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2-19 09:58:20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企业调研报告 14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调研报告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调研报告 14篇

  企业调研报告 篇1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主体和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其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近期我局成立专门课题组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对长沙新一轮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调查样本及调查方式

  (一)调查样本描述

  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沙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累计实现产值4200.7亿元。纳入本次调查的企业为截止20xx年12月30日省科技厅认定在册的全部高新企业,共计805家。其中20xx年20xx年认定的企业数分别为144家、348家、178家,20xx年复审通过135家(如表1)。

  上述高新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以下简称规上高新企业)有330家,占全部高新企业的40.94%。330家规上高新企业涉及8大技术领域,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21家、生物与新医药技术66家、新材料技术61家、电子信息技术47家、资源与环境技术17家、新能源及节能技术11家、高技术服务业9家、航空航天技术2家。

  (二)调查方式方法说明

  本次调查以网上检索为主。根据高新企业和规上企业名单,登录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进行检索。同时,通过查询近两年XX市专利申请与授权明细,以辅助手段进行部分数据修正。

  1、检索分类方法。登录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以企业名称逐个进行检索,以各企业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含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申请、外观设计申请)和授权量(含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授权、外观设计授权)为检索结果,整理成专利情况表,再标引高新企业认定(或复核)时间、技术领域、所属地域以及是否规上企业(或高新企业)等信息,以上述标引信息与企业名称、专利分类综合形成数据归纳索引,进行数据统计。

  2、数据来源及更新时间。数据来源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的中国专利数据库。数据更新时间为20xx年6月24日,本次数据检索时间为20xx年7月1日 20xx年、20xx年XX市专利申请与授权明细为省局信息中心20xx年2月提供,查询时间为20xx年7月2日4日。

  3、其他说明。本次检索数据均以企业名称为申请人(权利人)的检索结果,不包括企业法人代表或其股东名义申请的专利数据,也不包括企业法人代表或股东名下已经办理向企业转移手续的专利。

  二、企业专利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1、高新企业专利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05家高新企业中共有608家企业(占75.53%)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共计17780件,占全市累计专利申请总量(90291件)的19.6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977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821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982件,三类专利申请的占比分别为33.62%、55.24%、11.14%。

  共有568家高新企业(占70.56%)拥有授权专利,授权专利共计12398件,占全市累计专利授权总量(52669件)的22.3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28件(不含湖南邱则有专利策划公司等个别企业由法人代表或公司股东名下转移至企业的1834件),实用新型专利8958件,外观设计专利1812件,三类专利的占比分别为13.13%、72.25%、14.62%(如表1)。

  2、规上高新企业的专利情况。调查显示:规上企业中共有330家高新企业,其中296家企业(占比为89.70%)有专利申请,共申请专利共计942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874件、实用新型5216件、外观设计1332件),占规上企业累计专利申请量的78.04%;284家企业(占比为86.06%,20xx年调查数为104家)有专利授权,授权量共计6584件(其中发明642件、实用新型4739件、外观设计1203件);264家企业(占比为80.00%)拥有有效专利,有效专利共计5872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10件、实用新型4200件、外观设计1072件),占规上企业的68.01%。如表2。

  按照高新技术8大领域分类,在330家规上高新企业中的5872件有效专利分布情况如下: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121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3808件,占比64.95%;新材料技术领域61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796件,占比13.56%;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66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408件,占比6.95%;电子信息技术领域47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398件,占比6.78%;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17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85件,占比3.15%;高技术服务领域9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56件,占比2.66%;航空航天技术领域2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25件,占比0.43%。

  (二)20xx-2012年度专利情况

  1、高新企业情况。20xx-2012年两年高新企业共有专利申请10475件,占高新企业专利累计申请总量的58.91%,共有专利授权6640件,占高新企业专利授权量的`53.56%。各年度数据如表3。2年来,高新企业专利授权平均增长率47.35%。

  2、规上高新企业情况。20xx-2012年规上高新企业专利申请5688件,占同期高新企业专利申请的54.30%,占同期规上企业的77.67%;专利授权3483件,占同期高新企业专利授权的52.45%,占同期规上企业的77.37%。具体数据如表4。

  (三)主要特点

  1、专利领军企业群体不断壮大。近几年来,通过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推进工程、企业专利扫零工程、知识产权三百工程的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升,有专利申请和授权的高新企业达到608家(不含企业法人代表或股东个人专利情况),有专利企业的占比为75.53%。尤其是涌现一批专利大户群体,20件以上专利申请的企业127家, 50件以上的48家, 100件以上22家(见附件1),20xx件以上的2家。发明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9家(见附件2);从授权专利看, 20件授权专利以上企业87家,50件以上的33家,100件以上的15家(见附件3)。

  2、近两年专利总量迅速上升。 从增速看:高新企业近2年专利授权年均增长45%以上,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年平均增长均在80%以上。从增量看:高新企业两年申请专利10475件,占高新企业专利累计申请量的62.44%,期间授权6640件,占其累计量的56.47%。

  3、规上高新企业创新基础良好。296家规上高新企业申请专利9422件,以规上企业12.97%的企业数量占得的78.04%申请量,平均每家企业申请专利32件;申请发明专利2874件,占规上企业的81.46%,平均每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0件。另外,从专利大户群体看,有10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的企业97家,规上高新企业占47家,占比48.45%;有20件以上专利授权的企业98家,规上高新企业占51家,占比52.04%。

  4、装备制造业专利独领产业旗帜。20xx-2012两年中,装备制造产业的高新企业专利申请、发明申请,专利授权、企业发明授权等指标均占同期规上高新企业的60%以上,有效专利占74.6%。并且,20xx年以来装备制造领域连续3年夺得中国专利金奖。说明长沙的装备制造产业正在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产业逐步在发明专利引领下走向高端,专利数量和产业化程度明显领先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

  5、高新企业队伍认定潜力稳定。据对规上企业专利统计,目前不是高新企业但有1个以上发明专利或6个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企业有135家。没有专利授权但有1个以上发明专利申请或实用新型申请6件以上的有169家,上述两项合计303家,在1-2年内均可拟为高新企业推荐认定对象。

  (四)问题不容忽视

  1、 1/6 现象依旧存在。从高新企业的数据看,部分企业满足于维持高新企业认定标准, 1/6 现象依然存在(所谓1/6 现象,是指企业为了获取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维持1个发明专利或6个实用新型专利的高新企业准入门槛)。只有1件发明没有实用新型的企业36家,没有发明专利而只有6个实用新型的48家,共计84家,占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数的10.4%。尤其是20xx年认定的144家企业中类似企业有29家,这29家企业3年来没有新增授权专利,甚至没有专利申请,说明这些企业纯粹是为了获得高新企业资格,谋取税收减免政策。

  2、许可上位比较流行。部分高新企业不思研发转型,乐于许可上位。31.3%的高新企业(252家)既没有发明专利也没有实用新型专利,完全依靠专利的独占许可方式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据对20xx-2012专利许可备案信息查询,XX市每年均有100余家零专利企业为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而采取独占许可实施他人专利。在专利情况不能满足高新企业认定标准的293家企业中,20xx年认定的企业占18%(53家),说明这些企业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出发来改变产品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意识。

  3、零专利现象仍然严重。高新企业的专利情况反映, 197家企业(占高新企业数的24.48%)处于零专利申请状态,363家高新企业(占45.09%)没有发明专利申请;237家企业(占29.44%)没有专利授权,544家企业(占67.58%)没有发明专利授权。作为高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成果、没有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似乎名不副实(个别企业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除外)。

  4、专利意识和能力仍待加强。从20xx-2012年的数据来看,创新基础较好的规上高新企业,两年中发明专利授权366件,每个企业也只有1.1件,平均每年每个企业也仅仅是半件,规上企业创新实力也有待加强。从高新企业专利申请结构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55%,高出发明专利12个百分点,159家企业选择申请实用新型而不申请发明专利,没有认识到权利稳定和专利保护期长短的重要性。从企业发明专利法律状态来看,视撤专利384件、驳回专利124件,占发明申请总量的8.5%,说明企业在申请专利以前没有进行专利性分析,缺乏专利申请挖掘与评价机制,或者专利审查答复不及时,企业专利管理上存在漏洞。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培训,树立正确的自主创新意识。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知识产权工作典型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加强对企业高管的知识产权培训,使高新企业高层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高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只有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对高新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系统轮训,并建立长效机制,培训一批知识产权实务人才,逐步提高高新企业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

  2、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知识产权部门要不断完善专利申请资助等政策,在高新企业中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彻计划,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实施,推动企业专利管理规范化;科技部门要建立以专利为条件的科技专项准入和结项的政策要求,加大科技项目对企业知识产权指标的倾斜力度,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与运用。

  3、加强部门协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科技、工信、知识产权等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强化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协调创新引导机制,解决企业零专利现象,扩大专利企业群体,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培育高新企业后备力量,培植高新技术产值增长极。

  4、加强公共服务,促进高新成果权利化。充分利用重点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和预警服务,提高研发起点,提升研发质量,促进技术成果权利化。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引导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专利申请代理质量提升。

  企业调研报告 篇2

  20xx年1月1日 ,新修订的《劳动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 企业高度重视《劳动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83.3%; 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0.9%;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15.8%。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二、 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4次,占总选择频次的52.2%;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17次,占37.0%;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6.5%;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 企业遵守《劳动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 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 85.0%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2.0%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0%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企业调研报告 篇3

  为了解同行业企业的工资水平及薪酬现状,根据总部相关要求,对保定市秀兰物业、新一代物业、卓正物业、华中物业及宜家物业共五家同行业公司进行了薪酬调研工作,现对调研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一、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招聘网站和向朋友咨询渠道进行,因保定市大多数企业通过网络招聘时薪资待遇大都登记为面议,故本次调研信息并不全面;

  二、薪资架构构成: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奖金+补助;

  三、根据调查发现,保定物业公司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较简单,大多都无主管和经理级别,即助理直属项目经理管理,只是个别公司设立工程主管/经理、安保主管/经理,其他部门均直属项目经理管理,另外,大部分物业公司客服助理除负责来客接待、投诉、回访、报修等工作外,还担任收费员一职;或者出纳兼行政工作等情况。

  四、经过调查,部门企业员工薪酬以每年每人200元的幅度增长,还有部分企业持零增长状态,只是最低工资低于保定市最低工资标准时方才增长。

  五、经过调查,以上几家同行业物业公司目前并未实行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尚未健全。

  企业调研报告 篇4

  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一系列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器械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工作,为确保公众用械安全、净化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医疗器械经营市场的高速发展和政府监督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逐渐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为此,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xx市民生工程向纵深开展的背景下,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内容,于20xx年5月至20xx年7月期间采用日常检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辖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对医疗器械经营管理方面做了一些调研工作和初步的探索。通过对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力求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

  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0xx年经营情况

  我市目前正在生产的医疗器械企业共有16家。其中三类器械生产企业2家,二类生产企业12家,一类生产企业2家。截止到20xx年7月1日,我市医疗器械零售企业一共是436家。20xx年的经营情况见下表。

  2、20xx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展情况

  与20xx年相比,20xx年,我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医疗器械大型经营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总数量不多。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营业务趋向于单一化。经营范围往往包涵较广,但实际经营过程中倾向于某一类产品的专营,比如三类的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二类的口腔科设备及器具等。20xx年,我市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6家,二类零售企业40家,主要经营品种都比较单一,规模不大,市场份额有限。

  3、器械零售企业在乡镇、村覆盖情况:

  我市医疗器械零售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市目前有零售企业436家,已基本覆盖乡、镇、村。特别是乡镇器械经营企业和零售药店相结合,货源供应充分,完全能满足当地供求。

  二、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经营人员素质问题。

  医疗器械行业对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要求,但从目前调研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与国家当前对医疗行业要求相差甚远,我市很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缺少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维修人员,企业营销人员对器械基本知识也不够熟悉,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企业法人及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以及基本业务知识了解掌握程度较低,尤其是企业法人和负责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器械生产、经营及使用管理不重视,自身不学习,内部不培训。

  2、企业随意增加变更人员和超范围经营。

  新办器械经营企业刚开始人员配备较少,随着经营活动的发展,时间一长,企业的法人、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随意增加或变动,却不到药监部门履行相应增加或变更手续,造成企业实际人员与申办许可证时的人员档案严重不符。同时,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超出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规定范围违法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伴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出现了这种情况:企业能和客户谈成什么就做什么,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导致部分医疗器械企业超范围经营。

  3、部分企业申办许可证,无经营活动。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属于项前置审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先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才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但实际上,由于经营企业申办《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实行低收费办理,办理过程中,只收取办证工本费10元,导致一部分企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先办一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其是否真正经营,则是看以后的情况再说;甚至还有的企业只拿着一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未去工商部们申办《营业执照》,等有生意再说。在我局的监督检查中,全市43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中,目前发现有部分企业无经营活动。这样就导致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滞留在一部分企业中,缺乏监管及退出机制。

  4、质量管理人员形同虚设。

  按照《安徽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验收审查标准》要求,器械企业必须设有取得医学、药学、机械、电子等相关学历的质量管理人,并要求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在职在岗。日常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实际不在岗,有的临时通知质量管理人员来企业应付检查,有的则强调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但目前现行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不在岗没有明确的处罚要求。

  5、部分器械企业经营面积、仓库面积擅自降低缩水。

  我市目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各级的.医疗机构,企业大多采取上门推销的服务模式。这样对企业而言,固定的经营地址和库房对企业似乎形同虚设。因此,有部分企业在办理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以后,立即退掉部分或全部经营房屋或库房,或者有的企业将大的经营地改换成小的办公地点。我局日常监管或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器械经营企业存在面积萎缩,按原址无法查询,联系电话变为空号等等问题。以前验收合格的经营面积后来居然严重缩水,有的甚至将经营场所或仓库改作他用。

  6、部分企业无库存产品,难以有效监管。

  有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是根据医疗机构采购要求,直接向生产厂家或外地经营企业订货后送往医疗机构,其本身无产品库存。企业的产品质量验收记录也不登记,产品及供应商资质不全,导致监管部门对企业经营产品的合法性难以判断。导致违法违规行为难查处。还有一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异地设置仓库,当地监管部门对其经营行为难监督,违法难发现。

  三、监管对策

  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1、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提高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能力,药监部门要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促使相关涉械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经营。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法制氛围。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仅要重视岗前培训,也要强调日常管理中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法规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器械法律法规,为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培训人员进行严格考试,避免培训流于形式,让从业人员真正掌握医疗器械管理基本规定,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严厉查处器械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退出淘汰机制。

  目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经营行为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并没有明确要求建立强制注销的退出机制。建议监管部门在严厉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对多次出现违规行为以及软硬件条件多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建立强制注销退出机制,逐步淘汰不规范企业,同时逐步提高经营企业的门槛。这样既有利于净化医疗器械市场,又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发展。

  3、将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在岗情况纳入企业诚信档案。

  现行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不在职在岗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强制要求和处罚。有鉴于此,药监部门可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将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在岗情况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内容,连续两次或几次以上检查时质量管理人员不在岗的企业将纳入黑名单。

  4、严把器械经营企业准入标准,从源头控制提高企业开办条件。

  目前,xx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是依照《安徽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检查验收标准》,在设施设备、机构、培训、人员、管理制度与记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档案、经营场所与储存条件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药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管理,确保企业开办验收时候软硬件条件的具备,从源头上把准器械经营企业的准入关。在企业申请开办时,要求企业必须与质量管理人员签订劳动部门认可的合同,从源头上控制住质量管理人员形同虚设的问题。

  5、建立经营器械诚信档案管理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结合诚信考评和年终安全分类等级,对辖区内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划分不同管理类别。对诚信意识差、安全风险大的单位,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对诚信守法、安全风险低的企业,减少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同时,建立卫生、医院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机制,真正把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纳入监管视线,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6、药监部门要完善医疗器械法规体系,规范医疗器械流通行为。

  医疗器械经营与药品经营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不同。药品经营以门市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而大多数医疗器械公司一般是带着器械经营许可证以及相关的一些资质,拿着各种医疗器械的样品甚至图片到各医疗机构上门推销谈妥品种和价格后再提供实物。这种经营模式就要求药监部门制定出一整套适应医疗器械经营规律的监督体系来对应。为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对保证医疗器械安全的主要制度、记录、票据及采购、销售、运输、管理等内容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杜绝挂靠经营、串货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尤其要对基层医疗器械的物流配送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医疗器械物流配送的登记、限制制度,杜绝违法经营行为。同时针对不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使监管人员在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规律下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律及存在的问题要经常进行研究探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从而确保将依法监管落到实处。

  7、探索建立器械流通、使用领域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医疗器械监管机制。

  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信用体系,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加大现场核查和监督检查的频度、力度。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医疗器械再评价和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的建立,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生产经营违法记录与流通环节的监管措施相衔接,依法淘汰无法保证安全、违法情节严重以及过时的医疗器械产品。

  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当前xx市各级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的重点内容之一。药监部门要着眼于源头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做好“有效监管”的文章,从根本上促进xx市医疗器械市场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

  企业调研报告 篇5

  一、项目名称: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用人需求状况——以xx市为例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xx市

  四、团队名称:xx团队

  五、团队成员:

  六、活动行业:互联网行业

  七、活动对象

  xx科技有限公司、xx技术软件有限公司、x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专业地大学生

  八、活动背景与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逐年增加。但用人单位所需岗位数量与毕业人数并不匹配,“就业难”问题愈发严重。同时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也导致“用工难”现象逐渐凸显,就业问题得到社会普遍关注。

  通过此次活动可以了解互联网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要求,用人现状并获得更多用人需求信息,以此来为相关专业大学生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就业需求,并从企业招聘方式,学校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侧重点提出建议,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贡献一份力。

  九、调研成果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1、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潜力较大。

  2、互联网行业处于发展升级阶段,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3、互联网行业发展更加综合全面。

  4、民营企业占据互联网行业主体。

  5、大多互联网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城市。

  (二)互联网行业招聘人才要求

  1、对于高校学习优秀的同学会择优录取。

  2、强调学习态度和能力。

  3、并非一味看重学历,十分注重实际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

  4、看重人才的道德素质。

  (三)招聘时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实践经历少,社会经验不足。

  2、眼高手低,自我定位不明确。

  3、部分毕业生对于薪资待遇要求过高。

  4、缺乏契约精神。

  5、综合素质能力不够全面。

  (四)调研得出的建议

  1、对大学生的建议

  (1)大一大二:认真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身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兴趣爱好,进行大量阅读,拓宽视野,多与人沟通,提升综合能力。

  (2)大三大四:保证专业知识水平,争取提升丰富履历,做好面试技巧,招聘要求等准备工作,制定明确未来规划,把握实习机会,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与社会接轨。多渠道收集信息,了解职业方向定位。

  2、对学校的建议

  (1)丰富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提升学生实践经验以及综合素质水平。

  (2)开设与就业相关课程及讲座,向学生传授技巧,丰富学生对于就业及社会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自我认识与定位。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形成联动,共同培养学生。

  (3)建立健全的诚信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反思能力。

  (4)利用学校企业资源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企业调研报告 篇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一支生力军。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市农村信用社,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改善全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一、**市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

  近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畅通结算渠道,积极引入了风险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与有实力的正规担保公司合作,向经营效益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投放足额信贷资金,大大缓解了全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截至20xx年7月末,共为5206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5127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5.36 %,占到全市注册登记企业法人单位6279个的82.9%。我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一是探索多方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渠道,构建了银、政、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服务方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支持,今年以来,由**市中小企业协会牵头,召开了中小企业银企对接会,在签约仪式上全市7家信用联社分别与介休市维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谷县开心园食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10个能够充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达成了总额合计约4000万元的合作协议。**区联社与区政府联合组织召开了政银企座谈会,现场向山西神龙能源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长兴焦化有限公司、**金利恒物资有限公司等82家中小企业综合授信3亿元。其二,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截止7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向673个优质企业提供了融资和金融服务。在为企业信用评级结构升级,创新产品,增收创效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为2.3万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收611余元,有效拉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其三,由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各联社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更加注重支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创新产品上,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发,为农民提供“金融套餐”,推出了惠农通、商流通、展业通三大系列、十八种信贷支农产品,为三农解难事、办实事,使服务产品更具科学性、便捷性、实惠性,帮助企业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在支付结算上实现了全辖区通存通兑、大小额支付系统直接与人民银行对接,解决了中小企业结算难的问题。二是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投放战略,引导和培植了新型涉农龙头企业发展,扩大了贷款营销。在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对一些“公司+农户+基地”战略型、规模型的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有力地带动了周边“三农“的经济发展。如榆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昔阳大寨农业开发公司、平遥县龙海实业公司、介休市山西路鑫煤气化公司。由于认真贯彻国家“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影响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从农村信用社方面看:

  一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户贷款,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政策,对某些行业提高了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相应提高。二是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定价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20xx年1月1日起,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后,农村信用社普遍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由于利率上浮的影响加投资环境不畅等原因,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三是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薪酬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使信贷人员陷入"三难一怕",即收贷难、收息难、资产保全难、怕失去工作的境地。为回避风险,在信贷决策时刻意突出风险控制目标,力求"万无一失",对经营状况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拒贷情况尤为突出。四是现行抵押担保办法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需要。《担保法》出台以后,企业寻找担保单位比较困难,具有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较少,且现在大多数有担保能力的企业并不愿意对外提供担保,这就使企业很难提供有效的贷款担保。同时,由于目前拍卖市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抵押物处理费用大、手续繁多,变现难,有些企业厂址设在乡(镇)、村,厂房、设备等抵押物变现价值低,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农村信用社收回资金就有困难。

  (二)从中小企业方面来看:

  一是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差。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过改制与产权重组,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上仍带有浓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经营上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多数经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管理水平较差,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二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结构表现为资源性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趋同产品多、优特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潜力有限。三是信用意识淡薄,财务状况不够透明,银企信息不对称。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存在多本帐簿、多头开户现象,报表数据失真,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从而逆向做出选择,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银行信贷供给缺乏符合条件的需求者,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缺乏供给者,贷款供求错位,中小企业自然陷入了贷款难的境地。

  (三)从社会中介服务方面来看:

  一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我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已成立的担保机构分布较松散,且担保基金小、担保能力弱。担保公司门槛和收费偏高,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多,并存在部门垄断。如企业财产抵押,抵押物评估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有的重复评估登记、重复交费,加重了企业负担。三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各自掌握了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且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农村信用社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大轻小、重管理轻服务监督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信用社向中小企业投资。

  三、扶持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各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对中小企业实施全方位金融服务,力求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搭建起中小企业贷款运作平台,在信贷运行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省联社“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的信贷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在县联社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客户管理部门,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营销队伍,联社营业部作为贷款发放机构,实施专业化管理。二是实行客户经理制,在考核激励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全辖信贷人员实行客户经理制,对客户经理实行包片定客户,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全面实行按业务量、业绩考核挂钩,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开展信用评级与授信,简化审批环节,在服务效率上实现新突破。首先从企业信用评级入手,建立“统一授信、差别管理”的信贷模式。通过评级确定企业信用等级后,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授信,这里指的授信不仅指贷款,还包括贸易融资、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进行统一的综合授信。以适应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对方便性要求高、信贷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四是制定科学的贷款定价政策,合理浮动贷款利率,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实行“阳光定价”。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通过对资信等级高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守信企业在贷款上优先、利率上优惠,以贷款利率定价来选择客户,使贷款定价逐步走向市场化。五是规范中小企业信贷运行机制,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保证金资安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积极申请有关部门批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仓单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林权证抵押贷款等产品,针对企业存货、应收帐款、知识产权等动产融资需要,按照《物权法》规定的动产质押制度,创新厂商银三方合作担保、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选择经营管理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信用社+农户”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方式,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同时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定期通报违约企业,实现同其他金融机构违约信息共享,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营造守信氛围,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积极采取措施,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监督体系。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尽快走上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同时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参与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资金管理等服务,确保企业改制规范动作,最大限度地保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同时,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的惩处力度,发挥法律强制作用,大力开展信用环境治理工作,让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价,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政府扶持资金应重点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应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贴息、降低税率、减免有关费用等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三是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创新担保方式。中介服务部门降低门槛,实行市场化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方便的担保、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减少担保风险。同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9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担保机构可以采取“专业担保机构保证+林权反担保贷款”和“龙头企业承贷+订单林业或合作造林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向信用社贷款以加快发展。

  企业调研报告 篇7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并逐步趋于成熟。它是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高科技、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众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环亮点。但是民营企业毕竟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个性是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选取民营企业作为考察点,对****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给借鉴和启示。

  二、调查结果

  透过这次调查,发现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帐帐、帐实相符、帐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都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带给虚假财务报告、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同时我还发现公司有几点不好的地方:

  1、管理者素质低下,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思想重视不够,财务管理重于形式。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对其认识不够,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趋于形式,摆摆样貌。甚至部分资料不愿建账,也有怕多缴税,不感建账的想法,还有部分资料因为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不会建账。公司内部财权集中地关键人手中,过于注意控制,而疏于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停滞于过去简单的收付记账法,会计基础十分薄弱,通晓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的人很少,不能够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

  2、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管理专业知识

  会计专员聘请专职三人,非专职两人,个别人员缺乏会计专业知识,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例如,刘某10年前十港下镇乡镇基层的一名村会计,没有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就联系上退闲在家的刘某到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刘某凭借几十年前积累下来的经验处理日常会计业务。有的虽然参加短期培训取得会计证,但对会计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基本不懂成本核算,更谈不上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3、资金管理不善,使用资金不够合理

  有些公司为逃避银行的监督,多开户头。许多业务不透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而却还不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对现金进行管理,经常坐支现金,在发现现金短暂时盘查但是彻底;除此在货款坏账的管理、存货资金成本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中存在问题,占用了超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据记载为了节约支出,部分时段还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帐、现金账根据需要任意调整。

  4、成本核算混乱,账目设置不够规范

  企业没有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应计入成本支出和不应计入成本支出的界限、本期费用和以后各期费用的界限、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界限,成本核算不准,库存不实。该企业的存货发出不是按照国家或行业的规定来计算,而是采用目测或估推,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从而失去了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预算编制缺乏,资本结构不够优化

  预算经过规划、分析,并加以数量化系统的编制,可使企业的目标及策划具体的显现。例如: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极大化?降低成本?或是提高成本?全能生产?目标一旦拟定,就能够制定策略及政策,并定期检讨执行成果。****有限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所在行业的发展以超常规的速度不断膨胀,近年来公司成功地实施了外部扩张型战略,成为资产总额超过千万元的公司。公司现有的发展规模迫切需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行业的激烈竞争与有限的利润空间给公司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会与压力,规范经营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预算管理理论,建立贴合公司特点生物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更好地规划经营活动、控制公司生物成本,让公司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高速发展,是摆在公司负责人面前的首要课题。

  6、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使用缺乏科学性,财务管理成断源之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初步建立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非大型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三,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分析其主要原因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部够。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略,由于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的民营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而是民营企业的日子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有的民营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潜力,无形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断源之湖!

  除此之外在资金投放或活动中,企业有盲目跟风的思想,想一蹦而就,一口吃成大胖子,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算及防范。在资金的运用上,企业在盈利时,不注意资金的节约,过多将资金投入企业非生产性支出。一旦市场变化,生产资金紧缺时,资金却无处可筹。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1、提高民营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

  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民营企业主要提高管理水平,透过考察或参加专项研讨会,利用业余时光系统自学,边工作边函授,听讲座,参加短期培训,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等渠道来提升自我财务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高薪聘请资新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务必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

  2、重视货币时光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要重视货币时光价值,应有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有一批效率高,潜力强的市场调查人员,收集决策所需的资料,以便决策人员进行周密的市场和全面可行性论证,保证决策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企业还需在决策实施后,跟踪实施结果,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新的决策。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思考到货币时光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地思考。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1)要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

  (2)要加强货款坏账的管理;

  (3)要加强存货资金成本管理。

  (4)要加强固定资本更新或改造。

  4、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要利用自身拥有超多有关成本核算信息的有利条件,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企业最佳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量,进一步确定销售价格,确定存货最佳存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寻找适合企业产品个性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产品核算当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则,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要做横向比较,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生产采购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拓展成本核算考核范围,建立以成本、费用、利润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将能量化的指标尽尽量量化,透过考核绩效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财务部门不能局限于目前成本核算资料,不仅仅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核算,而且要考核产品的质量成本。职责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于简化成本核算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

  5、优化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区域。

  实践告诉我们把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设定在一个点是不尽合理,并且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就应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区域,只要企业经营方向,销售策略等决定企业方向因素不变,企业资本结构只要在最有区域内都是能够理解的,企业也必要经常调整。

  6、实施预算管理体系,保证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企业要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管理的关键是制定严密、详细、可行的预算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财务部门有精干人员参与这项工作;预算的执行、总结、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透过预算执行状况的总结、分析,能够发现变动因素及原因,使企业采取的对策更具有针对性。

  四、调查体会

  经过这次的调查,我体会到应对现今激烈竞争的市场,在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当中,应对新环境的变化,企业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个性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就应不断强化自身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逐步解决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调研报告 篇8

  一、走访时间

  20xx年7月30日。

  二、走访地点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王家店村附近,地处京沪铁路以东,南环路以北,滂河的西南岸。

  三、走访对象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

  四、走访目的

  1、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用人要求、企业中各层次员工待遇及职业发展轨迹,优秀员工职业发展案例,以及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及建议等。

  2、通过走访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的流程、特点等。

  3、能结合实际,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深入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融会贯通。

  4、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我们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并虚心听取企业对我们青岛农业大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

  五、走访前准备

  走访前我详细上网搜查了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资料,并与污水处理厂的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取得联系,拟提出了关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工艺等方面的问题。我力争做到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

  六、走访企业简介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配套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工程,也是泰安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目标,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而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占地159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万吨,其中2万吨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业或市政景观。其全年处理污水1800万吨。工程采用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氧化沟处理工艺,厂区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回用水工程及附属建筑。厂外工程包括配套污水管网85公里。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项目之一,下拨专款给予扶持,工程总投资1456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区工程投资为9372万元,配套管网投资5188万元,工程于20xx年4月正式开工,于20xx年11月27日竣工投入使用。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为国有企业。注册资本432万美元,资产总额947万美元,负债总额523万美元;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0809平方米;员工人数163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2人。主要产品规模:日处理污水5万吨。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

  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为5.51%,大于本行业基准收益率4%,投资回收期14.66年(包括建设期),低于基准回收期。同时,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水体,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是泰安市委、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将使城市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并进一步缓解城市供水不足的矛盾,对促进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七、走访过程

  20xx年7月30日,我早晨8点就准时到达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并与之前联系好的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在其带领下,我详细参观了该厂。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耐心的向我讲解了该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工艺流程等,让我了解和掌握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特点、工艺流程、设计理念、主要设计参数、各构筑物选型依据及其优缺点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参观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考,及时提问问题请他帮忙解答。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

  (一)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调节溢流堰的高度改变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曝气装置的淹没深度,使其充氧量适应运行的需要。淹没深度的变化对曝气设备的推动力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可以对进水流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二是通过直接调节曝气器的转速:由于机电设备和自控技术的发展,目前氧化沟内的曝气器的转速时可以调节的,从而可以调节曝气强度的推动力。

  4、简化了预处理和污泥处理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都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装有机物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稳定,故氧化沟可以不设初沉池。由于氧化沟工艺污泥龄长,负荷低,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剩余污泥量也较少。因此不再需要厌氧消化,而只需进行浓缩和脱水。

  八、走访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只在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短短一天的走访调研,但我却学到了很多知识。非常感谢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给我提供这样珍贵的'走访调研机会。这是我们大学生涯里精彩的一章。

  这次走访调研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升华,是一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我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感觉到自己所学的强弱所在,了解到理论和实际生产中的差距,同时对我国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监测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不仅为自己的毕业环节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参考,同时也为自己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走访调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污水处理的重大意义,增强了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作为一个未来环境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背负的任务有多么艰巨。这次走访调研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综合职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技能、爱岗敬业的品质,从而为今后能承担技术工作、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过程中,通过与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我认识到: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专业,很多企业都需要我们环境工程的专业人才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处理厂就是我们环境工程

  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很好的就业场所。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非常欢迎我们青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到其工厂就业。同时,他还就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例如:多鼓励学生积极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等进行参观实习;要求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在参观的最后,我热情邀请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到我们青岛农业大学进行宣讲及招聘工作等,该厂表示非常乐意接受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在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我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回报社会。

  企业调研报告 篇9

  市地处山东半岛和我国沿海的最东端,三面环海,内扼京津门户,外锁海运要冲,1987年6月建立地级市,辖荣成、文登、乳山和环翠区(三市一区),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总人口248万。现有城镇职工38万人,季节农民工50万人。市总工会定编12人,事业编制16人,有在职工作人员24人。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工会如何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山东省市总工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倡导企业经营者主动关心职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职工关心企业、与企业荣辱与共,实现了企业发展、职工受益、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会影响不断扩大的多赢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初市总工会围绕建设和谐的全市工作大局,就“职工维权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专题进行的深入调研。结果显示,全市企业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大多数职工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但是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部分企业在依法用工、工资分配、劳动时间、社会保险、民主管理、依法建会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以前工会扮演的是“灭火器”角色,工作十分被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实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变事后的被动维权为事前的引导规范,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感到必须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从协调劳动关系的源头――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抓起,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力度,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必须把维权工作纳入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格局之中,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和广大职工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出发,创新工会的维权机制、手段和途径,这是工会参与和推动解决当前劳动关系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市总工会提出,从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并明确了创建活动指导思想。

  二、科学制定标准,明确目标任务。

  市总工会在实践中认识到,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标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利益兼顾、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要求;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必须是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为此,他们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详细工作方案,提出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为了不给企业增加负担,市注意尽量简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评选程序。由企业对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进行自查(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无记名投票,综合满意率达80%以上为自查合格),由企业工会向所在地上级工会提交申报材料,上级工会采取查看档案资料、召开职工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考核,初步确定名单征求各相关委办局等部门的意见,并通过媒体在全市范围进行公示,直至召开大会进行表彰。为了保持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发展,市总工会制定了创建活动的三年规划,提出在今后三年内,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达到75%以上,并对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计划,作出了全面部署,进而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整合社会力量,各方齐抓共推。

  市总工会在开展创建活动中,积极争取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持,依靠市委市政府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各方面优势,形成了推进创建活动的合力。一是市委统一领导。市委要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必须扎扎实实,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一定要让职工得实惠,企业见效益。为加强对这一活动的领导,市委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工会工作的常委、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市长和市总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市党政18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总工会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及时协调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把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到每个责任部门,纳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重视支持、工会牵头运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企业和职工有序参与”的创建活动工作格局。二是工会牵头服务。市总工会成立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兼考核办公室主任,部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安排、评选条件、检查考核、评审程序、组织协调、舆论宣传等问题进行反复研究,积极协调落实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均被市委采纳。三是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把直接与企业打交道的'经贸、外经贸、民营办等综合经济部门作为创建工作的责任单位。哪个部门分管联系的企业出现劳动纠纷,就由哪个部门负责处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限期解决;工作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专款支持开展创建活动。卫生、教育部门积极协调解决困难职工“看病难”及其子女“上学难”等具体问题。组织部门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宣传部门广造舆论,树立先进典型。执法部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警示违规企业。

  四、突出企业主体,发动职工广泛参与。

  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企业既是工作对象,更是创建主体,而创建活动的持久生命力则在于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为此,市在创建活动中一方面吸引企业自觉参加这项活动,另一方面又下力气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市结合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由工会、经贸、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围绕收缴清欠社会保险费、检查劳动合同签订、清理拖欠职工工资、清查使用童工四个重点,加大检查力度。近期又对企业经营者集中进行法律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经营、主动协调劳动关系的自觉性,督促企业对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查缺补漏”。一些企业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积极改进企业工作。底,市对评选出的200多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获此荣誉的企业都组织职工在厂门口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以此激励职工和经营管理者。从开始,市明确规定,凡参加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评选的企业经营者,所在企业首先要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市还采取措施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市委把工会建设纳入市、区、镇三级目标责任制,市委领导亲自动员、主持召开工会建设现场推进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工会建设,使职工参与创建活动有了组织依托。同时,教育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利益,符合企业经营者利益,也符合职工利益,离开了企业的发展,职工利益也难以实现和发展,为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五、把工会重点工作纳入创建活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市总工会根据工会干部人手少、依法维权和协调劳动关系任务重,单靠工会力量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在创建活动中,把工会重点工作整合融入到创建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使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列入党政工作考核目标,各方齐抓共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市总工会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配合,重点解决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五金”、工资增长缓慢、超时加班和拖欠工资等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问题。通过推动这些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问题的解决,企业发展后劲更足、职工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增强了开展创建活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为保证创建活动能够更加深入、持久开展,市总工会经过深入调研,积极筹划,并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逐步建立起一套日臻完善的创建活动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市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和《市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随时召开领导小组会研究解决。二是制定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规划。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三年规划》,确定了今后三年市创建活动的基本范围和目标,各市区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也都制定了三年创建活动规划,确保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三是实行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考核责任制。市委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纳入年终考核体系,把创建工作细化为8条10分,确定了各区(市)委的工作目标及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四是建立督导推进、调研指导制度。市委、市政府不定期召开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督导推进会,组织企业参观学习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每月28日,由市总工会召开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调度会,听取各区(市)创建活动情况汇报,布置、协调创建工作。市总工会还制定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调查统计表,每年5月和10月中旬分两次调查了解企业创建活动情况,对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整改、督导意见,具体指导企业的创建工作。五是建立考核评审、表彰激励制度。每年的11月上旬,申报企业要对照星级标准进行自查,达到相应标准的再行申报。每年12月初,由市委召开全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表彰大会,为每个和谐企业颁发牌匾和证书。六是实行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动态管理制度。每年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企业星级标准达不到原申报条件,要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对不能按期整改的,或整改不合格者及时进行摘牌处理;如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单位出现发生重大责任伤亡事故或影响社会安定的事件等问题,即取消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七、强化舆论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市总工会十分注重加强舆论宣传工作。重点宣传了金猴集团、三角集团、工友集团、华夏集团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经验,在全市企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既促进了企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较好地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使各类企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日报和电视台,都把创建活动作为重要内容,组织专题,宣传典型,系列报道,持续推出;市总工会还利用市区中心电子广告牌,对创建活动口号,进行滚动宣传,定格宣传;不少企业工会都在自己的厂门前竖起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宣传牌。

  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协调了企业劳动关系,较好地服务和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工会各项重点工作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收到了党和政府满意、企业经营者欢迎、社会各界称赞、广大职工衷心拥护的多赢效果。

  企业调研报告 篇10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参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监督。其中,参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是职代会的首要任务,并制约着维护职工权益和加强民主监督等任务的实施和效果。针对集团整体上市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一家大型国企成为一家公众公司的变化,结合贯彻落实《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建工集团工会通过数据统计、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与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对集团基层公司实施职工参与管理机制的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层企业职工参与管理机制现状

  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建工集团不少基层企业早在1984年就建立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又于1998年全面开展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20__年集团职代会制度的建立,更进一步推进了这项工作。

  1、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职工参与管理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和机制。集团各基层企业的职代会建设伴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制度不断完善,民主程序不断规范,代表素质不断提高,各项职权认真落实,厂务公开积极推进的过程,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高度重视,代表积极参与,工会认真组织”的运行机制。企业在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进程中,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平等协商沟通机制、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机制、民主参与选聘企业经营者机制、企业领导与职工群众双向沟通机制等。另外还坚持职代会专门工作小组活动、职工代表巡视检查活动、职工代表培训活动和职代会闭会期间联席会议等活动形式,确保了企业职代会行使职权和职工代表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力,对推动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

  2、企业党政领导坚持党的“依靠”方针,形成了职工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建工集团各基层企业党政领导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支持和在制度上保证职工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并形成了良好的民主管理工作氛围。据统计,绝大部分企业坚持一年二次召开职代会,坚持把“三个必须”落到实处,即必须把公司改制政策、改制方案、资产审计评估等重大事项及时向职工公开;必须依法落实职代会对改制方案的审议权、资产的监督权;必须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职代会闭会期间,需经职代会审议的有关事项也按民主程序经职代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并向职代会报告予以确认。此外,按照集团《基层职工(代表)大会质量评估制度》的要求,开展职代会质量评估,强化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程序的规范和决定、决议的执行,切实提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效,形成了职工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3、广大职工民主参与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职工代表参与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各基层企业坚持职代会按时换届,坚持职工代表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具备相应的综合能力。在日常民主管理工作中,还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大局意识、参与意识、学习意识,使代表们拓展视野,了解政策,掌握方法,不断增强参与能力。

  4、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新机制,职工参与管理成效显著。在集团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下,建工集团不断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拓展民主管理、权益保障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基层企业积极探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创建职工满意企业、和谐企业相结合的机制建设,从而更好地凝聚了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集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基层企业党政领导的积极支持下,建工集团基层企业职工参与管理机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照《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有关要求和集团党委关于加强职工参与机制建设的要求,当前一些企业在职工参与管理机制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的分公司职代会制度不健全。据调查,集团多数基层企业仍然坚持三级民主管理制度(公司与分公司建立两级职代会制度,项目或班组建立民管小组),分公司一级职代会普遍运作正常,但也有部分公司的分公司无职代会建制,取消或未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分公司不是一级法人单位,只能执行上级公司职代会决议,而无权决定分公司相关事宜,分公司已无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必要。还有些企业的分公司以召开分公司干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报情况替代职代会,弱化了职工参与管理机制。

  二是项目部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设有差距。为更广泛地动员职工参与企业

  管理,通常企业的民主管理要求是三级民主管理,即公司(厂)、分公司(车间)、项目部(班组),其中,公司(厂)、分公司(车间)设职代会制度,项目部(班组)设民管小组。但从现实情况看,相比公司(厂)和分公司(车间)的民主管理建设,项目部(班组)的民主管理显得薄弱。

  三是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作用有待加强。调查显示,集团各基层企业都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并设立了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经职代会选举公司工会主席作为职工董事进入公司董事会,工会副主席作为职工监事进入公司监事会。从实践效果看,大部分职工董事、监事在公司改革发展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参与维护和监督协调作用。但由于企业体制惯性的影响,部分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形式化,如董事会议题多为企业经营发展问题,通常由经营层提出,又不提前告知职工董事,加上一些职工董事、监事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或缺乏有关知识,影响了职工董事、监事作用的发挥。

  四是外埠分公司的职工参与机制亟待研究。随着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基层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外埠分公司和项目部纷纷建立。尽管目前这些分公司的规模还不大,职工也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增多,职权也会逐渐扩大。因此,外埠分公司同样需要按照集团关于加强分公司建设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这之中,就有一个如何加强外埠分公司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与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的问题。而现在,各基层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二、对进一步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当前基层企业职工参与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感到,尽管集团大部分基层企业都按有关要求建立了职工参与管理机制,但在职工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要进一步努力,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1、进一步提高对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职工参与管理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保障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因此,各企业党委、行政和工会都有责任推进这一工作,有义务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二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与企业是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职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职工参与管理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已成为所有成功企业的共识,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世界潮流。职工参与管理,有利于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三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是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协助和监督企业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情况,有利于及时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同时,职工参与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地把履行社会责任与创建和谐企业统一起来,自觉地把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企业与职工群众、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四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是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完善职工参与管理机制,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领导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置于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职工群众参与度,有效防止企业领导人员的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促进企业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2、坚持三级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参与机制。一要坚持三级民主管理制度,确保职工参与管理。实践证明,实行三级民主管理制度有利于最广泛地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在职代会的五项职权中,参与权是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职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司一级职代会中的一线职工代表的人数有限,代表面不广。而且由于工作性质和自身所处的层级等原因,使他们很难真正发挥参与公司管理的作用。因此,要确保更多的一线职工代表参与管理,并能真正代表广大职工群众行使参与权,就必须要把握权责利相对等的原则,通过三级民主管理、两级职代会的形式,使行政权力与职代会的参与范围相一致,在更大程度上保障职代会审议不是“空谈”,职工代表可以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达到参与企业管理的目的。二要坚持分公司职代会建设,完善程序落实职权。坚持三级民主管理制度,关键是分公司职代会建设。这不仅是因为分公司的职工群众最集中,也因为公司的决策必须由分公司来贯彻执行。因此,要坚持以分公司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参与管理制度,加强分公司包括外埠分公司的职代会建设,完善职代会程序,落实职代会职权。要明确分公司职代会的职责是贯彻落实上级公司职代会决议和部署的各项任务,审议建议分公司行政工作报告,在分公司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民主评议、厂务公开工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要坚持推行项目厂务公开,促进项目民主管理。项目是企业的窗口、效益的源泉,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最基层、最直接的所在。实践证明,推行项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充分调动项目职工积极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实现“双优”(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目标上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项目厂务公开,要在项目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由工会负责人为组织者、项目经理为责任人、项目民管小组为监督人的项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公开内容主要是:项目施工的进度、技术、质量、安全及文明工地的创建;经济责任、成本控制;外包队伍的选择、管理,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业务招待费使用;职工收入分配方案;相关的规章制度;项目领导廉洁自律等等。并采取项目班子会、民管小组会、职工大会、民主评议、公开栏等形式确保项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取得实效。四要坚持民主评议制度,营造和谐民主氛围。各基层企业要按照集团党委批转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好民主评议工作。各企业党委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在评议前动员报告、评议后反馈谈话和班子内民主生活等环节上更加突出针对性,接受评议的领导干部对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积极的回应。同时,要在坚持分公司职代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分公司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工作。有条件的公司和分公司要积极探索项目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五要坚持职工参与机制建设,完善职工董、监事制度。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参与管理的企业制度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职代会,平等协商(工资集体协商),职工董、监事和厂务公开等四项法定制度组成。这四项制度各有所长、互相支撑、互为补充,紧密结合,发挥着职工参与管理的综合效应。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完善职工董、监事制度,进一步规范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职工董事、监事的管理。通过各类学习培训提高职工董事、监事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工作能力。

  3、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拓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丰富厂务公开的内容,紧密结合公司实际,从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出发,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企业反腐倡廉的关键点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完善职工监督机制,把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拓展职工参与渠道,通过职工大会、厂务公开栏、厂报厂刊、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及时向职工通报公司的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劳动安全、干部任免和职工福利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情况,让职工群众知情、议事、分忧、解难。并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代会提案制度、职工与领导对话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等形式,丰富和拓展职工参与管理的渠道。二要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形式和活动方式,努力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前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的新需要、职工群众民主参与的新期待,建立健全厂务公开、职代会、职工董事监事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正确处理厂务公开、职代会与其它民主管理形式的关系,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这些制度,确保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要进一步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厂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充实和加强力量,结合业务实际,密切合作、加强协调,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企业党委要把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行政要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纪委要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紧密结合,加强对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党委组织部门要把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情况作为考核公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重要依据,并与奖惩任免挂钩。工会要认真做好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组织和引导职工规范有序参与厂务公开。

  企业调研报告 篇11

  20xx级新生报到以来,XX县职业学校根据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提出以“结对子,交朋友”为原则,教干教师和全体新生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家庭、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教,爱有所依,困有所帮。目的通过帮扶活动,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学校形象。

  一、XX处师生结对帮扶情况

  (一)学校意见下达后,XX处全体人员认真领会学校文件精神,按照通知要求,结对帮扶学生17名,帮扶对象主要来自XX处招生所对应生源学校的学生——XX初中、XX初中、XX中学。其中男6人,女11人。

  (二)家庭情况:特别贫苦3名:王某某、张某某(残疾学生)、阚某某;家庭情况中等13名(其中留守学生1名);家庭情况较好1名。

  (三)学习情况:帮扶学生4名;学习中等11名;学习较好2名。

  二、帮扶活动主要措施:

  (一)情感沟通

  参加帮扶的教师每周与帮扶对象进行谈心、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关心学生品德养成,并留心有心理问题的潜能生,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学习指导

  切实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强指导,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活帮扶

  帮扶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帮扶对象生活状况,掌握困难程度,尽己所能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进行物质方面的帮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四)建立帮扶档案

  对于每位帮扶学生,帮扶教干教师都建立详细的帮扶台账,每周对帮扶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记录详细,同时对各阶段进行的帮扶活动进行整理备案,以推动此项活动长期深入进行下去。

  三、帮扶工作中注意的问题

  (一)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帮扶学生

  学校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帮扶教师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有些学生因学习或别的原因受到其他学生歧视,有些教师也轻率认定他们“不成器”、“包袱”。他们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在厌学情绪。帮扶教师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去引导教育他们。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帮扶教师积极与任课教师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帮扶学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三)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只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们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们还注意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弃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四)争取帮扶学生家长的配合

  学生的学习,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这对帮扶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五)对帮扶学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帮扶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成长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调研方法

  (一)和学生座谈,跟踪学生思想动态改变,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和帮扶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成长情况。

  (三)和帮扶学生同学,尤其是接触多的同学,比如同桌、班干部、同一生源学校同学等,把握帮扶学生深层面的表现及需求。

  (四)通过电话或面谈形式家访,了解学生进步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在管理、办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走访帮扶学生初中班主任,对比学生的成长情况,以调整帮扶措施。

  五、调研结果

  通过对XX处帮扶的17名学生的调研,对比我校往年同期学生情况,显示扎实的结对帮扶产生显著效果。

  (一)结对帮扶活动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活力与激情,“教师”铸造了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新形象,“结对”构建了师生关系的新平台,“帮扶”开辟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二)学生稳固率显著提高。通过对17名帮扶学生的调查,了解到这些学生情绪稳定,学习积极性提高,对学校管理满意度高。同时通过他们了解到XX处负责的三处初中输送来的84名新生,无一人辍学,且学费缴纳率达100%,这与往年同期相比,新生稳固和学费收缴工作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三)拉近师生关系。教师亲和力提高,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依恋度增强,这对学校在社会的良好形象和口碑至关重要,同时对今后招生也会产生良好影响。

  (四)被帮扶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学习主动性、交际能力、自我要求等各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

  六、结果分析

  “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全县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有些技能人才”,这是我校师生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本次调研,笔者发现结对帮扶给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平台:新生适应环境的速度提高,全面发展与成长的土壤更加浓厚,学生真正的不掉队,跟得上。学校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翱翔的蓝天。结对帮扶工作必将带给我校发展更大的动力。

  企业调研报告 篇12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局势,如何增强实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狼共舞",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笔者根据多年在塔西南公司工作的经历,结合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认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要从打造优秀团队入手。

  一、打造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是企业竞争的最大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竞争的直接表现是质量之争、价格之争、服务之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品牌之争;而实质上支撑这些竞争的却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手段和组织管理水平;而体现这些特征的最终载体是人,因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又体现在智力创新能力的竞争,因为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和服务手段的创新,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企业在同行业中持久地处于技术进步领先、管理机制领先、市场营销领先和服务水平领先,也才能具备价格优势,才能提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塔西南公司昆仑牌尿素获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叶河牌汽油获新疆名牌产品。积极应对化肥销售市场冲击,创新销售方式,在南疆四地州建立了17个化肥销售部、12个门市部、252个乡镇网点,乡镇网点区域市场覆盖率达到70。油品销售纳入股份公司“四统一”,加强衔接和协调,基本保证了生产后路畅通。有了这些优秀的.团队,才使塔西南公司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效益节节攀升。

  二、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既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靠教育培训,这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企业,这一点体现的更为明显。

  提高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也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尤其人才培养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考虑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企业文化、考虑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是只有企业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的。谁在这方面把握得好、做得好,谁就能在竞争当中保持长久的整体创新优势,最终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获得胜利。塔西南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教育在几年来的实践中的确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打造优秀团队的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从领导开始真正重视起来。抓好员工的综合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企业"与狼共舞"本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从企业领导层开始,对此要真正重视起来,提高思想认识,彻底更新观念,把教育培训工作看成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2、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本企业员工的特质,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教育培训方案,逐步建立起富有自身企业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方面;二是关于员工文化素质方面;三是培养员工专业技能方面;四是培养员工社会交往能力;五是训练员工综合管理能力。

  3、把日常工作纳入企业教育培训的范畴。

  4、把员工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考核统一起来。员工绩效考核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根本目的是检验员工工作的最终效果,评价其贡献程度作为个人获取报酬的主要依据。把日常工作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的考核统一起来,绩效考核的结果就是教育培训的结果,绩效考核不合格则意味着培训成绩不合格。

  四、打造优秀团队的实施方案

  1、阐明企业“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政策。在企业内部营造平等的用人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坚决做到任人唯贤,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最容易激发员工的正义性和积极性,对于个人来讲,能够达到潜能激发最大化;而对于企业来讲,由于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因而能够实现综合效果最大化。同时,建立了这样的人才竞争机制,也就给员工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2、提高个人的竞争优势。一个人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常胜将军,就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东西,这是提高个人素质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正如彼得·圣吉博士在他的《第五项修练》中所说的,“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个人要想保持持久的优势,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

  3、营造团队学习环境,打造优秀的人才团队

  首先从领导做起,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把日常工作看成不断学习的过程;其次改善员工学习的物质环境;第三,制定有利于员工学习的相关政策;第四,兴办内部期刊,鼓励员工发表文章或给企业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无论在物质奖励方面还是在精神鼓励方面,都明显地向积极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员工倾斜,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做出积极贡献的员工,企业不仅大张旗鼓地表彰,还要给予物质上的重奖,从而营造一种讲学习、促创新的企业内部风气。

  所以,我们要打造的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有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现代企业的优秀团队,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自1999年以来,打造优秀团队的具体举措在塔西南公司得以凸现,从而产生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企业调研报告 篇13

  5月9日 ,我市召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增强做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面粉食品生产秩序,全面了解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近日,食品工业服务中心组织人员,深入全市30家重点面粉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元至4月份全市面粉企业生产情况

  据统计,元至4月份,我市规模以上面粉企业共吞吐小麦85万吨,面粉总产量59.8万吨,同比下降12.6%;面粉企业总产值14.09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同比下降9.7%。

  元至4月份生产下滑较为严重的企业分别是:永新面粉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15万元,同比下降75.4%;大宇粉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79万元,同比下降64.3%;中原面粉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2万元,同比下降44.2%;白雪粉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64万元,同比下降37%;金晶玉米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75万元,同比下降35.2%;汇丰面粉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158万元,同比下降34.7%;天源面粉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9万元,同比下降25.8%;东方面粉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78万元,同比下降20.4%。

  造成各项经济指标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企业利润下滑。受国家粮食、物价政策的影响,少数面粉巨头(如五得利集团、中粮集团、古船等)享受国家定向销售支持,国粮储直接向这些企业以低价位(每斤小麦与市场价格相比低4分钱)定向拍卖小麦,用来平抑物价,直接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而我市面粉企业以生产低端面粉为主,在销售价格上与享受国家支持的面粉企业的高端面粉价格又基本持平,使我市面粉企业失去了价格优势,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利润。

  第二,生产成本加大。一是小麦价格居高不下:持续干旱推高了小麦减产预期,导致小麦价格居高不下。二是物流成本加大:运输费用、汽柴油价格、过桥过路费用持续走高。三是人力成本上涨:目前人力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第三,托市粮竞拍资格企业少。国家实行托市政策以来,大部分小麦被有托市资格的收购企业所垄断,能在市场流通的小麦已经廖廖无几,远远无法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企业获得小麦的重要途径就是到粮食批发市场参与竞价。然而我市面粉企业中,获得国家托市粮竞拍资格的仅有少数几家,原料供应不畅导致生产困难。

  二、撤销面粉增白剂造成的深层次影响

  一是面粉产业步入“后添加剂”时期。20xx年2月21日,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公告要求:“自20xx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此前按照相关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说明: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即面粉“增白剂”,以下统称“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以普通面粉保质期3个月计算,在5月1日前生产出的含有增白剂成分的面粉及制品,被允许销售到6月30日。因此,自5月1日开始,**面粉产业正式步入了“后添加剂”时期。

  二是面粉生产进入“过渡期”。调研发现,面粉企业对撤销面粉添加剂均持积极态度,表示禁止添加增白剂是一项英明决策,不但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还从根本上解决了滥用添加剂的问题,同时还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禁止添加增白剂之前,每吨面粉需要添加6-8元钱增白剂,以年产15万吨的面粉企业为例,每年可以降低成本约105万元。为了适应政策风向,各大面粉企业纷纷采取限产、清理库存产品、调整生产工艺、检修机械设备和进行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来平稳度过从“允许适量” 添加到“绝对禁止” 添加的“过渡期”。预计到6月初,面粉生产企业将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三是面粉销售进入“观望期”。据企业介绍,禁止添加增白剂后,虽然面粉“白度”有所降低,但是从挂面、馒头等产品使用情况来看,不加增白剂的面粉产品口感、亮度更好。但是由于广大群众已经从心理上接受了食用多年的“纯白面”,因此还存在消费误区;而经销商担心销路不畅,在近阶段仍持观望态度,不敢大批购货或减少购货。面粉企业负责人对此表示乐观,他们采取加大宣传、与经销商进行磨合和沟通等手段,相信短时期内就会有全面好转。

  四是面粉行业进入“调整期”。虽然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我市面粉产业仍然存在总量大、个数多、规模小的问题。在禁止添加增白剂这个大政策正式实施后,一些面粉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以及产品质量等原因,如果不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有可能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被市场淘汰,**面粉产业也许即将面临大洗牌、大整合的“调整期”。

  三、面粉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加快实现全面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打造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采取优环境、抓资源、促园区、树龙头、重科研、创品牌等措施,下大力气强化企业服务,搞好项目建设,在全面禁止添加增白剂这个新的挑战与战略机遇期内,我市面粉产业进入了从调整到振兴的新的发展时期。

  一是产业链条进入新的“延伸期”。如何转变面粉企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使我市由“面粉城”向“食品城”转变,无疑是摆在各级部门和广大企业面前的一道课题。在这方面,一些面粉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永新粉业在市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年产22万吨食品加工项目”,项目包括6条挂面生产线、6条饼干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5亿元,预计20xx年6月份可投产。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利用太阳能和地热的热量对挂面、饼干进行烘焙,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我市第一座无烟、环保的新型食品加工企业。华星集团计划用两年时间、分二期工程建设“小麦产业化种植及产业链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5.2亿元。一期工程建设优质小麦产业化种植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小麦粉精深加工项目”,包括麦麸膳食纤维综合加工、挂面细分市场生产、预调配面粉、小麦淀粉及谷朊粉综合加工、小麦加工副产品饲料加工五个配套项目。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一条从良种繁育、种植,到小麦粉加工、配粉加工、小麦粉精深加工、营养食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再到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是企业仓储进入持续“扩容期”。通过长时间的经营运作,广大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原料收储的重要性。扩大仓储容量,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形成运输、称量、清杂、输送一条龙作业,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华星粉业、鑫麦园粉业、盛腾粉业的总仓储容量均已超过10万吨,汇丰粉业新建一座6500吨的仓储,使其仓储总量达到了5.5万吨。

  三是发展思路进入快速“更新期”。每次开展调研,总有一个颇有感触的问题——企业老板们太“忙”了。实际上,造成他们“忙”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市大多数面粉企业经营管理者思想陈旧,长期采取“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粗放、简单,在这些企业里不乏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几家大型面粉企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和越来越严厉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迫使企业老板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适应新的企业管理模式。”——鑫麦园粉业负责人毛坤如是说。据毛坤介绍,为了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鑫麦园正在积极与另外3家大型面粉企业沟通,共同发起组建一家紧密性的面粉企业集团。目前,这4家企业已经达成共识,集团一旦成立,将建立一整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所有者将不再直接干预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所有者、经营者、决策者、监督者共同规范动作,使企业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作用。

  四、相关建议

  调研期间,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和一些亟需解决的发展难题。经归纳梳理如下:

  (一)加大撤销面粉增白剂政策的宣传力度。在这次调研中,一些企业不无担心地表示,虽然禁止添加面粉增白剂是大势所趋,但是不能排除一些厂家在禁止添加的“过渡期”内,采取更改生产批次等手段擅自非法添加增白剂。因此,必须加大撤销面粉增白剂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面粉增白剂的危害和禁止添加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加大抽检和打击力度,防止添加增白剂现象死灰复燃。

  (二)加快面粉企业集团的组建步伐。要鼓励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后劲足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面粉企业集团。建议对于已建和在建的集团公司及固定资产投资20xx万元以上的食品面粉工业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倾斜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和电力政策等,使企业增加组建集团公司的信心和决心。

  (三)完善面粉产品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规范和自律作用,扶持企业建立自身食品安全控制系统。要切实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工艺,支持面粉食品工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品,严禁使用有害添加剂。要千方百计加大食品工业科技投入力度,建议市财政拿出一定资金,设立“**市食品工业发展基金”,在企业的科技投入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建议在产业集聚区内规划500——1000亩土地,建设“**市食品工业园区”,园区内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食品工业进入。要支持企业重点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拉长加工链条,打出**特色和品牌,把规模做大、质量做优、品种做全、竞争做强,实现由“面粉城”向“食品城”的跨越。

  (五)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面粉企业范围内开展“共建一个字号、打造一个品牌”活动。共建一个字号:即为**面粉申请原产地保护,在面粉包装上统一印制“产自中国面粉城—**”的标识,同时加注“经中国面粉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字样。打造一个品牌:即凡产品质量高,符合标准的面粉企业,可以拿出5%—10%的产量,用于生产同一个品牌的面粉(品牌名称可为“中国面粉城”、“面粉城”、“面粉之乡”等),品牌的具体标准由政府指定的部门统一制订、发布,并对“标识”和“品牌”的名称使用实行监督管理。

  企业调研报告 篇14

  一、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通报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情况表明,1-9月份,在实现工业增加值方面,我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创造产值21399.44亿元,同比增长24.6%;

  小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379.39亿元,同比增长27.5%。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相比,在增速上分别高出了7.76个百分点和11.2个百分点。此外,在进出口方面私营企业也增势强劲。前三季度,个体私营经济进出口总额1624.1亿美元,增幅达到41.9%,高于全国商品进出口增幅18.2个百分点。

  截止今年9月底,全国注册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290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亿人。从大概念来看,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到全国就业总量的75%以上,GDP总量占到全国GDP总量50%以上,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对总体国民经济的贡献已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小企业风险分析

  从上述情况分析,作为银行发展转变与中小企业经营合作思想,加快合作步伐显得迫在眉睫。那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点主要存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管理风险。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家族企业,因此家长制作风在企业管理中盛行,缺乏现代管理制度,并且企业主素质往往不高,造成了企业运行中决策不科学,管理不民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了先天性的管理缺陷,难以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策略。

  二是经营风险。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行业和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低,技术改造能力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赊销现象严重。并且由于企业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所以企业的`存活期比较短。

  三是信息风险。中小企业运行很不规范,银行很难掌握企业运行的各种真实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不少企业未能依法建帐,财务报表不实,各种交易大多通过现金结算,给银行的资金控制带来相当的难度。

  四是信用风险。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生长在一个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约束不力的环境中,相应地产生了信用观念淡薄、重贷轻还,有的甚至恶意逃债、赖债、废债,损坏了整个民营中小企业的形象。再加上法律诉讼案件执行难,降低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任。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没有足值的抵押品,所以给贷款风险控制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这样在银行稳健经营,审慎放贷,严控风险的政策下,就形成了所谓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局面。

  三、与中小企业建立银企新型合作关系的途径

  从中小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那么如何更好地识别中小企业,解决我行与中小企业全面持续合作问题,以及能够有效控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对我省中小企业所属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即由政府鼓励、宣传或者由企业经过多年来奋斗形成的优势行业,我行在这种客观存在下“择优录取”。

  二是对企业的选择。即在比较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去挑选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成长型,第二类是稳定型。第三类是做大做强型。对于成长型企业,企业对自己的目标和情况往往比较清楚,而对于稳定型到做大做强的企业,企业往往就不一定太清楚,就不一定是在实实在在地去做这个企业,去搞真正的经营。无论是哪一个类型的企业,作为我们银行一定要从企业的所有制、管理、综合收益等方面做到信息收集与认真识别,最大程度地降低贷款风险。

  三是要与中小企业建立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同发展:第一,要更新理念,共同构建市场型、合作型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生力军,这就要求我行与之合作的理念要迅速地转变,由企业对银行单向的、被动的依赖关系,向平等、合作、互相选择的互利关系转变,从而谋求彼此共同的发展。第二,要不断地创新,这是构建新型合作关系的关键。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创新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银行要不断地提升金融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提供企业需要的、有效益的、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银企共同发展。第三,要银企互利双赢,这是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根本。银行与企业作为相互独立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双方必然的选择,因此,要形成双方长远、良性、稳定的合作关系,互利、双赢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