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0 09:54:5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

  城市规模的扩张、人气的聚集、产业的做大、经济的繁荣,均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一个有活力的宜居城市,必定是一个服务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城市。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推进“六大产业”、创建宜居城市的决定,把打造××服务业新高地作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战略任务来抓,这对推动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心城区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尤其是撤地设市后,随着城市创建和“三大战役”的稳步推进,五年人口倍增计划与“13579”绿色工程的实施,中心城区人气、商气日渐旺盛。据统计,到20xx年底,中心城区服务业法人单位有1213家,个体经营户11305家,从业人员8万多,服务业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作为当前国家极力推进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与周边城市相比,与赶超式发展的要求相比,在规模、结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成为经济发展的“短腿”,突出表现为“二小五低”。“二小”:一是企业规模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在1200多家服务业企业中上亿元的企业只有30家。二是市场幅射范围小,一些专业市场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特色街特色不明显,影响力不大,对周边城市幅射能力非常弱。“五低”:一是行业发展增速低。我市服务业经济总量偏小、比重较低、增速缓慢,且呈下滑趋势,20xx年全市服务业仅实现增加值161。6亿元,占gdp比重的26。3%。二是市场化程度低。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导致服务业行业门槛和行业垄断程度高,市场准入范围窄,绝大多数民间潜在资金被拒之门外。三是行业结构层次低。以信息、金融、文化娱乐为代表的现代服务增加值仅占中心城服务业的14。3%,我市服务业仍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低水平发展阶段,智力型、技术型服务业发展不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四是思想解放程度低。存在“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服务”的思想,片面地把服务业与“黄赌毒”等划等号,思想上有顾虑,不敢放手发展,致使落实政策的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搞活的办法不多,服务意识不强。五是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业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缺少就业专长,整体素质较低,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发展滞后的原因。我市服务业发展滞后的'“软肋”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缺乏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二是缺乏大市场、大物流的带动;三是政府引导力度不够,重点行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规划引导;四是总体起步较晚,许多城市将服务业作为中心城区的支柱产业已抓了多年了,而我市今年才作为六大产业之一来推进;五是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六是开放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较低,集群规模小,相互联系少,各行业“单一”、“孤独”地发展。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思想观念落后。现在很多人还对服务业的认识比较片面,有的认为发展服务业就是大上餐饮、娱乐项目,对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不开阔,放不开手脚;有的认为工业是主导,服务业是从属,工农业发展了,服务业自然就会上去;有的认为服务业是不创造财富的消耗性活动等等。

  (三)加快发展的机遇。从政策取向来看,国务院、省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给予高度的政策倾斜。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城市要把服务业放在城市经济的首位。从外部环境来看,宜春处于赣湘两省会城市中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为我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内部来看,宜春是一座充满发展潜力的城市。宜春山美、水美、泉美,如诗似画的山水景致和人文生态,这都是让宜春引以为豪的资本。自市委、市政府建立中心城区重大产业推进机制以来,我市服务业发展开始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加快宜春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以及五十个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推进,中心城服务业开始驶入发展的“高速路”,呈现出千帆竞发、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应紧紧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唱响服务业发展主旋律。

  二、加快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选准定位是前提。服务业的全面加速启动,必定是依从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的率先跃起。中心城区到底哪些行业具有这样的潜质,见仁见智、看法各异。课题组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宜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先行者是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娱乐业。宜春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优势,抓住“温泉养生、生态旅游”这一发展主线,着力打造“一个胜地、三个中心”,引领其他行业发展。

  “一个胜地”,即把宜春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休闲养生旅游胜地。宜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有资源并不等于就有市场,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创造。中心城区要善用奇山异水、奇文异思、奇思妙想,甚至无 中生有去策划旅游开发,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人文生态、温泉养生”旅游胜地。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无锡的灵山大佛等都是奇思妙想的结晶。宜春完全可以利用优越的人文生态和富硒温泉进行借题发挥,如:在明月山景区可借温泉资源,建世界最大的温泉景观和浴场,并利用历史上夏云姑皇后娘娘,叫响温泉养生文化,打造世界级温泉养生天堂;中心城可利用白鹭常来常往的生态环境,在袁山公园大小湖泊中培养小鱼、小虾和水虫,人工“饲养”白鹭,让成千上万的白鹭在大小袁山湖内“安家落户”,从而打造中国最大的城市“白鹭湖”。还可修复七眼井、六眼井、五眼井、四眼井、三眼井等,展现古井文化,彰显“宜春因泉得名”美誉。同时,要注意旅游资源的整合,让游客在明月山登山赏景,在温汤泡泉休闲,到宜春城住宿、观光、娱乐、购物,让游客走进宜春城,感受宜春城。

  “三个中心”,即把宜春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文化娱乐中心、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

  经济是形,文化是神。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宜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今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品牌工程的实施意见》,走文化兴市之路。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关键要充分挖掘全市戏剧、舞蹈、版画、评话、剪纸、竹雕等地方特色文化,整体开发“农耕文化、月亮文化、禅宗文化、温泉文化、古井文化、红色文化”,打造艺术精品,并集聚中心城,逐步从文化大市走向文化强市。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城市的繁荣,直观的反映就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繁荣。商贸流通作为最具活力的传统服务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年年初确定的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中,商贸流通业项目最多、投资额最大,市场方面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宜春(国际)五金家居商贸、中国南方农机大市场、再生资源大市场、图书字画专业市场等,物流方面有××卷烟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农业生产资料储备配送中心、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食盐配送中心等等,再加上与之配套的大型超市、大型娱乐城和五星级酒店项目,中心城区逐步向“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服务”迈进,这是做大做强中心城的必然要求。因此,全力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应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政府引导是关键。服务业范围广泛,行业众多。抓好服务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通盘考虑,要从完善服务业发展各项体系着手:一是领导体系。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工作机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规划、要素供应、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督查考核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并确定主抓服务业发展的部门。二是规划体系。要结合中心城区推进“六大产业”和创建宜居城市的实际,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制定符合宜春实际的旅游、市场、商业网点、现代物流业等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引导其向区域化、集聚化方向发展。三是政策体系。在已出台《宜春市中心城区扶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基础上,出台更多的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调动民资、外资投资的积极性。抓紧对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收费项目、行业规范等政策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消除对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限制,消除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支持服务业发展。凡是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都允许大胆去做,创新去做,用优惠的政策将宜春打造成吸引人气的洼地、外来创业者的乐园。四是考核体系。建立服务业工作考核制度,将服务业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五是建立服务业统计体系。尽快出台《关于做好中心城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建立服务业统计季报、年报制度和服务业运行分析制度,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项目推动是重点。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工业一样,没有项目,工作就没有抓手,没有大项目,增长就没有后劲,开放就没有载体。要根据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带动,实现我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围绕产业聚集,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包装,有针对性选商择商,实施招大引强策略。要坚持把启动民间投资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企业或民间资本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要积极推动服务领域各行业依托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连锁等多种方式,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服务业企业。

  (四)打造品牌是捷径。品牌是标志和象征,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无不需要拥有自己的品牌。青岛影视之城、哈尔滨音乐之城、温州诗词之城、佛山武术之城、嘉祥石雕之城……品牌的打造,使这些城市的品位、知名度大大提升。宜春服务业影响力不大,最主要的是缺少高品质、高品位的业态,缺少自己的品牌和“龙头老大”。在服务企业跨地区经营、全球化经营及“赢者通吃”的背景下,局限于某一地区的竞争力,生存空间难以延展。挖掘服务业潜力,做强服务产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要铸造品牌,首先要敢为人先,敢于提出响亮的口号,敢于叫板“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善于组织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活动,如召开世界温泉养生论坛、举办全国摄影艺术展、全国绿色生态食品博览会、全国双胞胎月亮文化节等活动。其次,要善于引进,善于拿来,多建连锁店,积极引进总部经济。第三,要广泛开展服务业系列品牌评选活动,宣传品牌、力推品牌,让品牌评选评出活力,评出创造力,评出影响力,最终使品牌在宜春中心城区舞出灵气、舞出大势。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2

  为掌握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根据县政府安排,我们对全县服务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1、主要特点

  一是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比增长13.2%;比的7.6亿元增加14.9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1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比35.1:37.0:27.9。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连锁经营、电子信息、房地产开发等新型服务业态得到了初步推广;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潜力逐步显现。,从服务业的增加值行业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9.8%;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1.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5.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7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1.0%;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0.8%;教育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9.9%。以上七大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8.5%。

  三是服务业比重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县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统计资料显示,我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5亿元,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9%;实现税收(缴地方财政)1.51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66.72%。服务业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对税收收入的贡献日益增加。

  四是服务业成为增加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的从业人数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吸纳劳动者的新的'增长点。不仅吸纳了新增就业人口,而且承接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就业需求。据统计资料,全县单位数332个,在岗职工31082人,而服务业单位数235个,占全部单位数的70.8%,从业人员为19367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2.3%,比提高3.1个百分点。根据调查,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2504个,从业人员26580人,服务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状况

  一是商贸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县商贸企业法人单位共218家,其中批发零售业186家,住宿餐饮业32家;实现社会销售收入58.7亿元,实现增加值7.26亿元,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2.3%。

  经过多年发展,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商业设施日趋完善,全县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宏盛购物广场、如海超市、家家福超市已初具规模,银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辐射能力逐步提高,以金桥家具为代表的商中路北部家具市场、东方汽车商贸城为代表的银河路汽车、摩托车市场、富东蔬菜批发市场、赵奎元棉花市场、白桥大蒜市场、商南农贸市场、展旺蔬菜市场形成全县市场体系基本构架。

  二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企业29家,从业人员325人,营业收入5.27亿元,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年底全县机动车达到66701辆,比增长了48.1%,其中从事客、货营运的车辆分别是206部、2508部,比增长了219%和337%;道路运输行业完成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25万人、1.3亿人公里,290万吨、3.01亿吨公里分别为的1.6倍、2.6倍、1.4倍、1.4倍;在客运线路中,跨区线路已达24条(其中跨省线路5条、跨区线路8条、跨县线路11条),高级车55辆,从事农村公交线路13条,中型普通客运车辆86部,营运里程334公里,日发送668个班次,覆盖全县962个行政村。新增城区公交车3部,安排2条经营线路,运营里程19.8公里。

  三是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共17家,从业人员563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9亿元,实现增加值4.73亿元,上缴税金4139.33万元。以来,完成房地产投资额为10亿元,开发面积50.0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1.34万平方米,入住面积23.91万平方米,上缴税金8631.4万元;进行土地招拍挂11宗,拍出面积1244亩,土地出让金收益4.02亿元。总之,三年来,房地产业为财政贡献4.883亿元,年均1.63亿元,不仅如此,对我县的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业稳健发展。,全县金融保险业48家企业,从业人员405人,实现增加值1.14亿元,税收1212万元。现有金融机构6家,包括农行、建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齐鲁银行入驻商河,下设1个营业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分别于1999年、撤并至济南。目前在机构网点、从业人数、业务发展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农村信用社,拥有城区网点30个,在各个乡镇驻地均有营业机构;邮政储蓄银行设有2个物理网点,21个乡镇邮政所均为其代办金融业务。截止末,县各项存款余额459849万元,较上年增加80420万元,增幅21.20%;各项贷款余额264803万元,较上年增加73594万元,增幅38.49%。

  保险机构9家,其中人寿保险5家,主要包括中国人寿、中保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财产保险4家,包括中保财险、大地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安邦财险。保险业务收入12500万元,业务支出6562万元。

  五是新兴服务业快速推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比如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产业、中介服务业等迅速兴起。据统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企业单位达11家,从业人员增加24人,主营业务收入达207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50家,从业人员增加257人,主营业务收入达5031万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企业14家,从业人员157人,主营业务收入达7.9亿元;文化、广播电视等企业13家,从业人员95人,主营业务收入达4.36亿元。

  六是非盈利性服务业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得到了重点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据统计,非盈利性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达297家,从业人员增加1780人;非盈利性的教育行业达133家,从业人员增加6058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单位数达1548家,从业人员达13314人。全县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为5.29亿元,占全部增加值比重23.5%。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1、编制并实施服务业及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我县编制并实施《县“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之后完成《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__)》、《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xx年)》,近期初步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镇村体系规划、温泉服务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

  2、实施城镇化战略,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抓住济南市“北跨”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以环境建设为总抓手,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发挥重点小城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我县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投资环境极大改善,逐步形成了“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三级城镇网络。怀仁、玉皇庙、龙桑寺、郑路等小城镇进一步完善,贾庄镇“城镇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3、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修建县乡及城区道路,逐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打通商东路,改建田园路,完成鑫源路、青年路、兴隆街、富民路、商中路北段等城区道路整治,完成文昌河景观整治和滨河公园建设,新增绿化面积68.8万平方米,城市容貌景观显著提升;新型出租车投入运营,弘德街及弘德片区、田园路装饰建材特色产业街项目开始启动,铺设雨水、污水、供热和煤气管线20.3公里,新安装路灯607杆,城市功能有新的提高。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地热研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建设温泉服务业基地,升级改造城区公交出租车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容市貌发生明显变化。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龙怀路、商胡路、白玉路西段竣工通车,新建行政村内主干道90.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9座,城乡交通环境有了新的改善。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房地产业发展。

  城区环境的改善及市民房产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我县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环境的改造,招商力度的加大,一大批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继进驻我县,给我县房地产业带来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我县楼盘开发的品质和档次,推动了全县房地产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

  5、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政策,做大商贸服务业。

  一是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整体推进的思路,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认真开展布局选点,着重抓好规范,全面推进农家店的建设工作。截止底,建设乡镇直营超市一家,新建和改造日用品农家店798家,农资店145家,全县行政村农家店覆盖率达到了89%,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承办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二是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惠民惠农政策,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严格工作流程,规范运作,把好网点备案审核关,加快补贴审核进度,及时兑现优惠政策。截止到6月,全县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有41家,录入系统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54333台,累计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达10279万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备案网点15家,录入系统的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575台,实现销售额229.97万元。

  三是狠抓农村市场项目建设,带动服务业档次提升。立足引进大商场、大市场等大项目,引进和培育大品牌,同时培育自己的品牌把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6、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任务,加大投入,推进社会服务业。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昌实验学校、实验中学西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医院病房楼交付使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县中医院病房楼建设顺利推进,六个乡镇卫生院扩建工程全部竣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展馆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改造建设文化大院10个、农家书屋110个,12个乡镇文化站通过市级验收;五保供养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建和改建了12处敬老院,几年来,累计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2100万元,各类房屋共计1156间,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其中院民宿舍956间,容纳床位1912张,可满足全县90%集中供养率需要。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3

  一、红山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繁荣兴盛的服务业一直是红山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红山区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赤峰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政策措施,将加快服务业作发展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断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强化落实,使我区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XX年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亿元,XX为45.6亿元,XX年为52.4亿元,年均增长17.4%。XX年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批零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其它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优化我区服务业产业的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今年1—6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1.1亿元,同比增长19.5%;餐饮业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9.2%;其它行业实现0.5亿元,同比增长13.5%。

  二、红山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举全区之力搞好红山物流园区建设

  多年来,红山区的服务业发展始终处于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新型业态发展缓慢的状态。为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和车流相对集中这一特点,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于XX年6月正式启动了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3.8亿元,全面启动5100亩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3800亩。共引进各类企业118家,其中73家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各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车贸易、建材交易、货物仓储同步发展的经营格局。XX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交易额26.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交易额55亿元,税收1.2亿元,安置就业达到1万人。

  一是将规划先行作为首要原则。作为自治区批准立项的首家大型物流园区,红山物流园区在建设初期就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招商,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思路。聘请国内资质较高的中交协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园区可研及建设规划,园区由最初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调整为75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基本服务半径约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务距离超过1000公里。是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辐射蒙冀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赤峰市中心城区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红山经济开发区、红山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审批及有关优惠政策问题的会议纪要》所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了针对红山物流园区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红政发XX【102】号),全力推进红山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林业、国土部门先后完成林地审批5019亩、土地审批4488亩;发改、财政、商务、金融等部门在为园区争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园区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园区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红山区委、区政府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等各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投资5.9亿元,完成了3800亩范围内“七通一平一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道路27条,总长度21公里,总面积46万平方米。XX年,园区三期首批620亩路网工程开工建设,共建设道路5条,总长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凤”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综合办公楼,将工商、税务、公安、物业等部门引入园区联合办公,实行“一体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0万元,建设了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启动建设了占地70亩集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广场,满足商户产品会展需求。同时在广场北侧新建一处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综合楼,满足信息中心发展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整合了城区物流资源,将城区内近120家配货站全部引入园区,实现了区外长途运输、市内短途运输及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

  四是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商气人气。园区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地势偏僻,人气不足,商气低靡,建设初期投资者对园区发展信心不够,使园区最初招商十分困难。为了扩大园区知名度,增加园区的商气、人气,园区采取了“物流+市场”的经营模式。对园区入园企业实施“2年内免收企业所得税,2年后再减半征收3年;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办理相关手续费能免则免,不能免按最低标准收取”等的.优惠政策。同时,视入驻企业规模、发展潜力、投资大小、经营种类收取不同标准的配套费,特别是对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的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给予以一定灵活的优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园区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园区运转有序进行。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园区规范化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四个严格”,一是严格功能区划分,按功能区定向招商;二是严格准入,确保入驻企业具有活力;三是严格合同约定,确保施工进度;四是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确保园区工程质量。为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和管理,区政府出台了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工程审计等管理办法,保证所建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完善了园区规划监察管理办法、水电暖管理办法、绿化管理办法、广告牌匾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建设,强化了园区管理。同时,加强服务企业力度,全程协助新入驻和新开工企业办理规划、建工、消防、土地、房产等审批手续以及证照等相关经营手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二)千方百计行进服务业商贸聚集区和特色市场建设

  一是以项目建设带动进一步巩固新华商业步行街作为全市商贸零售业的龙头地位。红山区新华商业步行街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区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始建于XX年,历经9年的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了774延长米主街和1579延长米的辅街建设和改造。截止XX年6月整个新华商业步行街内共较大的综合类百货商厦23家,各类专卖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从事各种经营的大小商户4000多户,总营业面积近1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在盘活步行街现有资产,调整经营业态,实现步行街商贸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扎实推进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东西两翼扩展工程,启动了航宇商务中心,蒙中商贸中心,华兴商贸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为主体,辐射两翼的中心城区核心商贸区。

  二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始终坚持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专项工作组推进市场建设,通过开展商务、公安、安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动,集中对酒类、粮食、成品油和定点屠宰企业的登记备案和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经营行为,净化和规范商贸流通领域秩序。目前红山区现有各类交易市场20余家,西城市场、同兴市场、天越市场、千禧建材市场、果菜粮市场、古玩市场、解放街小商品市场、万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场9家市场交易额超过亿元。其中,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具备了对全市及周边地区成品粮油交易的调空能力,市场多次被评为市和自治区文明市场,成为了全市粮油供求的晴雨表,杂粮外销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场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由最初的50总发展到近200亩。西城市场现与全国200多家大型农贸市场联网,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指定信息采集点,全国农贸市场协会会员单位,是我市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农贸龙头企业,是内蒙东部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内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形成了以市场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富裕劳动力,集聚资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气抓好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

  几年来,从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社区发展较快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市场化运作体系,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红山区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区服务红山模式不断成熟和完成,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十个社区服务平台、一百个社区服务站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七个方面为重点开展社区服务和养老工作。

  一是顺应居民实际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区服务系统。中心投资4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24小时热线电话呼叫系统。针对许多居民家中没有电脑的这一实际情况,开通了8666666热线电话,居民有服务需求时,通过拨打该热线电话,中心工作人员即可对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确答复。日前,已有400个服务企业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类咨询达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为根本,开展了贴近居民的社区医疗服务。XX年投入36万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部分社区居民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实行对辖区居民20%—40%的优惠就医承诺,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办站目的,满足了城区居民就医就诊的服务需求。

  三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居民较为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原则,成立了心连心物业公司,共接管了城区14幢弃管楼和1个弃管小区,为部分居民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在改变了这些旧老小区原有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的同时,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现有服务资源,开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务。中心投资16万元组建了自己的家政队伍,根据城区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套服务系统,分别采取有偿、低偿、无偿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在城区分散设点,就近派出服务。

  五是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中介服务。针对居民房屋买卖、就业求职等方面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务大厅,设立婚姻介绍、职业介绍、房屋介绍、家政服务、法律咨询5处咨询服务处,实行一厅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满足了广大居民交友、买房、法律诉讼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了居民广泛关注的社区培训服务。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具体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为广大居民开展英语培训150期,自我保健护理培训11次,保姆、钟点工培训4期,大型健康知识讲座3次,参加培训人员达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日托养老、管家登门、家政保姆、健身康复、代购配送、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同时在社区开展居民旅游、异地养老、养老机构中介、老年大学、低偿或无偿体检,并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办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务档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顾社区内空巢老人,另一方减轻社区居民子女生活负担。中心还联合赤峰市慈善事业服务中心,共同实施“全国百岁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为我区低保户、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务。

  三、红山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当前,红山区服务业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有效第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的规模、档次不是很高,市场辐射力小、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低。农村消费启动缓慢,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为此,我们将以自治区、赤峰市有关要求为指导,加强服务业的区域合作和融合。针对我区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措施,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积极有效地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继续搞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物流园区三期建设工程,加快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接口、保税仓储区、汽车租赁区建设及园区政务信息综合楼、商务广场、园区监控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是尽快开工建设红山区蒙中商贸中心项目、航宇商务楼等建设项目。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业态调整和项目落到实处。使哈达街中段经营环境明显改观,经营档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设施均有明显改善;推动步行街周边的草原明珠购物广场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古玩文化艺术市场、华兴商贸中心项目,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专项推进力度。对确定的商贸重点项目实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抓好商贸项目调度、统计、服务工作。同时把握国家政策取向,认真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商贸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缓解我区商贸企业投融资压力。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4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扶持和推动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以基层街道(镇)、社区为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兴办的,具有公益性、地缘性、福利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对于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特殊领域。政府机构、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社区服务业的`投资主体和兴办主体,它是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开发、服务的领域。社区服务的对象包括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普通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等各类社区成员;服务内容涉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社区就业、便民商业、物业管理、文化教育卫生、家政服务、餐饮、修理等许多行业;具有上门入户服务、设点集中服务,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经营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5

  一、XX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XX市服务业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步提高,有效促进了XX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

  1、从产业规模看,增加值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结构中居主体地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XX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总体上呈逐步上升之势,1992—20xx年年均增长14.8%,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1998年开始超过50%,居主体地位,20xx年开始超过55%,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7%—58%。20xx年广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0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2、从行业结构看,传统流通业有较大优势,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20xx年,XX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显示XX市传统流通业仍然居于华南地区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地位。现代服务业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增势突出,增速均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

  3、从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

  从经济类型分布看,XX市服务业以民营经济为主,20xx年服务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xx.66亿元,所占比重为41.67%,国有服务业规模仅次于民营类,外资服务业规模居第第三。

  4、从资金投向看,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明显

  20xx年,XX市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5.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66%。近年来XX市投向服务行业的主要项目包括地铁、机场、港口、大学城等。目前全市已开通4条地铁线路,总运行里程116公里。新白云国际机场20xx年投入使用,目前,年旅客吞吐量超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80多万吨,共有48条国际航线,111条国内航线,连通全球五大洲的128个城市,其中国外通航国家和地区21个,国外通航城市35个。广州港南沙港区加快建设,累计投产的深水泊位已达到xx个。从20xx年开始,广东省、XX市共投入近300亿元建设广州大学城。目前大学城已成为12万多学生和3万多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求学、创业的家园,集中了国内最先进的科研教学设施,资源高度优化整合,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

  (二)XX市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一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都市型产业结构初步建立,围绕推进城市功能向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全市产业发展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全国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初步建立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二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通过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xx年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8.94%和59.02%。

  三是产业布局集聚化功能不断强化,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发展,其中中心城区的金融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增长,会展业也陆续培育出广交会、广博会、留交会等一批知名品牌。

  (三)XX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广州是国内服务业最发达的三个领衔城市之一,但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功能比较落后,广州排名第一的服务行业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范畴,金融业、cbd建设以及总部经济的落后成为制约广州发展的重大瓶颈。

  1、总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功能是一个城市资源配置能力的核心体现,但是,广州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较少,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20%的水平,北京、上海吸引的外资金融机构分别为广州的2-3倍。金融中心功能的偏弱对广州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了致命打击。

  2、资源丰富但创新能力不足。广州是人才和教育强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智力资源丰富,但发表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不仅大大低于北京、上海,甚至低于深圳。作为创新能力最标志性的指标,广州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比重,均大大低于上述三个城市。

  3、cbd建设进展缓慢且分散。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及其能级集中体现在cbd(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水平上,上海、北京的cbd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绩,而广州的cbd建设进展缓慢,并且空间上也十分分散,成熟度、产业集聚度和配套设施不足,功能建筑面积及其租价、吸引高级功能主体的数量以及cbd所产生的产值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四)XX市服务业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XX市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XX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确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要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确定了XX市服务业发展实行“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80%,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增长极,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整体跃升。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先进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XX市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围绕以下八大产业展开:

  1、金融业:努力建设“四个中心”,即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银团贷款中心;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人民币结算支付中心;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保险市场中心;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争取中央批准赋予广州地区金融机构享受比照上海、深圳的所得税政策;争取中央批准赋予广州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试验权(例如在广州设立某些商品的期货交易所)。

  2、物流业:到20xx年初步建成整合珠三角、服务华南、辐射大西南和东南亚、面向全国和全球、国际国内双向物流整合和海陆空物流相结合的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全市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3%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左右,使现代物流成为XX市主要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3、会展业:将以筹办20xx年亚运会为契机,以建设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第二期)、完善配套设施为切入点,基本实现“场馆现代化、品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国际化”,把广州建成亚洲主要会展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4、中介业:在行业协会中推行“自愿入会、自理会务、自聘人员、自筹经费”制度。同时,将制定《XX市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办法》或《促进XX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意见》以规范市场中介组织行为。引导现有中介机构调整重组,建立综合信用体系,优化中介服务环境。

  5、商贸业:遵循《XX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xx-20xx)》,合理布局和建设大型购物中心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大力发展中高级批发市场,创建交易平台,增强集聚辐射能力。突出发展社区服务型连锁超市。积极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以“食品放心工程”信息系统和各种专业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突破口,建设电子商务基础服务平台。

  6、信息服务业:20xx年信息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5%。20xx年,以软件业为支撑、以数字内容产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为特色的信息服务业将占广州地区生产总值5%,形成服务广东、带动华南、辐射东南亚的软件服务中心、电子交易中心和信息资源中心,推动广州成为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7、旅游业:重点开发帽峰山森林公园等旅游休闲度假工程、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等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标志性项目、南越国遗迹等岭南文化标志性项目,进一步整合完善红色旅游产品和亚运系列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珠江游,办好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广州国际美食节等传统大型旅游会展、节庆活动。根据经济条件和发展需要,到主要客源国和地区设立旅游推广宣促中心(办事处)。规范整合各公寓、培训中心、疗养基地和度假村。逐步实现“泛珠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

  8、文化业:将重心放在公益文化、文化设施、名城文物、文化产业、文化节会、文化人才六大体系。优化市、区、街、村四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文化馆(站)工作人员80%达本科以上学历。

  二、为实施和实现以上发展战略和重点,XX市将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规划引导和集聚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形成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专项规划,各区、县级市也从实际出发做好规划,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对全市服务业布局和用地的规划引导,制定实施全市服务业功能区规划,明确各片区主导功能,实现错位发展。强化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规划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突出中央商务区整体意象。高起点规划建设广州科学城、白云空港经济区、南沙海港经济区、白鹅潭商务圈、琶洲会展商务区、信义会馆创意产业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吸引龙头企业,增强集群效应。

  2、扩大穗港服务业合作和对外开放

  积极吸引香港资本投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以吸引具先进物流管理和服务理念的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带动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鼓励支持银行类、保险类、证券期货及基金类金融机构以及投资咨询、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广州,做强金融产业。大力引进香港展览机构来广州办展或合作办国际会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会展品牌。用好软件、生物、网游动漫、信息服务以及服务外包等国家级产业基地的鼓励政策,积极承接香港软件开发、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交易处理、跨国采购等服务外包,联手打造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基地。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各项承诺,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在香港设立企业或办事处,加强与集聚在港的跨国公司的业务联系。鼓励香港贸易、咨询、法律等服务企业为广州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3、完善扶持政策和政府服务

  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价格、政府采购、人才等方面形成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给予政策优惠。认真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支持服务企业产品研发,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规定享受所得税抵扣优惠。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服务业的财税加大扶持。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的基本同价。对国家鼓励类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降低一般性服务行业在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方面的门槛,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探索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服务行业的组织协调,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避免多头管理;理顺各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关系,将许可审批、登记准入、企业年检等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网上申办、联审等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增强透明度和公开

  三、商贸行业(批发零售业)发展情况

  20xx年,广州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0.13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24.5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61亿元,分别增长20.5%和23.8%。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快的有石油及制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和中西药品类等,同比分别增长63.8%、32.7%、31.0%、28.5%和23.3%。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13427.63亿元,增长22.1%。

  XX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逐步确立和巩固连锁经营在零售和餐饮业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领域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以广州为总部(区域总部)、跨地域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引进跨国连锁企业和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区域总部、采购及配送中心。加大对连锁经营的资金扶持,推进连锁企业统一纳税,促进企业跨区发展。目前连锁经营已成为XX市流通服务业重要的经营模式和企业组织方式,形成了外源经济与内源经济共同发展,便民型超市与时尚型的专卖店、专门店并驾齐驱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近年来,XX市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整合提升一批批发市场。采取园区化、信息化和股份化等方式加快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二是不断提升交易中心的集聚和辐射力。新建成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和煤炭交易中心,筹备石化、化工交易中心,扩大塑料、粮食、金属3家交易中心经营规模。广东塑料交易所的pvc交易量占全国1/3,广塑价格指数已成为全国塑料价格风向标。佳都国际it产品经营成为国内乃至影响东南亚的主要报价中心。三是深入开展以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三类市场升级改造。四是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建设进度加快,广东音像城“国家音像数字交易中心”和芳村茶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建设。

  四、餐饮服务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XX市政府全力打造“食在广州”城市名片,本地特色餐饮和外地风味餐饮汇聚羊城,繁荣XX市餐饮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20xx年,XX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42%。大众化的餐饮消费仍是主流,市民追求健康、休闲、娱乐等多种趣向。餐饮经营越来越向集团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品牌经营、集约经营、特色经营、连锁经营更趋明显。为促进餐饮行业培育名牌、名店、名品工作,XX市经贸委组织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举办“食在广州”征文活动,探寻“食在广州”的历史文化渊源,搜集民间有关食之风、食之潮、食之俗、食之技以及名人名店佚事、名菜名点典故等。开展“食在广州”最具代表茶点、小吃评选认定,采取由消费者公开投票推荐,专家审定相结合的办法,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广州茶点及小吃,为消费者提供饮茶品茗尝名点美食的指引。评选活动推动广式点心的产业化,实现品牌经营、规模经营。组建“美食兵团”俱乐部,与《美食导报》等媒体合作,搜罗各地特色美食,组织广州本地“兵团”走出去,并推介最具广州特色的餐饮资源,促进餐饮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对接,实现共赢、多赢。继续推行新一轮国家级酒家等级评定和广州餐饮风云人物暨明星餐饮企业评选活动。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6

  按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西部千里生态休闲旅游大峡谷的战略构想,围绕县委“三县建设”目标,依托高峡平湖、长湖竹海、群峰叠嶂、林茂水清等优势,充分发掘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着力打造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把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____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____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39:42,2011年为18:43:39,2012年为18:42:40,预计2013年为18:34:48。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2012年完成 2013年预计 增长% 增加值 70664 80105 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810 7659 12 批发和零售业 15893 17481 10 批发业 11277 12453 10 零售业 4616 5028 9 住宿和餐饮业 5363 5996 12 住宿业 634 702 11 餐饮业 4729 5294 12 金融业 5257 5686 8 房地产业 4407 4764 8 房地产业(K门类) 29 29 0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4378 4735 8 营利性服务业 4633 5004 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577 2817 9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2056 2187 6 非营利性服务业 28301 33515 18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8670 22489 20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9631 11026 14

  (2)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0%。2012年下半年,新城集镇三产服务业呈现下降趋势,消费低迷,由于____经济在这几年内都属投资拉动型经济,新城集镇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商业网点、餐饮、宾馆、娱乐、加油站点等设施不健全,社会消费和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3)物流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服务业将成为____未来几年重点发展行业和支撑。

  (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是县域经济底子薄、规模小,县域经济自身几乎无自我积累、循环发展能力,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贫困面大,与全省水平差距大,与全国更大。三是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巨大,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矛盾巨大,承担的生态保护任务与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呈巨大反差。

  (二)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等宏观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将乌蒙山区立为新一轮的重点扶贫区域,将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和民生等领域的支持;二是云南省打造昆水经济发展走廊和市委市政府构建沿江绿色经济发展带以及建设____特色小集镇群的战略部署,使____有更多的机会争取上级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国家和省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突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我县加快城乡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四是____融入长江上游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昆水经济走廊步伐将加快,特别是国家已经批准的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必将有力地拉动我县经济发展,____经济社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是____县发展的加速期、结构的调整期、矛盾的凸现期、民生改善的提升期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突破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转型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把发展服务业与增强城市功能、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物流和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构筑面向生产和生活、面向广大农村和城镇、体现____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咨询、旅游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农业生产互动发展。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发展创业成本低、吸纳就业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发展设施维修、病老护理、社区卫生、美容和健身娱乐等社区服务业。加快以山水人文、生态、湖滨资源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业,形成二线三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到2017年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4.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其中:交通运输占15%,餐饮服务15%,批发零售占15%,物流占20%,非盈利性收入占20%,金融占10%,其它占5%。

  一是构建服务业发展平台,为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设施建设,构建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打造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解决群众有钱消费问题。建设____物流中心,努力把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以仓储、运输、配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式和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基地,实现货物集散、中转、配送、物流信息服务、商品展示交易、贸易洽谈及电子商务等综合商贸流通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网络,坚持“以港兴县”,以县城为依托,以黄龙溪货运码头、南岸铜船货运码头、会仪货运码头将为次枢纽,以沿江港口、客运码头、旅游码头、金沙江港航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航运交通建设。努力形成金沙江港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集装箱港口和物流园区,构建高效衔接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推动现代物流加快发展,建设快速通道,构建集仓储、加工、调拨、配送于一体的集输运基地,打造服务滇川结合部区域的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国内物流集团、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____设置分支机构,依托邮政、大型物流企业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发展壮大本地商贸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大型交易市场、连锁商业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加快发展航空快件快递、电子商务业务,积极培育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和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群众敢消费问题。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确保群众有吃、有住、就医、就学、养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解决群众有地方消费问题。依托沿江公路和金沙江黄金水道,打造向家坝库区精品旅游品牌。其主要特色为集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坝区不夜城、高峡平湖、湖滨生态城镇、长湖竹海、农家生态风情园、水上游乐等为一体。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大力开发和全面整合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把旅游业培育为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县城、旅游城镇、景区景点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建设新县城B区特色商业街和C区四星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城市品味,提高知名度,争创全国最佳宜居城市,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旅游多元化发展和融合发展。重点打造金沙江文化、竹海、向家坝峡谷库区等精品旅游景区。最终形成以向家坝库区为核心,以山水人文、生态湖滨资源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安全快捷、沟通旅游交通骨干网的进出通道,建成县域旅游小环线,推进旅游区域协作,建设滇东北与川西南旅游无障碍区,与周边地区共同建设和完善旅游中环线和大环线,促进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共享,明显提高客源比重。加大旅游纪念品、绿色特色食品开发,延伸带动商贸、餐饮、物流、娱乐、文化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五是坚持扩大开放,发挥鲶鱼效应,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投资经营服务业,带动____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7

  目前,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衍生出全新的现代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一、__区服务业现状

  在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良好态势的形势下,__区服务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__区服务业两年整体规模分析,全区服务业单位数、资产总计、收入指标占有比例是增长趋势。然而服务业人均创收05、06两年均低于全区人均创收指标,反映出我区服务业与其他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06年比05年服务业人均创收增加了42.35千元,说明__区服务业整体实力是不断增强的。

  从__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57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7亿元,较去年增长14.6,其他业务收入10.7亿元,较去年增长51,利润总额达9.3亿元。税金11.7亿元,较去年增长20。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北京市服务业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在这种大的环境下,__区服务业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__区作为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过去以农业为主,近几年,随着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加快,__区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也在逐年递增,随着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__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__区服务业开始从传统的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二、__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的新兴产业,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是__区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截止到11月底,__园区规模以上服务单位286家,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6的份额引领__区服务业。

  1-11月,园区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6.6亿元,占规模服务业的83.6,同比增长15.8。上亿元单位44家,主营业务收入293.5亿元,其中园区服务业企业37家,主营业务收入273.3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上亿元企业的93,园区服务业企业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从目前服务业统计上看,有三个类别和现代服务业相对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从收入指标来看,__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已基本占据服务业主导地位,尤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最为突出,1~11月份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2亿元,占服务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52。其中园区企业为14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8亿元,占此行业96.3(其中有23家上亿元单位,实现收入168.1亿元,占园区此行业的85.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服务和软件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2亿元、52.8亿元、25.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0.38、33.6、15.6,这三个门类,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7亿元,占服务业总量的72。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使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三、__区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差距

  1、__区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不高

  现代服务业重要特点之一是产业融合,它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叠加,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__区作为功能拓展区,定位之一是大力发展物流业,可从目前服务业统计范围内的所属20家物流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的单位情况看,收入总量与比例均偏低,这20家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只占服务业0.92,较去年同期只增长0.6,其他业务收入0.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主营收入增长缓慢。尽管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但__区物流业企业经营规模小,科技和信息含量的密集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产业融合的经营模式,实际上仍处在传统服务业阶段。__区物流业距离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要求还很远,没能满足__区建设西南物流中心的发展需要。要引导和支持传统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其网络化、信息化、协作化的水平,不断降低物流成本,不断创造新的物流需求;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技术,推动全区物流的整体规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__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主体行业的带动

  现代服务业是在科技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科技信息融合为一体条件下的高密集的现代产业。

  __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其独特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航天部,自动化研究院都在__辖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关键是看如何使用。要解决好“有技术缺应用,或单一应用无成效”的问题,要加强现有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强行业技术整合、产学研的联合以及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挖掘现有技术潜在的应用能力,系统地提升技术综合应用水平。

  园区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是__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区现代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园区,在全区服务业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对于全区服务业的辐射和引导、带动作用不明显。

  通过对园区内服务业企业与非园区服务业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园区服务业在我区服务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园区服务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服务业单位数已达全区服务业总数50,从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服务业83.6,园区企业人均创收59.6万元比非园企业12.8万元,高出46.8万元,总体看园区是全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力量。园区服务业的主要模式是应用信息技术,对辖区传统服务业改造影响有限,未能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服务业的产业链。

  3、__区现代服务业融入外商投资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流行业,也是现在和未来外商投资的重要行业。1~11月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共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46.4。但是目前占我区服务业企业份额较小,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1.3。我区引进现代高科技外资服务企业,用现代管理模式,来带动__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__区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应引起高度关注。

  总之,__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处在起步阶段,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还有待加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仍不明显,亟需通过新型的促进模式加速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促进__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__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从根本上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要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__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要克服固有惯性,优化工作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

  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联系,加强科技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支撑作用。

  3、加强传统服务业的科技促进和创新改造

  __区现有的传统服务业亟需各种形式的科技投入,要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结合行业特点,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效率,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用户不断更新的服务需求。发挥__科技园区优势,引领__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部门应树立超前意识,及时监测__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收集采编、研究分析、动态发布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各类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__区应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契机,整合产、学、研资源,加速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大力扶植以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技术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未来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__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8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标准之一。为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我局于20xx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了相关科室对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xx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5.27亿元,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5.9%,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比 19.56:51.17:29.27。服务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据我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全市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568万个,个体经营户13.19万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4.32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9.05 %,其中,在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以及居民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就达21.69万人,占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28.9%,为解决就业,保障民生民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商贸流通业持续增长。20xx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88亿元,商贸业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在35%左右。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了物流业的增长。20xx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9688.21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公路 3928.85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4020万吨,比上年增长25.23%,货运周转量279946万吨公里,增长66.28%;完成客运量 10687万人次,增长1.52%,客运周转量385777万人公里,增长15.83%。

  三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发展,已成为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20xx年,我市邮电业务总收入 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通信网络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拟向数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的转变。至20xx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71.09万门,当年新增52.84万门;全市电话用户总数达181.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8.8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6.28 万户,增加6.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5.52万户,增加22.58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9.99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34.88部/百人,增加 5.38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20.25部/百人,增加4.25部/百人。电信服务业成为引人注目的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

  四是房地产成为消费热点,开发量逐年增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住宅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消费持续扩大,居民购买房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增大,20xx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5.5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19.03%,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33.94%,房地产开发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五是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省第四届旅发会的强力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20xx年,全市接待旅游者为628万人次,增长31.57%,实现旅游总收入36.29亿元。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六是金融业稳定发展。20xx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4.3亿元,比年初增长16.58%,其中,企业存款113.55亿元,增长14.89%。各项贷款余额206.53亿元,比年初增长15.59%,其中,短期贷款118亿元,增长11.1%,中长期贷款81.83亿元,增长24.65%。全年保费收入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98亿元,增长14.33 %;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79亿元,增长39.71%。保险赔付总额2.80亿元,增长34.35%。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但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总量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比重小。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20xx年,全市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3%。

  (二)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但到20xx年末全市城镇化率只有29.8%,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全省的城镇化水平低4.5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低 14.1个百分点。

  (三)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严重滞后。我市城市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一是布局不合理,专业市场少,规模小,全市仅有一户年成交额上亿元的批发市场,辐射能力差,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城市商业网点不上规模档次,上面是住宅,下面是门面这种比较落后的“底商”是我市商业网点的主体,缺乏有代表性的商业网点和上档次的商业设施,相当部分中高端消费无法在当地实现,造成我市购买力向周边城市和成渝等地外流,影响了我市的就业和税收增加。

  (四)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融资的渠道少、融资的门槛高;二是随着几大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实施的战略调整,在西部地区的贷款和金融机构网点都有所压缩,融资问题更加突出;三是金融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提升缓慢,服务品牌尚未形成;四是我市的存贷差额巨大,近半数资金不能为我市所用,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金融产品单一,与地方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渴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五)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从对服务业消费需求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80年代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的转变,90年代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但总体上全市人均收入水平较低,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8320元,比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低1030元,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受收入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

  总之,影响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较多,既有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又有思想观念、基础设施落后等不足;既有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又有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缺乏人才、资金不足等问题。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宜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从制定政策规划,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增加投入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市第三次党代表会在提出的“强工、重农、活商、壮旅、XX县、兴城”的发展战略,就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一)成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机构。由于服务业范围广、行业多、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而且目前的行政体制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业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议市、县(区)两级政府要尽快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形成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及实施纲要。我市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制定《XX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及《实施纲要》,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功能区块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每年召开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大会,进行总结和部署。

  (三)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首先要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市场化程度,实行“非禁即入”,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要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其次要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不平等的价格政策,比如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价格不平等;再次,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选准优先发展的行业。第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促进工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铁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强力推动发展现代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培育壮大会展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与农业发展配套。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引领其发展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我市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速度,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向着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提高竞争力。第二,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解决民本(就业)的服务业,为此,必须加快商贸布局调整优化,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区域性大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一批上档次的商业网点设施,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等新型业态。积极发展景观旅游、红色旅游、商贸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等,带动和提升酒店餐饮、运输、商贸、文化等产业配套发展。继续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职业培训等服务业,既不断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又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五)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发展服务业,必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业。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增加一定的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政府发展服务业的引导基金,更多地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服务业。积极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采用服务业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抓住外商投资看好服务业市场的机遇,借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力度。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9

  市统计局通过实地查看经营场所,查阅统计基础资料,与企业负责人及基层统计人员面对面进行座谈交流,重点了解企业经营范围(主营、兼营),经营状况是否稳定,是否纳入营改增、缴纳税种类型;查看企业财务报表与企业联网直报的六大指标统计数据是否一致、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对企业统计的基础工作和信息化企业数据质量进行检查;了解企业发展改革方向以及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本情况

  1.联网直报企业数少。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结构不完善、品种不丰富、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截止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91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59家(甘肃飞视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申请工商注销,已停止报数)。主要呈现出行业分布不合理: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家;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家;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家;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家;XX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家;XX县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XX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家。行业结构不协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家。区域发展不均衡:XX区44家(占全市企业数77%),XX区7家,XX区2家,XX区1家,XX县2家,XX县1家,XX区2家(9月新增入库2家企业,兰州溪龙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兰州海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2月开始报数据),XX县和兰州新区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

  2.入库跟进不及时。省市统计局按照三经普资料整理出全市符合入库条件(年营业收入1000万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的其他营利性非联网直报服务业单位134 家,其中:XX区105家,XX区9家,XX区7家,XX区3家,XX区1家,XX县3家,XX县5家,XX县1家;重点培育(年营业收入500万至 1000万)的其他营利性非联网直报服务业单位104家,其中:XX区87家,XX区8家,XX区3家,XX区3家,XX县2家,XX县1家。

  3.大企业少拉动力不强。59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只有3家: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XX区)、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XX区),甘肃省木材总公司(XX区),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数5%,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1.7%。其中: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8月营业收326343千元,同比增速-4.02%,占全市营利性营业收入比重为22%,拉低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1个百分点。

  4.企业基础数据不完整。 由于服务业企业尚未走出“小”、“低”、“散”的传统格局,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经营状况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兰州星广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兰州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肃西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主要业务被上级总公司收回,今年数据和去年同期数不是同一口径,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目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行国家联网直报制度,报表时间为2、5、8、11月,与部分实行季度核算的企业报表制度错月,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准确填报国家联网直报平台数据;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行月度省局联网直报制度。

  5.企业基本信息不准确。目前服务业使用的名录库为二经普名录库,部分企业基本信息不够准确。一企多报:兰州金百合实业有限公司在规上服务业库中纳入“企业总部管理”,行业代码为“7211”。但该企业实际下属二级法人单位只有金百合宾馆,金百合宾馆为XX区规上住餐单位,兰州金百合实业有限公司和金百合宾馆上报的数据是一样的。行业代码有误:兰州金港物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市场管理,行业代码更改为7291;兰州海洋汽车出租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出租,行业代码更改为5413;甘肃东航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住宿,行业代码更改为:6120。

  6.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由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首次纳入gdp核算,服务业统计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服务业企业统计人员不稳定,无统计资格证,无统计台账;八个县区及新区统计局,只有XX区有独立服务业统计机构,XX区、XX区和XX区有专职业服务业统计人员,其余县区均为兼职服务业统计人员。

  二、分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存在问题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共三大门类10个行业。目前,XX市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其他服务业和体育为空白行业。

  (一)租赁业 只有1家企业,属于交通运输业,行业代码需要修订,修正后行业代码为5413。兰州海洋汽车出租有限责任公司:承租金从4500元/月下降到3945元/月,车辆和承租人保险费用上涨;所有车辆8年报废,不能及时更新,5月底仅有496辆。

  (二)商务服务业

  1.法律服务 共4家企业,整体效益比较好,8月份营业收入增速均在30%以上。但是,甘肃中天律师事务所由于受费用结算时间跨度大影响,后备律师队伍培养困难,律师队伍不稳定,案件代理量下降。

  2.市场管理 共14家企业,未纳入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范畴,整体税赋过重,影响经营效益;部分企业由于人员变动较快,没有统计资格证。兰州天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缴纳税种有房产税(12%),营业税及附加(5.65%),水电费的增值税(17%);以兰州新天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首的三期项目未进行资源整合。兰州陶瓷建材批发市场第三商贸区:统计人员变动较快,没有统计资格证。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市场需要搬迁,但是拆迁还建项目得不到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不能按时交付使用。甘肃省木材总公司: 1.企业实施“出城入园”,分步转移仓储业务,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向河口物流园的业务转移、向新区北站物流园的业务转移、市场原址开发。2. 缴纳税种有增值税:加工+销售(17%),仓储装卸(6%);房产税+营业税(12%+5%);土地使用税(核定税 133万);营业所得税(25%)。3.钢材价格低,需求量小。

  3.旅行社服务 共9家企业。国八条出台后市场不景气,业务量大幅度下降;地理位置导致交通不发达,出行费用过高;《旅游法》颁布后,团费猛增,参团人数减少。旅行社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已退出主导地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游客更多地选择自助游和自驾游,通过网络订房,定机车票和景区(点)门票,依靠旅行社提供订房、订票的服务越来越少。另外,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我省入境旅游业务呈下降态势。

  4.广告业 共3家企业。经营结构单一,广告牌审批困难,收费高。比如:甘肃金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铁路局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是收缴铁路系统的有线电视费和火车站周围广告。

  5.企业管理服务 共4家企业。其中:甘肃东航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和兰州金百合实业有限公司均为住宿业,行业代码错误,需要更正为6210。

  6.安全保卫服务 共6家企业。市场不规范,竞争大,服务价格低,人员老龄化,人员流动性大。兰州铁路保安服务公司:1.经营结构单一。铁路长途押运(货物保价)+站场保安;2012年取消了铁路系统家属楼楼宇对讲的安装与维修。2.队伍不稳定。去年公司改制工作开始后,白银押运队集体上访,要求公司补交养老金。辞退补偿或补缴社保金问题公司已经无力解决,唯一的办法是变卖房产或清算。目前就这一问题正在和押运员协商,如果变卖房产还不能与押运员达成协议,公司只有破产清算,营业收入降幅较大。

  7.其他商务服务业 共2家企业。目前XX市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存在展览场馆供应相对不足,部分展会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缺乏适当的行业标准。

  (三)居民服务业 共3家企业。受国家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影响,业务量减少,出现入不敷出。比如:兰州三雅康浴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大足神农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四)新闻和出版业 共4家企业。一是传统期刊出版行业整体衰退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大;二是过度依赖教辅、政府采购,原创能力不足,图书出版增长乏力;三是结算进度不均衡,一般都集中在半年末和年末,造成公司业绩波动;四是新产业处于培育期,相关多远产业仍比较单一。比如: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五)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共3家企业。兰州星广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企业改制主要业务被上级总公司收回,目前只剩下东方红广场的两块电子大屏做广告业务。

  (六)文化艺术 共1家企业。甘肃开元钱币文化有限公司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长,受国际金价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差。

  (七)娱乐业 共2家企业。受国家八项规定的影响,进入了“寒冬期”,让与之相关的娱乐行业大受影响。比如:甘肃好顺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三、建议措施

  (一)加大企业入库力度

  对 818家非联网直报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认真核实,指导企业在11月份做好申报入库准备;有针对性地加强空白行业及规下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力度,做好新上限企业的入库工作,做到及时更新和完善服务业企业字典库和名录库,要求各相关责任部门对新成立的企业做好动态监测工作,收入一旦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及时反馈市统计局,并通知企业做好入库申请准备。

  (二)加大企业基础工作建设

  企业应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力量,明确统计工作的综合部门,指定统计负责人,落实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企业统计人员调离统计岗位,应做好统计交接工作。企业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统计从业资格,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统计继续教育及统计业务培训。

  (三)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及激励机制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市服务业领域加大“营改增”推广的覆盖范围和深度,不断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对纳税大户应采取减免或返还的激励机制,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健康发展和服务业经济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大出租车客运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XX市营运出租车保有量仅为6738辆,出租车企业26户,出租车经营体制为“两权归企、承租经营”模式(车辆产权、经营权归企业,个人实行承租经营)。XX市人口360万、出租车保有量6738辆,每万人拥有车租车18.7辆,远低于省会城市每万人拥有车租车25-30辆的标准。建议1.增加运营车辆2. 配置新能源车辆3.减少承租费用4.改善出租车对外形象。

  (五)加大投入,扭转部分服务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

  对下降幅度较大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在品牌创新、规模壮大上给予重点扶持,使企业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成本和市场等各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并购等方式迅速发展,实现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0

  今年以来,我镇服务业发展切实抓住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统筹发展,全镇服务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的增长。

  一、今年以来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2月份,我镇完成服务业纳税营销 96865万元,同比增长99.92%,占年计划目标的 6.87%;完成国地两税57 2.04万元,同比增长39.86%;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6xx年计划目标的80.46%,其中,完成经营性投入5550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55.5%。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我镇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速度较快,基本达到或超过了进度要求,这主要得益于新引进公司的快速见效。其中新引进的3家运输公司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 5000万元,新引进的3家贸易公司可新增销售8个亿;同时,通过良好的服务,派克贸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销售3亿元。在抓好现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还大力抓了招商引资,目前,有xxx销售公司、著名汽车4s专卖店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保证了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对重大项目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各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大合速二期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1)、登山步道。总长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别墅。其中三栋别墅总建筑面积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转入外场施工,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绿化、装潢,并交付使用。

  (3)、汽车通道。该通道连接尚书湾和安定寺,总长6800米,计划于月底前全部完工,沟通删节号景区。

  (4)、会议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xx十八湾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项目相关规划图纸正在设计中,计划于明年2月份启动建设。

  2、xx生态休闲农庄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总投资 3059万元。目前,大棚主体、内部各功能区工程建筑已基本完成,内部设施正在调试之中;道路路面沥青摊铺也已结束;外场绿化正在加紧施工中,已铺设草坪砖9000平方米;山体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务员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相关手续也正在加紧办理之中。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在xx召开协调会,对资金、工程进度及相关手续办理进行了专题协调。整个项目计划在明年 0月份竣工,并投入运行。

  3、环镇北路商贸街店面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xx年 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

  4、集镇 号拍卖地块。该项目位于集镇环镇西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 .7亿元,由市富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一期占地4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售楼筹备处也正在建设中。

  三、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为:一是地处远郊,服务业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小,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局限的范围内发展,发展服务业人气不足;二是由于园区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园区建设的.带动效应、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十八湾生态修复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未体现,镇区人气聚集度不高,制约了三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三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进一步严格控制,同时,资金的不足也制约了物流园的启动建设等等,似的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 四、下阶段工作的主要思路及重点。

  下阶段,我镇将进一步立足胡埭实际,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一带二区”的发展格局,具体为:

  1、以沿山沿湖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市建设“山水名城“为契机,按照湖光山水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护生态,突出自然景观的建设和文化底蕴的挖掘,高水平发展休闲度假、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逐渐形成刘闾路以东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带”。

  2、以环湖公路、xx高速、xx铁路的建成为契机,进一步发展沿路经济,合理定位,发展现代物流业,并结合xx地区性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以物流为载体,依托工业安置区发展生产资料的交易、流通,逐渐形成“综合物流区”。

  3、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为方向,以经营城镇为重点,依托集镇区的土地优势和人口向集镇集中的机遇,借助区外资本的力量加快发展房地产,逐步推出部分地块,走向市场,积极引导农民居住向集镇集中,增加集镇的人气;同时,以工业园建设为带动,加快配套,发展办公、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业,逐渐形成“集镇中心商贸区”。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市场化运作,做到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科学布点,努力谋求胡埭服务业新的突破。一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快竣工。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1

  今年以来,我镇服务业发展切实抓住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统筹发展,全镇服务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的增长。

  一、今年以来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2月份,我镇完成服务业纳税营销196865万元,同比增长99.92%,占年计划目标的116.87%;完成国地两税5712.04万元,同比增长39.86%;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6206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80.46%,其中,完成经营性投入5550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55.5%。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我镇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速度较快,基本达到或超过了进度要求,这主要得益于新引进公司的快速见效。其中新引进的3家运输公司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15000万元,新引进的3家贸易公司可新增销售8个亿;同时,通过良好的服务,派克贸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销售3亿元。在抓好现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还大力抓了招商引资,目前,有xxx销售公司、著名汽车4s专卖店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保证了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对重大项目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各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大合速二期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1)、登山步道。总长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别墅。其中三栋别墅总建筑面积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转入外场施工,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绿化、装潢,并交付使用。

  (3)、汽车通道。该通道连接尚书湾和安定寺,总长6800米,计划于月底前全部完工,沟通删节号景区。

  (4)、会议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xx十八湾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项目相关规划图纸正在设计中,计划于明年2月份启动建设。

  2、xx生态休闲农庄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13059万元。目前,大棚主体、内部各功能区工程建筑已基本完成,内部设施正在调试之中;道路路面沥青摊铺也已结束;外场绿化正在加紧施工中,已铺设草坪砖9000平方米;山体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务员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相关手续也正在加紧办理之中。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在xx召开协调会,对资金、工程进度及相关手续办理进行了专题协调。整个项目计划在明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运行。

  3、环镇北路商贸街店面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2XX万元。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外墙装饰已全部结束,外场绿化施工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已开始招租拍卖准备工作。全部工程计划明年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

  4、集镇1号拍卖地块。该项目位于集镇环镇西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由市富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一期占地4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售楼筹备处也正在建设中。

  三、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为:一是地处远郊,服务业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小,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局限的范围内发展,发展服务业人气不足;二是由于园区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园区建设的带动效应、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十八湾生态修复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未体现,镇区人气聚集度不高,制约了三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三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进一步严格控制,同时,资金的不足也制约了物流园的启动建设等等,似的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2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主要包括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教育、文化、卫生等在内的提供服务的行业。发展服务业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理性思考,合理定位,全面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对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衡量服务业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动态指标即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反映的是服务业发展的快慢;一个是静态指标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反映的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发展速度来看,20xx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为31.16亿元,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91亿元,是20xx年的2.6倍。从增长规模来看,“十五”期间的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和一、二产业增长速度,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这与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服务业的比重应达到37.8%以上。20xx年我市人均gdp为1825美元,城市化率达49%,服务业的水平应在37%以上,但是20xx年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但拉动作用不明显。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20xx年,我市服务业实现税收6.4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27。4%,其中服务业提供营业税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服务业已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在增大。但从我市三次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长期以来处于60%左右,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贡献率在30%左右,我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还未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动,从“工业经济型”社会向“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还任重道远。

  (三)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十五”以来,我市的就业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稍有上升。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20xx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4.98万人,比20xx年增加6.7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重由20xx年20.6%提高到20xx年的25.4%,上升了近4.8个百分点。尽管我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持续下降,但就业比重仍高达33.9%,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9.9%不相称,这表明我市服务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四)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但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加快。从我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49.4%;房地产业达到10.6%,成为全市新兴服务业的骨干支撑力量;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金融保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9.2%;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一批新兴行业比重仅占9.8%。可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极不平衡,部分新兴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五)农村服务业发展落后。我市农村服务业总体上看处于萌芽、分散状态,仍是传统服务业多,现代服务业少,农村服务业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落后、质量不高、竞争力差,已成为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市服务业单位主要在城市,面向农村的较少,且农村服务业主要以农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等传统行业为主,而与“三农”工作关系较大的科技、信息、农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咨询等行业相当缺乏。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而言,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农村的客观需要。

  二、制约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镇化进程滞后。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人口须达到一定规模,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专家认为,一个城市最低的规模经济人口是50万,而我市不把湘东10万人口统计在内,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约46万。城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服务业发展所需的集聚效应,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二)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煤气、公路、自来水、公交、电力、卫生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存在着部门或行业垄断,民营经济难以介入,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20xx年,萍乡服务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

  比重虽然高达55%以上,但主要是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中非公有经济占比分别达96.2%、94%的贡献,而在其他行业如邮政,水利、公共设施管理、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继续占绝对比例,同时,文化、商业系统、物资流通业、旅游、广电等体制机制不活,改革步伐缓慢,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服务体系培育还不完善。

  (三)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但我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20xx年,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占12.4%,批发零售餐饮业占24.9%,房地产业占25.7%,而文化艺术和娱乐业占4.1%,卫生和社会福利业占2.7%,租赁商务服务业占1.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0.2%。从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传统服务业投资比较集中,现代服务业投资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发展或结构优化的困难,对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形成制约。

  三、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的建议

  (一)制定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7号文件)的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相关措施,对我市的服务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与工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点线面结合起来、与近中期和中远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我市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

  (二)突出重点,发展本市特色服务业。通过抓重点、抓特色带动全市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要巩固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改造增压力,求动力,强活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二是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依法放开各类市场,放宽经营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医院、研究所、体育、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培育和壮大新兴服务业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社会投资及法律保障体系。三是推动为农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水利、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发展特色服务业。我市要着力从旅游业、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中创造特色,增加服务业的竞争力。旅游业要着力建设生态武功、红色安源、杨岐名寺、义龙洞等四大旅游区以及中国傩文化园主题公园,突出“工业摇篮、绿色家园”主题特色。物流业要按照“城市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社区服务业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创办养老、托幼、健身等各种便民服务业。

  (三)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要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尽快把研发、信息、物流、营销服务的水平搞上去,争取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更多地留在萍乡,走出一条制造性与服务业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还要把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社区居住,提高中心城镇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扩大中心城镇服务业的经营领域,使中心城镇服务业发展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带动周边小城镇及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完善服务业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放开竞争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松对非自然垄断服务的市场限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防止非自然垄断服务业垄断经营。二是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体育与事业单位中的营利性服务和非营利性机构改革工作,营利性服务机构要向企业化转变,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对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强监督,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议服务、公共交通、物业管理、环卫保洁、食堂等内部服务工作社会化,以及内部服务机构向独立法人企业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加大服务业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网络、渠道和格局,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优势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我市投资服务业发展。

  (五)培养造就一批服务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加强服务业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从事服务业的再就业培训工作,全面推行服务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大力引进物流、旅游、教育培训、商贸流通、文化传媒、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策划、管理、经纪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服务业企业,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3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强力驱动下,世界产业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已经迈向服务经济时代。全球gdp总量中,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超过60%,其中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平均比重也达到47%左右。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著名城市的服务业比重都在70%以上,香港甚至高达90%。国内先进城市的服务业比重也越来越高,北京达到71%,广州为58%,上海为52%。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增长将发挥着巨大的决定作用。

  市委将如何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列入此次调研范围十分必要。为做好此次调研,在对我市服务业状况、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进行具体了解之后,又对南京、无锡、杭州等城市进行了专题考察,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先进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举措

  (一)南京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立足十一五发展,立足南京的优势特色,做出了把南京建设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中心的战略决策。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以软件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挥行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中心城市优势,以金融商务会展为龙头,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产业;发挥人文教育优势,以旅游休闲和创意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采取多种有效举措,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84亿元,增长16%,占gdp的48.4%,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主要措施是:

  编制产业规划,明晰发展思路。20xx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南京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和政策意见。20xx年又编制完成了《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规划方案》、《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规划方案》,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保障规划目标落到实处,20xx年制定了《关于分解落实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目标任务的意见》等实施意见,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并通过建立健全规划目标考核、监督和奖惩机制,加快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

  把握工作抓手,建设发展载体。近年来,服务业通过集聚引领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南京积极把握这一趋势,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已有11个集聚区获得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称号,吸引了大量服务业企业入驻,成为南京承接和集聚现代服务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推进重大项目,强化产业支撑。为促进重点项目建设,XX市加大了扶持力度,对企业在水、电、气价格,土地使用及报批手续,专项资金扶持和使用等方面都给予明确的政策措施。

  提升产业层次,注重人才培养。加快实施服务业品牌培育战略,XX市排出了各服务行业的重点企业,并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开展了服务业行业标准建设工作和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创建活动。启动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20xx年,市政府将现代服务业培训工作列为服务业工作重点,市委组织部也将现代服务业培训列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计划,并圆满完成了两期现代服务业专题培训班的培训任务。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深入研究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基础上,出台南京鼓励发展的服务业产业目录。努力营造吸引国内外优质服务要素向南京集聚的环境以及将服务要素尽快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机制和条件,构筑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平台,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业招商引资策略,加大针对重点国家、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招商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境内外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吸引境内外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机构和国内知名现代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总部入驻南京。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高科技对服务业的渗透力度,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程度,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加大对服务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完善市场专业分工体系等措施,不断提高生产企业服务流程的社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

  (二)无锡

  近年来,XX市服务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20xx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4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0.1%。

  主要做法是:

  抓规划导向。采取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服务业规划导向力度,集中力量编制完成了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以及创意、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强化规划落实。按照有促有压的原则,对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新兴领域的相关项目给予鼓励和支持,控制市场已饱和甚至过度竞争的新增项目。

  抓政策扶持。20xx年,XX市就出台了《关于鼓励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xx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扶持政策。近年来,又制定了扶持服务外包、软件产业及动漫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专项领域的政策意见,有力的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抓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先后组织开展赴东南亚、欧洲、日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并以论坛、会展、恳谈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外客商洽谈,共推介涉及服务外包、旅游休闲、科技信息、商贸物流等项目450多个,协议金额超过30亿美元,为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促进了无锡服务业与国际的合作交流。

  抓重点项目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20xx年,XX市编制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了服务业鼓励类、禁止类、淘汰类项目,为今后服务业项目建设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和重点集聚区的建设步伐。以重点项目为核心,加快集聚区规划布局和协调服务,分类指导,跟踪服务,促使一批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见效,形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抓住产业链前端创意设计、后端现代物流,带动产业链中间的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以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互动发展的格局。

  二、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吸纳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消费市场进一步拓展,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但鉴于我市长期处于重工业城市的历史原因,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1、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市尚未制定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目标;同时在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价格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2、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20xx年全市服务业

  完成增加值为471.6亿元,增长12.8%,分别低于gdp和工业增速3.2和8.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仅为29.6%,比20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9.5个百分点。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居7城市第4位,其中农业居第1位,工业居第4位,但服务业却居第7位,占gdp比重也居7城市第7位;与工业、旅游业均发达的'中等城市无锡、苏州、宁波、绍兴、烟台等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居6城市第6位,工业占gdp比重居第3位,服务业占gdp比重居第6位。

  3、某些服务业领域空缺或相对滞后。特别是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第三方物流、中介、创意设计等基本空缺。社区服务业、演艺业、金融保险、it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比较滞后。

  4、竞争力不强。行业内部集聚度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目前我市尚无一家企业进入国内服务业500强。

  5、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的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一些不当的收费检查、评比等活动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6、服务业人才还比较匮乏。尤其是创意设计、文化、金融服务、咨询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储备严重不足。

  三、关于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各地在全面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无不想尽了各种方法,仔细分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均不是空穴来风。营造气氛、因地制宜、从当地优势着手是发展发展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因此建议:

  (一)全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服务业向全方面、多方位、深层次的浸透。

  1、广泛宣传新兴服务业的美好前景,全面提高人们对新兴服务业的认识。要全面宣传新兴服务业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高人们对新兴服务业的理解和认识,教育人们用现代的眼光、站在更广的范围内来认识服务业,使人们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从而鼓舞人们集中精力、下大力气发展服务业。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发展服务业的组织网络。成立由市领导为主要领导、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研究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障规划和政策落到实处。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研究制定有关土地、财税、人才引进、鼓励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和引导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4、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服务业领域,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合营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和利用外资,优先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能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的企业,优先支持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集团的来洛投资。充分利用我市牡丹花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全面推介我市的优势资源,积极组织、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洽谈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5、加大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要完善奖励机制,为培育和引进人才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以及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二)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我市服务业发展中的特殊优势。

  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优势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1、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尽快确定XX市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主题,如XX市确定的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杭州确定的生活品质之城。围绕服务业发展主题,编制《XX市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从而将服务业的发展纳入到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2、以河洛文化为主题,充分利用大遗址保护的有利时机,把洛阳范围内的各大古城、遗址进行筛选,按照传承有序的原则进行排列,用快速通道的方式将其连接,建设主题为中华五千年的大遗址公园。

  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大运河的起锚港为主题,在洛河北岸修复当时的水岸码头,以此为中心,建设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将洛河打造成像南京的秦淮河、北京的后海那样繁荣,住宿饮食一条街、旅游文化广场等服务聚集区,从而改变目前重于靓丽洛河转于利用洛河的状况。

  3、继续组织力量,积极推进牡丹评选国花进程,将牡丹花会尽快打造成全国人民的节日。

  4、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加快旅游集聚区(带)的建设,加大对自然山水、文化资源的挖掘、规划、整合、开发,大力发展夜间旅游,丰富城市旅游内涵,进一步合理编排洛阳境内旅游线路,努力营造住洛阳、游河南的旅游环境。

  5、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深化项目带动意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和产业优势,高起点策划,高质量完成,积极培植大产业,促进大发展,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创意设计、动漫等几个集聚区,使集聚区成为承接和集聚现代服务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6、进一步制定完善考核机制。把每年确定的发展目标

  进一步量化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通过签订目标责任状的形式,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要求,增强发展动力。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4

  养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一,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县养老服务业必然趋势。现就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作如下报告:

  ——人口老龄化趋势逐年增加。我县辖9个乡镇,94个行政(社区),全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22139人(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有3367人,90周岁以上有217人,100周岁以上有21人)。占全县总人口12.79%,我县已完全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超过国际60岁以上占10%的规定),预计“十三五”末老龄化将达16%以上。

  ——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初步改善。近年来,我县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建有敬老院40个,床位593张。其中,县级福利院1个,床位120张;乡镇敬老院7个,床位164张;村级五保村32个,床位309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69人,入住率为67%,集中供养率为37.3%。我县从经费落实、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养老服务机构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老年人福祉得到明显提高。20xx年我县出台高龄补贴政策,对80岁以上100岁以下的高龄老人进行生活补贴,每月补贴费为80和120元,对100-109岁的长寿老人,每月补助费为500元,110-119岁长寿老人每月补助费为1000元。每年重阳节、春节都对长寿老人进行慰问,并发放300-500元的慰问金。

  ——老年服务日常工作逐步强化。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____自治区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爱老的良好氛围。通过发放老年证,让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全县还建立了36个农村基层老年人协会,为他们提供健康娱乐活动和场所,促进了老人的身心健康,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县养老服务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与人口老龄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社会认识程度不够,存在养老误区。目前,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入住主要是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全县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绝大多数老人尚未形成选择机构养老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因此入住率不高。

  ——养老服务供需结构不合理。从我县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情况看,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仅30张,达不到区政府的目标要求。由于资金缺乏,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功能不完善,服务设施功能不配套、服务质量不均衡。目前,全县还没有一所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大部分乡镇、村没有老年活动场所,现有老年活动室大多与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一室多用。从需求情况看,因老龄化发展迅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却日益弱化,老人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我县目前的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还很突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单一。目前,我县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启动,服务网络结构单一,服务设施不完善,不规范,仅仅限于生活服务和日常照料,在饮食、卫生、医疗方面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只靠社会养老机构一只“手”要做好养老服务这块工作难度还很大。全县还没有一家民办养老机构,很难使社会化养老业有快速的'发展。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我县各乡镇养老院、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都是临聘人员,专业化水平比较偏低,服务人员均未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缺少真正了解老年人有效需求的人才,不能很好地为老年人在医疗、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方面服务。

  ——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县的养老保险工作虽然在积极推进,但还没有很好的与五保供养、城乡低保等制度有效衔接、配套。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也还不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没有有效开展,老年人健康档案尚未建立,老年服务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按照区政府要求:今后的重点是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而我县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场地严重不足,设施不够健全,资金普遍缺乏,影响了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到20xx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19.3%。而我县目前60岁以上老人达12.79%,到20xx年将达到16.49%。针对我县养老服务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力营造社会养老的浓厚氛围。一是成立相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

  办公室。统筹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总结经验等工作,充分发挥我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的大好时机,结合巴马国际长寿旅游圈大开发的机遇,适时制定我县养老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__大桥头一带和__打造成__长寿养生基地),制定老龄工作考评机制,将老龄工作纳入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年终考评体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发展养老服务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宣传活动,与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营造社会养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二)整体制定养老专业规划,把__和__天湖列入养老养生渡假区。

  (三)完善相关政策,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加大社会筹集和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组织、民间组织进行社会养老服务。一是推进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利用我县生态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建设为契机,采取新建、改扩建、购置等方式,在城区建一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委托各类专业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负责运营管理。要加大对农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整合现有学校、医院等资源,努力将农村敬老院改造成功能、设施完善的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利用国有资源兴办的农村敬老院,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满足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老人和低收入高龄、失能老人服务需求的同时,面向全体老年人,开展延伸性服务、有偿服务、上门服务等,也可以借鉴“幸福大院”“互助幸福院”等模式,倡导邻里互助、老年人之间互助。二是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通过土地指标倾斜、税费优惠、资金补贴、信贷支持等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慈善机构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机构。

  (四)健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引导和支持建立以企业、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简单就医、水电维修、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业,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五)加强监督管理,注重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形式,推动养老服务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行业准入、投诉受理以及推出机制,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二是注重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职能部门要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依托职业学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放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

  (六)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制度的衔接、配套,确保将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认真落实各类措施。二是建立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开设老年专科和病房。大力建设医疗保健站和康复护理中心,向老年人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先、优惠的政策。逐步完善以医疗卫生部门为指导,以医疗卫生设施为支撑,以医务工作者为主的县、乡(镇)、村(社区)老年医疗预防保健体系。三是建立完善老年文体教育体系。广泛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加大老年文化宣传工作力度,利用“重阳节”等老年人节日,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加快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老年活动中心等组织建设,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动养老服务业深入发展。对于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县财政对其设备购置和运行要进行补贴。五是建立农村敬老院运行经费及五保老人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业规模壮大、水平提升。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5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

  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中心”汇集了科技成果1485项,仪器设备1176台(套),技术需求1503项,备案专利1610项,重点企业571家,知名专家20xx人以及与合肥支柱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等科技资源,实现了“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的“一站式”科技服务功能。

  至底,“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成果和专利推介、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科技合作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文献查新和检索、推介服务以及科技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累计近10万人次,其中70%以上为企业用户。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我市陆续出台了《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并在服务外包、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等领域给予税收、租金、土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国家和省发布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即将出台的《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xx)》,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发达地区城市而言,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机构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匮乏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们调研了国内几个城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和同比增长,成都市为427亿元、同比增长38%,大连市为306亿元、同比增长42.3%,厦门市为145亿元、同比增长31.8%,而我市为122.8元,同比增长24.6%。与成都、大连和厦门市相比,无论是总量和增速,我市均明显偏低,且增速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方面,我市与其它城市也相距甚远,信息服务业产值低、行业资金投入小、人员投入和经营规模不大,虽然涌现出科大讯飞、科大恒星等一批优秀软件企业,但与东软、浪潮、联想等企业相比,产值相差很大,缺乏竞争力,缺少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生存能力较强,具有行业领先作用的龙头软件企业。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产权交易公司等要素类专业服务机构比重偏低。很多企业每年要申请数十件甚至更多专利,而全市专利代理机构只有十余家,专利申请时间过长,给企业权益保护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专利代理机构的信誉。由于科技风险的投资和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以及发展环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区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缓慢,全市共有8家风投公司,可八年后,数量不增反降,目前仅有7家尚在运营,7家的注册资金总额还抵不上发达地区1家风投公司的规模,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整合

  由于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以及行政条块分割和行业利益的存在,造成信息语言和技术不兼容,信息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部门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难以交流与共享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阻碍了信息服务业发展。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资源体系还不够完善,与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资源分类不够清晰,科技服务机构入驻较少,缺乏个性化专项服务,社会各界对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大力提高。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涉及教育、劳动、财政、税收等广泛领域。目前,各级政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还没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关于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扶持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已有的政策有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吸引投资不够,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市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市级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效益局限性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杜绝,对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属财政差额或全额拨款单位,其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部门行政色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他们凭借先天优势掌握着大量科技资源,挤占了民营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单一、孵化类较多、条块分割严重、业务交流合作积极性不高,渠道不畅。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先进技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业务扩展和组织发展,使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多功能服务。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科技服务行业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制度建设缺少总体框架设计和有效执行环节的安排。

  (四)人才资源短缺,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信息服务业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it行业软件应用人才严重短缺。科技服务业缺乏既熟悉科技、又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高级人才的培训机构较少,社会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人才供需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在职教育、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不完善,也未建立有效的引进机制,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几点建议

  (一)关于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建议

  1、制定信息服务业的专项规划,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计划,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扎实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健全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2、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政府牵头,鼓励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本地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做好对企业的宣传工作;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现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推进移动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促进高新企业及电子制造等企业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对接,政府牵头制定高新、电子制造、系统集成等企业名录,为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化服务项目中进行软硬件选型提供参考,有利于扶植本地高新技术企业。

  3、通过政策扶持和重点投入,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在示范园区内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能对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企业。

  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合肥市服务外包专项政策和实施细则,重点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办公用房租赁、市场拓展活动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尽快落实《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协议》中有关合肥市1:1配套资金。

  4、统筹规划我市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3g)。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纳入合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环保部门出台支持3g网络基站建设相关政策,政府出面做好基站选址、建设协调等工作;对3g网络终端、业务和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商业机构、办公场所等率先推广使用3g手机、3g上网卡、3g上网本等业务和信息化服务;新闻媒体加强对3g网络建设和应用宣传,加强基站建设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基站辐射,消除误区,为3g网络基站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出台我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规范和促进市县(区)各级行政机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支持业务协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6、打破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的壁垒,加快建立依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电子商务示范平台,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电子商务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到税务、工商、公安、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数据、详细信息分布在这些系统中,这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能力,也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产品规范、推广渠道、安全、监管、信用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路径。

  7、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完善软件人才培训的鼓励政策,建立软件人才培训费用政府补贴制度。加快建设以安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为基础的“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合肥)”,建立健全服务外包人才知识体系,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和课程开发,对所需资源和资金给予一定协调和财政支持;同时,切实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学分互换”合作计划,组织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培训机构对接,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联盟,重点支持ibme.t.p和cmu-hp等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在原有人才培训支持资金基础上,对与hp、ibm等跨国公司合作的高端人才培训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鼓励服务外包企业主动接纳大学生实习并给予资金支持;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有效做法,研究完善个人所得税、经济住房、创新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关于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

  1、尽快制定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摸清全市科技服务业情况的基础上,从新的战略高度,制定发展我市科技服务业的'总体规划,指导和规范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2、在孵化器建设方面,政府对投资发展孵化器的企业给予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孵化器建设及运维补贴、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等“一站式”注册服务;加强各孵化器与各高校、各级人才中心的联系,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让更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海外人才等创业主体深入了解、参与创业;通过孵化器协会等组织,加强各孵化器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市整个孵化器行业的发展;为孵化器引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并为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扶持。

  3、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应与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科技成果、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等资源,充实“中心”各类数据库资源,并整理成详细的名录向社会公布,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政府对提供设备服务的单位应予以补贴并制定相关收费政策。

  4、转换机制,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机构。制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指导意见,将挂靠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各类中介机构剥离出来,保持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科技服务机构。

  5、营造环境,形成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成立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协调各中介机构的业务,沟通信息,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资信认证和绩效评估工作;发挥科技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向科技创业产业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建立政府投入奖励机制,每年从市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咨询服务专项资金(北京市每年每个专项资金不低于100万元);设立合肥市服务业专用税收发票,在所得税上,允许智力劳动的劳务支出打入成本,减少咨询服务业的税收成本。

  6、大力培育专业性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加快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设立市级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以政府示范性引导资金拉动全社会各类资金投资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

  配合我市高科技发展规划,政府出资、银行参与,成立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并设立信用担保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担保的风险项目限定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项目,对银行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鼓励银行向风险性大的高技术项目提供先期贷款。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1-03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02-20

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15篇02-20

市服务业调研报告08-28

关于服务业调研报告06-05

家政服务业情况调研报告12-23

服务业开展情况调研报告08-22

体育发展调研报告11-14

业务发展调研报告08-07

学校发展调研报告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