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读后感[]

时间:2022-06-16 13:2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1

  我读了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写的《水知道答案》,被他写的水结晶的独特“脸”惊呆了。各种天然水结晶可谓极致之美。

  比如水晶体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如含苞待放的春天和盛开的夏天,成熟新生命的秋天,蛰伏等待生命力再现的冬天。水结晶充分展现了四季的意蕴。

  如果我们把水放在世界各地的风景照片上,水晶体会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如果让水听音乐,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水晶的形状很浪漫,很美,很整齐,似乎有舒缓人疲惫身心的效果。

  如果你和水说话,听到水晶说它“可爱”,它呈现的形状也很可爱。听到骂它“混蛋”的水结晶,它的形状也很难看。

  深感水也是有生命的。其实有各种风情,甚至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各种信息。这一切都应该让我们人类更加珍惜生命,陶醉于生命的辉煌。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2

  我读了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写的《水知道答案》一书,被他写的水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所惊叹,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极致。

  如:不同季节的水结晶呈现不同的形状,初现嫩芽的春天与怒放的夏天、孕育了成熟的新生命的秋天,以及蛰伏静候生机再现的冬天。水结晶充分展现了四季中所富含的意蕴。

  如果我们把水放在世界各地的风景照片上,水结晶呈现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图案。

  如果让水听音乐,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水结晶的形状都呈现出非常浪漫的样子,美丽而工整,似乎有安抚人的疲倦身心的功效。

  如果让你对水说话,听到说它“可爱”的水结晶,所呈现的形状也非常可爱。 ,听到骂它“混蛋”的水结晶,它所呈现的形状也非常丑陋不堪……

  我深深的感到,水也是有生命的。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这一切都应该让我们人类更加珍视生命,并陶醉于生命的流光溢彩。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3

  看完《水知道答案》,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水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痛苦?水的感觉如此细腻,如此丰富,不同情感色彩的表达如此强烈,变化的形状如此明显,深深地震撼了我。这让我反思自己的问题。

  我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我是女儿。我在老公面前是老婆,在孩子面前是妈妈,在公婆面前是媳妇,在弟妹面前是大姐。只有每一个角色都演的细致入微,深入人心,大家才能感受到我的爱,缺爱哪一方是我的责任。看完《水知道答案》,我会从自己的方面改变,培养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对他们的影响;修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发生什么都保持微笑,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骂。一定要心胸宽广,学会包容,要宽容,凡事包容,凡事体谅,多沟通,少吵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古人云:“古欲明明胜于天下;先治国;如果你想统治你的国家,你应该先和你的家人在一起。想和家人团聚,先把身体修好;想修身养性,先修心。心正而后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水知道答案》让我反思自我修养和家庭。家里有太平,一切才能顺利。为了家庭的幸福、安宁、欢乐,我一定要努力向前!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4

  你相不相信,水能读,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这些事我们在生活中也许从未想过,但只要你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都是真的!

  这些事情就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里,阅之一目了然。书里讲了让水听音乐、读字条、看照片。听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而工整;听了猫王的《碎心酒店》的水结晶变成了一个破碎的心形;而听过重金属音乐的水结晶混乱无比;读过爱与感谢的水结晶金光灿烂,华丽得接近完美,好像在讲述一个大自然本来就起源于“爱与感谢”的故事;而听过了“气死我了,宰了你!”这句伤人的话语,水结晶竟变成了一个孩子被欺负的模样!

  这本书的作者江本胜说过:“看过‘感谢’的水比看过‘爱’的水更美丽,是因为感谢的力量比爱的力量大得多,就像我们用两只耳朵来倾听,却用一张嘴来说话一样。”

  江本胜去到瑞士时,发现那里的水尤其清洁。他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发现那里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对水抱着爱与感谢的心!

  爱与感谢的心能改变世界!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4篇]】相关文章: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五篇06-08

水的议论文09-23

《水孩子》读书笔记04-12

描写水的比喻句01-09

世界水日广播稿06-15

水镜庄导游词02-09

关于写水的比喻句12-17

水的议论文15篇03-16

以水为话题议论文10-27

关于水的议论文(15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