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1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2
提到《新论语》时,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呃。看不懂,字不认识意思不明白。不过我今天看到了一句是这样的写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是我们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的,字面意思也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学习时不思考,就会茫然糊涂,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充满疑惑。
起初学习论语只是因为背会了,意思也明白了,而今天我再看到这句时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近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课程,充分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第一遍听课是灌耳音,也就是有印象,不加思考,像是在看小说,听过看过也就算过了,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第二遍听是明白了意思,也学会了思考问题,能够理论、实际相结合,每听一遍课程对相同知识点都有不同的理解,思考的问题也有所变化。
我们学习不能只是为了学习,如果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学习,那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学习要带着问题,也是为了解决我们的疑惑,不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疑惑却不愿意学习是不会进步的。有些人只知道“死学”,不会变通,就成了书呆子,脑袋不会拐弯。真正的学习是要灵活变通,不能死记硬背,活学才能活用。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识。
《论语》读后感3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我读了一本书,它由孔子在讲课的时候弟子记录下来的由语言编成的《论语》。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孔子吧。孔子,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卒于公元前479年。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圣人。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全书共分20篇,512章,约20000余字。
《论语》即孔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悟。它是一部含义深远的古代学术理论,内容大多是孔子回答别人的言论。
《论语》是一部伟大的思想总集,他记录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孔子最可靠的原始资料。《论语》言简意赅却含义深刻,字字珠玑,耐人回味。字回行间渗透着圣人的思想、言行和处世为人之道。可以说《论语》是中国文学最成功的传记书之一。它对我国2500年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与《圣经》对西方人一样,深刻而广泛。
《论语》读后感4
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有乐趣吗?
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复习对知识巩固的.至关重要。不信,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听听。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字写得非常好,所以老被人称赞,他自己也洋洋得意起来。一天,他去” 鸭儿水饺店“吃水饺,发现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 来的,而且都准确地掉到了锅里。他去墙后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在那里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地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扔到锅外的。这使王羲之大为惊异,他 觉得他写字还没有熟练到这种程度。于是,他回去后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刻苦练习书法,终于成了一代宗师。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复习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上也一定要时常去复习,因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论语》读后感5
《论语》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她像一盏明灯,时刻为我指明方向。
初次接触《论语》是在幼儿园的诵读课上,漂亮的刘老师带领我们每天进行晨读,我现在都能熟练地背诵十章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述而第七”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他两人或者其中一人必然会有某一方面比另外一个强的,我们应该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更要提高修养、虚心好学,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我进入了小学,虽然认识的字要比别的同学要多一些,但我从不骄傲,反而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小朋友都愿意和我交朋友、坐同桌,有了良好的学习关系,我学习起来劲头更足了。
老师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论语》中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却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
《论语》读后感6
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读古文的,我也不例外。可是在大学教授的讲解中,我才真正体会了古人的才华和思想,我也渐渐爱上了一些古代文著。例如:《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讲授之语,形式为语录问答体。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儒家文艺思想。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书中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为人处事。我最欣赏的是孔子”以仁为本“的思想。作为当今的教师,特别是我这种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学生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快乐健康地长大,可也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们。我班的学生大多都十一二岁,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比较叛逆,我不愿把一些东西的`强加给她们。孔子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可是在现实当中我们注重的还是分数,对于孩子实际能力的培养过轻。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尽量拉近他们之间的差距,多重视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毕竟”人品决定文凭“,一个人的人品才是最关键的。
《论语》读后感7
俗话说的好: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现代名著是这样,古代人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也同样如此,比如孔子的论语就是一部很好的书!
《论语》的'作者孔子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聪明好学,青年时期便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493章,大部分内容为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一部分不属于问答,只是孔子的言论。《论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论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论语》中的知识是无穷的,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每天回家都关起房门苦读.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论语》,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的确不超出《论语》。过去臣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
《论语》里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东方智慧,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已得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成为了世界的财富。
《论语》读后感8
寒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必须要诚实守信,不要为一时的利益就撒谎骗人,而自己在后面吃更大的亏。
《论语》是一本古代名人孔子说的话,由他的弟子们编写而成,里面有许许多多名言警句,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比如说:要诚实、有礼貌等。
我读了以后,印象最深的是几句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原来在语文书上学过,现在联系《论语》中的其他内容,我对“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两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己说出来的.话,绝对不能反悔。
就拿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有一次,小队活动,我打电话给9位队员,他们都一口咬定:“我来!”,结果,只来了8个人,是洪伟没来,第二次,他又没来,后来的几次活动,我们都没有告诉他,因为他不够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而林杭每次都来,现在我们总是第一个通知她。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读了《论语》,我告诉自己:要做像孔子和他的弟子那样诚实守信的人,不欺骗别人。
《论语》读后感9
我们学校是经典古诗文诵读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文,比如说《弟子规》,《三字经》等,我们四年级读的是《论语》。
我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话,是:”贤贤易色;是父母,能竭气力;是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务必为之学以。“
有一次,我到老家,和同学约好了,下午我去他家玩,我告诉奶奶:”三点的`时候叫我,我要去朋友家玩,好吗?“奶奶说:”好的。“到了三点我起来一看, 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烤焦是的,到了四点,太阳还是那么大,我想5点再去吧,奶奶对我说:”赶快去把你的朋友要等急了。你不是学过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正合适,与 朋友交,言而有信。“我说:”现在就去。“我立马跑向他家。
如果你现在来到我的学校,还能听见琅琅上口的读书声,我们要讲古诗文诵读进行到底。
《论语》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论语》,当我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时,不由全身一震。我孝敬父母了吗? 不孝敬父母的人如同狗和马。
可见孔子是多么痛恨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古时候有“小黄香,能温席”、包丞为母辞官,近代又有陈毅为母亲洗脚的故事。这些感人的'故事,这些伟大人物的崇高品德,令我自愧不如。以前我很不注意孝敬父母,放学回家从不跟父母打招呼,动不动就耍脾气,甚至还对父母大呼小叫。现在想起来真是大错特错了。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古人孝敬父母,从一些生活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做到:
1、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2、子女要体贴父母长辈,作子女的应该懂得要力所能及地多分担一些家务劳动,要善于理解父母。父母有时身体不适,作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3、外出时要和家长道别,回家时先向父母问号,吃饭时,先请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
4、小学生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学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间问安,帮他们做一些点烟递茶的小事,给他们讲一些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吃饭时,先扶他们入座,恭恭敬敬地递上碗筷。
《论语》读后感11
《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编传而成的,记载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读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和做人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因此他在书中也总结了他的教育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在学习上的主动。这一点与现在的教学方式很相似,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并且启发学生。
《论语》虽然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一部书,但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这本书的语言简洁,篇幅短小精悍还特别注意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论语》还善于用修辞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以此宣传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这比单纯的说教更生动形象,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并接受。
作为青少年,读了这本书,对我的学习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多启发。它的教育思想和做人做事的主张也都很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
《论语》读后感12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人类和睦相处,靠的不是金钱,名利和地位。而是高尚的品德。
《论语》告诉我们道德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其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同道与他相伴。
这句《论语》中最经典的话带给了我许多深刻的`教诲。
一年级时我年少气盛,又有些不明事理,所以脾气非常不好,
有一次,我在值日时因为疏忽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只听“啪”一声,花瓶便在我的眼前摔了个粉碎。
当时我心想:糟了,打碎了花瓶,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于是我便把碎片扔到了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本以为这样就会蒙混过关,滥竽充数。但不知老师如何明察暗访,指出了我这个打碎花瓶的“犯人”。
老师严厉的质问我:“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又不肯承认?”我连连摇头,“一定是你!”老师断定。我又狡辩,我此时失去了做人的道德。
那个星期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像一只离群的大雁,在天空中悲鸣——我很孤独。
那时我才知道了品德有多重要,“德不孤,必有邻”这让我懂得了没有品德会很孤独,这句话给了我永久的启示。
《论语》读后感13
“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不必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代枭雄蒋介石,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诉(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不外乎告诫)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修养好像花儿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结实。
因为司令部在集合开会时,他总会第一个到,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敌人应在什么地方出现,我军现在在哪?如何挡住敌人的去路,而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在那似乎总是在自言自语,到会的.人都说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自言自语一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听到大家的非议后并没有生气,依旧在那里想着大事……开会时让他发言,他一会说这儿,一会说那儿,云里雾里,在坐开会的人都听得稀里糊涂,斯大林来回踱着步子慢条斯理地说道:“坐下吧,我亲爱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说了,还是让我来说吧!”斯大林把战争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听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论语》读后感14
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兴奋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天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假如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论语》读后感15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论语流传至今,这位清廉的圣人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各种礼节、学习方法、交友之道、处世之道等,他从7个方面将这些写得淋漓尽致、由浅而深,而且适用现代社会,会给我们以启发。
例如学而篇(学习之道)是给我最大启发和教育的`。
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要经常去温习功课,每次都要用心去学。每天提醒自己为他人办事是否尽心,同人相守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用于实践,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而是如何在学习中领悟文章深处的真谛,所以孔子提倡实践,将所学到的东西反复揣摩真正掌握才能体会到喜悦。
真正好学的人,应该多与他人切磋,与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讨论、交流,我认为这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这一位智慧老人在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通过历史的镜子照亮了我们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的语录10-11
论语读后感09-02
《论语》读后感08-19
论语孔子语录12-30
《论语》读后感范文04-08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07-20
论语读后感200字06-09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11-13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11-28
《论语》读后感15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