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卜算子.咏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1
寒风萧瑟,万物凋零,大地也失去了那生机、鲜活的颜色,死气沉沉,狼籍一片。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客栈外,有一座废弃已久的小桥,小桥边上,有一株梅花傲然独立。它绽放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就算没有人去欣赏它,抚弄它,但梅花还是仍没有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面对远处的万家灯火,它凄然的孤独着;风雨之中,已被风雨折磨了无数次的梅花,它潦然地站立着。它用她的笑容告诉人们春天即将到临,它是春的使者。它从不与其他花争奇斗艳,那些受不起寒冷考验的花儿们,总会在一旁嫉妒梅花,排挤梅花,但任凭那些花儿们怎么说梅花,它都不在意,只是淡然一笑。花,总是会谢的。梅花落到地上,与大地融为一体。虽然它的身躯已经凋零了,可它沁人心脾的香味还一直萦绕心间。
一朵小小的、淡淡的梅花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它高洁,因为它坚强,因为它独立……
这首词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笔下《卜算子·咏梅》。不难看出,写时陆游把梅花的遭遇和自己的处境联系了起来。梅花寂寞地开寂寞地谢,无人问津。陆游,才华横溢,满腹报国之意,却得不来南宋朝廷的重用,经常被阿谀奉承的小人排挤,侮辱。但坚贞自守的他,就像那株梅花一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淡然豁达的面对一切。他的爱国之情没有变,他的报国之意没有移,直到生命后一刻,“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要学习他那坚贞不屈的品格,不要一遇挫折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我要学习他那豪放不羁的毅力,坚定一个目标,一辈子不轻言放弃;我要学习他那爱国主义的精神,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答祖国;我要学习他那淡然豁达的品质,处变不惊,一生从容!
想到这儿,大家和我一起来来吟诵这首美词吧: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2
今天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卜算子.咏梅》教学实录。
这节课,于老师把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放在一起学习,在20xx年真是语文课堂的伟大创举。
细读于老师的这堂教学实录,你发现他没有我们急需想学到的“亮点”和“创意”。于老师这节课就是让孩子们读通诗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古人说过“诗言志”,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于老师总结学习古诗文的方法:1.要反复诵读,读的时候要注意注释,它会帮助我们理解;2.有些古诗文,要想真正理解它的`意思,还必须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于老师适时适当补充两位作者的写作背景,既帮助理解了诗意,又帮助明白了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最后是背诵和默写。
当我们在追求课堂的创意不断,花样翻新时,思考一下,课堂上,谁是主角?谁应该站在讲台的正中央?老师的角色是什么?语文课应该让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语文学习不就是听说读写吗?不就是语法逻思文吗?
再回到于老师的课堂,他让孩子们读。学习语文的首要法宝不就是“读”吗?文字读不通,怎谈理解和感悟?今天看到一句话“一万次的灌输,比不上一次的唤醒。”再课堂上更是如此,老师该出手时必出手,但是不该出手时,不能灌输,要引导孩子们学。正像我们的程校长提出的,要“引导到位”。于老师引导孩子们到位了,所以两首词学得不费力气。
靳家彦老师在评析于老师这节课时,说:“会读,会讲,会背,会写,这些任务全部在课堂上完成了,这就是低负高效。学语文,教语文,没有那么多的花拳绣腿,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能读能写、能说能写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就是最好的语文课。”
实实在在地培养孩子们的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发展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就是最好的语文课!说得太实在了!但是如何培养呢?这得老师下功夫,下大功夫!
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其实真的不简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首先得有这样的“听、说、读、写”的功夫,有精准解读教材的能力,有新的教学理念,有改变自己课堂的意识……这样才能简简单单上课,学生才能实实在在学习。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大学读后感 大学 读后感11-20
读后感05-01
城南旧事读后感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05-23
小猪稀里哗啦读后感-读后感800字06-14
《毛毛》读后感05-24
《飘》读后感05-22
白鲸读后感05-22
《战马》读后感05-23
诗经读后感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