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筑工程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1
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全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太原市建设规模继20xx年达到开工复工面积3000万平方米,20xx年将达到330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不仅外地建筑企业纷纷寻求在太原市场上分一块蛋糕,国外建筑企业携带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进入太原,建筑企业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的竞争上升到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地位。
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走访了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山西省建筑科学院等单位,对山西省建设行业的背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一.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现状
我省建筑行业共有施工企业3400余家,从业职工约80万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以我省最大的建筑集团企业山西省建筑集团总公司为例,职工总数为34770人,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6700人,占职工总数的19%;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高职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占25%,只占职工总数的4.8%。全省建设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就更低,这个比例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山西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队伍组织结构和对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资质要求有不小的距离。因此,近几年来企业需要补充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尽快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质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
建设部在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教兴业”战略。随着建设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投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这一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必须迅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建设行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设部启动了以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万——千万工程”,即在“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规划中,造就万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十万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百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千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我省也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促进山西建筑业整体素质上台阶的“2324工程”即在“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规划中,要造就200名建设学术带头人;造就3000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2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训40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随着这项工程在我省的逐步落实,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实行了项目负责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研究也逐步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目前我省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档,中职教育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20%~50%,而我国尚不足8%,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筑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1、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趋旺。
2、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是20xx年至20xx年建筑企业招聘大中职的前十位。
3、建筑企业对这十大热门专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80%,近年来还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
4、高职成为建筑业招聘毕业生的基本学历要求。
三.建筑行业人才的发展趋势
1、随着行业的大发展和高增长,会拉动行业对人才需求。20xx年建筑业的企业人才需求将较20xx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增长幅度将超过25%;建筑业人员需求1.8万人。
2、技术类专业人才成为建筑业招聘永恒的主题,行业的高增长将带来此类人才需求量的放大。20xx年企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将占到总需求的30%。
3、20xx年建筑行业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太原市建筑市场正逐步全面开放,企业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人才的激烈竞争。
4、20xx年建筑行业企业招聘中、高职毕业生的十大热门专业是: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道路与桥梁。
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一直是企业需求毕业生的热门专业。
四.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职业人才需求预测的调查报告,全省150多个专业归为40个专业类,按专业类进行统计显示:(1)社会人才需求量依次为市场营销,工商行政管理,机械,土建……,其中土建名列第四位。(2)土建类人才需求的顺序为工民建,工业电器自动化,给排水……其中工民建列土建类首位。由此看来,工民建专业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民建)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等部门。
随着我国“十五”计划的实施,国家将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制定宏观财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带动作用无疑会增加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2
一、调研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决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行业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相关岗位人才需求的侧重点,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等,进而为编制20xx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一手资料调查和二手资料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一手资料的调查主要是专业教师通过走访行业企业,对企业专家进行访谈,企业专家填写调查问卷,通过调研结果的整理得出调研结论。
二手资料的调查主要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调查方法。网络调查主要是通过向被调查企业发调查问卷电子邮件,通过回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电话调查主要是专业教师给被调查企业专家打电话,了解调查问题。同时通过网络调查行业企业相关动态资料,为调查结论的分析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主要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部分任课教师进行。首先在4月初确定调研目标,然后依据调研目标设计调查问卷,4月中旬依据调研目标和调查内容确定调查企业,然后通过网络、电话展开二手资料调查,4月28日-30日三天,参与调研的教师实地走访被调查企业,5月整理调查资料,总结调查结论,撰写调研报告。
四、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被调查样本包括秦皇岛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开发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正源工程建设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发出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结合网络二手资料的调查,调查结果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工作岗位群
通过二手资料的调查和与被调查企业的访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岗位群包括施工技术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工程监理、钢结构详图设计等。通过毕业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从事的岗位均为以上岗位。
2.近3年内职业岗位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
(1)需求人数
近3年内职业岗位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75%的企业专家认为其所在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1-3人,15%认为是4-6人,5%认为是6-10人,5%认为是更多。
(2)需求变化趋势
人才需求变化趋势40%的企业专家认为呈上升趋势,35%的企业专家认为呈下降趋势,25%的企业专家认为不变。
(3)薪酬标准
70%的企业专家认为将来岗位的薪酬标准在20xx-3000元/月,20%的企业专家认为在1000-20xx元/月之间,5%的企业认为1000-20xx元/月,5%的企业认为在1000元以下。
3.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10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更多薪酬1000元以下1000-20xx元5%5%15%近三年内职业岗位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人5%6-10人5%4-6人1-3人75%1-3人4-6人6-10人更多人需求变化趋势40%所占百分比20%系列10%系列1上升40%下降35%变化趋势无变化25%上升下降无变化薪酬标准20xx-3000元70%1000元以下1000-20xx元20xx-3000元更多薪酬施工技术、施工管理;8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还应该包括质量检验、编制预算、资料管理、材料管理,5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还应该包括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4.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从调查结果看,就专业知识能力而言,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主要具备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编制预算的能力、工程资料整理能力,从核心能力而言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5.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9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学生需具备施工技术能力,75%的企业专家认为需具备资料整理能力,68%认为需具备预算编制能力。少数企业专家还对于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等能力提出了要求。
6.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95%的企业专家认为你学生应具备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70%的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资料员证书,50%的`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安全员证书,45%的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造价员资格证书,10%的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会计证。
7.关于该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建议此处调查主要是开放式问题的调查,综合专家的建议,关于该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走上工作岗位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才能够适应工作任务的需求;
二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遇到新的问题不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五、调研结论与建议
1.调研结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是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预算员等,企业对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资料整理、施工项目管理与监督、编制预算,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能进行施工技术指导、能进行施工项目资料整理、能进行预算软件操作、能编制预算等,职业岗位对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能力、施工技术的能力等,学生需要获取的资格证书主要是施工员证书、资料员证书、造价员证书、安全员证书等。
2.建议
此次调研是通过实际调查企业专家,结合二手资料调查进行的,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准确性,是专业编制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根据调研结果,专业一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应当重点考虑企业专家对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将企业专家普遍认为重要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设为专业核心课程,另一方面针对企业专家提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差、自我学习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的问题,专业应当引起重视,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及课下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学习形式的开展,及教学方法上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解决现阶段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建议专业能够挖掘社会资源,开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尽早接触企业实际,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加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3
调研人:岳宇宏、周华龙
学院:
院系:汽车工程系
一、 建筑业的基本情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位于成渝经济区中心地带。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央国务院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将工作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为确保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为各民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我省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大发展时期。
然而,据统计,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 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四川建筑业具体发展目标是:20xx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全社会从业人数达到500万人。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四川内建筑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毕业生很少,即使有一些也不太安心生产一线的工作,加之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相当严重,建筑企业生产一线基本留不住本科生;同时,由于本科是一种更加注重理论教学的普通高等教育,其过多的理论在施工现场派不上用场,而动手实践能力的薄弱又让施工企业觉得本科生眼高手低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而高职层次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比中专生强;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又较本科生优秀,上岗即能顶岗,加之心态正常能安心在一线工作,完全适应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内容要求,对企业而言,也不影响企业资质评定,是层次和类别最理想的学生。
对用人市场的调查统计(多项选择)分析显示,对各种学历层次的需求状况是:研究生10%、本科生42%、大专生34%、高职生39%、中专技校生
3%,除本科生以外,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排在了第二位。但是培养建筑施工企业中层管理、技术人才的'学校本来就不多,有能力培养适应一线工作的高职层毕业生的学校更少。由于毕业生偏少,许多建筑企业不得不使用本科生或降格使用中专毕业生担任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中专毕业生在建设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面前,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面前已明显感到吃力,并且觉得自学困难,发展后劲不足,不得不返校进修成人大专课程。
因而本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
三、 培养目标的调研
据调查在建筑业行业中,几乎所有的建筑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很注重其工作能力,其次是工作经历,然后才是其学历等等。根据多家企业调研分析我们确立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
1、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制图与识图、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合同管理等知识;
4、掌握工程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性能与检验方法,具有常用工程材料检验、使用和保管的能力;
5、能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
6、了解建筑施工过程,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具有组织施工的能力。
7、参加岗前培训,参加实训和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具有毕业及时能上岗能力。
四、 总结和分析
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实施,国家将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制定宏观财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带动作用无疑会增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全国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过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档,中职教育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20%~50%,而我国尚不足10%,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薪酬待遇(月薪):施工员/技术员:3千~5千元;工长:3千~6千元;技术质量管理经理:5千~7千 元;项目经理:5千~1万元。我省对土木建筑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的增加。但是对人才的需求不会只仅限于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方面,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上述调查结果仅为四川局部的数据,相对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较为保守,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四川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的增加。但是对人才的需求不会只仅限于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方面,而
是具有较为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未来十多年中,建筑也将会有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转向高职高专培养出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教学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望学校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多多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建筑业人才。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西铁含元路住宅小区3#高层,位于西安市含元路西铁物资供应段院内,本工程建筑面积:41141.47㎡,地上34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99.1m,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工期为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9月20日,工期天数为750天。
二、施工调查:
1、场地、环境
本工程现场北面紧邻含元路,交通较为便利,但交通管制严格,主要材料只能在夜间进入场地,混凝土运输车除下午5时至晚8时外可随时进入工地现场。 工地周边为村庄、市场及铁路职工楼,人员活动较为复杂,给现场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要采取措施加强现场管理,防止扰民和民扰。施工场地比较狭窄,楼座距场地南侧围墙8—18米,距北侧围墙约为5米,东侧距现有围墙约45米,基本能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
2、地质、水文条件
场地地形略有起伏,原地面标高在-
-0.2米~-0.6米之间,场地属于轻微湿陷性黄土。常年地下水位在-9.2至-9.9米。工地所处于西铁物资供应段院内,院内设有数个排水井,排水较为便利。
3、气象
本地区雨季为每年的8、9、10月份。
4、交通
北邻含元路,交通较为便利,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
5、水、电
本工程现场北侧设有居民生活供水管道,施工用水极为方便。现场西北角设有一座配电室,提供630kva容量,能满足生产生活用电,用电较为方便。
6、通讯
施工管理人员均配移动电话,办公室配备座机一台。
7、物资供应
本工程临近大明宫建材市场、北三环建材市场,材料采购相对比较方便。砼采用商品砼,商砼站距离工地约10公里,商品砼供应充足。
8、临时工程
临时住房可在场地东侧搭设,场区东侧场地约有35米*40米一片空地,完全满足生活需要。
9、环境、卫生
本工程由于处在居民区,因此施工环保要求较高,施工场地要圈围、降噪,特别是7月份高考期间。夜间施工将会被禁止。施工结束后不得留下任何建筑垃圾。进出场的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因此场区入口处必须设置冲洗设备。
三、施工组织意见:
1、施工场地布置
整个场区全部采用彩钢围挡封闭,高度1.8米,场区南侧为生产区,主要布置钢筋加工棚,原材堆放区、成品堆放区,紧邻钢筋区布置木工场地,紧邻木工区布置周转料堆放区,场区南侧设东西施工主干道,水电料库及加工区位于施工主干道西端,场区总配电室设在场区东北角。
2、降水
由于当地地下水位较低,平均为地面以下9.2至9.9米,因本工程基底标高位于地面以下6.7米,因此不考虑基坑降水问题。
3、边坡防护
基坑坑壁已采用了喷锚支护,但仍有基坑局部开挖不到位,因此需对尺寸不到位处基坑重新进行开挖,开挖后的`裸露土体,需用塑料布将其覆盖以防雨水冲刷。
4、劳动力
劳动力选用河南安阳劳务公司。
按施工实际情况可分为以下几个班组: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水电工。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5
一、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通过走访及信访相关建筑企业、行业、同类院校,掌握及了解其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并征求行业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最终形成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素质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
三、调研方式与对象
(一)行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莱芜市建筑业协会、莱芜市人才市场、山东省及外省住莱芜部分知名建筑企业和建筑业管理企业进行调研。
(二)企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电话访问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南通四建莱芜分公司、山东泰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四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莱芜市建设集团、山东莱芜广厦集团、莱城建工集团、莱芜市金辉煌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了解了未来五至十年建筑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三)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电话、网络方式对以下院校进行本年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情况的调研:济南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城建职业学院。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行业调研分析
山东省是一个建筑业大省,到20xx年,山东省建筑企业共有11933家,从业人员达到370万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列全国第三,建筑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要实现从建筑大省到建筑强省的战略目标,山东建筑业既面临加快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和各种严峻竞争考验。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劳动者素质偏低和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与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不适应,是制约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莱芜现有建筑施工企业204家,从业人员约6.5万人,现有建筑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5%,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从业时间较长的工人晋升上来的,传统施工经验丰富,但专业综合素质较低,远不能适应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大量应用的现代建筑业
的.需要,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大量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及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受过培训,莱芜建筑业高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下是调研部分住莱芜建筑企业未来三年人才需求需求情况。
大型施工企业调查结果
初步计算六家企业大约3000人,人均需求指数为0.21,以此类推莱芜204家建筑企业未来三年需求1.5万人。
(二)企业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从业岗位分析
调查表明,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适应的主要岗位有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测量员、预算员、技术员等。这是由于这几个岗位工作条件相对恶劣,工作比较辛苦。这些岗位虽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知识,但一般要求具有熟练地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现在建筑企业招聘人才的起点一般为大专,对中职生的需求相对下降,对大专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需求急剧上升。这主要是他们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且拥有施工员等岗位证书,毕业即可上岗,缩短或省去了企业对他们进行的再培训的时间,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费用;其次,此类人员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往往能获得诸如“建造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国家级执业资格证书,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他们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主力军。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变迁分析
调查表明,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主要就业岗位有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测量员、预算员、技术员等。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具有熟练地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般学生毕业后经过3~5年工作经验积累,可以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此类人员由于受到学历、职称所限不会频繁跳槽(相对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工程人员),有个别人员毕业若干年后转向房地产行业进行工作。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分析
调查显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岗位群是基层技术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要求如下表所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责分析
4.企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析
通过分析建筑行业企业调研内容及结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基本素质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②文化素质:具有学习专业和从事专业工作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和协调突发问题。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6
一、东北地区卫浴建材市场基本概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一日千里,由此也带动了房地産行业的一派勃勃生机。以沈阳为例,20xx年,沈阳地区将陆续有100多个楼盘投入使用,预计住宅销售面积将在1100万平方米左右,建材及相相关销售在50亿元以上,卫浴洁具的销售同比将达到6~8亿元。加上沈阳对外埠周边城市的.辐射,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机吸引了衆多商家的目光。
二、建材市场调查分析
1、建材市场调查情况
2、竞争品牌调查情况
3、终端促销方式情况
三、建材市场调研总结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産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産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建材産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20xx年,中国建材行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产业政策调整对某些建材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20xx年行业发展仍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産量与销售额总体上稳健增长;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依然较好。
20xx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生産销售增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産业结构有了新的改善。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産值(现价)13275亿元,增长29。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34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47。1%。
20xx年我国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52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20xx年,在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措施的推动下,我
国建材工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要建材産品生産销售增速回升,价格水平止跌回稳,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建材投资热情高涨,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将进入重大转折时期,进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经营管理制胜的新时代。由单纯追求産能规模的扩张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由原材料制造业为主转变为加工制品为主;技术上由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跟进转向自主创新;由粗放式的无序、准无序竞争转向规范有序的竞争。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7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同时结合建筑企业及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重新修订。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技术人才
一、建筑业的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xx年已达55131亿元,较之20xx年又增长了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出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7.29%,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增长速度。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年均4.25%的速度不断加,行业队伍的迅速扩大,使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幅度地增长。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技术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1990年到20xx年,我国城市化率由18.9%迅速提高到39.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当低。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xx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三、建设事业中新兴行业的出现,拓展了急需人才的技术领域
伴随着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出现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很快的新兴行业,比较突出的有建筑装饰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20xx年这三业中从业人员数量分别已达850余万、118万和233万。这些新兴行业的出现,明显加剧了人才市场中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
四、建筑领域的科学进步,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工程先进技术水平的试题和工程投资取向正在发挥重要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已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5%-10%,大量现有建筑进行建筑智能化的改造,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牧业管理单位,已经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尤其是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一线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我国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在建筑业3893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的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专业技术人员154.6万,经营管理人员194.6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和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建筑技术人才数量上严重短缺,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建筑设备这三个专业领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建筑业从业人员中约78%分布在建筑施工企业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总数为3036万上以人。目前,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310.5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0,23%。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10.19%,专科学历占30.40%
今后10年,建筑与施工队伍从业人员按3000万考虑,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达到30%,即900万人左右,未来10年需要补充技术与管理人员600万人,年均60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60%,每年要培养36万人。
建筑装饰专业领域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业的从业人员已达850万,其中一线操作人员80%以上是家民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均不足1%,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51万左右,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5.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之建筑工技术领域低,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约占33.3%.在生产操作人员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高级工为4.04%、技师和高级技师为0.09%。
今后10年建筑装饰业从业人员要达到1100万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约20%,即220万人左右,需净增约150万人,年均增加约15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的50%,每年需培养7.5万人。
建筑设备专业领域
20xx年,建筑设备安装领域从业人员443.07万,在建筑业中所占比例为11.1%根据对部分建筑设备安装企业的调查统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劳务企业的从业人员分别占设备安装领域从业人员总数的10%、10%和80%,这三类企业中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数量约55.38万左右,占该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2.5%,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约387.69万,占该待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7.5%
今后10年,建筑设备安装业的从业人员要达到500万,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需要30%,10年内需补充约100万专门人才。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60%,即60万人,每年还需培养6万人左右。
建筑技术专业教育现状建筑技术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国设有建设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290余所。20xx年建设类高职专毕业生66742人,招生142683人,在校生324144人。
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培训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建筑业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按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18%计算,目前需要700.74万人,现在仅有349.20万人,总量缺口为351.54万人。20xx年,建设类大中专毕业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本科以上教育的毕业生分别为9213人、77564人和69714人。粗略按当年毕业生全部进入建设行业,且不考虑自然减员等因素,以这样的培养速度满足目前行业的需求需要18.85年。可见,建设教育在总规模上与行业需求之间相距甚远。
(2)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以能力为本位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建设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对“能力本位”的认识逐步深刻,在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也取得了成效。但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还有很大差距。课程内容体系,尤其是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还远远没有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没有成型,尤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在初步探索之中;“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刚刚起步,还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远不能满足使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工作的需要;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能动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尚不畅通。
对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从建设行业生产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出发,在建筑与市政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等三个专业领域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学和实训过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坚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的反应能力,缓解建设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促进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根据当前我系建筑工程专业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制度创新,全面推行建设职业资格制度
根据国家的“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原则,全面推行关键岗位准入制度”,我系应尽快完善“双证制”,在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沟通。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要尽快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加林课程整合的力度,使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搞好事例后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
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能力为模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投入力量编
写实践教学的教材,完善职业能力的考核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3.建立校正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订单”式教育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企业进行的现场实践又是其中的关键。对于建筑技术类专业而言,由于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的现场实践,毕业即能顶岗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学院与企业双赢互动的新机制,使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依照“订单”方式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校合作的人才培养能动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和培训的新模式,树立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对学生实施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的新理念。
4.切实有效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全是搞好职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同进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或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尽快形成“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加强实验实训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我系的实训基地及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这样就会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五、对修改教学计划的建议
(一).重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质量标准要明确具体,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
(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起开放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体系;
(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意识,建立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
(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1.专业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信息技术、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
(2)掌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管理、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
(4)具有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5)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
2.职业能力结构:
(1)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构构件计算、设计和验算的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7)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能力;
(8)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
(9)具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10)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11)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3.综合素质结构
(1)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身体和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4)业务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六、对修改课程体系的建议
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要求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由必修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选择模块、选修课组成。根据目前建筑市场需求情况,专业选择模块设置了建筑施工管理和工程预算两个专业方向,并以建筑施工管理为主设置课程,工程预算方向课程设在选修课中,有利于学生多方选择。选修课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
2.实践课程体系
增加理论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加大实践课的教学力度。除以往的毕业实习外,增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岗位实习,完善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8
随着xx省xx市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各类建设工程、修缮装修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幅度增加,如不能对其排放与受纳进行科学管理,不仅损坏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影响了投资环境,妨碍了生产建设的发展,还严重污染市容环境卫生,阻碍交通安全,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目前,xx市建筑垃圾配套管理政策不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配套政策还未出台,中心城区内建筑垃圾撒漏、偷倒、乱倒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绝大部分建筑垃圾因无法实现资源利用,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央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加强建筑垃圾科学管理,以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已有多年,仅从实践出发,谈谈有效处置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建筑垃圾的思路和对策,力求既加强管理利用,又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
一、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
xx市对建筑垃圾实施专项管理始于1998年。为改变当时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污染城市道路,影响市容市貌,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原xx市政府于当年10月,召开专门会议,单独设立了建筑垃圾的管理机构——xx市余土管理中心,并对建筑垃圾管理进行立法,对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实施专项管理。几年来,市余土管理中心为净化城市市容环境做了大量工作。xx市撤地设市以后,原来的一些地方性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越来越不适应新xx的发展,市政府为了强化管理,维护市容环境,于20xx年4月十二日以宜府发[20xx]18号颁布了《xx市中心城建筑垃圾和散装建筑材料密封运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当年五月一日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规定:xx市余土管理中心为建筑垃圾职能管理部门,隶属xx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对中心城区内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进行管理。建筑垃圾运输实行准运证制度,所有需要进行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或个人均须到市余土管理中心办理核准手续,并交由具有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的企业进行密封式运输。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自《办法》发布后即开始着手对xx市中心城区的建筑垃圾实施全过程的管理。20xx年,随着《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和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文件的出台,再次为xx市治理建筑垃圾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和法律依据。xx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法制化管理轨道,建筑垃圾的管理开始经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规范,并实施长效管理的漫长过程。
随着xx市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自20xx年3月,xx市以中心城宜阳新区建设为重点,实施城市“扩张战”,计划在未来5年时间内,xx市中心城的城区人口要接近或超过5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而目前xx中心城区人口不过30万、建成区面积才36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只有34.6%。为在五年内实现这个建设目标,xx市将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搬新家、五年成规模”的要求,充分集聚现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快速启动行政中心建设,确保在2—3年内完成市政大楼、宜阳大厦、会议中心等核心工程建设。同时加快宜阳新区、袁州新城3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堤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xx市近期建设规划所提供的建成区、建设用地、开工面积等资料,预测规划年内每年因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达50万立方米之多,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城市的建筑垃圾垃圾越来越多,由此建筑垃圾管理的点多、面广、机动性大、时效性强的特点更加凸显。据不完全统计,自20xx年xx市召开第五届全国农运会以来,中心城区每年要产生建筑垃圾约30万吨。由于管理范围的扩大、管理体制及管理机制不适应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管理严重滞后,由此衍生的建筑垃圾违章清运、沿途撒漏、乱倒乱堆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另一方面,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性在运输市场混乱的情况下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市余土管理中心每年都要联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开展1—2次的“建筑垃圾治理攻坚月”、“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环境整治”等活动,对建筑垃圾“围城”、“围山”、“围墙”现象进行集中整治,而每年用清理建筑垃圾的费用就高达30多万元。
建筑垃圾违章行为的高发生率及余缺调剂的严重失衡,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城乡形象,而且占有土地资源,还浪费可再生资源、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的发展,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二、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当前xx市建筑垃圾管理中的问题,就其现象或表现形式看,仍表现为建筑垃圾的偷倒,乱倒等违章行为,而这些问题的结局,似乎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的权威性和管理处罚的力度等方式来解决。但是从深层次看,建筑垃圾管理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自发,无序的阶段。同时,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思路等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建筑垃圾管理的良性发展。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管理手段滞后。随着建城区的不断扩大,建筑垃圾了日益增多,人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相形见肘,缺乏新的行之有效管理方法和措施,存在滞后管理、被动管理的局面。加上部分违章者存有侥幸心理,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违章清运活动,致使建筑垃圾乱倒、沿途撒漏问题突出,难以得到有效根治。再者,不少管理人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管理手段陈旧,习惯于用老办法对付新情况,以经验惯性应付新问题,没有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也就不够明显。缺乏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清运信息得不到准确反映,队员不能
对此类场所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做到耳聪目明,难以及时收集清运动态,甚至造成管理的真空区域,出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
(二)处置场地缺乏。随着xx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各类建设、建筑、修膳工程大量增加,建筑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大,而导致倒建筑垃圾的受纳场地则相对减少。目前,xx市城区还没有一处固定、专业、大型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使得建筑垃圾处置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建筑垃圾的消纳大多是由建筑垃圾产生单位自找出路或委托清运公司和个体户代找受纳场所,这也是致导管理部门难以计划、规划和协调中心城区的建筑垃圾排放、受纳处理,影响管理效果和效率的主要原因。
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缺乏,促使了一些村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城区空地或郊区私设消纳场地,以倒卖建筑垃圾赚钱营生;有些清运人员因无处倾倒建筑垃圾,便将建筑垃圾置于村民私设的消纳场地,进行高收益的卖“土”行为,扰乱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和管理秩序;建设工程间的相互调剂,但由于缺乏信息平台,供需双方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配置,需要处置建筑垃圾的建设工程找不到能够消纳的工地,大量的建筑垃圾只得被倾倒在城区的各个角落,成了二次污染源。
(三)运输市场混乱。目前,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全市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大大小小的车辆大约100辆左右,这些所谓的专业运输车辆基本属于个体运输车辆,或在一些普通运输公司挂靠的车辆。他们管理松散,而且参与建筑垃圾清运的车辆大多是无牌无证、车容车况差的“黑市车”,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一些基建老板唯利是图,全然不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有意招揽这样的低价车参与运输。这些车辆进入建筑垃圾运输市场以后,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是多装快跑,野蛮运输,逢路就跑、逢空地就倒,造成建筑垃圾一路抛撒,严重影响市容。
(四)管理对象身份复杂。目前市区涉及和从事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包括:建筑业主、施工单位、运输单位、运输个体户,由于管理对象呈现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等复杂多样化的特点,给建筑垃圾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五)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建筑垃圾的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如:规划国土部门负责建筑垃圾固定消纳处置场的统一规划;建设部门负责建筑工地源头的管理;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建筑垃圾抛洒、偷倒、乱倒等行为;交警部门负责车辆运输违章的查处,对超载、超速行为严厉打击;运输部门负责对已抛洒渣土的清扫,确保路面整洁;公安部门负责执法保障。要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各部门必须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建筑垃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形成管理合力,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解决污染源,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1、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作用,宣传建筑垃圾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广大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努力营造“人人爱护城市市容环境、个个参与建筑垃圾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对建筑垃圾违章行为的曝光率。开展“进社区、进单位、进工地”等三进活动,特别是对城区内各施工单位,进行逐一走访,要求其及时办理《建筑垃圾准运证》,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建筑垃圾运输作业。
2、强化服务意识和行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要力求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以强化服务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简化审批程序,同时把工作中心放在管理过程,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和服务职能。主动深入到各个建筑工地,居民小区、社区等地,严格监督检查建筑单位和居民对装修垃圾排放的执行情况,同时,对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协调、咨询和宣传服务。
3、加强处置场地建设。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规划、建设建筑垃圾综合消纳处置场所,进行科学分类处置。近期在市中心城区南、北两地各建立一个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场,处理规模不少于500m3/日,使用期限5年以上,该场可接受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回填后剩余的量;远期,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可通过建设项目回填、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建筑垃圾的处置。
4、规范运输管理。xx市中心城区的建筑垃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建筑垃圾运输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有条件、有资质的专业建筑垃圾封闭运输公司承运,并严格按照指定时间、路线、地点进行清运作业,并确保运输过程安全,不污染环境,易卸倒。运输车辆须随车携带准运证,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任何运输公司和个人不准承运未经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处置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审查、监督与管理。
5、加强部门协作。各相关管理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对建筑垃圾实行全过程管理。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工地的源头管理,在施工单位办理建筑垃圾排放手续前,要求并督促施工单位聘请具有运输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进行建筑垃圾清运;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要按照该工程土方量和申报车辆给其设计从源头产生到消纳地点最合理的路线,并规定运输的时间,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路口硬化工作,配备冲水设施和专人保洁,还要定期到施工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巡查监督力度,采取蹲点查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无建筑垃圾运输准运证的车辆、未加盖或超载造成沿途撒漏污染路面、未按规定的时间和线路行使和偷倒、乱倒现象的巡查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夜间和节假日的巡查,定期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建筑垃圾管理违章行为。运输部门要保证建筑垃圾的随漏随清,确保路面整洁,从而建立一整套建筑垃圾管理的长效协同机制。
(二)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多,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市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因未得到有效利用,未做任何便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迫在眉睫。
1、建筑垃圾的'分类。按照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
(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
(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按照能否再生利用又分为:
(1)可直接利用的材料;
(2)可作为再生材料或可用于回收的材料;
(3)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
2、我市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现状。长期以来,xx市对建筑垃圾再利用没有引起很大重视。以我市城区的土质类别为例:城南多为黄土山,可用于种植和绿化;而北门秀江河以上的土质类型多为白泥,可利用率低,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基本上无可利用价值,成为一种另类的“白色”污染。加上市区内缺乏大型且固定的消纳处置场,一些建筑垃圾因余缺双方在供需时间上无法同步,造成需要建筑垃圾填方的建设工地,找不到建筑垃圾,需要处置建筑垃圾的施工单位找不到能够消纳的工地。因此直接利用率很低。目前,根据市场需求,用于种植、绿化的黄土和用于低沆洼地的回填的旧建筑物拆除分离出来的砖和石头、混凝土等利用率仅为建筑垃圾总量的20%左右。大部分建筑垃圾(如白泥)都是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运到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回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再次成了污染源。
当前xx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回收利用率低最终因素:
(1)市区至今没有专业的建筑垃圾回收机构;
(2)缺乏大型、专业、固定的处置场所,大量的建筑垃圾只好随意弃放;
(3)缺乏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
(4)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没有专项的法规支持。
3、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过分捡、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
(1)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金属材料;
(2)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
(3)砖、瓦经清理后不仅可以重复使用;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还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4)废砖、瓦、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标号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垫层、室内地坪及地坪垫层、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或蒸压粉煤灰砖等。
所以,我们要改变对建筑垃圾的传统观念和将其一扔了之的传统做法,把建筑垃圾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来认识,来利用。要充分认识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方面,日本、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进行的比较早,目前,荷兰已有70% 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再循环利用。国内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也比较注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1992年6月,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40多吨,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节约资金3.5万余元。最近,河北工专新兴科技服务总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要对国外和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艺进行学习和研究,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施工单位加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采用先进技术对有用的材料进行加工后重新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循环化水平。重点要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快构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和分选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发,提高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水平;二是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发;三是回填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四是采用循环再生骨料开发绿色建材的研究等;五是对每万平方米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数量状况,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定量定性综合调查统计,依此制定相应的建筑垃圾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并将其作为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创办建筑垃圾的加工企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再生材料产品;第三争取建成一座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置场,逐步实现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可以在建筑垃圾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从而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垃圾处理费和污染防治费用。
建筑垃圾的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它不仅仅是是个技术问题,要能真正有效地利用还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9
一、围标、串标的基本概念
围标、串标是指投标人之间、或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相互恶意串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或采取其它不正当手段,排挤、限制竞争对手,以达到某一利益相关者中标的行为。
围标、串标是参与方之间结成的一种“利益联盟”;是利用不法手段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及国家利益的行为;是招投标市场一种危害极大的“诈标”行为。其根源是诚信缺失。
从广义上讲,围标行为的发起者称为围标人,参与围标者称为陪标人。围标是不成熟的招投标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参与围标者相互达成攻守同盟,在整个围标过程中严格遵守双方合作协议,以保证围标人能顺利中标,并对整个围标活动全过程保密。如,在某一工程项目招标中,同一个投标者挂靠两个以上不同施工企业(有时为全挂靠),并代替被挂靠者做出不同或类同的投标书,以各个被挂靠者的名义进行投标。而那些主动或被动参与挂靠的行为则称为“陪标”。可见陪标与围标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陪标也是围标的一种现象。围标成功后,围标人按照事先约定支付陪标人一定的好处或利益互换。有时围标全过程为围标人一手操办,陪标人提供资质、人员和必要的条件予以协助。有时是投标人入围后将入围资格卖给围标人,围标人借用入围投标人的资格操纵投标,而陪标人则保持沉默。
从狭义上讲,串标是指除围标外的串通投标,即排除围标现象的一般串通投标行为,包括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之间串通或两个以上投标人非正当合谋投标,也可称之为未达到围标的操纵强度和影响的行为。
狭义上的围标与串标处于平行关系,是同为串通投标的两种类型,即围标加一般串标等同于广义上的串通投标。通常所说的串标也可理解为狭义串标。由此可见,广义上讲串标的外延和内涵比围标更加广泛,围标是广义串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两者是包含关系。如果把串通投标作为主杆,则围标和狭义上的串标就是分枝。围标首先表现为串标,即围标以串标为基础又高于串标,围标是串标的发展和深化。
二、围标、串标的表现形式
(一)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
1、在招投标中,某些投标人特别是“围标集团”,为了排挤其他投标人,干扰正常的竞价活动,私下串通,形成价格同盟,使竞争对手的正常报价失去竞争力,导致其在评标时不能中标。
2、在分标段投标或者多次招标中。投标人之间互相约定,在不同的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中标,使投标人无论实力如何都能中标,并以高价位捞取高额利润,而招标人无法从投标人中选出最优,从而丧失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
3、投标人之间私下确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相约内定中标人以高价中标后,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一定的“补偿费”。这种行为多发生在邀请招标中,其结果使投标者之间已不存在竞争。有时招标人在利益分配不均时,也赞成投标人这样做。陪标人的“补偿费”一般是从中标人支付的高价中获取的。
4、通过挂靠等手段以多个投标人的名义进行投标,以控制中标价和提高中标几率。而被挂靠企业的资料费、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全部由挂靠企业承担。被挂靠企业主动为串通投标提供方便,从而形成实质上的投标垄断。无论哪家企业中标,都能获得高额回报。通过挂靠,使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得以进入原本无法进入的投标领域。
5、投标人以暴力、威胁、利诱等手段,阻止其他投标人参与投标,或者控制其他投标人投标。这并非危言耸听。20xx年4月26日,《中国建设报》报道了福建省专项整治串通投标的6种违法行为,其中,位列第6种的行为,便是“严厉打击投标人以暴力、威胁、利诱等手段,阻
止其他投标人参与投标,或者控制其他投标人投标的行为”。
(二)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
1、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相互勾结,将能够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信息(如投标报名情况、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工程量清单错误与偏差等)透露给特定的投标人,造成投标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尤其是在设有标底的工程招标中,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私下向特定的投标人透露标底,使其以最接近标底的价格中标。
2、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由投标人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压低价格,中标后再由招标人通过设计变更等方式给予投标人额外补偿。或者是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为使特定的投标人中标,与其他投标人约定,由投标人在公开投标时抬高标价,待其他投标人中标后给予该投标人一定的补偿。
3、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操纵评标专家在对标书初步评审时,对不同投标人相同或类似的标书实行差别待遇,甚至在一些实行最低投标价中标的招标中,为使特定的投标人中标,个别招标人(招标代理中介机构)不惜以种种理由确定其他最低价标书为废标,以确保特定的投标人中标。
4、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故意在编制资格预审或招标文件时,对特定的投标人予以“量身定做”,同时,设置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将绝大多数潜在投标人排斥在外,以达到串通围标、操纵招标结果的目的。
5、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串通,操纵招标结果。特别是在邀请招标中,招标人通过派代表参与评标,一致为特定投标人打高分,或在评标中进行诱导性发言等方式,以促成特定的投标人中标。
三、围标、串标的认定依据
(一)下列行为均属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1、投标人之间内定中标人后再参加投标的;
2、开标前已有反映,开标后发现各投标人的报价等与反映情况相吻合的;
3、不同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市场报价部分呈规律性变化的;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来源于同一投标人或同一账户的;
5、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机构或同一人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的;
6、不同投标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的错漏之处不合理一致的;
7、不同投标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其他成员存在相同人员的。
8、不同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基本雷同的;
9、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列出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及利润的价格构成部分或全部雷同的;
10、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出现评标委员会认为不应当雷同的(如:文字编排、文字内容、文字及数字错误等);
11、有知情人举报,投标人采取暴力、威胁、利诱等手段阻止其他投标人参与投标,经查证属实的;
12、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二)下列行为均属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1、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所属人员、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的近亲属操纵投标或代表投标人参与投标的;
2、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预审评审或开标之前开启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并将资格预审或投标情形告知其他投标人或协助投标人撤换、修改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的;
3、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向特定投标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投标的其它情况,或者泄露标底的;
4、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专门为某个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做”的;
5、参与评标的招标人代表在评标中一致为某一特定投标人打高分或进行诱导性提示的;
6、招标人与投标人约定投标报价的;
7、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的;
8、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四、围标、串标的防治对策
(一)改革招标程序。全面推行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标准文本;建议取消投标报名,采取不记名方式购买标书、图纸;建议取消集中招标答疑和现场踏勘,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载明工程概况、工程地点、施工现场状况及周边环境、招标条件、投标条件,并明确投标人对投标文件和现场状况提出质疑的时限,以及招标人公布答疑的媒介和时间等。
(二)严格资质审查。如果实行投标报名,投标企业报名登记时,必须提供法人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等;法人委托报名时,除提供上述证件外,还要有法人的书面委托证明及受托人身份证明、技术资格证明等。评标时评标委员会还应严格核对投标人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开户行证明、投标文件印章以及项目经理证书、项目经理安全证书的单位名称都必须完全一致。
(三)改变“三金”结转方式。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应通过投标人或中标人的基本账户,以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缴纳或退还,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现金交付;招标人的建设资金只能拨付给中标人在项目实施地银行开设、留有投标文件承诺的项目经理印鉴的企业法人账户。这样做可以增加串标企业的资金风险。
(四)推行低价中标。在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中不设标底;对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即,招标人在招标前公布拦标价、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估算价或评审价,作为投标最高限价,投标人在满足招标人提出的合同条件及商务条件的前提下,直接以最低报价中标。
(五)实行资格后审。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应尽可能采用资格后审;实行资格预审的,一律采用《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合格制法,所有符合预审条件的潜在投标人都应允许参加投标,通过增加潜在投标人数量,加大串通投标的成本。
(六)严守保密制度。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对投标企业报名情况严格保密,不能向任何相关人员泄露报名信息,包括法人姓名、单位地址、资质高低、联系电话以及报名企业总数等。这样做是为了给不法串标者设置有效的障碍,使他们不能轻易掌握串标范围,确定串标对象。
(七)强化专家管理。要不断深化对评标专家和评标活动的管理,建立对评标专家的培训教育、定期考核和准入清出制度,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评标专家,围绕如何在评标中发现和界定围标串标行为进行培训和交流研讨,不断提高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和评标技能。对不能胜任评标工作或有不良行为记录的评标专家,应当暂停或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
(八)推行电子招标。从国内招投标发展趋势看,实行电子招标是当务之急。电子招标的优势在于招标人与投标人相互不见面,围标、串标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投标人相互不知情,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只能依托自身的实力投标,可以充分实现公平竞争的原则;还可以大大降低招投标成本,有效减轻招投标各方的费用负担,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九)加强标后监管。对中标项目施工现场应实行动态跟踪监管,主要检查工程承包合同执行情况,中标单位现场到位人员与投标承诺的人员是否一致,检查工程款的支付和流向。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要进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恶意低价竞标、标后高价结算。对发现存在挂靠及围标串标行为的,应及时依法处理,以儆效尤。
(十)严格责任追究。对于利用个人相关资质参与围标串标及其它违规违法活动的直接责任人,招投标监管部门应及时调查核实,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参与串通投标的单位和个人主动检举揭发的,可以据情实行免责制。同时,招投标监管部门还应主动联合纪检监察、工商行政和司法等部门,形成多部门联动预防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防治围标串标行为的管理平台,将围标串标行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实行公告制度,以强化震慑警示作用。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10
摘要:通过对我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分析了我校申报该专业的优势,描述了我校制定的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说明了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为该专业的设置和开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及“十二五”会议精神,我校积极探索招生和就业的路子及方向,按照市场规律办学,与时俱进。我校对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有完整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优良的师资力量、实习基地。为此我校向省教育厅申请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一、 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
1、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可谓亮点频闪。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xx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以上,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20xx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未来50年,中国预计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
2、建筑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我校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座谈讨论,得到了一些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认识:
人才需求量大。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社会固定投资的60%左右是通过建筑业实现的。庞大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岗位和值为,这种需求也将解决大量的专业人才就业。“十一五”期间 ,国家级开发区扩展到逾90个,几乎翻了1倍,在国家与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长显著。但在此期间,该行业人才短缺现象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有相应的措施。
二、我校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具备的优势
(一)专业紧贴我市长盛不衰的支柱产业,办学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产业发
展势头迅猛,长盛不衰。建筑专业人才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金字塔”特征,一线操作岗位的专业应用人才占绝大多数。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适合中职教育层次,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员(助理)、资料员、材料员等一线技术管理与操作人才,需求基数庞大。
(二)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力度大,职教特色鲜明。
学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主动应对十多年来中职学生就业层次不断下降,生源素质急剧下滑的中等职业教育大环境的深刻变化,不遗余力地开展专业整体教学改革。
(三)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
学院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2+1”模式进行创新,加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大了与社会的对接力度,可使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学生毕业即就业。并且学校着力推出了5年制大专(3+2的职业教育模式),学生完成三年的中专学习后,可以选择通过考试继续在本校大专部深造,就业升学两不误,毕业以后各项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省教育厅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
(四)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学院拥有一支由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组成的教师伍。同时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专职教师的引进、培养、储备。建设了一批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科、专业结构合
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了该专业开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
学院总占地面积51亩,教学面积4万余平方米。全力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习教学相互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与学校的二期及后期工程建设,让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去体验,加大学生与社会的对接,更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同时学校还为本专业学生配备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计算机房、语音教室、等可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使用,是一所高规格、多层次、多轨制的综合职业技术院校。
(六)稳就业,强保障
学校在重视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 工作。学校肩负着落实“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产教结合为一体”的示范办学重任,采取多渠道就业模式,学校先后与全国多家实力雄厚的百强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探索一条全方位、全过程以能力为本的“多证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可靠的、多选择的岗位群支持,保证100%就业。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后续服务机构,指导、落实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为学生的实习就业保驾护航。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11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环保、低碳和美观,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来说为客户挑选环保建材成为我们的职责之一,在北京工作的这段日子里我调查了材料,家具等近40家家材料商,大大小小的公司在北京这个大市场中鱼龙混杂,一线品牌为了巩固自己的立足点开始把科技融入到材料上,大大提升了菜品的环保性,但成品的价格也随之增长。一下对几种建材做一分析。
一、陶瓷制品
陶瓷起源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是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二、瓷砖
“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之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之建筑或装饰之材料,总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瓷砖已成为家庭装饰装修必备材料之一,厨房、卫生间都是瓷砖“大显身手”的场所,再加上现代人对美的需求逐渐提高,各种花色样式从出不穷,中式欧式现代的风格都能在此体现出来,卧室和客厅的地砖品种也随着时代变化多端,因为瓷砖的美感、易擦洗和受环境的影响小之又小,瓷砖上墙已经纳入普通百姓背景墙的考录范围。
据调查得知,现代人们对瓷砖花色样式的追求开始完美化,为了满足大众出现了“瓷砖印花机”,但随着陶瓷业的发展,这样的技术慢慢被升级为“滚筒式瓷砖印花机”,它可应用于任意材质的平面、弧面或圆柱形物体的全彩打印,其颠覆性的数码打印理念给印刷行业带来一股新风,以势不可挡的席卷了整个行业,为客户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代替丝印、移印、转印设备,无需制版、无需套色、制作出比传统方式更高的印刷质量,机器操作简易、性能稳定,而且因为是滚动作业瓷砖更接近天然,完全满足各行业批量生产要求,从而显着提高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很多“环保型瓷砖”逐渐出炉,比如新中源的XX年的“超洁亮”技术。该技术是行业内最先进的具有重大突破性的先进技术,与一般的“抛光砖”相比,“超洁亮”抗污抛光砖有四大优点:
一是光泽度高。由于保护层材料是一种亲水性物质,防滑效果好,跟市场上普通抛光砖的防滑性能是一样的,甚至更好;
二是更防污、更耐磨。由于保护层材料粒度小至纳米级,很容易完全填补砖面的气孔和微裂纹,保证砖面具有极强的防污性。材料颗粒之间以及材料和砖坯之间紧密的分子键结构,保证砖面具有极强的耐磨性;
三是能有效杀菌、功能独特。通过调整保护材料配方,超洁亮技术还可以使抛光砖表层具有其它特殊功能,在阳光照射下,能使有机渍,硫化合物、氮化合物自然分解,起到抗菌和防腐的功能。其他污染物经雨水一冲刷,就能自行清除,达到自洁的效果,还可以使抛光砖表面具有远红外线、负离子、荧光等功能;
四是绿色、环保,目前市场上的很多防污剂都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化工原料,它们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将产生不利影响。超洁亮技术应用的是绿色有机原料,透明、无色、无臭、无毒,并不影响基材花色。
三、现陶瓷业产品表现与定位:
仿石材由于全抛釉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得太多突破,只需在传统的抛光砖生产设备和工艺上做相对的调整。所以多数品牌则只能主打产品设计概念,再加上近几年来行业仿石材概念越打越烈,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接受,因此全抛釉主打仿石材设计也顺利成章。因为全抛釉“亮光化”产品对于石材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目前市场普遍主推的产品均以仿石材为主。
高端化由于全抛釉产品生命期与成长期的跨越性人性,从一个新产品到行业普及的产品,仅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然而这样发展速度,在目前而言,依然不影响多数企业对它的定义。作为一个全新的产品,虽然行业蜂涌而上,但对于市场多数的消费而者还是比较陌生的,它还有一段时间让市场和用户消化和认识。而在这一段时间的中间,在消费者群体还没有接受和熟悉他之前,全抛釉产品依然保持着他高傲的格调,在短时间内他依然可以赚取高于传统产品的利润空间。因此,多数企业在初上全抛釉的产品之时,往往都会将其定位成为企业高端的产品,是赚取利润和形象的产品。不过,随着全抛釉产品的不断成熟,高端的定位最终还是成为一个美丽伪命题。
设计化相对传统的抛光砖产品而言,全抛釉产品更注重应用设计,特别是是终端的展示表现手法,做足了设计功夫。不少已经代理全抛釉产品的经销商在展厅改造方面投入所有的资源,只为表现出产品的价值和品味。全抛釉产品如果没有了专业完美的产品配套和周边元素,那么就算推出全抛釉产品也不一定可以在市场上得好业绩。因为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在终端市场上消费还需要一段认识和接受的时间。然而本身就是以设计
为主导的产品,如果没有良好的终端应用引导和形象展示,那么全抛釉将会是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美丽难飞。另一方面,就目前已经推出全抛釉的领军品牌的市场动向而言,几乎他们都在深挖一个共同的市场,就是设计师市场。作为一个相对高端的建材产品,在国内而言,设计师往往是一个最佳销售渠道。因为专业设计师群体往往接触都是当地较为高端的消费,而一般的消费者与设计师往往不相往来,甚为陌生。所以,设计师是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是全抛釉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06-29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15篇12-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04-26
文物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12-13
调研报告11-02
调研报告05-22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05-15
薪酬调研报告02-10
药店调研报告02-16
调研报告范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