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
钱穆先生从组织架构、考试、税赋、军事这四大方面讨论了主要几个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经营几大方向,去解释很多历史出现的问题。用这几大方向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窜联是理解历史很好的方式。本书清朝和最终章有不少直白的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
此书关于以上4大制度的讨论不作过多讨论,这部分很值得一读,通俗易懂。只想对本书最后关于钱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观点和问题。
1、钱穆先生明显是对清朝非常不齿,相信很多汉学人士也是这样像的。文中又说中国只有清朝才对言论自由这些有规定,其他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论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励言论自由。感觉本人与书中其他中国人一样,对历史有误解,也觉得有史以来我国不是一个十分言论自由的地方。
2、钱穆先生总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一早就实现「政治参与度」,解释民众为何不像西方民众如此喜欢讨论主权问题。先生文中指出中国一直主权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权方面的讨论。我想政治参与度的需求也不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不讨论的原因难道不是民众部觉得自己对政治有参与权?如果有此追求的科举制度能满足,但也不能说明自古我们民众就有这个诉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权是人民这个意识
3、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早已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在这个社会里的一切力量都平铺散漫,很难得运用。因其是平铺的,散漫的,因此也无组织,不凝固。这是为什么孙中山无法动员大家革命。这个也不敢沟通,革命难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动,没有动员起来难道不是运命共同体没有找对吗?
最后要赞同一下钱穆先生,中国政治体系和文华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学习。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
近日浅读钱穆先生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悟如下。
整体而言,本书系统论述了自汉朝至清朝的政治、人事、经济和军事制度,语言平实,内容精辟。本书对于汉唐政治论述最为精彩,对于明清的论述却有失客观。尤其是对于清朝几乎全盘否定,“私货”较多,这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所致。
关于经济制度,关键就是土地与赋税。客观来讲,自汉以后,中国土地公有化的尝试大体都失败了,土地兼并基本不可逆转。当代的中国,原则还是保持了土地公有制,政策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但是近20年来基本处于裹足不前、“遮遮掩掩”的状态,相关制度尚不如明朝“鱼鳞图”先进。针对房地产问题,大体上还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命令与市场管控措施,没有采用变革制度的改革手段解决,即不敢改,更不想改。
而赋税制度的'难点在于如何向富人收税,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起到“节制资本”,甚至“引导资本”的作用。客观来讲,历朝历代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向富人收税”的问题,甚至还出现“政府租税愈轻、地主愈便宜”,农民给地主交租愈多的情况(当下广东也有此趋势)。个人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需要有强势政府,消除“皇权不下县”,保持政府对“毛细血管”的控制;二是有系统精确的“册籍制度”,因为很多朝代税改的起因都是“册籍混乱”导致政府收不上税,可以推广使用区块链技术彻底解决“人为造假”“年久失真”等难点问题。
关于人事制度,关键是解决官员怎么来、怎么上的问题。从最初的贵族世袭、到举孝廉、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唐以后的科举制,整体趋势是扩大人选范围、竞争性选拔、标准化考试。这也给我们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比如建立更大范围的人才市场、破除人才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巩固并深化竞争上岗制度、将组织遴选与量化考核向结合等。当然,本书对于八股文制度的抨击有失偏颇。八股文本质上是一种标准化考试,仅靠“八股取士”与孟董提的“逢提必竞”一样,都是一项制度走向绝对化、极端化的表现,但制度本身并无问题。
关于政治制度,关键是如何处理君权与相权。明清两朝虽无名义上的宰相,但后期的张居正、李鸿章等人已近乎“宰相”。这一项内容相对敏感,不做展开。
另外,本书有很多金句,简要摘录如下:
“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大体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
“但究竟此制仅为一时的救弊措施。如同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评九品中正制)
“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制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制度愈繁密,人才愈束缚。”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3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这是实话。中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发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当前世界中独占鳌头。对于中国来说,二战后的物质景象就是一穷二白、白纸一张,然而人民的思想却远远不是白纸一张,而是沉浸着中国两千年封建思想的余辉,思想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视,两千年思想又不会在一代两代的传承之后荡然无存。物质可以摧毁,可以再建,思想由于不可见往往不能受到重视,中国目前的发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实质上在人民的思想,试想人人都赞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赏民权法治,国家制度又岂能停滞于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4
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对汉、唐、宋、明、清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兼及经济与军事制度,作了一番提要钩玄的概括述评,叙述各自因果演变,指陈各自利害得失,言简而意赅,构筑了一部简明地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虽不乏意气之言,可能也有史实的错误,但无损这部书核心思想的启发意义——中国古代各项制度的产生皆有其复杂的原因,都有前代渊源,也都会有后代沿革,都既有长处与成果,也有弊端和失误,因此,要从宏观的历史视野观察其产生和流变,要深入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思索探析。不应抱残守缺,但也不应以“黑暗”“专制”等词语简化前人的政治制度,不应断然否定和抹杀前人的政治智慧,应该取精去粗,明辨得失,以真正推动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
今日拜读钱穆先生名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文科类的同学最早了解到钱穆先生这个名字,应该是高中时期吧,遇到各种的历史的材料呢,那时还有钱乘旦。斯敏斯塔夫阿诺斯的,这些历史大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没有真正的读过他们的作品,说来惭愧,经过推荐决定从钱穆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入手,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丝启发吧。
拿到整本书,这本书的通俗易懂,这也是受白话文的影响,在建国后通过整理得来的,整篇行文流畅,不臃肿和高中历史课的感觉很像,准确说更像是对高中课本的一个延伸。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本书从我们最熟悉的5个朝代,秦,唐,宋,明清,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5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皇权地方选举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入手,清晰的给我们展现了时代的整个政治脉络,许多之前一知半解的问题,我也找到了一些方向和答案。
从历来到历史中去,一直是我们了解学习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去摆脱现实的枷锁,钱穆先生可能给了我树立一个很好的典范。
任何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不会有绝对的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的利弊而判定,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有的时候我们对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时代的评价是否过于片面,提到1912年前的中国,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想到黑暗专制等字眼,可这样对他们来说真的公平吗?在本书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答案。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由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传统文化之误解,我们若能平心荷官的来检讨中国文化。该首先检讨传统政治,在中国文化精神偏重人文见,其中儒家的抱负哪一项注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重视政治这一环节。
此证只分两方面讲一讲人是二假制度,人事比较变动,制度有人创意,有人订个修订,亦数人事比较稳定,若离开人世谈制度,则制度也只是条文似乎枯燥无味,无可再讲。
从秦到清20xx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简单说成专制统治了,客观的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参考,还有许多错误我们能避免,就像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书总结下来有以下4点: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2.中国历史传统政治造成各阶层一天天趋于平等。
3.长久安是人人所希望的。
4.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天天的繁杂化。
综上所述是个人发表一些浅显的观点,喜欢政治历史的朋友,一定要买这本书看一下,一定会给自己有新的启发和收获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6
本书读的有点懈怠了,读的心得少了,昨天最有心的一句话就是,考试只能识别人才,不能培养人才,过去中国人才的培养在于贵族,在于门阀,在于上层人士的耳濡目染,这些东西,可能听起来,让人很难接受,但是确实是这样的,不能不承认。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是部分,钱老什么话也敢说,因此对于本书我觉得还是要认真的学习,争取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学习完。
昨天学习的明代的制度,提到了张居正,这可是中国一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很客观的,他既承认了张居正确实对于明代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分析了当时人们一直反对他的.根本原因,制度限制了张居正的作为,是他在当时不被认可的是制度,因为内阁真的不是宰相,但是他却做了宰相应该做的事,中国这个社会对于名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必也,正名呼。
还提到一个人,就是第一能臣曾国藩,现在才知道,翰林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对于读书人的最高礼遇,你考试好了,那国家就许你一个好未来,然后你专心学习,学习很多东西,学习如何做官,如何处事,当时不明白,曾国藩又不是什么要员,为什么地方政府,每年要给他们过年送供奉,原来他们以后一定会做官呀。
学习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时间,读书因该是学习的一种休闲,不应该成为主要部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7
酣畅淋漓!把汉、唐、宋、明、清的制度讲得很清楚,又不失重点!行文简练,但叙述清晰,很容易理解!钱宾四是教师出身的.,可现在又有几个老师像他这样?现在的历史老师不是念课本就是在插科打诨,课内讲不好,讲些无聊的玩笑话!学生的辨别能力又差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先生讨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权分配、政治组织,从选举、经济、军事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评判的关键依据在于制度实施时的真实反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中客观发生过和存在的,不能仅凭现代理论或熟知的价值观做出主观推测。
制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代表性。每项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理论思想和历史原因,如果只就事论事,抽象地讨论某一时期的制度,既不合理也不严谨。钱穆先生认为,政治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一项制度从制定到执行,涉及的社会因素繁多复杂,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设身处地,剥茧抽丝,充分考量。
制度是动态的。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现实情况,如果情况有变,制度也将相应调整。因此,制度评判也应是动态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此外,成熟理性地分析制度需要明白,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不好,因为“若一项制度一直好,则会使政治窒息,不需后代人来奋斗努力;惟有制度出错,才能让人保持警醒,始终保有改进努力的心态”(35);更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制度不断被修改、被推翻,但制度背后的核心观念需要被发现、被提炼,“所贵的是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原之可靠性愈大”(56)。
中国传统社会鼓励书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造成了读书人竞求上政治舞台去做官,所以钱穆先生“诊断”中国传统政治有臃肿病。这一现象的优点是,官员可以在政治表现中试炼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与实际得以结合。弊端则更加明显,大量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文官的社会地方不断上升并愈加牢固,很难再有其他政治力量可以与文官相庭抗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196)。“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值得被称颂、被学习,但当是否能写出精彩文章成为衡量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主要标准时,社会价值观已经偏离失衡。受篇幅限制,钱穆先生不能在书中辅以更多史料,但结合相关书籍文章,可以看出,受文人当道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务虚的社会。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水利工程,不同朝代都出现过“不是专业人不干专业事”的纸上谈兵事件。一方面,有志有才之人拥挤在从政做官之道,另一方面,工商等社会其他行业鲜有人问津,再加上繁密的法令制度,重重束缚,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社会难以革新、没有起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制度面向社会大众,应当是无私的。当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公私之间可以权衡。钱穆先生认为,有私心、谋私利的只能称为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恰恰有许多私心,所以他在本书中作了严厉批判,言辞虽然激烈,但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政权抑制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禁让我联想到孔飞力的'《叫魂》。也许在钱穆先生看来,那场惊动全国的“妖术”恐慌正是清代法术的直接印证。
制度是在宏观层面制定的,但却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清代中叶以后,丁册不再需要,于是一个国民,如果没有田地,不参加科举考试,不违反乱纪,可能永远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也许在富足的和平社会,不少个人甚至会拒绝主动与国家发生任何联系。但是,如果个体的信息无法传递汇总至政府,那么执政者很难对宏观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更难顾及到那些弱势人群。
钱穆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帮助、促进国民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浮于表面。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但社会过于平铺,所以缺乏组织力量。确实,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政策执行阶段,民众自主自发的意识和力量都比较缺乏。然而,共尊共信心恰恰是自下而上积累而成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9
钱穆先生是史学界鼎鼎大名的大师,不过念书之时,也没读过他的几本书,印象寥寥。几日前师大一位故人在微信告诉我,近日正重读钱穆,然其满篇崇古,着实让人不忍卒读。在他的鼓动之下,我便挑了钱穆先生最薄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探究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宾四先生的讲稿整理而成。全书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讲,这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钱穆先生从人事和制度两方面重点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则侧重政府组织、财政税收、铨选制度与国防兵制,四项都可谓是立国之本。钱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释了他完成此书的意义,他谈到“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视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政治之误解。”可见,钱穆先生并非坚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为一个严谨学者为中国传统政治正名,这是他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务,我以为可以概括为“破除误解”。此外,钱穆先生还说道:“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这一观点我想可以概括为“人事、制度配合论”,即人事与制度均不可偏废。
钱穆先生从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条线讲下来基本上中国王朝制度的脉络就十分清晰了。一个朝代不到两万字的篇幅,从阐述政府组织中皇室与政府之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关系,以及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点、政治之得失立现。环视当今,恐难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从秦至清两千年的传统政治,不能简单说它是专制政治,但是客观而言,除了很多宝贵经验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国传统政治的进程似乎是越走越狭隘,到最后的清代部族政权将之前的优良政治传统几近耗光。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我们讲政治制度,有一些确实是制度,有一些则只能叫做事件或法术。制度指政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他又说“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明代,有许多只能说它是一些事,不能说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说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回头来看中国传统政治中一些政令,方才明白原来每一项均有来历有出处,有出于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权术。历史、大众、精英、权谋与制度这一切具有裹挟力量的因素将国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钱穆先生从严谨的历史研究中总结出中国传统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说是趋势: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国家统一是政治上应该绝对争取的,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二是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于平等。这一点可能与大家平日的想法有差距。钱穆先生说的平等并非西方普世价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而是指贵族、大门第的没落,中国社会自宋以下,造就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中产阶级的消亡与缺失。
三是长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知识分子,至多也只能维持三代。实质在讲中国知识分子在绵连几世的皇权面前自感卑微。结果便是皇权的日益尊贵,而经铨选制度进来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政府之权的日益卑微。
四是中国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治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这也被当代的管理学家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而且钱穆还有一个可能与今天社会共识相矛盾的观点,他认为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法治的,即制度化,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
大师的书往往不仅让人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从古至今都在困扰着我们,或者说是今天的解决方案也未必让人满意。所谓读史以鉴今,今天我们的政治已经走上了一条新路,传统政治的积弊,虽是历史,同时也还是现实,依然有其现实意义。英国哲人罗素曾说:“讲哲学,至少有一个功用,即减轻一点人的武断。”钱穆先生说:“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为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
回顾自身,读书不多,武断不少,到如今方才正本清流,开始有些许独立思考。拉通来看,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这种毁灭重生的螺旋趋势吧,只是悟的早与晚的问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
这本书在灌输一种思想: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建立在前一种制度的弊端上,我们不能脱离历史,就单纯的评论一项制度的`好与不好。
作者把制度和“人事”分开讨论,但是我认为是制度的漏洞而使“人事”(人为的错误)蔓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1
中华民族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起到清朝的覆灭,前后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在这几千年中,朝代更迭,制度兴灭,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都与之休戚相关。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秦朝的大一统,西汉的辉煌,唐朝的盛极一时,宋朝的积贫积弱,明朝的黑暗,清朝的翻天覆地,都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把一个朝代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这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就是它的根系。伴随着中国的版图不断地扩大,如果没有较为完善、考虑周全的政治制度,这棵大树就难以茁壮成长。从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政治制度是普适的、完美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从中汲取精华,吸取教训。
钱穆先生作为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学者,对于政治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他选取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五个朝代对它们的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纵向的比较,进而得出了一些有关历史发展的结论。
初读此书,我对之前不甚清楚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再读此书,我横向地看到了政治制度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纵向地看到了历史变迁的轨迹。
从政府组织看朝代风貌
政府组织是政治制度的根本,从一朝的政府组织可以看出窥见当时的政治风貌。在中国古代的政府组织的更替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对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力量。一对是皇权与相权,另一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整体的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衰落,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衰落。过去我们总把古代的政治制度用“封建集权”一言蔽之,然而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出,尽管看起来皇帝处于所有人之上,统管天下各种事务,但实际的政权却是在政府手里的。宰相代表政府,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简单来说,皇帝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而宰相则是决定政治的人。在相权极度衰落,皇权不断加强之前,古代政府是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因此如果把中国从秦汉以来的政治制度都描述为“封建统治、皇帝专制”恐怕是不合适的。在秦汉时,我们有郡县制,中央政府设有三公九卿,宰相统领行政权。到唐代,相权被分割,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权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宰相的权力;到宋代,相权愈加衰落,只剩中书省在皇宫内承旨,设立了专门的选人用人机构,财政、军事权也被分割,皇帝专制也随之加强,但还并未形成完全的皇帝专制。而到了明清两代,宰相被废除,行政权落入了皇帝的手中,此时才是真正的皇帝专制。历史上有明君也有昏君,但即便是明君也难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有充足的精力来独自治理好整个国家。皇权的加强是权力欲望的膨胀,是对拥有的权力的一种不安全感。从皇权的大小与社会兴衰的关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过度的皇帝专制是朝代覆亡的一大原因。
纵然适当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但过分的专制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活力的缺失确是不可估计、难以弥补的的损失。在历史上,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如何管理好这一大片土地是一大难题。如果过度中央集权,地方政治将会失去活力;而如果过度放权,则会出现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由此观之,集权和放权的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的平衡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回看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发现,在汉唐时代,重要的是解决地方的混乱问题;而在明清之后,更大的问题则是如何避免过度集权使整个国家失去活力。
从各朝民生看兴衰轨迹
土地是古代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所有制影响着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钱穆先生在书中说:“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这描述的是先秦时的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被贵族占有,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但随着私田的开垦,这种制度也不复存在。到了汉朝,则实行的是土地的私有制,国家向土地所有者进行征税。但土地私有制带来的是土地买卖兼并的情况,富人拥有大片土地,而穷者却没有赖以生存的一亩地。而唐朝则是沿袭了南北朝和隋朝的均田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无地耕种的农民,在耕种一定年限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在死后归还国家,此时的税额仅为四十收一,极大地为贫穷百姓减轻了负担。
形容政治清明时我们常说“轻徭薄赋”,因此除了土地与税收之外,影响百姓生活水平的还有徭役。在唐代以前,兵役制度是十分普遍的,可以说是“全农皆兵”。由于军队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必须,取消兵役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尽可能地为百姓减轻负担是统治者应当考虑的。汉代的政治制度在兵役上为人民考虑颇周,在家中有多年连收的余粮时才让壮丁去服兵役,免得家中无人支持;取消了秦朝大一统以来的“戍边三天”的不合理举措,采用以税代役的措施……这样的兵役制度,在体察了民情的情况下,也增强了百姓服役的积极性,这也是西汉繁盛的原因之一。反观宋朝的兵役制度,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饥荒之处,把灾民募为兵。募兵加重的政府的负担,而且应募的多是无赖之人,没有纪律性,而灾民身体孱弱,没有战斗力,这就是北宋对外软弱的原因了。到了南宋,军队更加松散,宋代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最废弛的阶段。
由几代的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我们也不难看出为何西汉会出现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而宋朝却在各个方面都令人扼腕叹息了。纵观历代政治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顾得民生的统治者往往也顾得国家;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的统治者同样也无力拯救国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患。
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一标题中,我们就可以明白,在朝代和制度的不断更替中,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全不合理的,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功也有过,有得也有失。没有一种制度是不论古今皆可用的,政治制度在制定时一定是考虑了当时的时代情况的。政治制度是一朝风貌的根基,也是各朝兴衰变迁的源流。我们在评价一种政治制度时不仅要辩证地看待,更要结合其时代背景,而不能单纯地以现代的眼光评价过去的政治制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2
这段时间有幸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说题目是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实际则以主要讲了汉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个朝代。这主要是因为钱穆先生的讲期只有五次,每次只限两个小时。所以钱穆先生就择这五个朝代,也因为这五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比较有代表性。书中大致以这五个朝代的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讲,并且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得与失。下面就来说说这本书中的一些特点和书中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由于这本书是钱穆先生的讲稿,所以本书有很多与现在普通书籍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本书的语言特点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阅读时不费力,就好像在听钱先生讲课一般。其次,本书更加“朴实”。现在的书籍普遍都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一些观点,而旁征博引,会引用很多资料,并标明资料出处。这样的书虽然更加具有学术性和规范性,但却也多了一种“功利性”。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通读下来,就像是一位老先生从容地给学生讲述着过去发生的事。但是,老先生的想要教授给学生的要点却在学生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这可能就是大家的魅力吧。最后本书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钱穆先生并不旨在书中非要说哪个朝代,哪项制度的好坏,而旨在让读者真真正正地了解这项制度,继而,得失自然就明了了。我认为此书的重点应在历代政治而不在得失。
当然,作为讲稿录成的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不够系统,文章的结构略显凌乱。
此外,钱穆先生在本书中在讲授知识要点时也颇为生动,往往能把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例子。政治制度其实比较深奥,各个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明白。尤其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名称也不为我们所熟悉。钱穆先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方,把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浅显易懂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明白。看懂了比方,再回过去看古代的政治制度,便豁然开朗了。如讲到唐代政治中的观察使和地方官之间的关系时,钱穆先生用了现代的督学和大学校长之间的关系来打比方。若督学的地位高于校长就会降低校长的地位,不利于大学的管理。从而说明唐代政治中监察史的权利高于地方官,把地方官压抑在观察使之下,不利于地方行政。再如讲九品中正制不适用于晋代时,钱穆先生用“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比喻九品中正制只适用于魏,这个地方与中央失却联系的特殊时期,不适用与晋这个统一天下的时刻。若继续沿用这一制度就只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就如九品中正制在晋代被沿用下来,最终发展成为门阀制度。
细细读来,钱穆先生所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感到很受用。首先书中所说的“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让我获益匪浅。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历史上的制度,或是事件和人物,以前我所牢记的是要分析其两面性,现在看来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过去的事物。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制度自是为适应那个时代而创立的。譬如我们现代人一说到王位世袭制,便立即觉得这是不可取的,这种制度是腐朽的、落后的,尤其是相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而言。而现在看来王位世袭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是小国寡民,他们选举领袖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以旷场上,便可以表现人民的公意。而中国在秦汉时代,疆土广阔,户口至少在几千万以上,并且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各地,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推行民选制度。同样,我们现代人也不能用现代的民主制度来批评当时的王位世袭制。
但是,这并不是说时代意见完全没有意义,而是说相对于历史意见而言,时代意见的地位便相对较低。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上出现的政策、人物或事件时,要充分地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正因为一个朝代的制度需要结合其时代背景来分析,所以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钱穆先生在介绍某一制度时,也尽可能地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描述出来,让读者进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再去看这项制度,就会发现这些制度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在讲述宋代兵役制度时,首先介绍了宋建国后严峻的形势,分析了宋在北方面临着强大的辽,而宋的都城又在开封,易攻难守。一旦与辽开战,万一吃了败仗,就会危及国基。所以不敢轻易开战。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宋代的兵役出现了“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奇怪的现象。
第二,从多方面看待事物。虽然本书的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政治。钱穆先生说的“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所以书中并不仅仅讲到政治制度,还有包括军事、经济制度等。因为这些制度在同一时期必定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是政治得以存在的基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决定政治。军事又是政治的保证,因为军事不给力,而被推翻的朝代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一个朝代的某项制度时,务必要适时的结合其他方面的'制度,这有利于我们做出客观的评价。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在看待意见事情时,要联系与这件事相关的其他方面,才能将这件事情看得更透彻。比如当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切糕”,我们应当看到这不仅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混乱造成,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民族融合过程中还存在着的问题。
第三,流变的制度,只有认识到制度是在流变的,才能把握各项制度的真相。每项制度都会受到先前存在的制度的影响,也会影响后来出现的制度。而我们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明白这项制度的真实影响。这在考试与选举制度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唐朝的科举制有着汉代察举制的影子,由考试和选举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就形成了科举制。从这里可以看到察举制流变的过程,以及它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唐代的科举制的最终形成是由历史的积淀而来。
最后来说说,我在读本书的最后一讲时的感受。在最后一讲清代的制度时,觉得钱先生在这一讲中对清代的制度肯定极少,多半是批评。说清代一切由满洲部族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又说“总之,清代制度上,实在也没有几项值得我们今天之再称道。”钱穆先生一直称清朝的统治为“满族政权”,他们的一切政策都只是拿满洲部族来控制中国人。似乎是不承认满清是中国,还把满洲人和中国人区分开来,隐透露出一种“大汉族主义”或者说是民族主义,在现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今天,这种偏见确实不可有。
总体而言,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书中很多关于史学的观念,以及看待历史的方法值得借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3
钱穆老先生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典型的朝代来讲解,语言通俗易懂,每个朝代几十页就能说清楚还带个人观点。虽然从秦朝以来就是封建社会,但是每个朝代的`制度及其治理方式都有很大不同。一个政策久了,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了,就应该修改。过了太久和平安逸的生活,社会就会盛行腐败懈怠之风,当初规定的制度也会名存实亡。读史不仅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让今人少走一些弯路,还可以时刻提醒人们切勿松懈,以致滋长不良风气。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4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
正如我不知哪里看到的某人所论,钱老的叙述里头,读得到对旧的中国政治制度满心的怜惜。结合这本书写作的环境看来,也从钱老在书中的总论里读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风,从受到万人践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捡起对传统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学者。我以为这也是钱老写书讲演用意所在。
但此书由此也有个弊端,就是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怜爱之下,则有些结论的'得出还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后面有了更深的阅读,那么钱老的这种偏袒则更加清晰明了了。尤其是讲清朝制度那一篇,开篇一段话就把清朝制度贬到了街边弃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曾身处的时代,因为见惯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还真叫人生不出半点同情。恨不得亲自将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头之恨吧。
不过总而言之,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史启蒙最佳普及读物之一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心得05-18
有关得失的签名05-13
政治教研计划08-29
中考备考计划政治08-14
政治的学期教学计划08-13
高一政治的教学总结03-07
政治期末工作总结07-05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08-17
政治教研工作计划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