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调研报告

时间:2024-11-09 18:05:0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学科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科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科调研报告

学科调研报告1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上课使用的一种普遍工具,更是一种技能时尚。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又得到了强化。自xxxx年,我校语文组开始探究多媒体教学的各种技巧以及与文本相结合的最佳途径。xxxx正式报批为区研究重点课题,xxxx年被批准为市级的一般课题了。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探索,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没有前人可指引,也没有太多的相关经验可借鉴。再加上关于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利和弊之说法,说法不一,有专家认为:多媒体让学生思维退化、探索能力降低;有专家认为: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的更加形象、丰富的课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新教师高举多媒体教学的大旗,认为语文教学离开多媒体简直就是落后;而也有老教师认为“一根粉笔打天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时。到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利弊在哪里?应该如何才能最为科学的将多媒体这种新型教具为我所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次的调查活动。而直接受益于我们这些年来制作的近百个课件,作为接受多媒体教学成果的最直接对象——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回答的方式,对象是全校三个年段各抽选一百人进行调查。以“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为主题,内容涉及九个方面30项内容。调查的问题集中对于实施课改后,学校教学设备改造后,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对老师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意见与建议,学生接受多媒体授课的感觉等等。

  调查问卷的设计如下:

  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调查问卷

  一:对使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态度:

  1、很喜欢2、一般3、无所谓

  二:多媒体课堂与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相比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三:对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四: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五:课件图片安插与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六: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七: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八:使用多媒体课堂,运用课件授课后,你遇到的问题:

  九:使用多媒体课堂,运用课件授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十:针对多媒体课堂,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三、调查的结果

  此次调查,初一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88份。初二共发出91份问卷,收回80份。初三共发出78张问卷,收回77张。发出问卷中共有14张未能收回。

  总计发出问卷259份,收回245份有效答卷。问卷整体设计并不复杂,是为了学生方便作答。但针对几个关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数据,对此,我们作出了以下的判断:

  调查内容

  很喜欢(很好)

  一般(较好)

  不明显

  没感觉

  对使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态度

  175

  62

  4

  4

  多媒体课堂和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相比

  120

  110

  12

  3

  对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

  117

  103

  20

  5

  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

  153

  76

  13

  3

  课件图片安插和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

  162

  70

  8

  5

  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

  147

  72

  22

  4

  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

  126

  100

  14

  5

  四、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用多媒体上课,是持欢迎的态度的。在调查中,表示非常喜欢的学生占了71.4%;有高达93.8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堂比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好;对课件本身不论是从帮助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结构解读,还是从图片、音乐与课文内容的补充、和谐,学生认可度都是很高的。其中认为课件制作很精美的超过半数,达到了51.4%,觉得制作技术很好的也达到了40.8%,这个数字给了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们极大的鼓舞,因为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研究小组课件制作水平在不断提高。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不太明显或感觉不到。针对研究主要方向“与文本的结合”进行调查的项目: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课件图片安插和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三项认为很好的占了所调查学生的绝大多数,均达到了60%以上。但在对“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和“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方面”,学生也很明确的表现了不太理想,可见学生对多媒体作用的认识是比较理性且有一定的深度的。同时,学生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的意见与建议,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翔实的事实依据。

  由此可知:

  (一)多媒体教学受欢迎的原因:

  (1)多媒体教材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全面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一改过去相对而言比较枯燥的黑板教学,把文本内容有趣而生动的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生动,不仅加深了学习的记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材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丰富的课堂的内容。有着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并能够整合大量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全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于综合性的语文学科来说,课后的积累在课堂学习中一并完成,使学生真正享受“不出教室门,便知天下事”的便捷。

  (3)多媒体教材可以把文字教材的抽象内容相象化,便于理解。而且在文字教材转化

  为多媒体教材后,其内容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授课空间也加大了,课堂更具有灵活性。也给了学生选择的可能,使得学生在课堂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4)老师对知识要点的归纳比较系统,有条理,笔记完整并清晰,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尽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让他们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也更加直观、容易,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但是学生在调查中也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对多媒体教学材料的运用的意见和看法:

  (1)有的同学认为课件中影视内容和一些动画作品的插入容易让他们沉浸在其中而不利于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授课内容上;感观的东西多了,反而影响了语文传统的作用,让学生失去了自我思考、自我感受的空间,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老师在授课,也容易受到课件的限制,不能解决临场问题,老师只能按部就班;反而缺乏了应有的灵活与幽默。

  (2)有时候老师制作的课件图片或音乐过多,或者授课内容过多,上课的节奏就比较快,学生来不及做笔记或不知该记哪些内容,不如,上粉笔课板书精炼;学生和老师反而常被课件牵着走,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注意力被图片和音乐所吸引,学生会谈论图片或音乐内容,不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利于提高上课效率。

  (3)还有同学认为课件的质量有待提高。因为有的课件字体设置太小,有的课件字体与背景色彩的对比度不够强烈,或者字体太花俏反而让学生看不清楚学生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个别学生还提到如果太经常看幻灯片对视力影响不好。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还针对问卷上没有提到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大的弥补了我们调查问卷设计的不足之处。同学们一致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应该轻松愉快,变苦学为乐学;一部分学生希望学校有一个专门的语文教育网站或成立电子资料库,而且希望中学语文教育网或电子资料库的主要内容是各类语文考试信息、题库以及解题资料,或者是中学生优秀语文小论文或相关作品;一些学生希望其主要内容应该还有国内外时事热点及背景材料。但也有的学生提出上多媒体课不应该闹哄哄,这样不利于思考。而且希望老师要避免把多媒体当成一个电子黑板,用以出示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从而由“人灌”变成了“机灌”。

  五、调查后的反思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当是一门立体式艺术。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确实真正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它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单一沉闷的气氛,尤其是在实施美育、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我们要合理适度地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为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应只看教师怎么教,用了什么画面,配了什么音乐,设计了什么动画,而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的钥匙。应以课堂教学效果的认定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如此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综上所述,我们对多媒体的良好的作用不想多言,只想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作一个反思:

  (一)媒体的视听冲击固然形象直观,但是远没有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广阔、鲜活和历久弥新的形象效果,媒体填补的艺术空白是单一的,而文字给人的享受而填补的艺术空白是丰富多元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使一些文体的知识立体化、形象化,增加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要配上画面。如果“床前明月光”,配上一个多媒体画面会如何呢?我们想教会学生想象与联想,却又亲手堵塞了学生灵活的想象空间,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应当恰当,适当的有的放矢的设计课件。所以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中要慎用。要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与现代教学理念、技术完美结合。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什么时候,教学目的是教学首要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造个性,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需要记住的是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还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只是一种演示工具,在课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内容,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没有注重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不能为了多媒体而教学,它仅仅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应该适时适量,只有在运用其它手段不能很好说明时应用较为合适。

  (三)我们要注意通过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千万不能让多媒体代替文本,因为超文本阅读的强化,使得这些声像读物对语文文本阅读产生重大冲击,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养成学生阅读想像中的惰性,使我们学生更缺少书面语文材料的存储

  所以,通过调查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课改的不断深入,让信息技术成为了我们的常用工具,但我们发现,在课堂上明明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完成的,结果却被课件的模拟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信息技术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黑板教学。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急待予以澄清。

  正如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杨莉娟副研究员说:只有冷静、客观地澄清认识上的困惑,纠正教学行为上的偏差,才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所以,必须认清信息技术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多媒体与我们语文文本结合的最佳契合点究竟是什么?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如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更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在我们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观念与行为上的偏差,反映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复杂的过程。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与问题,又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加树立了我们的信心,并希望有更多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到我们的学习讨论中来,为语文教学与最新科学教具的结合探出一条最科学,最合理的道路。

学科调研报告2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纯应试教育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上来,旧的科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科学教学观念所取代。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创新的能力。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是小学科学学科的基础,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科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

  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科学实验改革,为在科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啦,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我们之所以让学生这样“放羊式”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因为这样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家,而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A:自主探究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在自己有“创意”的实验中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B: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C:自主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会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长期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科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科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科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5、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科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科学课外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科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同时教师要注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条件去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进行发明创造的课题,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以自己的创新行动,关心和满足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需要。学校还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的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的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学科调研报告3

  本次调研历时一个月,共走了7所学校,听课21 节,评课指导21节,导课5节,参加教研活动6次,在十五中亲自上研讨课1节。重点了解了九年级课堂教学现状,调研了常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和三级教研准备情况,具体关注和指导了学案研究、有效训练、有效备课、教研组建设四个方面。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教师发展情况:

  物理学科现有教师48人,其中在职教师40人,在职教师中有11名高级教师。在私立学校任教的8人,在这8人中有退休教师3人。近两年来,在学科有效教研的组织和引领下,教师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1、骨干教师都已经处于教学研究的创新期,表现为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教学研究用心主动,富于钻研精神,在学科教师中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例如:15中学的鹿玉琴、赵丹、吴彩凤和陈洪峻;23中的尹建光、王艳丽和佟莉;26中的张霞;25中李杰; 59中的张玉芹、长春学校的杨晶梅等。

  2、青年教师发展迅速,新教师投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在骨干教师的帮带下,素质较好的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例如长春学校的何静今年上了省课;25中的姜华本学期上了市观摩课;玉成中学朱斌、赵薇等青年教师也被学校重用,担任了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他们虚心好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也很好。还有佳化学校的朱麟、长春学校于海洋、26中陈婷婷等,平时他们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备课用心,上课专心,他们的发展潜力很大,后劲也很足。

  3、两位新教师已经进入角色,她们是26中毕月和25中牟萍。由于她们起点高,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所以能很快适应学科教学,本学期他们主动要求在全区上研讨课。借此机会我分别为她们安排了指导教师,并把她们结成帮带的对子,希望她们在骨干教师的帮带下,在学科教研的氛围中尽快成长起来。

  总之,物理教师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梯队,整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无论在教学水平,还是在中考成绩上都有了明显体现。

  二、在常规教学中,集体备课实效性凸显,真正实现了有效备课

  1、集体备课的重心是备学案。学案的大面积推广,让教师在备课时有了抓手,组内提前进行了分工,一名教师先备学案初稿,备课时和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最后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成稿。这样的做法改变了以往一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备课研讨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备学案时重点研讨了问题设计、情境设计、活动设计、任务设计、习题设计、以及引言的设计等,使学案的设计更具有内涵,更具有可操作性,学案导学作用也越来越显著。15中学依然走在学案设计与使用的前头,26中学案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集体备课解决了教师的困惑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总能遇到一些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突破教学的难点的方法,或是对某个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或是如何改进实验或补充实验等,在具体备课中寻求他人的帮助,解决问题的同事,实现了共同提高。

  3、集体备课中把对教材的挖掘变为具体问题。新教材使用已经有了8个年头,xxxx年的时候我们针对如何使用新教材开展了全区的集体备课活动,在新旧教材的对比过程中,熟悉了新教材,很好地融合了新旧教材。如今,教师的对教材的理解越来越深课,对于教材资源的挖掘越来越深入,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能够做到对教材的某个资源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再加工,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的内涵,使研究变得更加理性,使思维变得更加广阔,这方面做得好的学校尤其以15中学为典型,他们教师整体素质高,实力强,为教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在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分组联动自主学习有效训练,构建了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区内有几所学校在学凤城六中分组联动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这种模式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分组学习,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组内合作适合物理学科的问题讨论和科学探究,由于要与组外竞争,组内合作就形成了生教生的可喜局面,促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在学习凤城六中经验的基础上,长春学校的课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分组联动自主学习有效训练。

  26中学的课堂分组竞争的特点并不明显,他们课前展示做得还可以,能够结合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预习,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不小的进步。

  2、全区所有物理课堂教学都在使用学案,教师对学案的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入,有的教师已经不习惯没有学案的课堂教学。学案让有经验的教师教学思路更清晰,让没备课的教师也能上课,让不会上课的新教师有了依据。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经验很好地融合和整合,使教师的智慧发挥得更加彻底,学案的使用使教师有精力关注预设,更有精力关注了生成。教学中学案的引导、引领作用发挥得最明显,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因学案的使用而大大提高。

  3、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指导下,有效训练变得更加有效。无论在九年级课堂,还是在八年级课堂,教师都能针对考点设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最后根据考点设计反馈训练。纵观物理课堂的反馈训练,体现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实现了有效训练。

  针对性,教师能够针对考点设计练习题;方向性,教师能够选择中考真题进行训练;应用性,练习题的选择重点体现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生成性,在反馈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评价学生的对与错,还关注了学生的共性问题,反思教学的不足;方法意识,在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了方法和规律的点拨。

  四、关注教研组建设,发挥二级教研的中坚作用,为顺利实施三级教研做了充分准备?

  1、骨干教师和中心组教师的核心作用明显。骨干教师是教研的核心力量,他们能自觉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研究,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是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经验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骨干教师资源利用得好,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其次,骨干教师能够自觉地帮带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成长进步做了示范、榜样!骨干教师还能自觉地进行专题研究,主动上研讨课,引领一个教研组、一个教师群体开展研究。

  2、和气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开展二级教研做好了准备。多数学校的教研组人际关系和谐,研究意识增强,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如15中、23中、25中、26中物理组,这些学校相对来说教师队伍实力较强,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人品好、业务强,他们勇于担当,善于研究,带领教研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体的共同进步。这几个物理组完全有能力独立承担研究任务和开展研究活动。

  3、学科研究专题树已经勾勒出雏形,为开展三级教研提供了研究专题。几年来,本着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物理学科已经研究了很多专题,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和经验,在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指导下,学科构建了研究专题树,使研究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从具体研究向理性整合发展,研究的方向越来越明晰,研究的重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将适时地开展三级教研,力争使研究成果有所突破。

  五、存在问题分析与思考:

  1、个别学校集体备课随意性明显,集体备课的制度监督不够有力。分析原因,教师工作量较大,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深刻,惰性较强;学校检查不及时。但是,不集中不代表不备课,教师的研究还是能够随时随地的!

  2、备课中忽视了备学情。备课时多数教师只考虑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不考虑学生基础,学生的需要,这样设计的教学往往是教学目标高于学生基础,认为地增加了课程的难度,使学生达不到,学不会,认为物理很难学。尤其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表现明显。

  3、个别学校对于学案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教师认为写学案是负担,不愿备学案。

  4、教师发展不均衡,个别农村教师发展滞后,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陈旧。

  六、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打算:

  1、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指导教师认识和改进。具体在10月11月开展四节研讨课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具体指导教师备课时如何挖掘教材资源,用好教材资源;指导教师学会评课。

  2、开展关于如何设计学案的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在20xx年第一次阶段总结时,我们给出了三种课型的学案的建议,使用学案两年后,我们对于设计学案又有了新的认识,有必要和教师一起交流和探讨,形成新的设计学案的经验。计划本学期末进行一次学案设计比赛,促进学案研究更上一层楼。

  3、尝试开展三级教研活动。首先从一级教研开始,组织学科中心组,研究如何命题;二级教研组织东西片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课活动;三级教研的专题初步确定为学案设计与使用。三级教研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尝试、实践、研究、总结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校正,而后才能有所发现、发展。

  4、骨干教师培训的专题是如何说课。以省里说课大赛为契机,以自己的说课经验为基础,对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实践培训,力争改变以往的过于理论的陈述,而是多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

学科调研报告4

  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县小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了解本县各学科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依据教育局有关精神,按照教研室教学工作的安排,教研室于本学期对全县的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地调研。从11月份开始,我对六所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现状、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科学实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领导汇报、现场听课、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调查问卷、查看教学资料等,并检查了解了各校的仪器室和实验室。这次调研听取了来自不同学校的领导、科学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声音,充分反映了科学学科的教学状况。通过本次调研,我闻到了科学课改的气息,获得了诸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既有令人欣喜,让人激动的成果,同时我也看到了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改推进的各种因素,多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可喜成果:

  几年来,各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引领广大一线科学教师和乡镇科学教研员围绕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实验情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能够贯彻国家课程计划。

  在所调研的六所学校中,无论是县城学校还是乡镇中心学校,都在三、四、五、六等四个年级中开设科学课,都能按照每周两课时开设科学课;从总体上讲,各校均能够执行国家的科学课课程计划,基本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

  2、课堂教学有了新气象。

  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科学教学观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变,体现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产生。课堂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变化:

  (1)目标设定:科学学科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由过去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三维目标。

  (2)内容选择:在内容选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意识:科学教学开始关注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让学生感悟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们均有意识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变的多样化。科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的教学已悄然离去,呈现的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观察、探究、研讨、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调研中上课的老师们都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的问题与探究意识明显加强。

  (4)师生关系:注重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权威式的教师正逐渐远离而去,看到的是能够蹲下来参与孩子们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5)新课改理念:现在我县广大科学教师已经基本上能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树立了新的课堂教学观,重点突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新课改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学科的性质,注意对学生实施科学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调研中我们就发现有许多老师在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中做的不错。比如,南关小学的张宝霞老师,涞水一小的赵红燕老师,楼村小学的廖春青老师,永阳镇的张卓老师等,特别是张宝霞老师的《四季成因》,和廖春青老师的《认识空气》,较好的诠释了科学课的真谛,演绎了科学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3、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新改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把学生学习状态的考察作为重点,学生是否喜欢科学课,是否喜欢科学老师作为与学生座谈的重点,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的精力的投入,学习状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落实,生活经验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因素。通过听课、与老师座谈、与学生聊天等方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习状态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变化,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加强,交流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究其原因:

  一是课程教材的变化。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科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版式设计活泼美观,教学理念新、教学空间大,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科学,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查发现学生非常喜欢新课标教材。

  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移,教师上课注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特别是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习,更加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体验着自信和快乐,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4、评价方式有了可喜的改观。

  听课过程中看到老师们一改以往的简单的评价方式,基本能体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和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注意通过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通过听课我发现,不少科学教师特别重视教学评价,科学的评价方式已经逐步成为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5、实验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由于这两年仪器站组织的实验考试和教研室对科学探究实验的加强督导,促使科学实验教学得到一定程度重视。通过调研,与领导、老师交流,检查实验室和相关资料,看到各学校领导从思想上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有所提高。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也提高了,实验教师有实验资料性记录,有的资料比较完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使用方面:

  目前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与以往的自然相比,内容更丰富,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在呈现形式上更为开放,而又缺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教材内容以图为主,图文并茂这也导致教师难以把握设计意图,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更是无从下手。科学教材中只有一些活动提示,没有知识点,开放性极强,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调研中通过课堂教学明显反应出科学教师知识视野的狭小,知识储备量的欠缺,不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无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急需提高。

  2、课堂教学情况:

  (1)大多数教师依然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照本宣科,授课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科学探究过程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很好的体现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课标理念。更不能体现教研室一直倡导的“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有效愉悦”的教学理念。

  (2)受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老师不敢带领学生走入社区,走向自然,有些观察和探究不能落到实处。

  (3)难以把握教材重难点,学生活动随意性大,一堂课根本看不出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时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学生收效甚微。

  (4)班额大,课堂教学难以调控,易出差生。尤其是一些教师,同时教几个班的学生,面对的学困生很多。

  3、校本教研情况:

  在走访的六所小学中,只有北关小学,南关小学和涞水一小这几所县城小学科学教师能搞一些比较规范的科学教研活动,其他地方因为每校一般只有一两个科学教师,资源无法实现共享,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4、教师队伍建设:

  调研中看到科学课任课教师配备较随意,除涞水一小有专职教师之外,其他学校一般由“主课”教师兼职,还有大多数学校由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或学校领导兼任;我所调研的30位科学老师中有20位是今年才担任科学课教学的,一般是从初中调到小学的教师,或是年龄较大体弱多病的教师。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校、老师普遍重视语文、数学、甚至于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学校、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这些学科的质量),所以“兼职”教师往往会根据担任课程的“主、副”地位分配精力投入,主科挤占科学课课时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于是科学课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5、实验教学情况:

  (1)实验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实验教学仪器与现行教材不配套。课本上要求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模型、标本、实物等实验用品实验室不足;而与教学无关的实验用品闲置太多;实验管理员多数是兼职,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对现有仪器与现行教材的实验进行摸底、整理、归纳,使实验室显得零乱;实验室的水电、防火等也达不到要求。

  (2)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由于对“副科”的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教师“重结果,轻过程”,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讲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方法单一,没能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加之开设科学课所需的器材不足或不配套,实验开出率较低,有的甚至完全省略。一些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或有听课时才用仪器,平时上课使用的很少。有时为应付上级检查,突击补写实验报告。学校在常规管理中也重视不够。

  综上所述,可见我县的科学教师队伍极不稳定,配备随意也导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再加上一些领导、教师不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阻碍提高科学课堂效率和使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的重要因素。

  三、思考与建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这门课程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应引起各学校的重视。要把科学课教学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放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其重要性。同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离不开包括科学课在内的各学科质量的提高。所以针对我县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多年来形成的不重视的现状。科学课程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基础。各学校不能一有什么活动就占用科学课,把它当成副课对待。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更应重视科学教学。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

  在师资的配备上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增加专职科学教师比例,确保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新教材的特点是教材结构性强,实验多,学生探究性强。三、四年级的教材一般有4—6个单元,一个单元由4—8课时组成,一节的实验课都有二至三个实验活动组成,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大,所以兼职教师一般都难以胜任,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瓶颈,教师是关键。只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科学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呈现在教学面前,对教师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如果只凭经验教学,则很难达成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此,针对科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县科学教学现状和教师的实际,以及科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课程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组织课堂教学研讨和评比活动,提供观摩示范课等,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这些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4、树立学习意识,增加知识储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在不断增加,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必须跟上科学发展和科学教学深入进行的步伐,科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连续不断而持续终身的过程,因些,教师自身应树立学习意识,自我提高,不但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要不断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

  5、重视实验教学,保证实验开出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为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学习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针对我县的实验教学的现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①因地制宜地用足用好现有的实验器材,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近几年,政府和县局投入了大量资金,给各个学校配备了相当的实验器材、教学仪器,各校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学校现有的仪器进行整理,哪些可用,哪些不能用,哪些需要改进,看看课本上的实验哪些是利用现有的仪器可以直接完成的;哪些是需要改进后才能完成的;哪些是纯粹无法完成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实验室现行的实验器材,我们要用足用好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②挖掘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提高实验课开设率。

  科学教师对实验室没有的现成仪器,可开动脑筋,挖掘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来提高实验课开设率。一是教师动手自制教具,教师自制教具是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解决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首选措施。科学教师要克服困难,因陋就简自制教具,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验素质。二是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小学科学课本中不少实验材料都能从生活中找到,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去寻找材料,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可以弥补实验材料的不足,既节约开支,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③实验室的配置也应逐步调整,加强实验室建设,确保实验课的质量。实验教师一定要做好实验资料性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有备可查,绝对不能搞突击补写实验报告。

  6、重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在部署XX年课程改革工作中所强调指出的:“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设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目前所展开的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师在学校教学环境中个体与群体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困惑,其核心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本教研。

  “校本”其意为以校为本,即立足于本校。校本教研,就是要围绕学校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拘形式、不分场所、不限人数,随时随地的进行研究。因为一节课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碰到的疑惑,而我们课前所创设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后,是否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存在的什么问题等等,都需要及时地加以解决。这样教师就需要通过自己反思并寻找同伴互助,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课堂实践来不断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既然校本教研的“本”是学校,那么研究就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解决本校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

  要更加深入地开展校本教研,学校在各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逐渐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科学教研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应独立科学教研组,通过加强校本教研的计划制定和落实促进科学教研的有效开展;在教师的反思方面,需要更加提高教师有意识反思的意识和有效反思的能力,促使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形成;在同伴互助方面,需要创设一种人人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师徒传承;在专业引领方面,要注重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力,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外出学习、承担课题、阅读教育教学著作、聘请校外专家、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等多种形式获得支持。

  7、建立科学教学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科学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学科调研报告5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领略和感受到高三历史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敬业爱岗的精神,同时我们针对各校高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任课教师全市共有15位,其中省溧中、光华中学、南中、埭中、戴中均有二位历史教师,市三中有四位教师,只有竹中是一位任课教师,从总体上看,各校高三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新老教师搭配,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较为合理的教学格局。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大多数学校能坚持教学案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模式都有了较大的更新,课堂教学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学计划方面:

  优点:

  1、省中、光华、竹中、戴中教学计划中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策略具体,教学课时安排详细、能落实到每一周。其中省中有明确的高考目标,力争在常州市区的优先名次,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光华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勾通,注重对学科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激励;南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进度中分两块:一快是课堂教学的进度表,内容包含新授课的中古史和单元复习课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另一快是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复习的内容安排,每一周都有学生阅读复习教材的安排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在此基础上进行行跟进性训练,以每单元25道选择题为题量,在安排表中请学生对照表格严格遵守。戴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教学策略讲究实效;竹中的计划扎实有效、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2、今年各校高三历史教学进度基本一致,一般在20xx年11月的期中考试前完成《中国古代史》新授课的教学和单元复习教学,期中考试后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复习。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中古史、中近史、中现史三册书的单元复习和主要专题的复习,期末参加常州市高三统考,教学任务比较艰巨,但在与高三教师的交谈中,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完成今年的教学复习任务充满了信心。

  问题:

  1、省中的教学计划中措施不够具体详细,要切实进行集体备课,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合作。

  2、南中计划中的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要确定高考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三中计划中指导思想、教学思路和措施明确,教学课时安排详细,但教学设计没有明确的分工合作。

  3、埭中教学内容能落实到每周、每一个知识点,但缺少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学策略。

  备课方面:

  优点:

  1、今年各校高三历史教学除竹中只有一位任课教师外,其它学校均有二位或四位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大多数学校能进行共同研讨集体备课、坚持实行教学案一体化。

  2、省中、光华、南中能精心设计每一节的教学案,既贴近高考、又贴近学生的实际,各校教学案基本上自成系列,教学案的质量较高。省中、光中、三中、戴中注重高考精典题的解析,引导学生走近高考,了解高考的命题意图和趋向。南中教学案规范、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尤其注重结构图示的创新和设计,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三中和竹中的教学案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优化。三中的学案设计切合学生的实际,选取的课堂思考题和训练题贴近学生的基础。

  问题:

  1、有些学校在教学案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省中的学案中以填空的形式来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有其可取的方面,但用大括号小括号的形式更利于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构建网络式的知识体系,更便于学生记忆。

  2、戴中教学案要进一步优化,要减少剪贴的成份,尽可能电子备课,努力形成备课组内教学案一体化的系列。

  3、一些学校的教学案设计中缺少高考精典题一环的选取与回顾。

  4、有些青年教师对教材、大纲的刻苦钻研、正确把握不够,集体备课后,不能很好地内化自己的东西。内功不够扎实。

  课堂教学方面:

  这一次高三历史教学调研共听了15位教师的课。历史课堂教学10节是优秀,优课率占66%,4节是良好,1节是一般。

  《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一览表》

  优秀良好一般备注

  省中,尽在。

学科调研报告6

  地点:

  一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xx

  缺席人员:

  xx

  英语学科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路?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学科质量分析会,特汇总如下:

  一、经验交流(x校区)

  常抓三个问题:

  1、如何更好的'记忆单词?单词量增加,虽然遗忘,但真正背下来的确实增多了。

  2、如何更好地教语法?如果单独句型不懂得先背下来,然后再理解记忆。

  3、多问为什么?对学生来讲,知识点掌握了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对教师来讲,教过之后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二、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上研究不深入,新理念、新方法跟不上。

  2、阅读训练量少,抓的不好。

  3、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4、关注学生不够,了解不透,摸不清学情,与学生沟通较少,或有但交流表面化,流于形式。

  5、学生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6、听力训练质量有待提高,效果不好。

  7、作文训练过少,没有达到精益求精。

  三、改进措施

  1、充分了解学生,摸透学生心理。

  2.把好单词关,注重词汇积累。

  3.切实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减少学困生。

  4、注重阅读性训练。

  5、加大辅导力度,注重效果。

  6、建立错题本、笔记本,用好两个本。

学科调研报告7

  我于今年8月8日参加xxxx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其中有一项学习任务,就是做一份科学学科调研报告。8月16—17日两天我对全镇8所学校科学学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内容

  1、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培训。

  2、学科师资配备与开课情况。

  3、教师对学科的认识及态度。

  4、教材使用情况。

  5、学科实际教学情况。

  二、调查方式

  主要是与学校领导及有关教师座谈交流。

  三、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6------8月17日

  四、调查基本情况:

  1、师资配备情况: 我镇小学科学学科教师总人数是40人,但没有一个是专职任课教师,现任课教师只有5人参加过县级以上的培训,绝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参加过培训。另外,通过调查情况反映出,我镇部分科学学科教师缺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教学情况: 全镇各学校都能够按照课标开课,并能开足课时,三、四年级每周二节,五、六年级每周三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学课程认识较强,尤其是镇校本部早在90年代初,就非常重视这门学科教育教学。而且学校要求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节课,学生要认真学好每节课。并定期对本学科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各类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小发明和小制作比赛、科技小论文比赛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校本部的带领下,本镇的其他单位学校也紧锣密鼓跟随其后。所以,我镇这块在全县做得相当的好,一直得到县局好评。由于校领导和教师重视,平时工作做得扎实,故在最近几年县里举行的有关科学知识、技能各项竞赛中,我镇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绩,而且在市里也获得过了第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3、教学设备、实验材料情况: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各校都有但配置落后、不配套,而且有的数量还有限。导致学生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很大,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演示实验都无法去做,更何况科学教材上的.实验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原有的仪器也无法使用,故导致大部分只能靠教师的枯燥地解说。

  4、教材使用情况:20xx年之前,每生每人一本,最近几年教材在订购时就不能达到人手一本,要求学生在使用时要特别爱惜,以便循环使用。学校也都能及时收集保管。

  5、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 通过和教师交流,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了解新课程标准,都能借助课余时间去钻研科学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

  五、普遍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职的科学学科教师。

  2、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3、教学材料的不足与上课准备不足。

  4、教师的培训学习不够,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六、我的希望: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2、加大对这块的投人,切实改进教学设备。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

  4、我们教师要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热爱本学科的教学。

  5、我们教师也要多渠道自学来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我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镇全体科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科学学科教育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学科调研报告8

  调研地点:侯闽县实验中学

  调研目的:结合学校基础建设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改善办学条件

  调研人员: 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z;总务处主任—z

  总务处副主任—z;工会副主席—z

  调研主题: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正文:

  近几年来,随着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关心支持下,我校加大了基本设施工程的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和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充实。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办学条件优势,提高实验中学的发展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条件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校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强化责任意识,充分挖掘财力、物力,以省对县督导为契机,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在深入学习《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福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为了把办学条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办学条件”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各项职责,明确办学条件建设工作是一个硬件上档次,管理上规范,工作上台阶的全方位工程。以务实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开展工作。

  二、抓整体规划

  这两年,我们比较注重通盘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学校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我们坚持把全面规划和整体推进学校的发展作为制定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学校的设备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体现规划的系统性、针对性,学校对校园规划作了两次修改,并经过建设部门批准,多次请示上级部门领导。还相继提出与我校发展规划配套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具体方案。

  三、抓学校工程建设

  两年来学校投入上亿两年来学校投入上千万资金建成了“格物楼”、“教学楼”,目前大操场和跑道正在建设中,体育馆也正在紧张的筹建之中。

  四、抓基本办学条件改善

  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如果整个系统的办学条件上不去,办学实力就难以提高。因此,这两年,我们重点抓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

  1、加大硬件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改善教师办公环境。今年随着新教学楼的.建成,我校投入20万元对原有教师办公室进行改造,使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办公条件。

  (2)各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为提高教学技术水平,学校投入将近80万元每个班级配置了多媒体讲台,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科学技术得到全面发展。

  (3)更新电脑设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学校原有的电脑设备系20xx年购置,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飞跃发展,学校学生电脑已经不适应教学的要求,为此,今年我校投入38万多元,重新购置了一百多套学生电脑,保证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4)加强理、化、生、劳技教室建设。我校于20xx年村班创办,为达到《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技术装备标准(试行)》标准,我校投入近30万资金,按照一类达标校标准建设了理、化、生、劳技实验室。我们采取逐年投入、分步更换的方法,分年度添换课桌椅、更换门窗、教学楼修缮,使学校硬件建设达到标准化水平。学校是育人场所,要做到时时、事事、处处皆育人,我们还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美化学校环境,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物、每一设施都会说话,以环境来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

  2、抓教师队伍建设。这两年是采用选调引进教师、培养力度也不段加大。为了切实改变我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尽快建立起一支县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我们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对教师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在全校教职工138人,专任教师134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45人,经过努力,目前,我校的教师队伍已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总之,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一定继续努力,让现有的教学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设成为我县初中校龙头。

学科调研报告9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为更全面掌握学校学科专业与科研工作情况,了解各学院对学科与科研平台、团队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科研处、学科建设办于本学期的第2周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调研了各学院(系)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目前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整体认识

  各学院对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不少学院都强调,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本科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既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出高水平成果和获取更多资源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所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美誉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调研中,各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对本院的师资队伍、科研情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详细地汇报,提出了学科建设、科研推进工作等方面的设想。总体上说,各学院对所在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都比较到位,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工作思路比较清晰。人文学院表示要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争取1-2年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申报状况得到切实改变,每年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篇以上。数理学院表示下一个五年力争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以上,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以上,获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奖4项以上,确保通过20xx年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评审,为申报硕士点授权打下坚实基础。计算机科学学院表示成立科研指导小组,开展学术交流,加强校企合作,拓宽科研渠道。启动“135”学科建设工程,打造1个重点实验室,主攻3个研究方向,设置5个本科专业。大部分学院制定了本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五年计划和具体措施。

  二、各学院(系)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相关动向

  通过此次调研访谈,我们看到不少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意识不断增强

  不少学院表示,我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作为教师、作为学院,需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意识,通过学科意识的建立,寻找学科归属,凝练学术方向,培养教师队伍。同时,由于学科建设毕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级各层机构都需要进行认真的谋划,既要重视政策、体制改革,加大经费投入等,又需要进一步转变学科专业观念,拿出具体措施,使学校真正在本科院校的轨道上运转。

  2.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学校层面科研量化考核和科研奖励等办法颁布后,不少学院都对政策进行了宣讲,同时,各学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论文发表、项目获奖等也进行了配套,能主动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调动并保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意识到科研工作对学院及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学院也正努力结合本单位的特长、优势,主动寻求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增长点。

  3.部分学院科研团队初步形成

  各学院都意识到,单打独斗式搞科研已不适应本科院校科研要求,必须树立学科意识,组建科研团队,集中大家的科研能力和智慧,才能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比如,人文学院形成了现当代文学、写作学、儿童文学、古汉语等科研团队,数理学院形成了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数学教育等科研团队,计算机科学学院形成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科研团队,教育科学学院形成了教育哲学、学前教育、认知心理、应用心理等科研团队。各学院的科研团队在帮助和带领教师共同开展科研工作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促进了所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成果少、含金量低

  现有师资队伍很难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很难获得重大的科研项目,原因有三点,一是师资队伍科研基础、科研意识比较薄弱,不知科研怎么搞,想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又基础不够。二是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高水平科研型人才匮乏,大家都卯足了劲,但就是缺少真正的领军式高端人才带领大家在科研上有效突破。三是科研时间少,不少学院反映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专任教师的平均周课时数都在11节以上,教学任务重,难以挤出更多时间搞科研。

  2.科研软硬件设施差、图书资料少

  学校大部分软硬件设施处于原先高职院校的水平,缺少专业的、高端的实验室,教师的科研成果无法通过精密设备测定、增加成果的可信度。缺少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代表科技前沿技术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学校没有外文数据库,制约了教师科研信息的查询、科研资料的查找、科研成果的质量。

  3.科研积极性不高

  搞科研要靠中青年教师,最佳年龄在25-45岁,但部分学院的教师科研积极性不够高,搞科研一靠兴趣(随意),二靠利益(评职称)、三靠政策(指标奖励),没有把搞科研作为本职工作,而是为应付完成任务,这样的后果是所出的科研成果少,并且质量不高。

  4.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有的学院教师整体比较年轻,有的学院教师偏向老年化。二是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偏少,缺少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三是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偏少,缺少新鲜的血液,无法获得学科的前沿知识,

  科研也就找不到突破口,也就出不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四是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有的学院兼职教师偏多,影响学院的科研工作。

  5.学科科研经费不足

  有的学院反映学校投入经费不足,学院自筹经费能力又较弱,还要解决教师的福利问题,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支持学科科研建设,并因此导致科研保障不力、资源开发不足,许多教师只能闭门造车,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也很难争取到更多的外部资源。

  6.学科结构还没有到位

  有的学院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学科结构,缺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已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数量也偏少,学科团队组建不到位,有的学科研究方向上人员寥寥无几,不能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

  四、各学院希望学校给予的支持

  调研中,各学院充分肯定了学校层面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视,对自己所在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学校高层领导重视、专项资金到位、顶层规划科学、实施步骤具体等都影响着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整体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有效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各学校衷心希望学校能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或倾斜,能给予更多、更有力的指导、支持。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以新鲜血液充实学科科研建设的前沿阵地,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速度,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科团队的整体水平。

  2.给教师留有足够的科研工作时间

  要防止教师课务过重导致教学、科研两头都要忙,两头都不扎实,互相牵制,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做好科研工作。建议学校结合定岗定编工作将

  教师分成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各有侧重,让喜欢搞科研、能搞科研的'教师安下心来搞好科研工作。

  3.增加教师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

  积极为教师创造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省及国家级课题组专家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提高教师申报课题的水平。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对学术会议论文给予重视。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业务学习和学历进修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接触新的知识,提高科研活力。

  4.适度提高科研奖励力度

  在原有科研奖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研奖励的力度、加大科研奖励的范围,充分调动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对作出重大科研贡献的教师进行荣誉上、物质上、时间上的多重奖励,让优秀人才搞科研时,心情上愉悦、生活上无忧、时间上充裕,在全校营造一个更加浓郁的科研气氛。

  5.增加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希望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与本科院校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及软件环境。比如机电学院希望学校组建教学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学院急需外文数据库和组建云计算机实验室;化工学院需要补充教学、科研仪器,需要一些检测数据有说服力的精密仪器用于科研及对外合作。

  五、对学科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不拘形式,不走过场,各学院(系)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反映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一线情况,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不要贪多图快,集中精力建好几个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一个学科建好了,可以带动多个学科建设。

  2.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和校情实际,真正靠发展特色学科来确立我校的地位。

学科调研报告10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建议:在教学用书上应当添加上重点内容结论、定义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说明,供教师阅读参考。

学科调研报告11

  一、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XX年实验教学工作检查小组,于XX年11月15~18日,对江龙、本寨、沙子、募役、丁旗和大山六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研方法

  对抽到的乡镇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

  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该校三至六年级班级数或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一般每年级2—4组,每组5人,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担任科学课的行政领导必做)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

  实验结束,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1、实验开出率: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但实验开出率较低,从拟定的实验目录来看,部分学校严重压缩学生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本次调研活动,共抽查学生 人,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占 ,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占 ,完全不会做的占 ;共抽查教师 人,能按要求完成实验的'占 ,不能完成实验的占 。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极需提高。具体体现在:

  (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

  a、《拓印树皮》实验,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三个烧杯大小不一,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造成蚂蚁到处乱跑,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e、《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没准备投影绘图纸,直接在课桌上投影绘图,造成环境污染。

  (2)操作不规范

  a、使用搅拌棒时,严重碰撞烧杯杯壁及杯底,并在没清洗的情况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乱使用。

  b、使用温度计时,不注意液柱是否断开,手心接触红色液泡造成读数不准确。

  c、使用测力计时,对测力计上出现的两类刻度分辨不清,读数方法不正确(俯视或仰视)。

  d、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机点燃。

  e、《溶解的快慢》实验,用凳子脚压碎糖果,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往往是兼职的,教师工作量重,并且更换频繁,每一年对科学学科来说,新教师是难以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的。

  3、教学仪器闲置,教师很少用或不用。

学科调研报告12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按照局室安排,由县教研室刘万全副主任带队,小教组4名教研员参加的听课调研小组一行5人,就小学英语科的开设及教学现状,于11月14日至21日在全县抽取五个乡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听课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采取了随机听课,及时反馈指导的方式,深入到了5个乡(镇)、10多所学校,共计听课30多节,召开座谈研讨会10场。教研员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与授课教师做了面对面的评价与指导,大家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在和谐、融洽的交流、研讨气氛中,畅所欲言,最终达到了共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调研活动,虽历时短暂,但使我们感受颇深:

  一、感受了英语教学工作在基层乡、校较前变化巨大。

  变经之一:领导、教师观念的变化。首先,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乡(镇)教育组及所在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原、流曲、庄里等乡(镇)教育组的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与听课与调研;各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与我们同听课、同评课、共研讨。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争着上课,抢着让教研员评课的极大热情,令我们深为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多提意见,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与坦荡,与过去教师那种害怕听课,害怕指出其课堂中的缺失等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上变化说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渴望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有了鲜明的增强。

  二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所有乡、校都能开足开齐英语课程,师资配备到位,有的学校已配有专职英语教师,所配备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一改过去那种将英语科视为“副课”的观念,这足以说明领导的重视,带来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二:城乡英语教师素质差距在缩小。以前城镇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好于乡村英语教师的素质,大校好于小校,然而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已不再低于城镇教师的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素质,这种令人欣慰的变化,说明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在逐渐提高。

  变化之三: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随机听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案设计科学,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挖掘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用语准确,发音标准,书写规范,均能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听说训练。同时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有的教师还能借助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那娴熟的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各年级英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建议各年级的教材版本尽量统一化,为教与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2、专业英语教师仍较匮乏,英语科任教师中非专业教师居多,农村学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步伐。

  3、英语科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目前尚无一所小学有专业语音室以辅助英语教学,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经常开展。

  4、师生普遍反映,河北版英语教材起点高,难度大,内容繁,不适合本地学生使用,致使学生学习难,教师的教学难。

  5、个别教师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以及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教师在挖掘教材,探索教法,研究学生诸方面要勤于钻研,精益求精,要重视重组教学资源,努力突出英语科的教学特色,全力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以上只是我们对部分乡校英语教学情况的初步了解,但由此反映出了我县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因此县上要求,各乡校要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在总结经验和发扬成绩的同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各校实际,认真实施新课标要求,狠抓课堂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积极研究教法,探索教学艺术,从而把我县小学英语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学科调研报告13

  地点:

  一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xx

  缺席人员:

  xx

  怎样突破教学成绩提高这一瓶颈。

  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学科质量分析会,特汇总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思想不求上进,学生要求不严格,学生管理不到位。

  2、教学方法不灵活,措施不得力。

  3、自己投入精力少,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

  4、团结协作意识差,没有做到即时即备。

  5、关注学生不够,了解不透,摸不清学情,与学生沟通较少,或有但交流表面化,流于形式。

  6、备课时只注重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

  二、改进措施

  1、注重分层教学,加强对备课与学生学情之间的处理。

  2.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多研究教材、考点。

  3.做好辅导工作,让辅导真正能起到实效。

  4、讲团结,搞协作,本年级老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成长进步。

  5、改进教学方法,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提供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边缘生动态发展。

  7、经常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如课后记、与学生座谈、听同行评自己的课等。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能力。

学科调研报告14

  本次调研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辛安一中学校九九(1)一(5)班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1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

  (1)对英语课的兴趣;

  (2)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

  (3)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

  (4)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5)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统计分析如下:

  一、发挥主动性学习英语的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一)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二)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任课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牲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已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掌握交际能力的方法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而意识不到教的目的是为了“学,而“学”是学生在学。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这一改革还未收到预期效果。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对老师的印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英语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语言之一,有世界通用语之称。教育部提出在20xx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xx年秋季,各地县、区(局)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我市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普及力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了对英语教育的投入。但小学英语在我市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走过了将近5年的历程,在这5年里,大部分教师通过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技能,改进了教学方法,专业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为了了解我市小学英语的开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中心,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指明方向,我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科调研,收获颇丰。以下情况请领导重视。

  1、交通不便,师资短缺,开设英语课程的情况不好。课的内容完不成。这会导致小学没有学好英语的学生到了初中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吃力,甚至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成绩。因此,在开设英语课方面必须“一刀切”,全面铺开。

  2、课时少,间隔时间长。小学生学习英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的优越条件。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标准规定,3~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相结合。但综观目前我市英语课程的开设状况可以发现:各个学校只开设长课时,绝大部分学校的周课时为2课时。课时少,间隔时间过长是我市小学英语课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外,受地区、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课外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淡薄,根据记忆规律,这种英语教学现状和英语学习状态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上是我的调研报告,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学科调研报告15

  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工作安排,笔者深入前郭县31所中学听课70余节,并与思想品德教师做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思想品德课专任教师112人,师资状况总体来说不太乐观。首先,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有3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2%,其余均为近40岁及以上者。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总体年龄偏大,导致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原因是近几年没有新毕业生分配。其次,从学历情况看,教师的学历情况较好,除14人为专科、2人为高中外,其余均为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86%。教师中共有市、县骨干教师28人,占总人数的25%,但其中一些年龄已偏大,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再次,从教师的专业化看,专业化程度不高,政治专业毕业的仅有48人(其中含部分函授毕业),占总人数的43%。

  二、教学中的优点

  1.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落实较好

  听课过程中,发现多数教师由于对教材知识比较重视,所以教学中基础知识落实得较好。

  2.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大部分教师开始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学习;教学中,一些教师不仅重视结果,也开始关注过程,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地生成知识。

  3.教学方式上的转变

  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了,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的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调动积极性;还有的教师把教材内容变成贴近学生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这些做法都比较好。很多教师把活动引入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教学手段上的转变

  部分教师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镇内一中和三中2所中学的教师,他们能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优势,到网上查阅资料,并且能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做到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5.教材处理方式上的转变

  在教材的使用上,部分教师能有意识地开发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使学生也成了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开发教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知识目标,忽视其他两个维度目标的落实

  由于考试的`需要,我县各校之间期中、期末都要进行分片联考,成绩与教师的工资及评优选先挂钩。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对知识目标非常重视,课堂上基础知识夯得很实,但对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重视,教学设计中即使有也是摆设,课堂中没有得到落实。

  2.重视教材,轻视课标

  很多老师备课时不看课标,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对应的课标内容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很多老师对教材中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这两个知识点都落实得很好,但对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涉及,课的最后也没有使每个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一些课堂学生的参与还处于简单的层面上,有效程度还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参与不够,他们所回答的是在书本中找到的答案,而不是他们自己在活动中领悟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答案;还有的活动环节虽然由学生参与,但活动后需要提升时,即归纳观点和结论时,还是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变。

  4.对教材的处理和挖掘不到位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推移,不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思路,教学思路不清晰。如:在讲《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教材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知师、爱师。而有的教师没有理解教材的意图,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完教材中的活动后,没有提升或提升不到位,让听者感觉思路不清晰,重点内容也不突出。教材中设计了两个问题:在知识的学习上,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取代教师的作用吗?未来社会里,教师职业乃至学校会消亡吗?我理解的意图是通过这样的交流,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不可代替性,而有的教师在课堂只谈教师这个职业会不会消亡的问题,显然是误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5.课堂练习环节低效

  很多教师把练习环节当填空,没有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课堂训练低效,甚至无效。主要体现在:(1)题目没有选择,随意性强。有些教师很少研究试题,上课前随意拿几个题给学生做,试题没有梯度;还有的教师在剩余时间干脆就让学生把练习册拿出来做,以教辅资料上的题目代替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选择的训练题。(2)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计划,导致训练质量不高。(3)训练讲评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讲评时简单地对照答案,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没有学法指导。

  四、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新课程理论和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

  进一步加强对新的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角色、课程理论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加强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理解学科新理念和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的部分,并把新的教育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行为。

  2.钻研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除了要转变教学思想外,还要在教学中克服死教教材和抛开教材的现象,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编排体系等。其次要认真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学科课程资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实际及教师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课后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的灵活性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监控能力和开发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除了加强学习、钻研教材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5.转变备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改变把如何教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备课过程中多考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去引导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升。从学生出发,回归学生生活,从而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科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科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学科现状的调研报告10-30

文物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12-13

调研报告05-22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05-15

电信调研报告12-01

社区的调研报告10-08

调研思路报告08-20

物业调研报告11-20

小学调研报告09-18

薪酬调研报告07-09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学科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科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科调研报告

学科调研报告1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上课使用的一种普遍工具,更是一种技能时尚。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又得到了强化。自xxxx年,我校语文组开始探究多媒体教学的各种技巧以及与文本相结合的最佳途径。xxxx正式报批为区研究重点课题,xxxx年被批准为市级的一般课题了。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探索,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没有前人可指引,也没有太多的相关经验可借鉴。再加上关于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利和弊之说法,说法不一,有专家认为:多媒体让学生思维退化、探索能力降低;有专家认为: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的更加形象、丰富的课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新教师高举多媒体教学的大旗,认为语文教学离开多媒体简直就是落后;而也有老教师认为“一根粉笔打天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时。到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利弊在哪里?应该如何才能最为科学的将多媒体这种新型教具为我所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次的调查活动。而直接受益于我们这些年来制作的近百个课件,作为接受多媒体教学成果的最直接对象——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回答的方式,对象是全校三个年段各抽选一百人进行调查。以“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为主题,内容涉及九个方面30项内容。调查的问题集中对于实施课改后,学校教学设备改造后,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对老师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意见与建议,学生接受多媒体授课的感觉等等。

  调查问卷的设计如下:

  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调查问卷

  一:对使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态度:

  1、很喜欢2、一般3、无所谓

  二:多媒体课堂与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相比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三:对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四: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五:课件图片安插与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六: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七: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

  1、很好2、较好3、不明显4、没感觉

  八:使用多媒体课堂,运用课件授课后,你遇到的问题:

  九:使用多媒体课堂,运用课件授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十:针对多媒体课堂,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三、调查的结果

  此次调查,初一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88份。初二共发出91份问卷,收回80份。初三共发出78张问卷,收回77张。发出问卷中共有14张未能收回。

  总计发出问卷259份,收回245份有效答卷。问卷整体设计并不复杂,是为了学生方便作答。但针对几个关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数据,对此,我们作出了以下的判断:

  调查内容

  很喜欢(很好)

  一般(较好)

  不明显

  没感觉

  对使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态度

  175

  62

  4

  4

  多媒体课堂和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相比

  120

  110

  12

  3

  对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

  117

  103

  20

  5

  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

  153

  76

  13

  3

  课件图片安插和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

  162

  70

  8

  5

  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

  147

  72

  22

  4

  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

  126

  100

  14

  5

  四、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用多媒体上课,是持欢迎的态度的。在调查中,表示非常喜欢的学生占了71.4%;有高达93.8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堂比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好;对课件本身不论是从帮助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结构解读,还是从图片、音乐与课文内容的补充、和谐,学生认可度都是很高的。其中认为课件制作很精美的超过半数,达到了51.4%,觉得制作技术很好的也达到了40.8%,这个数字给了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们极大的鼓舞,因为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研究小组课件制作水平在不断提高。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不太明显或感觉不到。针对研究主要方向“与文本的结合”进行调查的项目: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课件图片安插和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三项认为很好的占了所调查学生的绝大多数,均达到了60%以上。但在对“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和“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方面”,学生也很明确的表现了不太理想,可见学生对多媒体作用的认识是比较理性且有一定的深度的。同时,学生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的意见与建议,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翔实的事实依据。

  由此可知:

  (一)多媒体教学受欢迎的原因:

  (1)多媒体教材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全面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一改过去相对而言比较枯燥的黑板教学,把文本内容有趣而生动的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生动,不仅加深了学习的记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材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丰富的课堂的内容。有着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并能够整合大量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全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于综合性的语文学科来说,课后的积累在课堂学习中一并完成,使学生真正享受“不出教室门,便知天下事”的便捷。

  (3)多媒体教材可以把文字教材的抽象内容相象化,便于理解。而且在文字教材转化

  为多媒体教材后,其内容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授课空间也加大了,课堂更具有灵活性。也给了学生选择的可能,使得学生在课堂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4)老师对知识要点的归纳比较系统,有条理,笔记完整并清晰,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尽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让他们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也更加直观、容易,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但是学生在调查中也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对多媒体教学材料的运用的意见和看法:

  (1)有的同学认为课件中影视内容和一些动画作品的插入容易让他们沉浸在其中而不利于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授课内容上;感观的东西多了,反而影响了语文传统的作用,让学生失去了自我思考、自我感受的空间,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老师在授课,也容易受到课件的限制,不能解决临场问题,老师只能按部就班;反而缺乏了应有的灵活与幽默。

  (2)有时候老师制作的课件图片或音乐过多,或者授课内容过多,上课的节奏就比较快,学生来不及做笔记或不知该记哪些内容,不如,上粉笔课板书精炼;学生和老师反而常被课件牵着走,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注意力被图片和音乐所吸引,学生会谈论图片或音乐内容,不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利于提高上课效率。

  (3)还有同学认为课件的质量有待提高。因为有的课件字体设置太小,有的课件字体与背景色彩的对比度不够强烈,或者字体太花俏反而让学生看不清楚学生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个别学生还提到如果太经常看幻灯片对视力影响不好。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还针对问卷上没有提到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大的弥补了我们调查问卷设计的不足之处。同学们一致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应该轻松愉快,变苦学为乐学;一部分学生希望学校有一个专门的语文教育网站或成立电子资料库,而且希望中学语文教育网或电子资料库的主要内容是各类语文考试信息、题库以及解题资料,或者是中学生优秀语文小论文或相关作品;一些学生希望其主要内容应该还有国内外时事热点及背景材料。但也有的学生提出上多媒体课不应该闹哄哄,这样不利于思考。而且希望老师要避免把多媒体当成一个电子黑板,用以出示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从而由“人灌”变成了“机灌”。

  五、调查后的反思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当是一门立体式艺术。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确实真正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它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单一沉闷的气氛,尤其是在实施美育、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我们要合理适度地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为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应只看教师怎么教,用了什么画面,配了什么音乐,设计了什么动画,而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的钥匙。应以课堂教学效果的认定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如此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综上所述,我们对多媒体的良好的作用不想多言,只想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作一个反思:

  (一)媒体的视听冲击固然形象直观,但是远没有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广阔、鲜活和历久弥新的形象效果,媒体填补的艺术空白是单一的,而文字给人的享受而填补的艺术空白是丰富多元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使一些文体的知识立体化、形象化,增加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要配上画面。如果“床前明月光”,配上一个多媒体画面会如何呢?我们想教会学生想象与联想,却又亲手堵塞了学生灵活的想象空间,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应当恰当,适当的有的放矢的设计课件。所以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中要慎用。要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与现代教学理念、技术完美结合。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什么时候,教学目的是教学首要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造个性,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需要记住的是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还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只是一种演示工具,在课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内容,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没有注重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不能为了多媒体而教学,它仅仅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应该适时适量,只有在运用其它手段不能很好说明时应用较为合适。

  (三)我们要注意通过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千万不能让多媒体代替文本,因为超文本阅读的强化,使得这些声像读物对语文文本阅读产生重大冲击,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养成学生阅读想像中的惰性,使我们学生更缺少书面语文材料的存储

  所以,通过调查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课改的不断深入,让信息技术成为了我们的常用工具,但我们发现,在课堂上明明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完成的,结果却被课件的模拟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信息技术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黑板教学。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急待予以澄清。

  正如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杨莉娟副研究员说:只有冷静、客观地澄清认识上的困惑,纠正教学行为上的偏差,才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所以,必须认清信息技术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多媒体与我们语文文本结合的最佳契合点究竟是什么?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如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更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在我们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观念与行为上的偏差,反映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复杂的过程。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与问题,又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加树立了我们的信心,并希望有更多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到我们的学习讨论中来,为语文教学与最新科学教具的结合探出一条最科学,最合理的道路。

学科调研报告2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纯应试教育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上来,旧的科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科学教学观念所取代。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创新的能力。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是小学科学学科的基础,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科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

  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科学实验改革,为在科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啦,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我们之所以让学生这样“放羊式”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因为这样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家,而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A:自主探究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在自己有“创意”的实验中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B: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C:自主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会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长期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科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科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科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5、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科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科学课外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科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同时教师要注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条件去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进行发明创造的课题,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以自己的创新行动,关心和满足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需要。学校还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的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的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学科调研报告3

  本次调研历时一个月,共走了7所学校,听课21 节,评课指导21节,导课5节,参加教研活动6次,在十五中亲自上研讨课1节。重点了解了九年级课堂教学现状,调研了常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和三级教研准备情况,具体关注和指导了学案研究、有效训练、有效备课、教研组建设四个方面。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教师发展情况:

  物理学科现有教师48人,其中在职教师40人,在职教师中有11名高级教师。在私立学校任教的8人,在这8人中有退休教师3人。近两年来,在学科有效教研的组织和引领下,教师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1、骨干教师都已经处于教学研究的创新期,表现为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教学研究用心主动,富于钻研精神,在学科教师中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例如:15中学的鹿玉琴、赵丹、吴彩凤和陈洪峻;23中的尹建光、王艳丽和佟莉;26中的张霞;25中李杰; 59中的张玉芹、长春学校的杨晶梅等。

  2、青年教师发展迅速,新教师投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在骨干教师的帮带下,素质较好的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例如长春学校的何静今年上了省课;25中的姜华本学期上了市观摩课;玉成中学朱斌、赵薇等青年教师也被学校重用,担任了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他们虚心好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也很好。还有佳化学校的朱麟、长春学校于海洋、26中陈婷婷等,平时他们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备课用心,上课专心,他们的发展潜力很大,后劲也很足。

  3、两位新教师已经进入角色,她们是26中毕月和25中牟萍。由于她们起点高,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所以能很快适应学科教学,本学期他们主动要求在全区上研讨课。借此机会我分别为她们安排了指导教师,并把她们结成帮带的对子,希望她们在骨干教师的帮带下,在学科教研的氛围中尽快成长起来。

  总之,物理教师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梯队,整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无论在教学水平,还是在中考成绩上都有了明显体现。

  二、在常规教学中,集体备课实效性凸显,真正实现了有效备课

  1、集体备课的重心是备学案。学案的大面积推广,让教师在备课时有了抓手,组内提前进行了分工,一名教师先备学案初稿,备课时和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最后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成稿。这样的做法改变了以往一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备课研讨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备学案时重点研讨了问题设计、情境设计、活动设计、任务设计、习题设计、以及引言的设计等,使学案的设计更具有内涵,更具有可操作性,学案导学作用也越来越显著。15中学依然走在学案设计与使用的前头,26中学案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集体备课解决了教师的困惑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总能遇到一些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突破教学的难点的方法,或是对某个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或是如何改进实验或补充实验等,在具体备课中寻求他人的帮助,解决问题的同事,实现了共同提高。

  3、集体备课中把对教材的挖掘变为具体问题。新教材使用已经有了8个年头,xxxx年的时候我们针对如何使用新教材开展了全区的集体备课活动,在新旧教材的对比过程中,熟悉了新教材,很好地融合了新旧教材。如今,教师的对教材的理解越来越深课,对于教材资源的挖掘越来越深入,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能够做到对教材的某个资源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再加工,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的内涵,使研究变得更加理性,使思维变得更加广阔,这方面做得好的学校尤其以15中学为典型,他们教师整体素质高,实力强,为教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在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分组联动自主学习有效训练,构建了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区内有几所学校在学凤城六中分组联动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这种模式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分组学习,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组内合作适合物理学科的问题讨论和科学探究,由于要与组外竞争,组内合作就形成了生教生的可喜局面,促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在学习凤城六中经验的基础上,长春学校的课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分组联动自主学习有效训练。

  26中学的课堂分组竞争的特点并不明显,他们课前展示做得还可以,能够结合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预习,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不小的进步。

  2、全区所有物理课堂教学都在使用学案,教师对学案的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入,有的教师已经不习惯没有学案的课堂教学。学案让有经验的教师教学思路更清晰,让没备课的教师也能上课,让不会上课的新教师有了依据。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经验很好地融合和整合,使教师的智慧发挥得更加彻底,学案的使用使教师有精力关注预设,更有精力关注了生成。教学中学案的引导、引领作用发挥得最明显,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因学案的使用而大大提高。

  3、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指导下,有效训练变得更加有效。无论在九年级课堂,还是在八年级课堂,教师都能针对考点设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最后根据考点设计反馈训练。纵观物理课堂的反馈训练,体现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实现了有效训练。

  针对性,教师能够针对考点设计练习题;方向性,教师能够选择中考真题进行训练;应用性,练习题的选择重点体现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生成性,在反馈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评价学生的对与错,还关注了学生的共性问题,反思教学的不足;方法意识,在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了方法和规律的点拨。

  四、关注教研组建设,发挥二级教研的中坚作用,为顺利实施三级教研做了充分准备?

  1、骨干教师和中心组教师的核心作用明显。骨干教师是教研的核心力量,他们能自觉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研究,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是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经验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骨干教师资源利用得好,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其次,骨干教师能够自觉地帮带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成长进步做了示范、榜样!骨干教师还能自觉地进行专题研究,主动上研讨课,引领一个教研组、一个教师群体开展研究。

  2、和气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开展二级教研做好了准备。多数学校的教研组人际关系和谐,研究意识增强,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如15中、23中、25中、26中物理组,这些学校相对来说教师队伍实力较强,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人品好、业务强,他们勇于担当,善于研究,带领教研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体的共同进步。这几个物理组完全有能力独立承担研究任务和开展研究活动。

  3、学科研究专题树已经勾勒出雏形,为开展三级教研提供了研究专题。几年来,本着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物理学科已经研究了很多专题,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和经验,在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指导下,学科构建了研究专题树,使研究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从具体研究向理性整合发展,研究的方向越来越明晰,研究的重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将适时地开展三级教研,力争使研究成果有所突破。

  五、存在问题分析与思考:

  1、个别学校集体备课随意性明显,集体备课的制度监督不够有力。分析原因,教师工作量较大,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深刻,惰性较强;学校检查不及时。但是,不集中不代表不备课,教师的研究还是能够随时随地的!

  2、备课中忽视了备学情。备课时多数教师只考虑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不考虑学生基础,学生的需要,这样设计的教学往往是教学目标高于学生基础,认为地增加了课程的难度,使学生达不到,学不会,认为物理很难学。尤其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表现明显。

  3、个别学校对于学案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教师认为写学案是负担,不愿备学案。

  4、教师发展不均衡,个别农村教师发展滞后,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陈旧。

  六、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打算:

  1、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指导教师认识和改进。具体在10月11月开展四节研讨课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具体指导教师备课时如何挖掘教材资源,用好教材资源;指导教师学会评课。

  2、开展关于如何设计学案的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在20xx年第一次阶段总结时,我们给出了三种课型的学案的建议,使用学案两年后,我们对于设计学案又有了新的认识,有必要和教师一起交流和探讨,形成新的设计学案的经验。计划本学期末进行一次学案设计比赛,促进学案研究更上一层楼。

  3、尝试开展三级教研活动。首先从一级教研开始,组织学科中心组,研究如何命题;二级教研组织东西片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课活动;三级教研的专题初步确定为学案设计与使用。三级教研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尝试、实践、研究、总结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校正,而后才能有所发现、发展。

  4、骨干教师培训的专题是如何说课。以省里说课大赛为契机,以自己的说课经验为基础,对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实践培训,力争改变以往的过于理论的陈述,而是多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

学科调研报告4

  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县小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了解本县各学科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依据教育局有关精神,按照教研室教学工作的安排,教研室于本学期对全县的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地调研。从11月份开始,我对六所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现状、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科学实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领导汇报、现场听课、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调查问卷、查看教学资料等,并检查了解了各校的仪器室和实验室。这次调研听取了来自不同学校的领导、科学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声音,充分反映了科学学科的教学状况。通过本次调研,我闻到了科学课改的气息,获得了诸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既有令人欣喜,让人激动的成果,同时我也看到了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改推进的各种因素,多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可喜成果:

  几年来,各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引领广大一线科学教师和乡镇科学教研员围绕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实验情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能够贯彻国家课程计划。

  在所调研的六所学校中,无论是县城学校还是乡镇中心学校,都在三、四、五、六等四个年级中开设科学课,都能按照每周两课时开设科学课;从总体上讲,各校均能够执行国家的科学课课程计划,基本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

  2、课堂教学有了新气象。

  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科学教学观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变,体现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产生。课堂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变化:

  (1)目标设定:科学学科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由过去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三维目标。

  (2)内容选择:在内容选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意识:科学教学开始关注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让学生感悟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们均有意识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变的多样化。科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的教学已悄然离去,呈现的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观察、探究、研讨、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调研中上课的老师们都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的问题与探究意识明显加强。

  (4)师生关系:注重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权威式的教师正逐渐远离而去,看到的是能够蹲下来参与孩子们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5)新课改理念:现在我县广大科学教师已经基本上能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树立了新的课堂教学观,重点突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新课改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学科的性质,注意对学生实施科学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调研中我们就发现有许多老师在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中做的不错。比如,南关小学的张宝霞老师,涞水一小的赵红燕老师,楼村小学的廖春青老师,永阳镇的张卓老师等,特别是张宝霞老师的《四季成因》,和廖春青老师的《认识空气》,较好的诠释了科学课的真谛,演绎了科学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3、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新改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把学生学习状态的考察作为重点,学生是否喜欢科学课,是否喜欢科学老师作为与学生座谈的重点,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的精力的投入,学习状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落实,生活经验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因素。通过听课、与老师座谈、与学生聊天等方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习状态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变化,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加强,交流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究其原因:

  一是课程教材的变化。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科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版式设计活泼美观,教学理念新、教学空间大,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科学,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查发现学生非常喜欢新课标教材。

  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移,教师上课注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特别是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习,更加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体验着自信和快乐,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4、评价方式有了可喜的改观。

  听课过程中看到老师们一改以往的简单的评价方式,基本能体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和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注意通过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通过听课我发现,不少科学教师特别重视教学评价,科学的评价方式已经逐步成为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5、实验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由于这两年仪器站组织的实验考试和教研室对科学探究实验的加强督导,促使科学实验教学得到一定程度重视。通过调研,与领导、老师交流,检查实验室和相关资料,看到各学校领导从思想上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有所提高。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也提高了,实验教师有实验资料性记录,有的资料比较完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使用方面:

  目前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与以往的自然相比,内容更丰富,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在呈现形式上更为开放,而又缺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教材内容以图为主,图文并茂这也导致教师难以把握设计意图,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更是无从下手。科学教材中只有一些活动提示,没有知识点,开放性极强,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调研中通过课堂教学明显反应出科学教师知识视野的狭小,知识储备量的欠缺,不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无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急需提高。

  2、课堂教学情况:

  (1)大多数教师依然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照本宣科,授课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科学探究过程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很好的体现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课标理念。更不能体现教研室一直倡导的“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有效愉悦”的教学理念。

  (2)受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老师不敢带领学生走入社区,走向自然,有些观察和探究不能落到实处。

  (3)难以把握教材重难点,学生活动随意性大,一堂课根本看不出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时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学生收效甚微。

  (4)班额大,课堂教学难以调控,易出差生。尤其是一些教师,同时教几个班的学生,面对的学困生很多。

  3、校本教研情况:

  在走访的六所小学中,只有北关小学,南关小学和涞水一小这几所县城小学科学教师能搞一些比较规范的科学教研活动,其他地方因为每校一般只有一两个科学教师,资源无法实现共享,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4、教师队伍建设:

  调研中看到科学课任课教师配备较随意,除涞水一小有专职教师之外,其他学校一般由“主课”教师兼职,还有大多数学校由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或学校领导兼任;我所调研的30位科学老师中有20位是今年才担任科学课教学的,一般是从初中调到小学的教师,或是年龄较大体弱多病的教师。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校、老师普遍重视语文、数学、甚至于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学校、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这些学科的质量),所以“兼职”教师往往会根据担任课程的“主、副”地位分配精力投入,主科挤占科学课课时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于是科学课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5、实验教学情况:

  (1)实验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实验教学仪器与现行教材不配套。课本上要求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模型、标本、实物等实验用品实验室不足;而与教学无关的实验用品闲置太多;实验管理员多数是兼职,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对现有仪器与现行教材的实验进行摸底、整理、归纳,使实验室显得零乱;实验室的水电、防火等也达不到要求。

  (2)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由于对“副科”的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教师“重结果,轻过程”,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讲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方法单一,没能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加之开设科学课所需的器材不足或不配套,实验开出率较低,有的甚至完全省略。一些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或有听课时才用仪器,平时上课使用的很少。有时为应付上级检查,突击补写实验报告。学校在常规管理中也重视不够。

  综上所述,可见我县的科学教师队伍极不稳定,配备随意也导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再加上一些领导、教师不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阻碍提高科学课堂效率和使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的重要因素。

  三、思考与建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这门课程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应引起各学校的重视。要把科学课教学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放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其重要性。同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离不开包括科学课在内的各学科质量的提高。所以针对我县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多年来形成的不重视的现状。科学课程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基础。各学校不能一有什么活动就占用科学课,把它当成副课对待。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更应重视科学教学。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

  在师资的配备上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增加专职科学教师比例,确保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新教材的特点是教材结构性强,实验多,学生探究性强。三、四年级的教材一般有4—6个单元,一个单元由4—8课时组成,一节的实验课都有二至三个实验活动组成,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大,所以兼职教师一般都难以胜任,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瓶颈,教师是关键。只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科学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呈现在教学面前,对教师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如果只凭经验教学,则很难达成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此,针对科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县科学教学现状和教师的实际,以及科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课程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组织课堂教学研讨和评比活动,提供观摩示范课等,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这些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4、树立学习意识,增加知识储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在不断增加,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必须跟上科学发展和科学教学深入进行的步伐,科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连续不断而持续终身的过程,因些,教师自身应树立学习意识,自我提高,不但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要不断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

  5、重视实验教学,保证实验开出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为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学习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针对我县的实验教学的现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①因地制宜地用足用好现有的实验器材,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近几年,政府和县局投入了大量资金,给各个学校配备了相当的实验器材、教学仪器,各校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学校现有的仪器进行整理,哪些可用,哪些不能用,哪些需要改进,看看课本上的实验哪些是利用现有的仪器可以直接完成的;哪些是需要改进后才能完成的;哪些是纯粹无法完成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实验室现行的实验器材,我们要用足用好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②挖掘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提高实验课开设率。

  科学教师对实验室没有的现成仪器,可开动脑筋,挖掘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来提高实验课开设率。一是教师动手自制教具,教师自制教具是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解决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首选措施。科学教师要克服困难,因陋就简自制教具,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验素质。二是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小学科学课本中不少实验材料都能从生活中找到,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去寻找材料,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可以弥补实验材料的不足,既节约开支,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③实验室的配置也应逐步调整,加强实验室建设,确保实验课的质量。实验教师一定要做好实验资料性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有备可查,绝对不能搞突击补写实验报告。

  6、重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在部署XX年课程改革工作中所强调指出的:“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设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目前所展开的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师在学校教学环境中个体与群体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困惑,其核心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本教研。

  “校本”其意为以校为本,即立足于本校。校本教研,就是要围绕学校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拘形式、不分场所、不限人数,随时随地的进行研究。因为一节课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碰到的疑惑,而我们课前所创设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后,是否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存在的什么问题等等,都需要及时地加以解决。这样教师就需要通过自己反思并寻找同伴互助,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课堂实践来不断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既然校本教研的“本”是学校,那么研究就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解决本校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

  要更加深入地开展校本教研,学校在各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逐渐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科学教研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应独立科学教研组,通过加强校本教研的计划制定和落实促进科学教研的有效开展;在教师的反思方面,需要更加提高教师有意识反思的意识和有效反思的能力,促使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形成;在同伴互助方面,需要创设一种人人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师徒传承;在专业引领方面,要注重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力,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外出学习、承担课题、阅读教育教学著作、聘请校外专家、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等多种形式获得支持。

  7、建立科学教学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科学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学科调研报告5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领略和感受到高三历史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敬业爱岗的精神,同时我们针对各校高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任课教师全市共有15位,其中省溧中、光华中学、南中、埭中、戴中均有二位历史教师,市三中有四位教师,只有竹中是一位任课教师,从总体上看,各校高三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新老教师搭配,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较为合理的教学格局。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大多数学校能坚持教学案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模式都有了较大的更新,课堂教学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学计划方面:

  优点:

  1、省中、光华、竹中、戴中教学计划中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策略具体,教学课时安排详细、能落实到每一周。其中省中有明确的高考目标,力争在常州市区的优先名次,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光华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勾通,注重对学科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激励;南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进度中分两块:一快是课堂教学的进度表,内容包含新授课的中古史和单元复习课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另一快是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复习的内容安排,每一周都有学生阅读复习教材的安排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在此基础上进行行跟进性训练,以每单元25道选择题为题量,在安排表中请学生对照表格严格遵守。戴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教学策略讲究实效;竹中的计划扎实有效、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2、今年各校高三历史教学进度基本一致,一般在20xx年11月的期中考试前完成《中国古代史》新授课的教学和单元复习教学,期中考试后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复习。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中古史、中近史、中现史三册书的单元复习和主要专题的复习,期末参加常州市高三统考,教学任务比较艰巨,但在与高三教师的交谈中,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完成今年的教学复习任务充满了信心。

  问题:

  1、省中的教学计划中措施不够具体详细,要切实进行集体备课,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合作。

  2、南中计划中的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要确定高考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三中计划中指导思想、教学思路和措施明确,教学课时安排详细,但教学设计没有明确的分工合作。

  3、埭中教学内容能落实到每周、每一个知识点,但缺少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学策略。

  备课方面:

  优点:

  1、今年各校高三历史教学除竹中只有一位任课教师外,其它学校均有二位或四位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大多数学校能进行共同研讨集体备课、坚持实行教学案一体化。

  2、省中、光华、南中能精心设计每一节的教学案,既贴近高考、又贴近学生的实际,各校教学案基本上自成系列,教学案的质量较高。省中、光中、三中、戴中注重高考精典题的解析,引导学生走近高考,了解高考的命题意图和趋向。南中教学案规范、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尤其注重结构图示的创新和设计,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三中和竹中的教学案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优化。三中的学案设计切合学生的实际,选取的课堂思考题和训练题贴近学生的基础。

  问题:

  1、有些学校在教学案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省中的学案中以填空的形式来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有其可取的方面,但用大括号小括号的形式更利于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构建网络式的知识体系,更便于学生记忆。

  2、戴中教学案要进一步优化,要减少剪贴的成份,尽可能电子备课,努力形成备课组内教学案一体化的系列。

  3、一些学校的教学案设计中缺少高考精典题一环的选取与回顾。

  4、有些青年教师对教材、大纲的刻苦钻研、正确把握不够,集体备课后,不能很好地内化自己的东西。内功不够扎实。

  课堂教学方面:

  这一次高三历史教学调研共听了15位教师的课。历史课堂教学10节是优秀,优课率占66%,4节是良好,1节是一般。

  《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一览表》

  优秀良好一般备注

  省中,尽在。

学科调研报告6

  地点:

  一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xx

  缺席人员:

  xx

  英语学科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路?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学科质量分析会,特汇总如下:

  一、经验交流(x校区)

  常抓三个问题:

  1、如何更好的'记忆单词?单词量增加,虽然遗忘,但真正背下来的确实增多了。

  2、如何更好地教语法?如果单独句型不懂得先背下来,然后再理解记忆。

  3、多问为什么?对学生来讲,知识点掌握了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对教师来讲,教过之后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二、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上研究不深入,新理念、新方法跟不上。

  2、阅读训练量少,抓的不好。

  3、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4、关注学生不够,了解不透,摸不清学情,与学生沟通较少,或有但交流表面化,流于形式。

  5、学生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6、听力训练质量有待提高,效果不好。

  7、作文训练过少,没有达到精益求精。

  三、改进措施

  1、充分了解学生,摸透学生心理。

  2.把好单词关,注重词汇积累。

  3.切实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减少学困生。

  4、注重阅读性训练。

  5、加大辅导力度,注重效果。

  6、建立错题本、笔记本,用好两个本。

学科调研报告7

  我于今年8月8日参加xxxx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其中有一项学习任务,就是做一份科学学科调研报告。8月16—17日两天我对全镇8所学校科学学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内容

  1、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培训。

  2、学科师资配备与开课情况。

  3、教师对学科的认识及态度。

  4、教材使用情况。

  5、学科实际教学情况。

  二、调查方式

  主要是与学校领导及有关教师座谈交流。

  三、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6------8月17日

  四、调查基本情况:

  1、师资配备情况: 我镇小学科学学科教师总人数是40人,但没有一个是专职任课教师,现任课教师只有5人参加过县级以上的培训,绝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参加过培训。另外,通过调查情况反映出,我镇部分科学学科教师缺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教学情况: 全镇各学校都能够按照课标开课,并能开足课时,三、四年级每周二节,五、六年级每周三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学课程认识较强,尤其是镇校本部早在90年代初,就非常重视这门学科教育教学。而且学校要求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节课,学生要认真学好每节课。并定期对本学科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各类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小发明和小制作比赛、科技小论文比赛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校本部的带领下,本镇的其他单位学校也紧锣密鼓跟随其后。所以,我镇这块在全县做得相当的好,一直得到县局好评。由于校领导和教师重视,平时工作做得扎实,故在最近几年县里举行的有关科学知识、技能各项竞赛中,我镇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绩,而且在市里也获得过了第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3、教学设备、实验材料情况: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各校都有但配置落后、不配套,而且有的数量还有限。导致学生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很大,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演示实验都无法去做,更何况科学教材上的.实验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原有的仪器也无法使用,故导致大部分只能靠教师的枯燥地解说。

  4、教材使用情况:20xx年之前,每生每人一本,最近几年教材在订购时就不能达到人手一本,要求学生在使用时要特别爱惜,以便循环使用。学校也都能及时收集保管。

  5、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 通过和教师交流,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了解新课程标准,都能借助课余时间去钻研科学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

  五、普遍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职的科学学科教师。

  2、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3、教学材料的不足与上课准备不足。

  4、教师的培训学习不够,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六、我的希望: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2、加大对这块的投人,切实改进教学设备。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

  4、我们教师要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热爱本学科的教学。

  5、我们教师也要多渠道自学来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我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镇全体科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科学学科教育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学科调研报告8

  调研地点:侯闽县实验中学

  调研目的:结合学校基础建设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改善办学条件

  调研人员: 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z;总务处主任—z

  总务处副主任—z;工会副主席—z

  调研主题: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正文:

  近几年来,随着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关心支持下,我校加大了基本设施工程的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和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充实。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办学条件优势,提高实验中学的发展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条件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校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强化责任意识,充分挖掘财力、物力,以省对县督导为契机,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在深入学习《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福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为了把办学条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办学条件”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各项职责,明确办学条件建设工作是一个硬件上档次,管理上规范,工作上台阶的全方位工程。以务实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开展工作。

  二、抓整体规划

  这两年,我们比较注重通盘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学校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我们坚持把全面规划和整体推进学校的发展作为制定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学校的设备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体现规划的系统性、针对性,学校对校园规划作了两次修改,并经过建设部门批准,多次请示上级部门领导。还相继提出与我校发展规划配套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具体方案。

  三、抓学校工程建设

  两年来学校投入上亿两年来学校投入上千万资金建成了“格物楼”、“教学楼”,目前大操场和跑道正在建设中,体育馆也正在紧张的筹建之中。

  四、抓基本办学条件改善

  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如果整个系统的办学条件上不去,办学实力就难以提高。因此,这两年,我们重点抓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

  1、加大硬件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改善教师办公环境。今年随着新教学楼的.建成,我校投入20万元对原有教师办公室进行改造,使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办公条件。

  (2)各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为提高教学技术水平,学校投入将近80万元每个班级配置了多媒体讲台,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科学技术得到全面发展。

  (3)更新电脑设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学校原有的电脑设备系20xx年购置,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飞跃发展,学校学生电脑已经不适应教学的要求,为此,今年我校投入38万多元,重新购置了一百多套学生电脑,保证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4)加强理、化、生、劳技教室建设。我校于20xx年村班创办,为达到《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技术装备标准(试行)》标准,我校投入近30万资金,按照一类达标校标准建设了理、化、生、劳技实验室。我们采取逐年投入、分步更换的方法,分年度添换课桌椅、更换门窗、教学楼修缮,使学校硬件建设达到标准化水平。学校是育人场所,要做到时时、事事、处处皆育人,我们还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美化学校环境,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物、每一设施都会说话,以环境来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

  2、抓教师队伍建设。这两年是采用选调引进教师、培养力度也不段加大。为了切实改变我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尽快建立起一支县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我们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对教师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在全校教职工138人,专任教师134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45人,经过努力,目前,我校的教师队伍已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总之,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一定继续努力,让现有的教学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设成为我县初中校龙头。

学科调研报告9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为更全面掌握学校学科专业与科研工作情况,了解各学院对学科与科研平台、团队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科研处、学科建设办于本学期的第2周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调研了各学院(系)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目前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整体认识

  各学院对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不少学院都强调,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本科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既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出高水平成果和获取更多资源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所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美誉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调研中,各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对本院的师资队伍、科研情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详细地汇报,提出了学科建设、科研推进工作等方面的设想。总体上说,各学院对所在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都比较到位,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工作思路比较清晰。人文学院表示要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争取1-2年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申报状况得到切实改变,每年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篇以上。数理学院表示下一个五年力争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以上,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以上,获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奖4项以上,确保通过20xx年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评审,为申报硕士点授权打下坚实基础。计算机科学学院表示成立科研指导小组,开展学术交流,加强校企合作,拓宽科研渠道。启动“135”学科建设工程,打造1个重点实验室,主攻3个研究方向,设置5个本科专业。大部分学院制定了本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五年计划和具体措施。

  二、各学院(系)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相关动向

  通过此次调研访谈,我们看到不少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意识不断增强

  不少学院表示,我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作为教师、作为学院,需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意识,通过学科意识的建立,寻找学科归属,凝练学术方向,培养教师队伍。同时,由于学科建设毕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级各层机构都需要进行认真的谋划,既要重视政策、体制改革,加大经费投入等,又需要进一步转变学科专业观念,拿出具体措施,使学校真正在本科院校的轨道上运转。

  2.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学校层面科研量化考核和科研奖励等办法颁布后,不少学院都对政策进行了宣讲,同时,各学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论文发表、项目获奖等也进行了配套,能主动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调动并保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意识到科研工作对学院及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学院也正努力结合本单位的特长、优势,主动寻求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增长点。

  3.部分学院科研团队初步形成

  各学院都意识到,单打独斗式搞科研已不适应本科院校科研要求,必须树立学科意识,组建科研团队,集中大家的科研能力和智慧,才能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比如,人文学院形成了现当代文学、写作学、儿童文学、古汉语等科研团队,数理学院形成了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数学教育等科研团队,计算机科学学院形成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科研团队,教育科学学院形成了教育哲学、学前教育、认知心理、应用心理等科研团队。各学院的科研团队在帮助和带领教师共同开展科研工作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促进了所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成果少、含金量低

  现有师资队伍很难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很难获得重大的科研项目,原因有三点,一是师资队伍科研基础、科研意识比较薄弱,不知科研怎么搞,想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又基础不够。二是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高水平科研型人才匮乏,大家都卯足了劲,但就是缺少真正的领军式高端人才带领大家在科研上有效突破。三是科研时间少,不少学院反映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专任教师的平均周课时数都在11节以上,教学任务重,难以挤出更多时间搞科研。

  2.科研软硬件设施差、图书资料少

  学校大部分软硬件设施处于原先高职院校的水平,缺少专业的、高端的实验室,教师的科研成果无法通过精密设备测定、增加成果的可信度。缺少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代表科技前沿技术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学校没有外文数据库,制约了教师科研信息的查询、科研资料的查找、科研成果的质量。

  3.科研积极性不高

  搞科研要靠中青年教师,最佳年龄在25-45岁,但部分学院的教师科研积极性不够高,搞科研一靠兴趣(随意),二靠利益(评职称)、三靠政策(指标奖励),没有把搞科研作为本职工作,而是为应付完成任务,这样的后果是所出的科研成果少,并且质量不高。

  4.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有的学院教师整体比较年轻,有的学院教师偏向老年化。二是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偏少,缺少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三是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偏少,缺少新鲜的血液,无法获得学科的前沿知识,

  科研也就找不到突破口,也就出不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四是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有的学院兼职教师偏多,影响学院的科研工作。

  5.学科科研经费不足

  有的学院反映学校投入经费不足,学院自筹经费能力又较弱,还要解决教师的福利问题,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支持学科科研建设,并因此导致科研保障不力、资源开发不足,许多教师只能闭门造车,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也很难争取到更多的外部资源。

  6.学科结构还没有到位

  有的学院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学科结构,缺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已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数量也偏少,学科团队组建不到位,有的学科研究方向上人员寥寥无几,不能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

  四、各学院希望学校给予的支持

  调研中,各学院充分肯定了学校层面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视,对自己所在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学校高层领导重视、专项资金到位、顶层规划科学、实施步骤具体等都影响着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整体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有效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各学校衷心希望学校能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或倾斜,能给予更多、更有力的指导、支持。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以新鲜血液充实学科科研建设的前沿阵地,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速度,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科团队的整体水平。

  2.给教师留有足够的科研工作时间

  要防止教师课务过重导致教学、科研两头都要忙,两头都不扎实,互相牵制,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做好科研工作。建议学校结合定岗定编工作将

  教师分成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各有侧重,让喜欢搞科研、能搞科研的'教师安下心来搞好科研工作。

  3.增加教师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

  积极为教师创造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省及国家级课题组专家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提高教师申报课题的水平。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对学术会议论文给予重视。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业务学习和学历进修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接触新的知识,提高科研活力。

  4.适度提高科研奖励力度

  在原有科研奖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研奖励的力度、加大科研奖励的范围,充分调动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对作出重大科研贡献的教师进行荣誉上、物质上、时间上的多重奖励,让优秀人才搞科研时,心情上愉悦、生活上无忧、时间上充裕,在全校营造一个更加浓郁的科研气氛。

  5.增加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希望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与本科院校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及软件环境。比如机电学院希望学校组建教学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学院急需外文数据库和组建云计算机实验室;化工学院需要补充教学、科研仪器,需要一些检测数据有说服力的精密仪器用于科研及对外合作。

  五、对学科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不拘形式,不走过场,各学院(系)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反映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一线情况,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不要贪多图快,集中精力建好几个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一个学科建好了,可以带动多个学科建设。

  2.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和校情实际,真正靠发展特色学科来确立我校的地位。

学科调研报告10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建议:在教学用书上应当添加上重点内容结论、定义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说明,供教师阅读参考。

学科调研报告11

  一、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XX年实验教学工作检查小组,于XX年11月15~18日,对江龙、本寨、沙子、募役、丁旗和大山六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研方法

  对抽到的乡镇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

  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该校三至六年级班级数或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一般每年级2—4组,每组5人,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担任科学课的行政领导必做)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

  实验结束,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1、实验开出率: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但实验开出率较低,从拟定的实验目录来看,部分学校严重压缩学生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本次调研活动,共抽查学生 人,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占 ,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占 ,完全不会做的占 ;共抽查教师 人,能按要求完成实验的'占 ,不能完成实验的占 。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极需提高。具体体现在:

  (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

  a、《拓印树皮》实验,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三个烧杯大小不一,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造成蚂蚁到处乱跑,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e、《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没准备投影绘图纸,直接在课桌上投影绘图,造成环境污染。

  (2)操作不规范

  a、使用搅拌棒时,严重碰撞烧杯杯壁及杯底,并在没清洗的情况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乱使用。

  b、使用温度计时,不注意液柱是否断开,手心接触红色液泡造成读数不准确。

  c、使用测力计时,对测力计上出现的两类刻度分辨不清,读数方法不正确(俯视或仰视)。

  d、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机点燃。

  e、《溶解的快慢》实验,用凳子脚压碎糖果,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往往是兼职的,教师工作量重,并且更换频繁,每一年对科学学科来说,新教师是难以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的。

  3、教学仪器闲置,教师很少用或不用。

学科调研报告12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按照局室安排,由县教研室刘万全副主任带队,小教组4名教研员参加的听课调研小组一行5人,就小学英语科的开设及教学现状,于11月14日至21日在全县抽取五个乡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听课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采取了随机听课,及时反馈指导的方式,深入到了5个乡(镇)、10多所学校,共计听课30多节,召开座谈研讨会10场。教研员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与授课教师做了面对面的评价与指导,大家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在和谐、融洽的交流、研讨气氛中,畅所欲言,最终达到了共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调研活动,虽历时短暂,但使我们感受颇深:

  一、感受了英语教学工作在基层乡、校较前变化巨大。

  变经之一:领导、教师观念的变化。首先,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乡(镇)教育组及所在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原、流曲、庄里等乡(镇)教育组的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与听课与调研;各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与我们同听课、同评课、共研讨。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争着上课,抢着让教研员评课的极大热情,令我们深为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多提意见,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与坦荡,与过去教师那种害怕听课,害怕指出其课堂中的缺失等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上变化说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渴望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有了鲜明的增强。

  二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所有乡、校都能开足开齐英语课程,师资配备到位,有的学校已配有专职英语教师,所配备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一改过去那种将英语科视为“副课”的观念,这足以说明领导的重视,带来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二:城乡英语教师素质差距在缩小。以前城镇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好于乡村英语教师的素质,大校好于小校,然而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已不再低于城镇教师的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素质,这种令人欣慰的变化,说明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在逐渐提高。

  变化之三: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随机听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案设计科学,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挖掘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用语准确,发音标准,书写规范,均能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听说训练。同时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有的教师还能借助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那娴熟的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各年级英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建议各年级的教材版本尽量统一化,为教与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2、专业英语教师仍较匮乏,英语科任教师中非专业教师居多,农村学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步伐。

  3、英语科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目前尚无一所小学有专业语音室以辅助英语教学,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经常开展。

  4、师生普遍反映,河北版英语教材起点高,难度大,内容繁,不适合本地学生使用,致使学生学习难,教师的教学难。

  5、个别教师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以及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教师在挖掘教材,探索教法,研究学生诸方面要勤于钻研,精益求精,要重视重组教学资源,努力突出英语科的教学特色,全力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以上只是我们对部分乡校英语教学情况的初步了解,但由此反映出了我县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因此县上要求,各乡校要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在总结经验和发扬成绩的同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各校实际,认真实施新课标要求,狠抓课堂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积极研究教法,探索教学艺术,从而把我县小学英语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学科调研报告13

  地点:

  一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xx

  缺席人员:

  xx

  怎样突破教学成绩提高这一瓶颈。

  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学科质量分析会,特汇总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思想不求上进,学生要求不严格,学生管理不到位。

  2、教学方法不灵活,措施不得力。

  3、自己投入精力少,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

  4、团结协作意识差,没有做到即时即备。

  5、关注学生不够,了解不透,摸不清学情,与学生沟通较少,或有但交流表面化,流于形式。

  6、备课时只注重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

  二、改进措施

  1、注重分层教学,加强对备课与学生学情之间的处理。

  2.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多研究教材、考点。

  3.做好辅导工作,让辅导真正能起到实效。

  4、讲团结,搞协作,本年级老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成长进步。

  5、改进教学方法,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提供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边缘生动态发展。

  7、经常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如课后记、与学生座谈、听同行评自己的课等。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能力。

学科调研报告14

  本次调研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辛安一中学校九九(1)一(5)班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1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

  (1)对英语课的兴趣;

  (2)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

  (3)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

  (4)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5)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统计分析如下:

  一、发挥主动性学习英语的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一)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二)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任课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牲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已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掌握交际能力的方法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而意识不到教的目的是为了“学,而“学”是学生在学。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这一改革还未收到预期效果。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对老师的印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英语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语言之一,有世界通用语之称。教育部提出在20xx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xx年秋季,各地县、区(局)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我市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普及力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了对英语教育的投入。但小学英语在我市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走过了将近5年的历程,在这5年里,大部分教师通过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技能,改进了教学方法,专业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为了了解我市小学英语的开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中心,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指明方向,我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科调研,收获颇丰。以下情况请领导重视。

  1、交通不便,师资短缺,开设英语课程的情况不好。课的内容完不成。这会导致小学没有学好英语的学生到了初中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吃力,甚至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成绩。因此,在开设英语课方面必须“一刀切”,全面铺开。

  2、课时少,间隔时间长。小学生学习英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的优越条件。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标准规定,3~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相结合。但综观目前我市英语课程的开设状况可以发现:各个学校只开设长课时,绝大部分学校的周课时为2课时。课时少,间隔时间过长是我市小学英语课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外,受地区、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课外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淡薄,根据记忆规律,这种英语教学现状和英语学习状态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上是我的调研报告,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学科调研报告15

  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工作安排,笔者深入前郭县31所中学听课70余节,并与思想品德教师做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思想品德课专任教师112人,师资状况总体来说不太乐观。首先,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有3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2%,其余均为近40岁及以上者。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总体年龄偏大,导致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原因是近几年没有新毕业生分配。其次,从学历情况看,教师的学历情况较好,除14人为专科、2人为高中外,其余均为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86%。教师中共有市、县骨干教师28人,占总人数的25%,但其中一些年龄已偏大,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再次,从教师的专业化看,专业化程度不高,政治专业毕业的仅有48人(其中含部分函授毕业),占总人数的43%。

  二、教学中的优点

  1.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落实较好

  听课过程中,发现多数教师由于对教材知识比较重视,所以教学中基础知识落实得较好。

  2.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大部分教师开始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学习;教学中,一些教师不仅重视结果,也开始关注过程,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地生成知识。

  3.教学方式上的转变

  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了,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的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调动积极性;还有的教师把教材内容变成贴近学生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这些做法都比较好。很多教师把活动引入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教学手段上的转变

  部分教师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镇内一中和三中2所中学的教师,他们能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优势,到网上查阅资料,并且能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做到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5.教材处理方式上的转变

  在教材的使用上,部分教师能有意识地开发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使学生也成了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开发教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知识目标,忽视其他两个维度目标的落实

  由于考试的`需要,我县各校之间期中、期末都要进行分片联考,成绩与教师的工资及评优选先挂钩。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对知识目标非常重视,课堂上基础知识夯得很实,但对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重视,教学设计中即使有也是摆设,课堂中没有得到落实。

  2.重视教材,轻视课标

  很多老师备课时不看课标,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对应的课标内容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很多老师对教材中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这两个知识点都落实得很好,但对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涉及,课的最后也没有使每个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一些课堂学生的参与还处于简单的层面上,有效程度还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参与不够,他们所回答的是在书本中找到的答案,而不是他们自己在活动中领悟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答案;还有的活动环节虽然由学生参与,但活动后需要提升时,即归纳观点和结论时,还是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变。

  4.对教材的处理和挖掘不到位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推移,不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思路,教学思路不清晰。如:在讲《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教材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知师、爱师。而有的教师没有理解教材的意图,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完教材中的活动后,没有提升或提升不到位,让听者感觉思路不清晰,重点内容也不突出。教材中设计了两个问题:在知识的学习上,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取代教师的作用吗?未来社会里,教师职业乃至学校会消亡吗?我理解的意图是通过这样的交流,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不可代替性,而有的教师在课堂只谈教师这个职业会不会消亡的问题,显然是误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5.课堂练习环节低效

  很多教师把练习环节当填空,没有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课堂训练低效,甚至无效。主要体现在:(1)题目没有选择,随意性强。有些教师很少研究试题,上课前随意拿几个题给学生做,试题没有梯度;还有的教师在剩余时间干脆就让学生把练习册拿出来做,以教辅资料上的题目代替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选择的训练题。(2)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计划,导致训练质量不高。(3)训练讲评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讲评时简单地对照答案,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没有学法指导。

  四、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新课程理论和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

  进一步加强对新的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角色、课程理论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加强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理解学科新理念和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的部分,并把新的教育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行为。

  2.钻研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除了要转变教学思想外,还要在教学中克服死教教材和抛开教材的现象,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编排体系等。其次要认真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学科课程资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实际及教师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课后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的灵活性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监控能力和开发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除了加强学习、钻研教材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5.转变备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改变把如何教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备课过程中多考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去引导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升。从学生出发,回归学生生活,从而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