出“新的成本”。

  如果是我,我想拥抱这样的改变,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步步地用行动去践行我的追求。

  我想要的追求是什么呢?及时满足自我需求,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当然,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悟,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小伙伴,我期待和你们多探讨交流一番。期间,我也有一些疑问:

  1)童年时的创伤真的可以治愈吗?

  2)工作和生活需要分的很清楚吗

  3)想要寻求自我改变,通过刻意练习真的有效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童年多悲惨,成年多“变态”!

  “变态”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贬义词,其描述的只是一个非正常或非健康的状态。特作此声明,以免误会。

  我建议一个哥们去看心理医生很久了,最近终于有了回应,他说:“我哪有什么心理问题,医生都被我怼得无话可说。”

  在我看来,这恰恰说明了这哥们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近乎精神病。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要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的原因,因为没人会承认自己心理有病,抗拒甚至是敌视心理医生也是常态,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最初见到心理咨询师时便是这个样子。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先生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这本书贡献了不少经典的句子,诸如: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坦白地说,这是一本带有鸡汤性质的心理学科普著作,作者怀着善意编制了一个美好的心理治愈童话,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太多的'蛤蟆先生正在和苍鹭医师较劲,有太多的蛤蟆先生已经放弃了治疗,不是他们觉得自己没问题,而是童年时代的创伤是一个大概率无可救药的死循环。

  就我强烈建议去看心理医生的那位哥们来说,在我了解了他悲惨的童年后,彻底明白了他匪夷所思的行为根源,也彻底明白了,他真的改不了。

  这位哥们有好几个哥哥和姐姐,年龄最大的比他大了将近20岁。本来就不富裕的大家庭,使得他从小得到的关爱就少,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去世早,父亲年龄大了,而且子女本来就多,有的都成家了,干脆做了个甩手掌柜,这哥们来了野蛮成长。

  当他前妻跟他打电话抱怨上小学的儿子在学校调皮时,我很理解他的情绪根源,他愤怒地向前妻咆哮:“你这人就是心太软!他不是在学校跟老师对着干吗?送派出所让警察管,让他早点知道人生的残酷!我小的时候我老子就从不管我,只给点吃饭的钱,为什么我能长大?”

  这种精神病级别的伤人言论不止一次出现,不幸的是我还听到过一次。

  这一次是他的现任妻子跟他电话抱怨两岁的孩子哭闹不停,只听他又是十分烦躁地说:“就该由着他哭!你这样带孩子,累死你活该!”

  我作为一个外人,听到这些话感到的是彻骨的寒冷,这是一个人类该说的话吗?

  每当这哥们抱怨社会不好的时候,我总会玩笑似地回敬一个观点:“或许别人有资格抱怨社会不公,但对你来说,当前社会就是太好了。在和平年代,你肯定是屈才了。如果生在战乱的年代,你这人绝对有帝王将相的前途。你看人家刘邦,在被项羽追杀的时候,嫌车子里人多速度慢,直接把老婆孩子踢下车,我看你也有这个魄力。”

  玩笑归玩笑,因为我对生物学和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就多了解了这哥们的一些童年背景,我发现他的悲惨之处并不止于母亲的早逝和父亲的不闻不问,他还经常遭受同龄人的欺凌,没人倾诉委屈,更没人给他撑腰。

  如今的这哥们是个典型的施暴者,但在了解了他的过往之后才发现,其实每一个施暴者都可能是受害者。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将会伴随终身,折磨他们自己,也折磨他们的家人。

  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而且也就那么短短几年,但给人带来终生折磨的伤害往往发生在那短短几年。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如同大多数的童话故事的幸福结尾,蛤蟆先生得到了治愈,可现实中的我们却真的很难被治愈。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童年创伤,也许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的一记耳光,也许是当你撒娇求抱抱时赶上了烦躁的父亲把你烦躁的一推,也许是你看到了父母被人殴打,也许是父母无休无止地争吵及离婚……

  最严重的童年心理创伤往往来自父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还有一句名言说:“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我认为这话不全对,一个人若生在一个问题家庭,他的未来只有两个方向,要么成为和自己的父母相反的人,要么成为自己父母的复制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将自己在童年承受过的伤害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经历过忍饥挨饿的童年,能活下来就是胜利,而他们的父母,也未必有过衣食无忧的快乐童年。

  这是一个民族普遍的心理伤害,然后普遍地传给下一代——我承认,我多少有点精神不够明亮。

  更何况,还可能有其他的伤害,譬如一个变态的亲属或邻居,一个邪恶的老师,一个霸道的同学……

  当然,社会在整体上是发展的,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一个个家庭也在缓慢地自愈着伤痛,希望00后可以更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这本书讲了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十次面谈,在读的过程中,让我想到我的咨询师,也会把自己带入到蛤蟆的角色里,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现在的咨询师已经进行了28次咨询,还在探索中。

  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像蛤蟆一样期待咨询师告诉我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但咨询师没有给我答案,而是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陪着我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却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

  在书中看到“共谋”的时候,让我很有触动,“共谋”是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让自己产生某种感受。我们会觉得是别人“让”我们产生了某种感受,但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别人或许会影响你,但最终还是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观点是让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包括情绪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我们有力量来改变处境,也有力量改变自己。我认为,当我们为自己负责后,改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书中提到儿童、父母和成人三种状态,当处于“儿童状态”时,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当处于“父母状态”时,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当处于“成人状态”时,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突然发现,36岁的'我,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现在才开始有意识地向“成人状态”努力。有时候,会有些心急,觉得自己成长太慢,领悟太晚,但这样的想法太多的时候,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成了阻力。这个时候就像跌倒在地的感觉,以前,肯定会给自己打鸡血,让自己赶紧站起来勇往直前;现在,开始允许自己在地上趴一会,整理好心情,再爬起来,也允许自己不爬起来。感觉自己变得消极了,但却更有力量了,因为我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了。

  其实,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咨询师一样,有很多种流派不同风格,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可他因原生家庭的原因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通过和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蛤蟆走出了心理阴影,拥抱新生活。

  这个故事看似很简单,事实上它包括了太多案例和典型心理活动。首先,我想谈谈蛤蟆为什么会抑郁。在第三章时,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蛤蟆连我的忠告都听不进去,他的健康状况一定十分糟糕的了。”这样一句话不仅可以看出獾性格上有些自大,这幅场景也更像是一个大人在批评孩子。相处模式,朋友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第四章中,在蛤蟆的回忆中,父亲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他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这也反应了蛤蟆原生家庭中父亲的严厉,与对他“轻视”的评价。原生家庭,挑剔型的父母,为蛤蟆埋下了一颗抑郁的种子,使蛤蟆处处顺从,处处迎合他人,下意识地以父母行为去左右自己,去判断是非对错。蛤蟆,完全成为父母的翻版。

  第三,蛤蟆本身原因。从整本书来看,蛤蟆前期一直是小孩子的状态,我们将之称为“儿童自我状态。”这种状态使他的一些感受和客观事实发生了偏差。这也导致在朋友生气时,蛤蟆会下意识讨好,且那可能并不是他的错。当然,状态没有好坏,只看场景,就像情绪和性格一样。

  也就是说,因为原生家庭父母的挑剔,因为朋友指责,因为自身情绪化,蛤蟆怎会不抑郁?当然,我认为自身原因最重要,毕竟心态决定一切嘛!

  很庆幸,蛤蟆经历成人自我状态,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接下来,我想谈谈,咨询过程中我的想法和感受。苍鹭,我们暂且将他称之为智者。智者与蛤蟆的第一次谈话让我记忆犹深。他们只是坐着没有说话,照常理,做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先入为主,说点什么吗?为什么不呢?我认为,他是想让蛤蟆知道,心理咨询是个自发的过程,想要变好也得是自愿。

  第二次谈话,苍鹭帮助蛤蟆打开心中的怨念,蛤蟆说出了那一段不想回忆的往事。其实,抑郁的过程不过就是:坏情绪,压制。坏情绪,压制……这样反复下去,总有一天会抑郁。而智者便是要蛤蟆自己把坏情绪放出来,像气球一样,把气放出。经过第十次谈话后,蛤蟆获得新生,幸福地规划未来。蛤蟆走出来了!蛤蟆终于走出来了!蛤蟆心里充满阳光,哪里还有黑夜呢?

  最后,我想说,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因为我也有那么一段时间像蛤蟆一样闷闷不乐,可即便如此,我也和蛤蟆一样走了出来。其中,我认为十分关键的一点——自身强大的信念!要相信:我可以,我可以,我一定能走出去!记住:纵使世界再黑暗,心中再痛苦,也要选择微笑,选择快乐,选择自信,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爱自己。真正能治愈你的,还得是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这本书是我开启心理学主题阅读的第一本入门书。这本书我做的笔记并不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浅显地结合蛤蟆与苍鹭之间的对话,娓娓道来。我做笔记有一个额外的习惯,不单会标记感触的句子,也会把“概念”标记出来,回顾的时候,如果概念还是一知半解才知道从哪里巩固。浏览做过的笔记,大多数都与“实践”有关联,我在阅读时,多半会结合当下的心境进行扩充和思考,不由得会多加很多主观上的感受,即使作者没有这层意思在,所以我的每篇读后感都是当下心境的真实体现。

  虽然阅读并不是为了实质性得到什么,但我从这本书中确实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关于人际对话。当蛤蟆接受完心理治疗,还沉浸在谈话中,并未来得及抽离时,苍鹭询问他是否没事,蛤蟆实话对苍鹭说,“我没事,只是你给我那么多东西思考,我的脑子嗡嗡直叫,头晕乎乎的。”看到这里时,我以为这仅仅是简单的问候,也许苍鹭会解释晕乎乎是为何,但苍鹭只是简单道,“那么回家路上小心些。”在这章的末尾,我本想急急进入新的一个章节,却在这里不由得停下思考,是否有一种“冷漠”的表达:并不是针对对方的回答而回答,而是基于回答联想到对方之后可能会涉及到的行为,以此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的回答。所以有了上述的并不针对“晕乎乎该如何处理”,而是回答“那么回家路上小心”。“冷漠”似乎也谈不上,像是一种更加周到成熟的应答,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意外的启示。

  除此之外,我还获得了一些“内心声音的确认”以及“支持”。

  1,实践确定自我

  最近,我总是希望突破他人对我的一些固有的评价,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样的反馈,与此同时,我又担心万一改变了之后我便“不再是我”,这也让我感到惶恐,并借口停滞不前,对现状再次感到烦腻也确实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得不做些改变,以此保有对自我生活的新鲜感和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千变万化的样子底下却是一成不变的性情。”这是我这本书划下的第一句话,也是我内心声音的一次确定。不断突破带来的是新的改变和面貌,但不代表就要因此改变自己原有的部分,实践带来的可能性是某种确信感,从这点上来看,多说无益,新的一年需要更多的实践。《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依旧是我,是“更好的我”。

  2,我们“选择”自己的情绪

  时间过去许久,我依旧能想起让我痛苦的事,回忆并不会让我欣喜发现某件事似乎变得模糊,相反每一遍的细节刻画得都更饱满,让我深陷不已。当然并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就开始从此遗忘,而是有了这本书在阅读中的意识铺垫,在往后类似书籍的不断累加中,我换了另一种方式进行“悼念”,这个改变让我感到神奇,同时我真正感到轻松,好像生活的齿轮开始运作了,虽然不知道未来将以什么形式呈现对这些事的“悼念”,但好在它们不会继续折磨我了,和平共处时,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能够控制情绪,甚至能够从中得到我不曾想象的想法,至少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我将以什么形式去做什么事,我只想早日遗忘。

  3,倾听的力量

  窝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里,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化,表达清楚一件事需要花时间斟酌用词和思考听者的处境,这么一来,要说出口,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当我意识到这件事后,我开始每天说很多话,满脑子的想法急于脱口而出,想看到他人的反馈,很显然锻炼过了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察觉到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倾听自己/他人的声音。在这点上,我可能是听自己的话大过听别人的话,所以当我开始真正倾听他人在说什么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我没有耐心。我也能够给自己时间缓冲看到了他人究竟在想些什么,话外音又是什么(我们很少真正做到“听”,区别于简单的听到,而是内心的想法)。书中特定人物獾就代表这一类人,总是“教导者”的角色,时常批评他人的短处。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每一个人物都能或多或少映射一些自己的影子,能察觉到一丝“熟悉感”是挺有意思的事,“世界上的不是人的我的分身们”。

  4,批判自我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常常因为一股没办法把握的'风气,看到他人如何严苛对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了保护自己选择闭口不言。还有一股更甚的力量:严苛对待自己(打击自我)。我时常看到很多身材焦虑、容貌焦虑的担忧,我也时不时会这样消极地看待自己。这两股力量看似方向不同,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对待事情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过于严苛,不断拿心中的尺子度量,按自己的标准开口评价,忘记了前提:这是现实中一个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不是一个个“不达标的机器”。去年开始,我有时候也会过度苛责自己是否做了“不符合尺子”的事,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树立好自己的底线,底线之上的事哪怕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也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于是越来越多好玩的新鲜的事涌进我的世界,给平凡生活的我平添了成倍的快乐。

  5,完整地思考(表达)

  为了转移我的说话欲,我把大部分的想法保留成文字记录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欲望,但同时我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它们并不完整。我从没有一鼓作气地写完大段大段的长文,把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逻辑地叙述下来。总是担心灵感一闪而过,就用关键词记下,事后便不了了之。我一直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奈何想法实在太多,一切停留在原有的样子。蛤蟆在过程中不断改变,“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他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虽然作者写下这句话并不完全处于我主观所想的想法,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有个想法一闪而过,那就是我没有“完整地思考或者表达过”,即使曾经有些感触和领悟,即使曾写下过只言片语,但它们都浅浅地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因为我担心错过才被保留下来,而不是因为我要深化他们。

  这是我今年认真写完的第一篇读后感。实话说,这本书与之后阅读的其它主题书相比,感触并不多。我仍洋洋洒洒写下了这么多感受,果然“逼”自己做一些不算难的事还是能够做到的,也久违地感受到了心流体验,真是美好的夜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这本书讲了有点抑郁的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医生苍鹭做心理咨询,并逐渐好转找回自己的故事。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书很薄,一共才199页,几个小时就能读完,读起来没鸭梨~

  我们可以将本书视为一次理解自己内心的契机。开篇蛤蟆先生长时间不开心、觉得生活无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的状态我曾经也有过,虽然当时不太懂,但现在想来,可能也稍微有点属于抑郁前兆吧。当然,自从我找到目标后,这些症状都消失了。

  假若我当时读到这本书,应该可以更快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到自己。

  接下来通过几个问答,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

  1.蛤蟆先生为啥来做心理咨询?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知道一辈子都干了些啥?又干成过啥?

  真正让我受伤的是身边的朋友对待我的方式,他们指责我打击我羞辱我。

  2.人最基本的感情有哪些?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人的某些基本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基本感情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3.为啥要怄气?

  你得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

  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4.童年里,谁对你影响最大?

  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暗指父母)欺凌和伤害,他可能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可能会出现“顺从行为”,“取悦”,“道歉”,“依赖”。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5.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强←—→弱

  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

  6.自我状态的三种类型有啥区别?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只有处于这个状态,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7.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

  我们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你对自己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比如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答案有4个: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8.情绪有用吗?

  当你有恐惧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办法放松。

  虽然你开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若不是小朋友极力推荐,这本书是不会出现在我的阅读书单,但没想到开卷一读就手不释卷,不断打开一个个新视野。它不仅仅是一本成人童话书,更是一本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它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根据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经验而撰写的一本书。

  翻开书来,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动物作主角,来演绎和诠释一个心里忧郁的人去做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版本。随着情节,跟蛤蟆先生一起做了十次心理咨询。所以,它是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读起来通俗易懂,温暖而又治愈。故事讲述了原本热情时尚,喜爱冒险的蛤蟆先生由于原生家庭遭遇,深陷抑郁不能自拔,后在动物好友河鼠、鼹鼠,还有獾子大哥的帮助下,通过苍鹭心理咨询师,终于重拾快乐,获得新生。为了更好地分享,结合故事情节细聊。

  其一,蛤蟆不幸的根源和必然性。蛤蟆先生的童年不能简单用幸运或不幸定义,若他与尚在生活底层、艰难谋生的人对比,至少他拥有富裕的生活;但若与被家庭的爱和温暖包围的人相比,他又是不幸的,所以,凡事都需辩证地去看待,没有绝对唯一。蛤蟆,一个拥有剑桥大学学位,拥有显赫家世,拥有豪华庄园物质生活的他却患上了抑郁症,何其幸?何其不幸?!智慧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引领我们看到了他的不幸的根源和必然性,第一是他父亲的不认同、不信任、不肯定;第二是他母亲不负责任的爱,第三是熟人的对比。第四是自活在外祖父生命的阴影之下,第五是牧师河鼠的否定和贬低,第六是牧师和树獾的否定与贬低。林林总总的创伤堆积,让蛤蟆日渐委屈压抑,最终失望而抑郁地活着。

  其二,这世上,从来不缺带伤的人。蛤蟆先生从小生长在没有欢乐的家庭,从未感受过爱和温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责难。从七岁被送到私立学校到大学选择专业,再到继承家族产业,他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由他人决定的。原生家庭的伤让他形成自卑且敏感的性格,生活中的一桩桩继续折磨他的琐事像一把把刻刀在他心里划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伤痕,他抢过马,偷过钱,一路颠沛流离,最终被捕入狱。生活没有善待他,终于,他内心的防线在出狱后彻底崩溃,患上抑郁症。蛤蟆先生就是你我的现实写照,在蛤蟆先生身上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毕竟,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蛤蟆先生所面临的沮丧、无助、挣扎和悲伤,如果你深陷消极情绪无法自拔,就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看不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但是,一旦蛤蟆先生重新换一个视角看待问题,从父母到朋友,再到自己,他觉得一切都变了——原来,所有的不快乐都源于自己的态度。跟随蛤蟆先生的成长与改变,自己也经历一场心理疗愈:从孤独到快乐,自己完全可以做到!

  其三,面对生活的伤,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治愈。蛤蟆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幸亏好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让蛤蟆自己分析原因,他才明白,必须为自己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在苍鹭医生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内心的伤痕,开启了人生、自我性格探索之旅。人生苦难重重,想要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其四,生活只能治愈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这也是心理咨询的.根据所在。几个月后,获得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他的治疗之旅,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来魄力和勇气。蛤蟆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只能治愈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无能为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们的内心感受,而所有的治愈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能够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其五,学会悦纳自己。在书里你会看到苍鹭发人深省的问题: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正在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蛤蟆先生从儿童自我状态与父母自我状态逐渐转变到成人自我状态,开始重新定义自我,重新满怀希望,用去行动与过去的自己和解,积极阳光地去生活、去探索、去出发。蛤蟆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是芸芸众生的画像。与生活交手,我们都免不了创伤,倘若我们总被击垮,失望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是停止自我批判,对自己好一点,好好爱自己。与自己和解了,才能更好地出发,因为生活就是一个与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讲述了蛤蟆先生深陷抑郁,在心理医生苍鹭的帮助下,重获快乐的故事。通过童话的方式讲述了很多心理学入门概念。里面的内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但整体逻辑严密,使得整个故事具有连贯性,让很多细节都有真实的感受,会不禁与自己的经历联系到一起。

  我们都有过和蛤蟆先生相同的经历与内心挣扎,表面上看起来充满活力,但实际内心却总是闷闷不乐,害怕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甚至会逐渐开始怀疑自己。遇见有些人与事情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最糟糕的是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好的情绪和心理呢?书中讲解到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会进入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儿童状态”,这种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感情,快乐、深情、愤怒、悲伤和恐惧。当我们进入儿童状态后,我们的感情和行为都会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第二种是“父母状态”,当我们处在父母状态时,言行都是在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会想着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当我们处于父母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了相对影响。第三种是“成人状态”,这种状态表现得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在这个自我状态里,会更像一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会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当我们处于“成人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海中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情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在这种状态里,才可以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也更加容易找到自己,回归内心。

  对于这三种自我状态,我们处于任何一种状态时,我们是不自知的,因此,就造成了很多“不快乐”,对于不快乐我们往往都习惯于怪罪在他人头上,觉得父母不关心,朋友不理解,伴侣不在乎等等,但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往往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不理解自己”所造成的不快乐。所以我也要像蛤蟆先生一样去改变这个现状。

  书中写到“我很好,你不好”、“我很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这四个人生坐标。蛤蟆先生最初是典型的“我不好,你好”,这代表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一类人总会认为自己很差劲,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差,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习惯扮演弱小可怜的角色,处于儿童状态。与之相对的獾是典型的“我好,你不好”獾这种坐标的人,对应着挑剔型父母状态,总觉得自己强于他人。这四种坐标中“我好,你也好”,对应着成人自我状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往的坐标。这是一种更好的人生方向。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会想到一句话“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但我现在看来,所有的一切更多取决于一件事,“想改变的决心有多大”。正如书中所说“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2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17

学校心理医生2019年工作计划08-07

《藤野先生》读后感04-28

藤野先生读后感08-17

《波普先生的企鹅》读后感05-01

藤野先生读后感04-29

藤野先生读后感15篇08-18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01-17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