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06 10:04:31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1

  在中央政法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细化实化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三项重点工作的提出,为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也对人民法院进一步坚持能动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措施,对法院而言,如何解决依法受理的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法院的法律责任,也是法院的政治使命。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指出:“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应在能动司法中,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一、以定纷止争调和矛盾纠纷,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基础

  司法自身的规律性决定了能动司法的必然性,司法的基本任务是充分运用其职能,明是非、断责任、解纠纷。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指出,“江苏作为经济发展快、改革力度大、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省份,社会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来得早、来得多、来得快。”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苏州,在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城镇化、市场化跨步发展,各类群体、人员流动不断加快,各种社会利益不断冲撞,由此引发的诉讼纠纷逐年上升,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通过能动司法,以积极的姿态主动介入社会,解决、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去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根基,人民法院义不容辞。

  以能动司法打牢社会管理创新基础,一是要建立完善矛盾预警处置机制。对案件信访倾向、当事人过激行为、群体性纠纷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对敏感案件、重点案件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二是要构建“三全”调解格局。围绕“以精心调解促案结事了,以案结事了促社会安宁”的矛盾化解目标,落实全程调解,将调解贯彻到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环节中;落实全面调解,在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中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化解争端;落实全员调解,办案人员深入社区、乡镇、街道、工厂开展就地调解,邀请当地居委会、社区、乡镇基层调解干部一起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三是加强“诉调对接”平台。建立联动调解工作网络,注重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对涉及面广、矛盾突出的突发性、群体性案件,联合公安、消防、信访、劳保、城管、规划、工商、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组成联动,形成合力。

  二、以审判活动规范社会秩序,为社会管理创新司法护航

  诉讼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审判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守护法律规范、调控社会秩序是人民法院通过法律的运用解决社会纠纷,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的司法目标,这也正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核心。当前,基层人民法院主要通过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及民商事执行和行政非诉执行来调整和规范影响社会管理的行为。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执行工作,要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讼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引导与规范社会朝着正常、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通过审判活动的成果创制社会规则,规制社会活动,引领社会风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能动司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司法保障,一是要充分运用司法审判手段。发挥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执行好各类案件,从案件的审判、执行中,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法妥善处理;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在开展和谐共建地区设立巡回审判法庭或联系点,对当地案件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方便群众诉讼,增强司法效果。二是探索建立流动人员的案件审理机制。通过设立审判点的方式,灵活采取多种审判方式,优先审理,及时裁判,为流动人口提供诉讼便利;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促进有关社会管理行为的规范化。三是要加强工作监督。在开展审判活动的同时,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制度、深化司法公开、改进审判作风、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畅通接受监督渠道等措施,不断改进审判执行工作,使法院的司法机制、审判方式、办案方法和工作作风更加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

  三、以司法创新服务经济发展,为社会管理创新搭建平台

  在国际金融危机司法应对工作中,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切实担负起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司法使命。省高院公丕祥院长认为,“坚持能动司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特征,它不是人民法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时之需’,而是关系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必然是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依法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之一。在坚持能动司法,服务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经济工作部署和特色经济,加强对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外贸金融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涉领域和企业为联系重点,进一步创新司法服务手段,为社会管理创新搭建新平台。以能动司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一是要加强送法服务。针对本辖区重大经济项目,为地方政府部门、建设部门、招商部门把好诉讼风险关、法律服务关和司法保障关。二是搭建联系企业新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部门和商业组织的桥梁和辐射作用,及时了解企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大力开展法律培训、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寄送典型案例和风险提示等司法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三是加强信息分析研判的深度。及时归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共性法律问题,及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司法建议、风险提示、典型案件等,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以职能延伸推动法治进程,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抓手

  “再完备的法律条文相比不断变化的司法实践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高院王胜俊院长的这一席话给能动司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舞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又滞后于社会建设,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规模大、流动快、范围广,城市化进程快,人员管理和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精神病患者、刑释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数量大、管控难,恶性报复社会事件接连发生,人民群众安全感下降;外贸、互联网、通讯、交通等技术的进步发展,与贸易、网络、信息、交通道路相关的新类型案件比例不断上升,不稳定的社会隐患不断增多。人民法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既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又是社会管理的推动者,面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人民法院更应勇于担责,主动应对。

  以能动司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着力点,一是要加大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力度。在审判中注意区分案件类型对案件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以对社会稳定与治安状况作出准确判断;积极参与治安重点地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大法制宣传、以案说法,做到“审理一案、解决一串、教育一片”,从而达到审判的最大社会化效果。二是探索建立特殊人群管理机制。加强诉讼当事人的心理疏导,规范减刑假释工作,加强缓刑人员帮教工作,完善社区矫正对接机制,加强青少年犯罪的思想引导,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再犯罪率。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及时通报行政案件受理和审理情况,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见,推进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并就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中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实践中的难点、特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四是加强司法建议。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苗头性、典型性、源头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司法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然,强调能动司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防止二种片面认识,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可“全面包揽”。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作用,又要在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下,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落实到司法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绝不能以牺牲法律为代价迁就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破坏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更要坚持公正司法,切实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此,要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在能动司法中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中彰显法院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人民法院为人民的主题。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2

  20xx年以来,明照乡以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依托,全面深入推进城乡同治工作,城乡同治不断出典型,显成效,做到了全力护环境,广泛惠民生。

  明照乡道岭村在明照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不断在城乡同治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出了一条贴合村情、符合民意的新路子,在明照乡树立起了促进城乡同治、加速乡村面貌改善的先进典型。

  一、村基本情况介绍:

  道岭村原属明照乡明照村的范畴,于1986年划分为独立的行政村。辖区面积2。8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房屋210栋,住户205户,常住人口720人,流动人口10人,医院1个,辖区范围内有株洲建兴混凝土有限公司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杨家寨生态休闲山庄一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乡同治工作具备较好的基础。

  二、城乡同治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响应号召。道岭村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改进乡村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城乡同治工作。支村两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区乡两级号召,成立了村支书为组长,村长、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为副组长、其它支村两委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成员的城乡同治领导小组,并明确大学生村官专职负责此项工作。在乡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城乡同治的指导性方案,支村两委制定出《明照乡道岭村城乡同治实施方案》、《明照乡道岭村城乡同治组、户考评实施细则》、《明照乡道岭村大扫除日实施方案》等资料,多次召集村干部、男女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进行学习和领会,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为城乡同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二)积极宣传,发动群众。为了营造良好的城乡同治氛围。道岭村发放城乡同治宣传图册等资料达800余份,全面走访入户达20余次,出动宣传车10余次,支村两委多次召开城乡同治会议,宣传城乡同治工作的重要性,将组长、党员、村民代表都发动起来,让城乡同治宣传真正进村组,入农户,传达到个人,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城乡同治氛围。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全村的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专门邀请乡城乡同治办公室的干部作讲师,在如何科学合理处理垃圾、如何进行农户评比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城乡同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和说明,并在会上介绍其他县市区、其他乡镇的好做法和好经验,结合本村实际进行学习和推广。在会上设置“集思广益”环节,设立意见收集箱,各个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在会上总结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对于复杂的问题形成处理方案并应用于实践,将自上而下的知识培训与自下而上的实践反馈紧密结合。截至7月底,道岭村收集各类问题共计20个,集体讨论解决14个,在区乡两级帮助之下正在解决的有6个,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城乡同治的热情和积极性。道岭村还通过开展每月一次志愿者大清扫活动、组织城乡同治书法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充分营造了爱卫环保的浓厚氛围,开辟了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实现了环境卫生城乡同治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互相促进和双向提升。

  (三)健全网络,明确责任。支村两委将城乡同治工作不断细化、完善,健全从支村两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各组组长、各个村户共同组成的网络化体系,力求建立城乡同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到村任职干部充分发挥辅助管理作用,积极加入到城乡同治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中来,全面促推了城乡同治的深入开展。支村两委与到村任职干部一起,经常性走访入户,传达上级政策精神,宣讲城乡同治知识,做好了结合文章,做通了群众工作。另一方面,支村两委将各组组长作为村城乡同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发动各组组长参与到城乡同治工作中来,既当好城乡同治工作的宣传者和发动者,又当好城乡同治工作考评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全面推进城乡同治工作进组入户。支村两委与全村8名组长签订《城乡同治工作责任状》,明确规定组长的责任:一是积极发动各组村民参与城乡同治工作、二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组、户考评工作,三是自愿接受村民监督,接受村《实施方案》的各项奖惩措施。与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签订《城乡同治大扫除责任状》,明确规定,若三次未参与公益清扫,将取消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的资格。

  (四)细化考评,严格奖惩。建立了一支由6名村干部、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大学生村官、8名村民小组组长、3名党小组组长共21名成员组成的'专项考评队伍,划分成8个考评小组对全村卫生情况进行考评。考评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对组的考评。主要针对各组道路卫生状况、卫生死角、垃圾堆放等情况进行相应评分,评选出最清洁组,对各组存在的卫生问题记录在案,限期整改到位,将整改情况纳入考评体系,对城乡同治工作先进组,在村“城乡同治讲评会”上奖励100元,对于工作拖拉、不作为的组扣除工作经费100元。二是对农户的考评。考评项分为10大类,满分100分。考评组对农户的庭院内外、房屋内、厕所内、菜园内等各处卫生进行仔细检查,评出了20%的最清洁户,70%的清洁户、10%的不清洁户。若连续三次被评为最清洁户,村里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若党员、组长、村民代表被评为不清洁户,则罚款100元。组户考评结果定期在村部公示栏进行公布。将城乡同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支村两委将城乡同治考评结果作为村上各项政策、福利待遇和评优评先衡量的重要依据,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优先向积极开展的组、户倾斜。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如被评选为“帮扶户”,将有明确的惩罚措施,促使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从整体上促进了卫生条件的大改善,打造了村级环境的新面貌,全村实现了村容美观、靓丽宜居的总体目标。

  (五)强化设施,专人管理。道岭村高度重视城乡同治工作,打破“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摸索,积极行动,强化了城乡同治相关设施的配备和建设。村上自购了一台三轮电动摩托车作为环卫收集车,一天8小时轮番运输,确保垃圾处理及时,环境整治到位;道岭村辖区范围狭小,但为了充分保障城乡同治工作的成效,村里新建了大型垃圾池10余座,小型垃圾池20余座,配齐了硬件设施,规范了垃圾的处理。村里还将大、小垃圾池的使用纳入村规民约,并将大垃圾池的使用权分配到每一个组、小垃圾池的使用权分配到每一户,明确“村民使用,党员负责”的原则,做到专人专管,职责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道岭村虽然建设起了一批城乡同治的基础设施,但设施建设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设施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2、村上保洁员岗位严重不足。道岭村的保洁人员只有1名,且工资水平偏低,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工作需求和群众对生活环境更好更美的迫切要求。

  3、后期资金不足。村里在基础设施建设、组户卫生评比以及宣传发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后备资金明显不足,在巩固长期成效方面有较大困难。

  四、对以后工作的建议

  1、重点建设宋东线道岭段,将其打造成为“党员示范路”。以此段道路为切入点,完善城乡同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设施管理,充分发挥设施作用,将全村城乡同治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2、改造村部宣传栏。在村部制作城乡同治的专题宣传栏,将城乡同治工作的相关政策、科学知识、工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宣传,让村民更深入了解城乡同治,更广泛参与城乡同治,

  3、申请绿化宋东线,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全村全面开展“三化工程”,即美化沿路村户及门店,绿化道路沿线,在宋东线两侧开展“路灯亮化”工程,方便人们的出行。充实保洁员队伍,签订保洁协议,将保洁任务分责任区域安排到人,确保垃圾有专人清理,路段有专人保洁。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3

  市委宣传部等同志承担的“十二五”发展省市协作研究专项计划“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对社会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市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开展“领导大接访、部门大下访、矛盾大调处”三大活动,“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双排查”,举行信访维稳联席会议等;二是落实社会管理创新措施,市县乡村定期开展排查梳理活动,组织开展积案清理专项行动,全面推行领导包案制度,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三是搭建社会管理创新载体,加强乡镇(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五星级”村(社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强化村(社区)“两室一办”建设,全面落实治安中心户长制度,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通过上述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了全市社会稳定,近几年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实现了进京集访、进京非访、进京重复访三个“零登记”,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刑事犯罪率有效降低,公众安全感提高。

  市社会管理创新虽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群众的期望和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问题,主要是三方面问题:一是社会管理创新理念落后。少数干部思想认识滞后,认为管理就是“官”管“民”,把人民群众看成是管理的对象,忽视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仍较普遍,少数部门单位制订出台措施,重点考虑如何有利于管控,而较少考虑如何提高服务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民作主”、“替民作主”多于“让民作主”,由此出现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求不符的“强制型管理”、“高压型管理”。二是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僵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对工作就业、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园区、城中村、拆迁安置区规模不断增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网络虚拟社会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没有建立,基层基础管理薄弱,出现许多管不住、管不到、管不了、管不好的现象。三是社会管理创新手段陈旧。面对日益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少数干部不懂信息技术,不知科学管理,不善做群众工作,不会处置矛盾,满足于用老经验、老办法应付问题,遇事想当然,导致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积越大。

  社会管理创新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树立正确的理念,用正确的理念引领、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社会公平有序、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心情自由舒畅,自觉去维护社会的稳定。要破除“官”管“民”陈旧观念,确保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单纯把人民群众看成是管理的对象,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制订出台措施,不是只考虑如何有利于管控,而是着重考虑如何提高服务效能、维护群众权益、多“让民作主”,少出现“为民作主”、“替民作主”、“强制型管理”、“高压型管理”等明显落后于时代的陈旧做法。

  2、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只有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方向清、任务明,才能有的放矢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是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着眼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而不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后果来维持社会稳定,更不是要把人管死,把社会管成一潭死水。明确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我们在出台措施、开展实际工作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促进社会步入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3、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与手段。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机制,要健全、完善、规范相关法规和制度,解决好权、责、利的统一,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良法善治、真诚服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发展。要突出抓好人的服务与管理,着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合法权益。要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社区(村)服务,强化居(村)民自治,营造宽容关爱的社会环境,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要管理好网络虚拟社会,主动善用网络、唱响主旋律,引导行业自律,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使网络虚拟社会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要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服务和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4、创新处理矛盾纠纷工作的方式。妥然处理矛盾纠纷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主要工作,要掌握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妥善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督促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要根据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和法律原则大力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做到息诉止争,化解矛盾,努力防止因矛盾激化引起各类事件,最大限度地化解纠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要从源头上消除引起上访的因素,切实做到“上访不扩大、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下大气力解决上访老户问题,对于多年、多次申诉的上访老户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属申诉有理的,要坚决依法解决,不能再拖;确属无理申诉的,要依照政策和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息访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4

  近期,我们对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专题听取了县综治办关于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先后走访了柯桥街道和齐贤、夏履、安昌等镇,广泛征求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综治办积极发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及时出台制度、召集会议、落实任务、抓好成效,各成员单位和镇(街、开发区)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文件精神,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我县社会管理整体格局逐步完善,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创新亮点不断涌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管理格局逐步完善。

  一是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明确规定镇级综治委主任由同级党委(工委)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工委)副书记担任,确立了党委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作用。

  二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更加强化。成立了特殊人群、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10个专项组,对社会管理职能进行了归纳和细化,每个专项组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做到职责分明、落实到位。

  三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日益调动。我县社会管理工作初步呈现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动格局。

  (二)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结合我县实际,牢牢抓住社会管理的15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矛盾化解、公共服务和网络舆论研判导控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着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建设,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创新亮点不断呈现。从调研情况看,我县的社会管理工作由点到面、由上至下都不乏亮点。

  一是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该体系通过科学设立社会稳定评价指标,定期通报和分类预警,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第一时间掌控、分析和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化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

  二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项工作目前已全面推开并日渐成熟,已成为收集民情民意、化解基层矛盾、方便服务群众、实现精细化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展现了新时期社会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趋势,意味着社会管理将由政府管制为主向社会协调、多方参与转变。

  三是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平台建设。柯桥街道“一站到底”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齐贤“1+_”大调解模式、夏履“一站二室三中心”村级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安昌的社团组织协同平台建设和村务监督积分管理等,都可圈可点、各具特色,成效也较为明显。

  二、存在问题

  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仍需提升。各成员单位之间、各镇街之间在领导重视程度、工作举措力度、工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少数干部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是服务仍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重心有所偏颇,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督、重惩罚轻教育、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方式上还比较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

  三是基础仍需夯实。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比重相对偏少,社会管理基层力量有待加强,专业化社会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理念,进一步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一同部署、一起推动,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要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不断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从习惯“灭火”到注重“防火”;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格局;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要进一步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逐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县综治办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形势的分析研判,统筹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履行好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职责;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10个专项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社会管理相关工作;司法机关要创新司法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促进公正司法;各镇人大要适时把党委有关决策部署按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并履行好监督职能,努力营造社会管理良好的法治环境,各级人大组织要重视发挥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整合各级代表力量,精心组织代表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民生改善等方面开展活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二)更加重视民本,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一是要立足民本抓好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管理,既是治理更是服务,既要维稳更要维权,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是要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保护、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众。

  三是要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效能。着力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实行“近距离、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探索建立对群众求助、投诉的联动受理、快速处理和及时反馈机制,做到投诉必接、求助必应,加大力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统筹社会资源,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没有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再好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机制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要善于统筹社会资源。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加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配备必要的基层管理力量,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使网格管理员承担起传递信息、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职能,让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到群众身边。

  二是要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巩固和健全基层组织,特别要加强社区、村级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力量,注重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强化社区、村级自治和服务功能,构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体系。

  三是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紧紧围绕我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15项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机制,着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网络舆论研判导控和社会应急联动救助,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视发挥好基层维稳“三道防线”的作用,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5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按照上级妇联组织提出的“妇联组织要积极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长效机制”工作要求,香河县妇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党政所需、妇女所求、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适位置,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和实施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在履行好妇女维权职能,宣传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县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考汇报如下:

  一、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履行维权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县妇联大力实施妇儿维权工程,坚持维权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建立健全维权网络、诉求表达、矛盾协调处理机制。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案件督办、司法保护、维权服务等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妇女维权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通过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等机制,及时掌握、深入分析妇女群众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情况,主动向党委、政府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妇女上访、申诉、表达诉求提供了法律咨询与服务。注重人文关怀、感情沟通和心理疏导,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疑释惑的工作。坚持重心下移,切实为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热线,进一步畅通了妇联信访渠道。近2年来,全县妇联系统共受理维权投诉案件132件,均得到合理解决;每年坚持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大型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二)关注妇儿民生、促进妇儿发展。

  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要求,注重改善民生,以项目为依托,实施扶贫帮困“三项暖心工程”积极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关爱弱势妇儿,保障广大妇女儿童平等享受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

  一是实施贫困妇女救助活动:认真开展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帮助她们建立了互助机制,使她们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二是实施留守流动和贫困儿童关爱行动: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多管齐下、多方协调帮助解决城乡困难儿童群体的上学和生活困难问题。开展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争创活动,加大“春蕾计划”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的扶助力度。三是实施妇儿健康关爱活动:以开展妇儿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为城乡妇女提供免费及优惠体检两大活动为主线,实施惠及城乡妇女的'“两癌”检查工作。组织各级妇联层层发动,层层宣传,多措并举提高妇儿健康水平。与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孕产期保健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等宣传讲座,联合开展妇女儿童普查体检活动及妇科病诊疗诊治活动二十余场,两年来共为城乡10000名妇女儿童提供优惠诊疗服务。通过建立起一个全新、系统、全面、长效的扶助贫困孤儿机制,确保全县孤儿救助工作实现长效化、制度化、公益化。

  (三)夯实妇联组织基础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妇联组织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实践中我们着力加强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组织,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形成了统筹城乡、覆盖广泛的基层组织网络。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抓好基层、基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必须在夯实组织基础上下功夫、求突破。为此,要进一步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方针,着力增强基层妇女组织活力。二是阵地建设务真求实按照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总要求,将工作重心下移、前移,在村(社区)重点推进“妇女之家”建设,进一步加大二者的覆盖率,发挥好它们作为基层妇女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统领作用。目前,全县共建有乡镇、街道妇女联合会13个,村社妇代会310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50个,非公经济组织妇女组织30个,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延伸至党建工作所有领域。三是队伍建设求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始终是妇联组织做好各项妇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全新复杂课题中,妇联干部队伍建设能否有新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妇联组织能否发挥好独特优势,在这个新领域中取得新成效。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更新学习理念和内容,跟随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妇联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系统学习社工知识,掌握更多开展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为党政分忧、为妇女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二是坚持妇联干部培训制度化,特别是乡镇、村级妇联干部,每两年至少要轮训一次,确保基层妇联干部能始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妇女群众需求。共3页,当前第1页123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四)是创新载体,延伸妇女工作手臂。“妇女之家”是妇联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妇联注重强化“妇女之家”的凝聚力量,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一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思想教育阵地。组织妇女到“巾帼书屋”阅览图书、利用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聘请法律工作者讲解法律知识等手段,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家庭美德的窗口。 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将“四进家庭”创建、平安家庭创建和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置于和谐家庭建设的大主题中,形成各具特色、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宣传先进典型的窗口。培育、树立和宣传一批优秀妇女干部、先进妇女组织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引导广大妇女“学习典型,争当典型”;树立女企业家的典型,涌现了一批像长城香河中冶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莉等一批靠智慧和打拼创业的带头人,她们的事迹成为妇女的榜样,同时帮助她们树立创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二、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是参与的思路定位举措还不够明晰。长期以来,妇联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倾向,习惯于发号召,搞活动,抓典型。重点“突不出”,遍地开花;效果不明显,容易浮于表面;影响难以持久,有时抓一个丢一个,乃至于很多工作落不到实处,落不到基层。面对新时期党提出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很多人还不能从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运行模式中解脱出来。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心中无数,思路不开阔,敏感度不够,还存在等待心理,很可能错失机遇。

  二是妇联自身组织体系上面临新挑战。只有抓基层强基础,才能把社会管理创新落到实处。目前,我县妇联组织建设在纵向上是健全的,从县、镇,直至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和调研情况分析,妇联组织建设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一是在纵向上,妇联组织自上而下呈现出“倒梯形”结构,工作力量和成效有逐级弱化的趋势,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县以上妇联,乡镇、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的功能发挥亟待加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妇女组织虽有但不健全,而且在宣传妇女、教育妇女、组织妇女方面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三是在企业以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力量较为薄弱,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虽是妇联的团体会员,但其工作大部分在实际上已游离于妇联工作之外。四是各级妇联与团体会员和自发形成的妇女团体之间的有效衔接程度还不够。这些都极大制约了妇联组织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

  三是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创新精神、求实态度和专业知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妇联干部需要系统学习社会工作知识,增强社会工作能力。

  三、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几点建议

  一是立足发展夯基点。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解决妇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键靠发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也要求妇联组织动员妇女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因此,我们妇联组织要抓住“发展”这个基点,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创造热情。共3页,当前第2页123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二是围绕社区抓重点。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妇联组织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社区“妇女之家”阵地优势,在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下功夫,凝心聚力打响社区巾帼志愿者服务行动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文化和服务活动。

  三是着眼家庭造亮点。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是妇联组织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妇联组织要着眼于提高家庭和社区成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主动参与家庭和社区事务管理,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健全激励机制,以家庭的文明建设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家庭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四是参与协调攻难点。参与社会协调,是妇联组织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组织地位、服务妇女儿童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协调这个突破点,把能力建设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始终,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更加得力,服务妇女的效果更加显著,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彻底,使我们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6

  当前,***正处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如何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近年来我镇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今后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基本情况

  ***位于北**公里处,全镇下辖 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有全国最完整的**等名胜古迹,现为国家4a级文物旅游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古迹荟萃,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特殊的地理位臵,使全镇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不容忽视。

  二、我镇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镇综治工作中心职责任务,以拓展职能,提升效能为重点,强化资源整合,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发挥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的作用。二是进一步推进了村级“一站两会三员”(即综治工作站,治保会、调委会,综治协调员、治安员、专职民调员)工作模式,努力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在人员、经费、办公一盗”、“扫黑除恶”等专项活动。二是抓治安防范,全面提升防范水平。一是技防建设方面,我镇投资***余万元,安装视频摄像头***个,拓建了派出所监控平台,各个自然村全部实施视频监控。建立了横到头,纵到边,全镇覆盖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网络。三是人防方面,**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全天侯巡逻,统一服装、统一车辆,工资到月发放。四是群防群治方面,主要道路设卡点,自然村出入设卡口,白天村村有人义务巡逻,看家护院。群防群治已成为人们的自发行动。

  三、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相对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一)群众的利益诉求格局日趋多元。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造成社会矛盾纠纷多样化,大量利益诉求以矛盾纠纷形式凸显出来,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矛盾主体多元化,主要为土地征用、拆迁安臵、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方面,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处臵事件的难度加大。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兴起,群众越来越注重利用网络来表达利益诉求,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制度规范,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恶炒、恶意中伤、散布虚假消息等现象逐步增多,严重影响着网络舆情的正确导向。

  (二)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日趋滞后。一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部分干部社会管理和服务理念相对滞后,重管理、轻服务。部分干部宗旨意识淡漠,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方法欠缺,不会做群众工作。二是缺乏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传统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利用不足,硬管理有余,软管理不足,缺少柔性化的道德教化、沟通协调,公民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强。三是基层政法保障力度不够。基层警力有限,基层政法综治维稳人员兼职现象突出且变动频繁,难以保证专职专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化程度亟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总量有限,而且在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极大。一方面,群众对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就业培训及信息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相关服务等的需求还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导致农村居民获得公共服务的'成本随之提高。另外,由农民工引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重点把握“疏”与“堵”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格局。民心如水,易疏难堵。必须树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观念,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要唤起公众参与社会 管理的自觉,使公众认识到参与社会管理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与责任。要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如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让公众提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案;建立社会管理问责制度,让公众参与对政府社会管理绩效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表达机制,让公众参与协调、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二)重点把握“好”与“快”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好”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质量要优,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握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防止顾此失彼,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一方面,要坚持“好”字当头,把握“好”、突出“快”,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

  (三)重点把握“扬”与“抑”的关系,致力社会传统美德的引导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一整套固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引导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要强化道德教化。结合时代需求,对“仁义礼智信”、“忠孝恕悌让”等传统美德进行弘扬,重点开展传统美德专题宣传教育,努力打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氛围”,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社会新风。二是实施典型带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树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重点是在创新载体,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上下功夫。三是修订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对村风民风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摈弃陋习,提倡美德,倡树正气,使其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一道文本制约。

  (四)重点把握“打”与“防”的关系,强化打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工作方向。一要坚持打防结合。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致力于基层基础的防范工作,全面推进科技防控建设,继续完善综治大巡防机制,使打击和防范相辅相成。二要做到关口前移。建立信息收集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的网络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建立有效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的原则,创建维护稳定和谐的网上矛盾化解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全面高效的网络社会服务。加大排查力度,对各种不稳定因素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三是抓好事后处理。对已经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主动化解。对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要坚持调解为主,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对信访稳定案件,特别是对集体访和老上访户的问题,要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解决,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把任务分解到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7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律师可以发挥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与社会各方面均有接触,对于社会管理有切身体会,基于职业训练而形成严谨、规范的素养,有利于社会管理创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有利于提升律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地位。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与律师的日常工作关系密切,律师皆有切身体会,对其中的利弊得失感同身受。广大律师从内心也有意愿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有意愿为创新社会管理献言献策,但如何把我们的良好意愿化为切实的行动,并达到一定的效果,真正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律师的职业属性

  律师职业不仅是法律所定位的“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发挥作用也不仅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律师本身首先是一个公民,凡公民皆有对社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服务于委托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但律师的职业属性天然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下,律师服务于委托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律师不能把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当做等闲之事,也不能因为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能没有直接创造效益而漠不关心,认为是浪费时间,应当在思想上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去认识。

  律师的职业属性要求律师不仅是一个职业的法律工作者,也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实践家,律师不是坐而论道,而应当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律师职业规范、理性的素质,这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律师职业属性的要求。律师行业不仅可以因创新社会管理而受益,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可以拓展个人形象,提升个人能力,扩大社会交往,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增长自己的能力。

  二、在形式上依托律师协会发挥作用

  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律师在个案的办理中也可以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但由于律师在个案办理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个案的`特殊性,基于个案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只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系统,也难以回避就案而起的偏见,因而采信程度及实用性较差。

  因此,在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应依托律师协会,以行业协议的名义参与,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律师协会均设有各专门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所涉范围可以涵盖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委员会除开展律师业务活动外,可以就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律师也可以把个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律协,由律协组织进行调研并形成完整的意见,反映给相关部门。

  南京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在20xx年通过调研,发现因新法实施,劳动争议案件突然增多,受劳动争议仲裁审限限制,无法及时化解,通过律协与南京市白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商,创新设立的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机制,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没有律协组织,单凭律师个人是难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

  三、在操作上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或办法

  创新社会管理在操作中必须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或办法,不能仅仅简单地提出只言片语。社会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创新社会管理需对系统本身的动作方式有相应的了解,提出的创新意见应考虑新旧系统的相互联系,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其目的是使系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不是打破原有系统重建。

  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应提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办法。应当发挥律师的职业优势,在与相关部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制度设计的操作程序,使创新成果制度化。在南京律协所创新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活动中,所涉的具体操作性规范文件,均由律协组织律师起草,发挥了律师职业优势,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四、在行动上身体力行积极参与

  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凡是可以由律师参与的,均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不仅应当提出制度建设的创新意见,在具体实施的活动中也应当积极参与。一方面,积极参与创新的社会管理活动可以扩大律师社会活动的范围,提升律师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律师的职业水准也能够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发挥作用获得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使律师在非诉讼领域的业务渠道不断拓展;再一方面,如果律师仅仅是制度创新的建议者或设计者而不积极参与,则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诚意也会受到质疑。

  当然,就目前社会整体对律师的认识水平而言,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活动在很多时候还不会有的直接的收益,这就需要广大律师具有奉献精神,不能目光短浅,我只有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让整个社会逐步认识到律师行业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推动律师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8

  __街道地处__区东南部。东起__路,与__街道接壤;西至__路,与__、__街道相连;南至__河,与__新界毗邻;北至__路,与__、__街道相接,总面积7.501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数约17.2万人,其中18岁以上女性人口总数约72705人。

  近年来,__街道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妇联的精心指导下,紧密围绕自身职能,以加强组织建设,保障妇幼权益、营造和谐氛围、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搭建“五大平台”引导基层妇女参与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搭建组织网络平台。一是规范完善“妇女儿童之家”机构、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目前,10个社区均设立了“妇女儿童之家”,并积极整合了各社区服务中心资源,为辖区妇女建立了社工服务档案,提供心理支持、家庭辅导、权益维护、居家探访等各项服务;二是借助“社区居民议事会”“社区党政社群社区共治工作”等基层议事平台,组织妇女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使之成为妇女服务社区的有效途径;三是充分发挥____流动妇女联合会的作用,利用“流动妇女儿童读书会”“手工坊”等,搭建信息分享、技能培训、参与交流等组织平台。

  (二)搭建诉求服务平台。一是成立“塑造妇女阳光心态工作室”,启动“__”和谐家庭关系援助计划,通过专题活动、沙龙、学习小组、心理咨询、网络支持等多种形式,为辖区单亲、贫困、遭遇困境的妇女儿童家庭提供维权咨询指导、心理情绪疏导、婚姻关系调适、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帮助。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专题活动约200场,受益群众约1000人次;二是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各社区定期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法律及安全知识讲座、结对帮扶等形式,提高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妇女自主维权意识。三是加强与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构筑“维权协调、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心理帮扶”社会化维权网络机制,使妇女儿童诉求有渠道、怨气可释放、情绪能控制、权益得保障。

  (三)搭建自主、志愿服务平台。一是依托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充分调动女性的力量,组建了由300多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妇女骨干及女性党员组成的社区巾帼志愿服务活动队伍,活跃在社区环境美化、治安巡逻、信息收集反馈、矛盾排查化解、关爱助老等各个领域,为维护社区稳定、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如:我们依托文华社区楼长自治平台,充分调动女性楼长的积极性,多渠道引导女性楼长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巡逻、劝阻不文明行为、调解邻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让她们成为社区自治的中坚力量。二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专业社工力量,组建培育各类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伍,着力打造“一社一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文华社区组建小熊公益服务队,每月定期举办“爱心公益集市”,并成立了北斗地铁监督队,及时与地铁施工项目部沟通协调北斗地铁站施工噪声、卫生、交通等问题,督促其文明施工;__社区组建“关爱助老队”定期上门走访、帮扶该社区内的25名东纵和边纵的老游击队员空巢老人、残疾人员等等。

  (四)搭建宣传教育平台。一是依托__街道女子素质学校、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婚育学校等活动平台,实施“女性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在各社区开展婚姻家庭、卫生保健、心理调试、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等多种知识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近百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二是积极整合社区服务中心专业社工力量,采取“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策划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服务项目。如:联合__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向日葵成长计划”,帮助社区内儿童青少年增能、促进社区朋辈关系建立和发展;以社区单亲特困母亲、失业女性及遭遇特殊困难女性群体为服务重点,开展“阳光妈妈成长项目”,通过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亲子教育等系列活动增强辖区困难母亲的亲子沟通技巧、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生活信心,改善家庭关系;在__社区创办“微爱手工坊”,通过组织全职妈妈学习手工技能提升全职妈妈的自我价值和能力,进而为辖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

  (五)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利用“阳光妈妈”培训基地,进行技能培训,开展编织、刺绣、创业指导等各类技能培训,累计免费培训下岗失业妇女524人。与劳动保障部门、爱心企业洽淡建立就业平台,促进辖区女性失业人员就业。20xx年已实现952名女性失业人员就业,为684名女性失业人员申请了困难就业人员认定,全年共调解辖区劳资纠纷60余宗,涉及人数300余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在:

  1、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妇女干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妇女干部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单一,工作思路不宽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等方面能力不足,在引导妇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自觉维权等方面相对作用不够,导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联职能的发挥。

  2、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辖区妇女群众流动性强,需求多样化,对妇联组织的设置布局和运行模式、妇女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服务妇女的手段渠道、妇联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途径。

  3、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妇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妇女群众工作对象、内容以及环境的变化为妇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妇联组织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

  1、切实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省市妇联的要求,增强群众观念,运用群众工作方法,面向家庭和居民,找准着力点,从广大妇儿童女的需求出发,组织活动、提供活动场所等方式,扩大服务妇女儿童的覆盖面,建立健全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2、加强妇联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更新妇联干部的传统工作理念,激励妇联干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找准新形势下的工作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现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理念和方法的教育培训及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妇联组织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

  3、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妇联是群团组织,资源有限。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最大限度地拉长工作“短腿”,这就需要我们破除思维定式,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机制,积极整合、协调各类社会资源,集中更多的力量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着力打造形成一批为妇女儿童服务的特色项目。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9

  根据市委常委“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集体调研活动总体安排,于四月下旬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在了解我市社会管理基本现状和认真思考研判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创造了很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成功经验,如: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大四进四送”活动、应急联动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平安e家”电话报警系统建设、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和“大调解”工作机制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省首创并正在实施社区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城乡一体化户籍制改革等等,为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铜陵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研中同时也发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理顺;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缺位;社会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管理组织领导体系有待加强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开展有效的工作。

  二、几点工作建议

  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应着力构建“1115”工作格局,即:“以五大体系建设为载体,以一套班子(党政共抓)建设为保障,以一个中心(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工作目标,以一条红线(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全面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以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载体,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利用两年时间,建成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和网格化布警机制。根据发案形势和特点调整警力和布局,扩大巡逻防控范围,延伸巡逻防控触角。二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地区、繁华地段的治安乱点整治力度,重点打击入室盗窃、、、抢劫抢夺财物等违法犯罪、扰乱治安、干扰民生的行为。三是构建打防管控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防控体系。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综治工作目标责任考评,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大力推进交通组织体系化建设、交通指挥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公路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确保城市道路畅通,群众出行方便。

  (二)以创新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为载体,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一是建立社区多元治理机制。推进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整体架构,理顺和规范社区组织体系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进社区工作准入制,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健全社区居民自治规章,推进社区自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评价机制。继续深化“四大四进四送”活动,大力推广听证会、论证会、居民评议、社区qq网络服务队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四是全面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工作平台,依托平安和谐服务队,履行“人、地、物、事、情、组织”六位一体工作职责。

  (三)以创新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体系为载体,体现服务为先新理念

  一是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集中采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全面推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以居住证代替暂住证,构建起流动人口常态化、动态式服务管理平台。二是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统筹市县(区)两级财政,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必接机制。建立市级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职能为一体的“阳光中途之家”,安置重点帮教对象。三是进一步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引导工作。启动实施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制度的实践,探索完善工作流程。四是进一步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将精神病人免费服药救助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行动,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四)以创新社会管理队伍体系为载体,形成社会管理新合力

  一是加强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基层综治工作中心(站)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办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构建矛盾纠纷在中心化解,重点难点问题在中心解决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按规定配足协管力量;加快建立各类社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提高群防群治水平。三是创新社 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机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社区工作者岗位。拓宽选人视野,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以创新社会管理组织领导体系为载体,推动社会管理上台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责,细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完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奖惩考核制度,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中,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各具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纵深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10

  一、发展现状

  奎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

  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20xx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委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20xx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份个案访谈,团区委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我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二、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的具体工作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城共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作目标:即工作领域由“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过渡,在扶持社会组织建设、深化社工队伍凝聚、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

  一是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青少年社会组织引导、服务在共青团复合型组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会组织间的联动工作,加强对主管社会组织百德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悦群社工事务所、厚朴社工事务所等具有明显青年特征的社会组织,学习借鉴专业社会组织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机制联动,坚持社会组织参加机关工作例会制度,以青年汇专职社工工作为联系纽带,建立社工事务所定期会商、督导制度;做好项目支持工作,重点依托已申请到的西城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20余万元,支持百德建设青少年科普迷你站点,探索App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体引导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发青少年社会组织、社区青年汇公益示范项目。

  二是深化社工队伍凝聚。以“暖人心、稳队伍、促发展”为目的,开展青年社工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社工倾听日等项目,加强社工互动交流;开通“七彩心桥心理热线”,举办“青年文化体育节”、“社工专享之交友联谊”、“社会领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会”等活动,畅通社工和团组织、社工与社工之间的沟通渠道;举办首届青年社工风采大赛,广泛凝聚、发掘、培养西城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这支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的自信心与认同感,进一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举办“社会工作青年人才训练营”,通过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互动联欢、青年汇实地参观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出了青年社工的热情和潜力,搭建社会领域平台,开展活动,

  三是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社区青年汇其根本就是共青团根据不同青年群体量身打造的“社会组织”。近一两年,共青团从分类引导、汇聚青少年出发,按照“组织终端、青年身边”的指导思想,一直不断转变工作方式,结合社会管理的前沿问题,遵循共青团思想性、政治性,与社会性、群众性相统一的工作属性,围绕地域、爱好、工作性质等不同共性,开展青年汇建设工作,力争做到有交叉,无遗漏。努力实现“通过联系、服务青少年社会组织,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目标。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区青年汇171家,其中市级示范青年汇5家。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一直相信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可喜的是我们青年队伍正是这样一个挖掘、培育人才的宝库。因此,团区委一方面在“社区青年汇”建设过程中,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社工人才训练营、社工专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队伍现状调研、社工风采大赛等多项工作,着力凝聚、挖掘、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与悦群、厚朴社工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同时招募聘用一批社区青年汇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不断提升“青年汇”工作成效,继而为区域各类青年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加大与社会组织的整体联动,以百德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例,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团区委作为其业务主管,为其争取更多的

  三、认识体会

  从全市第一家社区青年汇——“悦读时光书城”落户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区青年汇覆盖全区15个街道

  ,西城社区青年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年汇的建设由于总干事能力的`差别,重视程度的不同,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数量”上求增长,更需要“质量”上求突破:一是开展《从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现状探索西城社区青年汇发展路径》的专项调研,总结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出现的问题,归纳形成“示范青年汇发展的模式”,并力争在全区15个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区青年汇;二是建立《西城社区青年汇标准体系》,拿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进行试点,对青年汇的硬件配置、专职社工的遴选、项目的申报、经费的审批及活动的效果等进行考评,以全方位的规范社区青年汇的运行。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07-13

创新的调研报告12-21

管理调研报告12-21

社会调研报告11-19

管理系统调研报告06-10

公路管理调研报告11-09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8-10

社会组织调研报告04-06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8-22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