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1
各位旅客:
大家好!
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大禹治水划九州,青州为九州之一。被公认为科学价值很高的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诸州中就有青州,称青州"东北据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州迭为名城重镇,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是全国13刺史部之一,治所广县城(今城西1华里处),辖5郡4国100多县。魏晋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辖9郡47县,期间公元399年-410年作为南燕国国都,慕容德成为山东境内的唯一一个皇帝。隋置青州总管府,辖4郡36县。唐仍先后置青州总管府、都督府,辖8州49县,中唐及五代设平卢淄青节镇,辖15州。北宋初设京东路,辖26府、州、军、89县,熙宁七年设京东东路,辖1府7州36县。金设山东东路,辖2府11州53县83镇。元初设益都行省,后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辖3路12州44县。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辖6府15州89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历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随着历史的变革不断变迁,汉设广县城,现瀑水涧以西。公元311年(晋永嘉五年)建广固城,经六次大攻坚战,至410年夷为平地。东晋灭南燕后,另筑东阳城(西至现海军402医院,南至南阳河,东至城关医院,北至尧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规模比济南高3尺长1里。
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华东局驻青州。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潍坊青州古城导游词导游。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
青州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尤其是许多佛教遗存的发现和修复,以及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营构了较高层面的内涵
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2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小刘,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青州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区—驼山。驼山位于青州市西南五公里,与云门山东西相望,因山形似驼,故称“驼山”。主峰海拔408米,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称为"驼岭千寻"。属于沂蒙山支脉。驼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闻名遐迩,不仅仅因为他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以及盘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址—中国东部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天下一绝的青州巨佛等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来到了拜佛台,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一座奇妙而神秘的巨佛。拜佛台史观佛的最佳角度。您往东南方向看,就会看到这座有九个山头组成,全长2600米的巨佛头像。这是公元552年至576年间,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借助山势雕凿而成。佛像直鼻薄唇、神采飘逸、惟妙惟肖,令人称奇道绝。这座山体巨佛,是上世纪90年代偶然发现的。当时青州市书画家丁夫力和妻子、儿女到山上玩的时候无意中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冲洗出来之后又无意中发现酷似一尊仰面的巨佛,自此之后巨佛才能公诸于世,当时这张照片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在1996年,青州市政府邀请全国知名的十几位考古专家,对巨佛进行专题论证,比较一致认为“青州巨佛是在人面形山体景观基础上,经过修整而成的珍贵遗存。他充分体现了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
山前石壁上刻的“驼山”这两个大,是明朝正德年间乔宇题写的。乔羽,山西乐平人。
您或许会问了,这座山为什么叫“驼山”呢?在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志》中说,“因它山形似驼,故名驼山。”它绵延数里,叠翠千寻,山顶上双峰对峙,犹如一匹俯卧的骆驼,又称“驼岭千寻”。近来又有人考证,驼山多佛教石窟,为“佛陀”之山。“陀”音通“驼”,因此,驼山就是“佛山”的意思,这是驼山名称源由的另一说。
前面的六角凉亭是观云亭,它正好建在半山腰上,我们过去休息一下。观云亭的“云”语意双关,一是指站在此亭之上可以远望云门山,云门山的亭台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由此可品味“云门仙境”的奇妙。另一点是我们朝山谷中望去,阴晴四时,各有情趣。明代谢肇之游玩至此,写下了“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天连海树黑,日落岱云青”的诗句赞美驼山。
从这里再往前去就是东天门,在这条路上,不仅只有千年的古树在向您诉说驼山的古老历史,山上的鱼类化石会把您带进另外一个年代,沧海桑田,在驼山上的这些鱼类化石上得到了印证,百米高山,这里曾经也是一片沧海。
走到驼山的东天门了,这里平坦开阔,四周古柏掩映。驼山是佛道两家共处一山,集佛、道两家于一身,既有佛教的精华,又有道教之遗风。上面是道教遗址,侧路是佛教遗址。从这里向北是净海池,净海池池水澄清见底,四季充盈,大旱之年从不枯竭。池水平明如镜,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涌,但是池子却四季盈溢,怎么汲用也不见少,这就是志书上多有记载的龙湫了。我们先到佛教遗址看一看。驼山正所谓:“石窟万载华夏之光,驼岭千寻古州胜景”。驼山以她古老的传说与美丽的风光吸引着中外游客。驼山主峰东南悬崖耸空,峭壁峥嵘,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缭绕,映入眼前的是两条百米多长的巨龙云游山间,龙头相对,二龙戏珠,龙下红墙,形成一道山顶屏障,护住有名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这是中国东部最大的造像群。
石窟是古代一种在岩石上开凿进一段距离之后而凿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而摩崖则是将文、佛像直接刻在山崖上。驼山上共有石窟5座,摩崖1处,大小造像638尊。最大的通高7米有余(带像座),最小的尚不足10厘米。造形精美奇特,雕工流畅细腻。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这些造像,其隽美的女性形象和奇异的服饰,常使前往考察的专家和观光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驼山造像群开凿于北周至中唐我国佛教兴盛时期,特别是隋朝时期的佛雕造像,雕刻技艺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其他佛教造像群中少有的精品。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是山东省内最大的摩崖石窟造像群,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和佛教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1月3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我们由东向西,先看第一窟,这是驼山石窟中最具审美趣味的作品。
(一)、他经过了两次开凿。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不久便遭破坏。原来的两罪护法天,头部完全破毁。北壁菩萨的头部也被破除。主佛像的被毁程度也就更为严重。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佛事的兴盛,青州密教在原来石窟的基础上,又把进深向内推进了160厘米,重新造出了主佛像和肋侍菩萨。他的衣料薄似烟罗,袈裟紧贴身体,衣纹清晰流畅。
造像者还为佛像戴上了精美的项圈。项圈分为内外四层。最外一层由大片的莲瓣状的金箔组成。裸露的右臂上,还带有一只金质臂钏。
武则天在没有做皇帝之前,有一个法明和尚向他进献了一部《大云经》,其中说,武则天是西天弥勒佛下凡,应主皇权。武则天见了之后非常高兴,下令全国都建大云寺,都读大云经。此时,青州云门寺,也改为大云寺。第二年,也就是690年,武则天称帝,还把年号改为天授,意思是,他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
此后不久,这里就雕刻出了武则天的形象。
(二)、武则天形象的主佛像身后,一左一右侍立着释伽牟尼的两位弟子,伽叶(she)与阿难。
伽叶位于主佛左侧,他头戴僧帽,穿腋下开襟的紧身袈裟,两手屈于胸前,右手拎着一串佛珠。
伽叶面部肌肉瘦削,颈部的喉管与筋络,清晰可见。胸前的三条肋骨,在衣领的开口处,明显的暴露着,触目惊心的瘦。由此表现了伽叶的迟暮高龄和饱经风霜。
(三)这一窟的菩萨像亭亭玉立,不再是庄严神圣,而是娇媚俏丽,是武则天时期风行一时的美女形象,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颈下佩饰着极为复杂的缨络项圈,手臂佩钏,上身袒露,头梳螺旋式发髻,手持一朵鲜花,腰间裹一袜肚,肩上的佩帛飘然下垂,下身如蝉翼般的长裙紧贴肢体,勾勒出女性所独有的优美曲线,恰似出水芙蓉,被许多前来观赏的艺术家称为“东方维纳斯”。
这一窟的造像题材十分丰富,您看,有共同托举宝塔的飞天、护法天中的另一类造像—怪兽(在驼山造像中,只有这一窟中有)、供养人像等,在这里,有一处题记,是青州刺史尹思忠在长安二年的题记,(702)年,也就是武则天正式称帝的第_年。为我们提供了造像的准确时间。
第二窟是典型的隋雕佛像代表作,且造像保存得极为完整。中间阿弥陀佛,面目清秀,嘴角上翘,似在微笑,身着袈裟,上有用赭石色绘出的方格。两边雕有菩萨像,雕刻别致。菩萨头戴高冠,冠上雕刻极为复杂的花纹和化佛宝瓶,冠两旁有较大的如翅,如翅上有两条下垂的飘带,颈部配有连珠状的项链和极为精致的缨络,宽阔的裙带下垂至脚面,微笑的面孔,亭亭玉立的身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穿戴衣着多为直线线条,刀法流畅,是隋朝最流行的雕刻刀法。这两尊菩萨当初装饰得极为华丽,千年的日晒风吹,当时彩绘的颜色仍保留清晰。
门边两位力士,赤裸上身,屈臂收腹,怒目圆睁,手举兵器,是力量的象征。尤为奇特的是,在北边石壁下方,有一个西方弟子雕像,头戴瓜皮小帽,身穿翻领长袍,腰扎皮带,足蹬尖头皮靴,波斯人的相貌雕刻的生动形象,此为青州石窟造像一绝。这说明,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波斯人在青州居住了。
我们来到了第三窟,这是千佛寺中最大的一窟。开凿于隋代,有一佛二菩萨和341尊千佛像,主佛像高455厘米,基座高140厘米。是中国隋代第一大佛。
正面主佛像,以莲花坐坐于金刚座,双膝几乎与窟门同宽。我们如由窟门外向内看去,看到的是主佛像和环绕它的千佛像。千佛像玲珑剔透,主佛像硕大无朋。视觉上的强烈对比,衬托得主佛像,分外雄伟、庄严、气魄宏大。更具魅力的是,两尊肋侍菩萨,还不是隐藏于左右石壁之后,而是分别露出身体的一侧。这种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吸引人们走进主佛像,急于看清菩萨的全貌。当人们走进时,就站到了主佛像的双腿之下,这时便愈加感到大佛的气势磅礴。这属于当时的一种造像手法。
弯弯的双眉,纤细修长。月牙似的双目,似睁若合。鼻梁修长,鼻翼丰满。双唇微张,下颌突圆。圆大的耳轮,垂于腮颊两侧。威严庄重的神态中,流露着智慧与善良的笑意,让人感到和悦可亲。
佛像的手印很重要。手印又叫“印契”。它象征佛的内在智慧与公德。您看,他右手是屈肘伸掌、手心向外、五指向上的手印,这种手印叫“施无畏印”。表示佛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能使众生安心,无所畏惧。左手是手心向上置于左膝,成禅定印。
两侧的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身材窈窕,目如飞风,头戴化佛高冠,冠径小于头径,面目略微清瘦,颈部没有横线,项链呈箭头状,宽大的外袍,肥肥的袖子,直拖到地面,下摆整齐,很少有变化,并且上身过长,肩宽,比例严重失调。最为特别的是,观世音菩萨垂下的右臂,长度过于超常。臂弯还未伸直,手指已到小腿,倘若伸直,只怕要触及脚背了。这位“长臂观音”,其实是密教千手观音的过渡。因此也就弥足珍贵。
驼山第四窟内主佛像以善伽跌坐的姿势,坐于与佛窟同宽的金刚座上。双脚踩地。这一窟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看到两侧菩萨像中细致的缨络联接在其胸前一个兽头形的饰物上,然后向下分别垂到腿部。我们从胸前兽头形的环饰来看,这一窟造像是隋朝时开凿。
在主佛像右上方这一小龛中,有一对夫妻的供养人像。形制十分小巧,丈夫跪于左肋侍菩萨的左下方,双手合十。妻子跪于右肋侍菩萨的右下方,双手托有供养品。(供养人像是佛教造像的一个种类。他刻画的是,对建寺或开窟提供净财、善财的`人。)
驼山上有一处摩崖造像,是由隋代至唐代初年,分组雕成的,共有七组、15尊像。整体方位,正对巨佛。
最南面一窟,凿于北齐,是与巨佛同时开凿的。
在驼山与云门山的石窟造像中,只有这一窟的朝向特殊,他没有面对巨佛。头像后面石壁上,刻有大型的椭圆形光背。这尊佛像光背的中间位置,围绕佛像头部,刻有一周莲花瓣。莲花是佛家的法物。莲花的运用,带有赞美和供养的意思。在光背中刻制出莲花,还有一层意思,就佛光的形象化表现。驼山的主佛像中,光背中刻莲花的,唯有这一处。
这一窟的形制十分小巧,雕刻时,窟内容不下许多人,所以他需用的工作量反而很大,他与巨佛同时完工。
驼山上的五座石窟和一处摩崖,我们都已经看过了,这些石窟造像跨度五百年,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艺术特点和追求,既表现出佛教哲理内涵的大千世界,又可谓是雕塑艺术的一幅历史画卷。驼山石窟,经过了1400余年的沧桑,至今仍保存完整。咱们中国的石窟造像,残损的原因除去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最重要的就是佛、道相争。驼山石窟除在元朝被道教略有破坏外,_期间并没有损坏。居住在山下的王家庄村民,_时,自动持枪上山日夜巡逻,保护造像,才使驼山石窟造像在_中安然无恙。他们都是保护国宝的功臣。
我们在这里可看到一处题记,君吐凌云气子射飞霞光德平岳戌年九月句中的“德”用的是异体。对联正对巨佛,是描绘巨佛的。句中的“君”和“子”,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巨佛。巨佛头像仰面朝天,双唇或开或合,极有“君吐凌云气”之感。上午阳光斜照巨佛时,由于山脊对光线的折射,常使巨佛面部出现光波,这就是“子射飞霞光”的原意。这落款中的德平岳是元代的一位道人。这是他看到巨佛后,以道家的思想评价巨佛。这是一位德行很高的道士。他认同密教的教规,没有写明它是为巨佛题的词。这一年是元仁宗延佑五年,也就是1318年。
好了,我们再去山顶看看道教盛行时的遗址---昊天宫。我们现在所走的这段路,非常陡峭,有点攀登泰山十八盘的感觉。所以,古时候称这里为云梯。驼山的山顶是整座山上最凉快的地方。沿山顶林荫路便到“南天门”。在此观展仰佛,情景大不相同,边走边看,仰佛的嘴巴由开而合,甚为奇观。一路走来,透过旁边的松林向山谷中望去,只见雾气弥漫涌动,而我们仿佛是处于汪洋大海之中的一叶小岛上,一眼望去,没有边际。耳边风声松涛就像是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我们已经来到了道教仙境。穿越石门,前面就有天河。天河之水天上来,冬春雪水盈满,夏秋雨水流淌,玲珑秀美的天桥横架在天河之上。天桥栏杆上有“云汉斜倾三宝地,虹桥几近九重天”。道出天桥之高欲接云天。
前面就是昊天宫了,“昊天宫”三个苍劲有力的大挂于门楣正中。昊天宫以它的众多碑刻而知名。虽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至今尚有120余方,被称为青州驼山碑林。这些碑刻,多数是善男信女拜敬道祖所献,但也有历代朝廷官府所立的碑记,记录了昊天宫的历史变迁和昔日辉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历史名人胡宗宪所立《重修昊天宫记》、元代的《大元降御香记》等碑。驼山碑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驼山的重要文化景观。我们待会就一一地去看这些碑。
“昊天宫”门外有碑亭两座,碑柱上书:“灵威赫福有报”、 “善恶必报天心自古无私”。教人嫉恶如仇,行善乐施;“拔苔扶石遥遥人带晓风来”。说的是山高路险人们一手拽住青草,一手攀援山石而登山时的辛苦和来到山顶清风送爽的惬意心情。
碑亭东边有一巨大石池,相传远古时代有天上五龙下界在此戏水,为作纪念,后人称此池为“五龙池”,并将“五龙池”三刻在池沿下。
昊天宫,南北长约一百五十米,东西约一百米,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分为七宝阁、玉皇殿、戏楼、东西配殿和廊房等,共计殿、堂、楼、房等五十多间。 “昊天宫”宫门宏伟高大,门上之楼如同城楼,登临北望,宫外松柏茂密,东西群山逶迤。放眼南望,松涛起伏中南天门金顶碧瓦,极目远眺,远山近峰逶迤重叠,云雾缭绕,二龙山遥遥相望,玲珑山近在咫尺,巍蔚壮观。现正殿为慈航殿,供有慈航道人。
昊天宫在历史上多次修葺,后多数建筑毁于战火。1986年政府出资对大门等部分建筑进行了修复,使昊天宫旧貌又现。如今,这里成了善男信女进香拜佛的最佳去处。
院内南侧,有两眼深池,名日天泉。池边耸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镂刻着明朝青州知府杜思撰写的天泉两个大。这是当时青州知府杜思游驼山来到这里,视之清澈透明,饮之甘甜如饴,遂立碑纪念。
杜思,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曾任青州知府十余年,在任期间为官清廉,爱护百姓,政绩斐然。
东面的聚仙楼,传说是神仙相聚的场所。
玉皇殿为宫内主体建筑,木石结构,雕梁画柱,殿内塑有玉皇大帝神像。
元重建昊天宫碑
这方碑刻与降御香碑均为元代所立,相距65年。这是孟道和等人于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又一次重修昊天宫时立碑。碑文共。
再往后就是“七宝阁”,建于元代,系石质双拱阁楼式建筑,上下两层,数间楼阁全部无梁,结构奇特,建筑艺术别具一格,是全国罕见的全石无梁建筑。顺治丙甲孟夏时十九日立的石匾“七宝阁”镶嵌在底层的门上方。二层为三清观,观内供有老子、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塑像。“七宝阁”是驼山的制高点,顺石阶攀登而上北望青州城一览无遗,南阳湖如一片明镜在阳光下闪闪放光。再观驼岭数峰,绵延起伏,偶有白云从山中穿过,更有神驼奔行在云雾之中的壮观! “七宝阁”下的老虎洞游人罕到,尽管烈日炎炎,洞内却凉爽宜人。
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3
各位贵宾:
您已经来到古城青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的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青州的概况。
这里先解释一下“青州”这一地名。众所周知,大禹治水时期,把全国分为九个区域让人居住,九个区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过去,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就叫“九州方圆”,青州即为九州之一。
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为东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观念,它地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晋朝王隐说:“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发端。由此可见,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丽家园。
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墨客赞美青州的诗文不胜枚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句:“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东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华。所以,青州凭借她的美丽,享有“东方第一州”的称号。
各位游客,我再介绍一下青州的现状。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西部与淄博市毗连,北端与东营市接壤,东部分别与寿光市、昌乐县为邻,南部紧靠临朐县。全市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9个镇;人口90万,其中有回、满等少数民族2万多人。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大,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财税总收入超过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千元,城乡居民储蓄130亿元。
青州市处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现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壮观秀美的亮丽身影。西南部为峰峦叠嶂的山区,占全市面积的接近一半。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唐赛儿寨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片山区多为石灰岩质,喀斯特溶岩地貌特征显著。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浩瀚的大海,因为剧烈的地质运动,深藏海底的岩层断裂隆起,才形成了一座座山丘。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厚,处处苍翠欲滴,是岩穴时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栖息地。
东北部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土质好,垦植历史久,熟化程度高,物理性状好,适种多种作物,是历史上最早农业开发的地域。古人称“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方二千,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青州北部平原正处在“青齐沃壤”的中心部位,从先秦到魏晋时期,这里是中国大地最为富庶的地区。
流经和发源青州市的河流众多,主要有弥河、淄河、南阳河、北阳河等。淄河、弥河为主干流。如果把青州市看作一顶轿子,那么,这两条干流就像抬轿的轿杆,分置左右。两河是青州的母亲河,哺育了青州灿烂的历史文化。
青州城区坐落于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西郊与南郊群山联翠,障城如画;东郊与北郊绿野葱茏,拥城似锦。城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它是国家级的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知名的优秀旅游城市。今天的青州城区,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先进、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具备最佳人居环境的新兴城市。
青州城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说它古老,因为它已经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在这里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旗兵城5座城池,千余年间是山东东部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交通枢纽。现在保存比较好的是南阳城,这座古城处于青州中心位置,从高处望去,蜿蜒曲折的城墙所勾画的轮廓很象一头雄健的牛卧在那里,所以人们称这座城为“卧牛城”。很久以来,不知何人立下规矩:卖豆腐的不准在城里敲梆子,怕惊动了“牛”,直到今天,当地人卖豆腐一进城区,他们会自动收起梆子,改为沿街叫卖了。
青州是历史之城,文化之城。范公亭路和十里古街,依然青石板路面,古色古香。许多建筑飞檐画壁,金碧辉煌,亭台阁榭,粉壁花墙,在绿树掩映之中,分外妖娆。城区有众多的园林,范公甘泉、偶园假山、松林书院、万年古桥、衡王石坊、真教古寺、天主教堂等等,随处可以领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风情。
说它年轻,是因为自从中华民国以后,青州这一名称就消失了,这里只存在益都县。直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建立青州市,到现在只有20余年历史。但是,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青州是一座春天之城,绿色之城。满城春色满城绿,翠荫流溢一城花。南阳河犹如一条绿色飘带,穿城而过,河滨杨柳飘扬,绿地如茵,翠竹环绕,流水潺潺。城区街道两侧的梧桐、国槐、雪松,绿荫如伞的山楂树,枝干如盆景的柿子树,构成一条条绿色长廊。每当举办花博会,青州到处是花的世界,树的海洋。青州又是一座商贸之城,现代之城。新城区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各类市场星罗棋布,车水马龙,工厂密集,交通发达,商客云集,人流兴旺,物流畅达。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青州的历史。青州,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西汉设立青州刺史部,到明初的山东省会,历经1500年,青州城一直作为青州、北海郡、平卢淄青镇、京东路、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国家一级政区和一级军区的驻所,相当于今天的省会。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青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管辖范围很大,辖10个郡国,领93县,区域相当于今山东省的鲁北和胶东地区。两汉时期的青州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农业发达,商业繁盛,是全国的粮仓,丝绸之路的源头。其地位相当于今天的长江三角洲。汉武帝刘彻曾数次巡查青州,并在青州以北的巨洋淀躬身事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地陷入腥风血雨的混战之中。公元311年,大将曹嶷占领青州,筑广固城。广固城易守难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后的200年间,发生过20多次惨烈的战争,15次易主。伴随着民族争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公元399年,鲜卑贵族慕容德在青州广固城建国称帝,史称“南燕”。南燕国国祚衰薄,只延续了12年,但却使青州成为齐鲁大地历史上唯一有人称帝的地方。
隋唐时期,青州又称北海郡,设青州都督府,其军事重镇的地位更加突出。公元755年,风流皇帝唐玄宗享乐误国,导致“安史之乱”,青州成为平叛的最前线。高丽人李正己从辽东带平卢兵将跨海来到青州,抵御叛军。从此,乱世枭雄李正己父子割据青州50年,与朝廷分庭抗礼。他占有15个州的地盘,地跨今天的山东、河南、江苏,“拥兵十万,雄据东方,邻藩皆畏之”。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平定。此后,任命名将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镇守青州。
宋太祖赵匡胤一条军棍打300军州,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京师汴梁以东设京东路,设安抚使,治所设在青州,管辖20个州军、81县,范围包括今山东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青州知州大多兼任京东路安抚使的要职。青州地控要津,朝廷所任官员多为知名人物。如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勋曹彬、朝廷重臣富弼、耿直名相寇准、“忧乐关天下”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连中三元的王曾、招安宋江的张叔夜等,都曾居官青州。著名文学家李清照也屏居青州20年,“婉约派”词作传颂千古。
明朝初年,青州古城仍为山东省省会。1376年,朝廷将山东布政使司从青州府移治到济南府。从此,青州作为山东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宣告结束。明朝设立青州府,辖3州16县,管辖从东营渤海到日照黄海的广大区域。青州府虽为二级政区,但处于山东东部的枢纽位置,被称为两京通衢,海岱都会,依然是历史人物风云际会的重要场所。
青州上下五千年,犹如一幅斑驳灿烂的历史画卷,浓缩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青州的文化底蕴。
古代青州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上世纪70年代,在青州市东夏镇桃园村发掘出了7块陶片。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早期北辛文化的遗物,7000年前的东夷先民已经定居在青州的沃野膏壤。东夷部族崇拜太阳,以凤鸟为图腾。青州出土的大量彩陶文物,传递着东夷文化的最早信息。而且,青州仍保留着东夷先民活动的遗踪。有尧巡猎的尧王山,许由、伯益隐居的萁山,逄伯陵命名的逄山。苏埠屯商墓是全国除安阳之外最大的商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大型铜钺,器身透雕作“饕餮”纹,张口怒目,刻有“亚丑“字样的铭文。
青州自古教育发达,精英荟萃,人才辈出,成为全国闻名的进士状元故里、文人向往之地、名士屏居之乡。从隋朝科举取士到清朝末年,青州市境内考中的进士位居山东之首,有姓名可考的就有155人,其中包括6个状元。现存于青州博物馆的赵秉忠状元卷,是明朝之前全国唯存的孤本,堪称国宝。它全卷21折,长3.46米,全文2460字,以“实政”和“实心”,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国安邦的治国之策,代表了儒家文化在青州的深厚底蕴。
青州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文化传播地之一。从魏晋开始,佛教寺院在青州一地大量发展,达200余处。千年古刹龙兴寺被称为“东方之甲寺”,唐代书法家李邕为其题写寺名。其遗址出土的400余尊佛造像,被评为20世纪全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驼山有中国东部最大的佛教造像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大小石窟5座,石佛造像638尊。大者高逾7米,小者不过方寸,造型精美奇特,雕刻流畅细腻。云门山精美的造像被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为唐代“开皇中之最精品”。由2600米连续9个山头组成的山体大佛,被认定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三大奇迹。巨佛鼻梁修长,眼窝深陷,随着不同角度观察,双唇呈现开、合变化,仿佛在诵经参禅。
元朝之后,佛教沉寂,道教在青州崛起。就藩青州的衡王是道教的大力倡导者。他在云门山、驼山修复碧霞宫、昊天宫,镌刻巨寿,开辟陈抟洞,造马丹阳浮雕。道教文化尊崇一时。镌刻于悬崖上的巨寿,整个大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字就高2.3米,所以在当地有“人无寸高”的戏语。青州城东南圣水峪中的修真宫,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美丽传说。道观面南邻水,门前有千年古槐,玉皇殿内供有“皇帝万岁万万岁”的牌位。
元代之后,青州形成回族聚居地,伊斯兰文化扎根这座古城。位于回族聚住区东关的真教寺,始建于公元1302年,是全国仅存的元代三大真教寺。经历代修葺,规模不断扩大。它融汇了中外建筑之精华,既有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特色,又明显地带有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
19世纪中叶,西风东渐,青州地处山东要津,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浸渗的中心。青州天主教堂、_堂就是这一交融的见证。
悠久的历史,给青州留下了瑰丽的文化遗存,犹如时光播撒的一路珠玑,昔日辉煌,今又流芳,都足以使今人领略古代青州的卓越丰姿。青州的旅游事业,也紧紧围绕历史文化底蕴,创建自己的独特品牌。当前,青州旅游资源从总体格局上可以概括为:一个品牌,四大片区。一个品牌就是“佛国寿山、古州福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四大片区,即:以云门山、驼山、和在建的龙兴寺为主体的“佛国寿山”文化旅游区;以博物馆、范公亭公园、明清古街为主体的“古州福地”旅游区;以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山地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以黄楼花卉基地、弥河水系为主体的“农家乐”旅游区。在这些旅游区及其周围,青州开发了50多处观赏、休闲景观,主要的有:郊区的云门仙境、摩崖大寿、驼岭千寻、石窟造像、山体大佛、玲珑秀色、古刹佛光、仰天秋月、天槽林壑、灵泽奇洞、黄楼花卉等,城区的范公甘泉、清照归来、松林书院、偶园假山、真教古寺、万年古桥、十里古街等,还有博物馆的龙兴寺造像、赵秉忠状元卷、宜子孙玉璧等珍贵文物。
我们今后将陆续安排参观上述景点。预祝大家在青州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4
各位旅客:
大家好!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辖4个街道、8个镇。人口90万。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项,是山东30强、全国百强之一。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1984年建设新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馆是中国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收藏各类文物2万余件。海内外孤本--明万历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东汉大型出廓“宜子孙”玉璧为目前仅见的有字汉璧;青州龙兴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数量之大、雕工之精、贴金彩绘保存之好为中国文物考古所罕见。陈列方式以精品化、专题化为原则,运用先进的'艺术手段,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展览融实物、照片、模型、图表、文字、讲解为一体,并配以光、声等特殊效果,使您尽可领略青州璀璨的历史风采。
青州还有一个旅游胜地--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古“青州八景”称之为“云门拱壁”潍坊青州古城导游词潍坊青州古城导游词。登临山巅,便可饱览“驼岭千寻”、“劈峰夕照”和“三山联翠,障城如画”的壮丽景观。
山东青州导游词范文5
各位旅客:
大家好!
古代青州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上世纪70年代,在青州市东夏镇桃园村发掘出了7块陶片。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早期北辛文化的遗物,7000年前的东夷先民已经定居在青州的沃野膏壤。东夷部族崇拜太阳,以凤鸟为图腾。青州出土的大量彩陶文物,传递着东夷文化的最早信息。而且,青州仍保留着东夷先民活动的遗踪。有尧巡猎的尧王山,许由、伯益隐居的萁山,逄伯陵命名的逄山。苏埠屯商墓是全国除安阳之外最大的商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大型铜钺,器身透雕作“饕餮”纹,张口怒目,刻有“亚丑“字样的铭文。
青州自古教育发达,精英荟萃,人才辈出,成为全国闻名的进士状元故里、文人向往之地、名士屏居之乡。从隋朝科举取士到清朝末年,青州市境内考中的进士位居山东之首,有姓名可考的就有155人,其中包括6个状元。现存于青州博物馆的赵秉忠状元卷,是明朝之前全国唯存的孤本,堪称国宝。它全卷21折,长3.46米,全文2460字,以“实政”和“实心”,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国安邦的治国之策,代表了儒家文化在青州的深厚底蕴。
青州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文化传播地之一。从魏晋开始,佛教寺院在青州一地大量发展,达200余处。千年古刹龙兴寺被称为“东方之甲寺”,唐代书法家李邕为其题写寺名。其遗址出土的400余尊佛造像,被评为20世纪全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驼山有中国东部最大的佛教造像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大小石窟5座,石佛造像638尊。大者高逾7米,小者不过方寸,造型精美奇特,雕刻流畅细腻。云门山精美的造像被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为“开皇中之最精品”。由2600米连续9个山头组成的山体大佛,被认定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三大奇迹。巨佛鼻梁修长,眼窝深陷,随着不同角度观察,双唇呈现开、合变化,仿佛在诵经参禅。
谢谢大家!
【山东青州导游词】相关文章:
青州古城导游词08-15
山东导游词06-18
山东泰山的导游词06-27
山东泰山导游词06-27
山东曲阜导游词06-27
山东青岛导游词07-30
山东泰山导游词08-24
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06-18
山东九仙山的导游词07-25
山东恐龙公园导游词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