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底层逻辑》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底层逻辑》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底层逻辑》读后感1
摘录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点,然后格物致知:
1、应对价格战的方式:涨价。涨价做出创新,做出差异化,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给消费者提供一种高质量的产品心智。卖出去之后有更多的利润来支持做好产品和设计,和服务。
2、人脉:成为优秀的人,能为别人创造价值。人脉主要靠2个本事:①、自己的本事;②、链接别人的本事。自己是1,链接是0。而且0是1的`放大器。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3、黄金3问:what,why,how。知道是什么事?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最后知道怎么解决这件事的方法和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4、所谓的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5、边界感是认知到所有权的表现。即使是悠悠想喝我喝过的饮料,也要征求我的同意。因为那是我的饮料,所有权是我的。我和她尽管是父女关系,也要有所有权的边界。
6、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人,那么自己将成为财富分配的人。劳动创造财富,不可替代分配财富,可以拥有更多财富。
7、信用比黄金更贵,比性命更贵。我将用一生去做到一个可靠可信任的人,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底层逻辑》读后感2
昨天读了《底层逻辑》一书,读完前面第一章后,深受启发,同时对昨天的阅读知识点做一个简单总结,以加深印象:
1、要相信时间复利的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高估3天努力成果,却低估了3年努力的爆发力,时间的复利是需要我们从长远的角度去实现他的价值。一件事情,我们去做一两个月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持续五年,十年就能发出惊人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滴水能穿石的道理。
2、用简单的成本去做一件事情。
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很努力,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因为我们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没有去动脑,没有去思考。给我们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我们需要去找到那个成事的支点,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我们应该要学会停下脚步,来回顾一下自己的走的路,去寻找那条最快通往终点的路。
3、一生中选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每天我们在忙忙碌碌,在忙碌的时候,我们需要回个头来自己深问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当我们反复去询问自己,就能找到自己内心所需要的是什么,当找到后,那么就去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4、给自己树立信心的3+3法则。
很多时候事物的成功,缘于自己的信心,当我们充满信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我们的事物已经成功了一半。
而信心怎么去建立,书中告诉我们一个方法:每天写下3个值得自己庆幸的好消息,写完后,再写下3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这是树立信心的最好方法。
5、学会把自己的时间出卖多次。
工作中,我们的时间只能出卖一次,那就是卖给老板,这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我们还是应该要把时间效率运用起来。
何谓一个时间出卖多次,比如像作家写文章:当他写的一篇文章,连续在多个平台,被多人看见,这就是一份时间出卖多次的效果。
在比如现在自己想做内容输出,当想好一篇内容的时候,可以在某音号播放,也可以在视频号播放,更可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来储备,这就是自己一份时间同时出卖多份。平时应该要有这样的思维。
以上是自己对《底层逻辑》第一章收获及感想,虽然不够深入,但是相信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思维能力也是能达到一定高度的。
《底层逻辑》读后感3
刘润去年出版的《底层逻辑》,UP群的群主分享过PDF版的电子书,由于字体较小看着费力,看了几页就没有看了。如今,kindle包月图书里收录了这本书,立马阅读。刘润是我很佩服的公知,关注他的公众号有两三年了。书里的有些内容与公众号文章有重复,但不失为一本好书。
《底层逻辑》讲了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大方面的底层逻辑。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思考问题和个体进化两个方面。
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纠正了我对复利效应的一些信念。在《好好学习》中特别强调了复利效应。于是我对那个励志公式每天进步1%,一年之后,365次方就使能力提升约38倍,深信不疑,时常给自己打鸡血。而刘润指出了人们对“期数”的不合理预估。“不合理”是指“每天比前一天进步1%”这件事是极不合理的。而这个公式的最大谬误是用“天”作单位,使人们产生对期数的`过度高估。
我们把期数拉进现实来看,比较合理的算法,应该是用“年”作单位。用“年”作单位后,你会发现,要达到365次方,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看了刘润的论述,我的心有点凉,觉得自己以前too young to naive了。现在,明白了要在短时间内产生复利效应是不切实际的。复利效应的产生取决于本金、时间和收益率三者的共同作用。自我提升上要产生复利效应,取决于你的知识面的广度和认知水平的深度、持续学习的时间和进步的幅度。我现在就是通过阅读书籍,扩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认知,以做终生学习者为目标。不断接受新知,保持好奇心,希望自己越来越睿智,成为一名知性女子。
我的数学很差,而这本书专门有一节介绍数学思维,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数学这么美妙这么有用,不仅是其他理工学科的基础,而且可以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让你看清趋势,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书中主要讲述了从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公理体系、数字的方向性,以及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五种数学思维。刘润说这些认知都是从他佩服的吴军老师那里学到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吴军老师的《数学通识50讲》,为自己扫一下数学方面的盲区。
在这个乌卡时代,成为超级个体,是很多人的梦想。刘润也将人生看成一种商业模式,总结为一个公式:人生商业模式=能力X效率X杠杆。
第一重要的是“能力”。什么能力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能力?刘润认为是获得能力的能力。想要拥有获得能力的能力,你要勤奋。你不仅要勤奋,还要可怕的勤奋。你不仅要可怕的勤奋,还要高效而可怕的勤奋。
看刘润冯唐等成功人士的书,发现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异常勤奋,996对他们来说都是放假,他们经常是711的工作模式。反思自己,一直是休闲工作模式,基本上朝九晚五,不加班还双休。工作了二十来年,从中学到的能力乏善可陈。在最该拼搏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如今追悔莫及。不过好在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从现在开始,为梦想努力,每日精进,相信未来可期。
有了“能力”,还需要提高做事的“效率”。选择,是提高效率的第一要义。明确哪些事情是你实现人生目标必须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对你的人生目标帮助不大的?哪些事情是你一定要完成的?做好了选择后,就要使用高效的方法,称手的工具,使你事半功倍。
你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还必须借助一个神奇的东西——杠杆。杠杆包括团队杠杆,产品杠杆,资本杠杆和影响力杠杆。杠杆的作用是复制放大。复制放大,不是必然导致成功。如果你的能力内核很强大,使用杠杆会使你更快地获得成功。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内核很虚弱,使用杠杆只会加速你的失败。
《底层逻辑》让我脑洞大开,使我学会质疑,反省自己,更清楚地明白了世界运行的规律。
《底层逻辑》读后感4
喜欢这个名字,这是我是第一次听到“底层逻辑”这个词,陌生而新鲜。书的副标题是: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我脑子里立刻冒出了电影《教父》中的经典台词,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何谓底层逻辑?作者是这么下定义的:所谓底层逻辑,就是万千“术”背后的“道”。就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其实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二八原则。掌握这个世界20%的重要知识,我们就能够解决生活中80%的问题,这20%的知识就是世界的规律,这类知识也是通用的,不管怎么换行业,换技能都能融会贯通。
我原以为这是一本提升认知、升级思维方式的书籍,但其实它更像是一本职场工具书,讲职场中的`做事态度以及处事方式。
这本书的框架很大。作者列举了10种优秀的底层逻辑,包括:定位逻辑,结果逻辑,学习逻辑,团队逻辑,态度逻辑,能力逻辑,上司逻辑,责任逻辑,管理逻辑和沟通逻辑。但每一章节却都没有深入延展,内容范围较局限。本着从实用主义中来,到实践应用中去的方法论,我认为是需要多一些归纳总结的。如果想在“术”这个层面有更加完整的了解,并将其具体化,过程化,还需要找其他相关的书籍扩展补充阅读,会对底层逻辑思维方法有更深的见地。但本书作为一个总结性质来帮忙自己认识底层逻辑还是不错的吧。个人可以有选择性的接收和吸纳适合于自己的底层逻辑体系,不断的践行与更迭这些逻辑。
阅读本书可根据各人自身情况,可全面系统的阅读,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内容跳跃着阅读。挑三条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底层逻辑:
1、不断开拓视野,是成长过程中最要紧的一件事。
2、尊重客观规律,让自己顺势而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规律,不要逆势而为。所谓循规律,顺人性,才能让你更容易走向成功。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是最过硬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读后感5
聪明人都不是一夜暴富的,如果真的有那是小概率事件,什么复利都抵不过自己的努力。
他说道自己的努力,那又让我莫名的焦虑,跟他的711(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每一小时间单位里都有有意思的事情干。工作就是玩,不是工作上瘾而是玩上瘾。996(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一周工作六天)对他来说就是放假。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别人的优秀都是有理由的,这次我对那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最最触动我的是他的微积分底层逻辑:“你今晚努力学习了,但是一晚上的努力,并不会直接变成你的能力。你的努力,得积累一段时间,才会变成你的能力。而你有了能力,并不会马上做出成绩。你的能力,得累计一段时间,才会变成你的成绩。”
微积分: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
其实不管正面的或负面的事情,很多都不是一次性导致的。不如近视,你的一次两次过度用眼是不会导致近似的。如果已经发展成近似,你的眼睛一定给我你预警,你也一定接收到了,但是没有直接导致严重的后果。你的一时爽忽略了它。继续伤害它。最后它就到了一种无可挽回的境地,只会愈演愈烈。因为伤害有其延后性,你被延后性欺骗了。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好转是不可能的,保持现状就是最好的状态。后悔已经晚了。或者肥胖也一样。好在肥胖是可逆的,只是这个可逆的过程比自己管住放纵的过程难上十倍。近视发出警报的初期也是可逆的,同样可逆的过程也很漫长。因为你的努力到看见成绩有——延后性。
微积分,就是一点一点的积累的,成绩如此,伤害也如此。不要被延后性欺骗,这本书适合我看,优秀的人看就是浪费时间。
《底层逻辑》读后感6
一本书吸不吸引人关键看能不能抓住读者的心,说白了就是能不能拨开读者眼前的一层层神秘面纱,让读者通过你的语言组织和事例认识陌生的,看清熟悉,达到抽丝剥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而刘润先生的《底层逻辑》这本书做到了。虽然未曾谋面,虽然刘润先生不认识我,但在我心里我已经把他当成了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的这本《底层逻辑》中廓清了很多迷雾。
其实读这本书非常偶然。有一天收到了一个快递,我一看是媳妇的,居然是一本书(经允许方拆开),赫然就是《底层逻辑》。看到这个书名,我还纳闷媳妇咋会买这样的书呢。再一看作者——刘润,没什么名气。因为在我眼里只看到了底层没有注意逻辑,这也是我的这种小农思想在作怪。抱着翻翻看的心理读起了《底层逻辑》。
我看书一般是先看目录,也不知道这种看书方法对不对,但它是我的方法。目录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第二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第三章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第四章: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第五章: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再大体浏览了一下每一章的小目录,我把这本书定义为了办公室生存法则的一本书。想到我马上也会进入办公室工作,也许这本书对我有用,于是就看了下去。说实话,当时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读的`,可谁知一看便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还从没有用如此大的精力和坚定的毅力看过一本书呢。说到这里,我想该进入正题了,我为什么说这本书值得看,为什么说刘润先生是我的老师。
第一,画图例,简单明了,形象直观。本书共52个图例,可以说一言不合就上图。我没有一个一个的数,因为每一章下面都标注着1-1这类标记,我只数每一章的最后一个图例就知道了。书中,刘润老师将一些晦涩难懂的名词用图例来表示,简单明了,让人印象深刻,图例运用了数学中的包含、被包含、象限、积分、微积分等等。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也可以完全忽略掉这些图例。可你一旦能钻进图例表示的那种关系中,也就能明白和记住一些名词和法则的含义与关系。
第二,举事例,通俗易懂,举一反三。本书中好多章节的名字都是一个名词、法则,而我们好多人恰恰是记不住或者不愿意记忆一些名词和法则的。没关系,书中刘润老师的每一个名词和法则后面都跟着事例,讲事例多,反而讲纯理论性的东西少。毕竟理论和故事比起来还是故事更吸引人。而刘润老师最难得的就是做到了事例能支撑和解释理论,而且让你能从这个事例联想到你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真的是他举一,我们就能反三。
第三,打比方,化繁为简,一针见血。刘润老师在书中专门有一小节是讲如何打比方的,而他的这种打比方也充分体现在了这本书中,可以说前后呼应,没有自相矛盾,很有说服力。书中说,打好比方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没错,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刘润老师在书中也是这么做的,有一些经济、政治学上的术语真的很难讲清说明,而刘润老师就能用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拥有小学文化的水平就能明白。在讲到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的时候,刘润老师打了一个比方,真的是化繁为简一针见血。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看看(书中第326页)
第四,小提示,浓缩精华,发人深省。书中每一章的每一小节最后都有一个小提示,而这个小提示主要就是将这一节的理论要点或者如何去做浓缩到了这里,也是对本小节的一个回顾和总结。虽然是小提示,但借用潘长江的一句话,“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
《底层逻辑》读后感7
老罗的王牌之刘润老师,刘润老师的呼声一直很高,还不熟悉他的时候,觉着说话快,高高瘦瘦,脸上没肉,眼睛都是智慧,白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当时第一想法就是,呀!有白板真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错了还能擦!后来才知道,那是老师思考问题的秘密武器。
这本书是误打误撞买的,过年回家坐飞机无聊,临走从床头拽了本下来。相见恨晚,毫不夸张的说,仿佛经历了一次思维的洗礼,不仅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帮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待问题。因此也忍不住拿出来分享,作为我个人公众号的首篇文章,激励我不断前进吧!
首先,书的标题言简意赅,老师说什么讲什么从不掖着藏着,要讲啥直接拿出干货。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复杂的底层逻辑娓娓道来。在生活中、个人决策中、商业竞争中、社会现象中,原来都隐藏着一套或者多套底层逻辑,只有掌握了这些底层逻辑,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做出明智的决策。
阅读过程中,书中以丰富的案例,生动展示底层逻辑的.运用,案例涵盖多个领域,可见老师涉猎广泛,阅历之丰富,思维之缜密又具有深度。老师举的每个反例,似乎都有我的影子,让我阅读过程中,连连疑惑,不由感叹,这不就是我么!刘润老师真乃神医啊!似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意
除案例外,书中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底层逻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掌握底层逻辑才能应对未来变化”等,这些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思考方式,也意识到,只有不断追求真理,才能不断进步。不见真理,犹如毛驴拉磨,毫无创新和建设性,最终只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阅读过后,我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尝试从底层逻辑出发分析问题,寻找问题根源。这种思考方式帮我更加准确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更加准确的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需要更加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升自己综合素质。
我想这本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部分观点我进行了整理,觉着不错的话,支持你入坑!一起变优秀~
书中观点梳理如下,拿走不谢:
1一个人心中要有三种是非观:商人、法律人、经济学家三类人的是非观;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2关于人性、道德、法律的论述:人性为了生存和繁衍,道德是约束了个体成全了群体,使群体得到繁荣,法律是为了维持道德的底线。(小王为了不挨饿,去抢劫杀人破环公共财产,不能说小王没人性,恰好相反,小王的这种行为符合人性,但不道德,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要用法律来制裁他。
3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首先搞明白你的目标是什么?在一份工作中你想得到什么,收获什么,这才是你的真正目标,有些钱就是用来诱惑你放弃目标的,很考验一个人的定力,学会选择常常是学会放弃,选择了一个,果断放弃其他;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放弃有时比选择重要。
4拥有数学思维:(1)概率学,从不确定中找确定。(2)微积分,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3)数学公理体系、数字的方向性以及全局最优达成共赢;生活在宇宙地球中,地球会自转公转,太阳朝起朝落,数学理化体系这些公理一直存在,只要活在这个环境中,就符合数学公理体系,世界在怎么变,规则从没变过,只是没被发现。
5囚徒困境,在分析的四象限中,合作(大家都不坦白)会是损失最小的最佳选择;最理性的选择是都坦白,但这样以来个体追求私利行为,并不能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换言之并不能给团体带来好处,团体稳定性会更差。
6理性的决策树,面对2选1的决策的时候,更能保守的接受确定拿到手的效益,厌恶不确定的损失;例如2个工资薪酬方案,干三年。(1)第一种方案实习期后月薪给你11000元,(2)第二种方案一年后看其表现给你月薪12000。分析:选(1)方案的决策树算值:11000*1/2+12000*0=5500;选(2)方案的决策树算值:11000*0+1200*1/2=6000;因为6000>5500,理性会告诉我选择12000的方案,但是不告诉后来的加薪逻辑及体系变动情况,风险概率上升,在接受风险程度上,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根据个人的目标、生活、身体健康情况,我会保守选择11000元的方案,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更能激发我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7辩论的目的不是去说服对方,而是去说服观众,公道自在人心,多数人认为你是对的就好了;生活中往往别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人家站立场为了利益,才不管你对错里。去争对错有意义吗,不是在消耗自己吗?
8有时候经验不靠谱,经验是幸存者的偏见。
9用流量改变存量,存量改变世界。好运来自积累,多了会量变;但承认努力的重要性同事也不能忽略数学概率的存在。
10人脉的本质是给与价值,平等交换;你有价值,人脉自来;你没价值,认识再多的人也没用;建立人脉不是想着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是给予别人帮。
【《底层逻辑》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大学读后感 大学 读后感11-20
读后感05-01
城南旧事读后感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05-23
《简爱》读后感07-26
边城读后感08-23
简爱读后感08-29
背影读后感11-05
《阿凡提》读后感12-19
《活着》读后感11-22
女巫读后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