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导游词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焦山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焦山导游词1
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扬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狮子山,双峰山,海门山等,自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后,至今称为焦山。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故人称"中流抵柱"。由于扬子江的北坍南涨,现在的焦山已接近南岸。从镇焦路至江边,乘轮渡至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北行不足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
定慧寺又名普济寺、焦山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1700余年。康熙帝南巡时,为之改名"定慧寺"。寺内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丛树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谚。定慧寺的山门庄严典雅,古色古香,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镇守,门楣上有"焦山定慧寺"匾额,照壁上"海不扬波"四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御碑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乾隆帝下江南时作的《游焦山歌》。由定慧寺东的观澜阁往北,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焦山碑林宝墨轩,这是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轩内珍藏着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璀璨夺目的无价之宝是《瘗鹤铭》,被誉为碑中之王,历代书法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
宝墨轩之东不远处是古炮台遗址。炮台呈马蹄形排列,面对大江。它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从古炮台北登山西上,就到了焦山东麓的绝顶吸江楼。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所以又叫四面佛亭。此亭八角形,两层,水泥仿木结构,有梯可盘旋而上。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在吸江楼之西不远的绿竹幽林中,掩映着一座四合庭院,门额写着"郑板桥读书处",又叫别峰庵。郑板桥曾在此读过书,因而名闻遐迩。由此向西,经百寿亭婉蜒南下,就到了焦光三拒御诏不肯出仕的三诏洞。洞内有焦光的塑像。
自三诏洞往东南可至壮观亭;往南可到摩崖石刻,这里的崖壁间遍布历代名家的诗词题刻,上至六朝,下到明清;正、草、隶、篆无不具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陆游和米芾的真迹尤为珍贵。由摩崖石刻向东可至华严阁。此阁二层,北倚石壁,南临大江,东近定慧寺。焦山的"华严月色",诗意最浓。
焦山导游词2
各位游客:在领略了金山寺裹山的风光后,下面我们去欣赏焦山山裹寺的美景。焦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之中,山高71米,占地570亩,为浩瀚长江下游唯独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绿色岛屿,以其中流砥柱的雄伟之势而令人神往。
焦山本是长江中一个无名的岛屿,东汉末年焦光曾隐居于此,焦山是宋徽宗追赐的名称。又因当地满山竹林繁茂,古树葱宪,宛如碧玉浮江,故称浮玉山。焦山的寺庙掩映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与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焦山不仅以古朴幽静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焦山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焦山系“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胜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之美誉。它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游人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赢得中外游人慕名而至。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谚。
焦山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一是因为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
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迎人,很堪观赏。霜枫盛春花,古刹展新容”的赞美。1953年园林局在山麓地带新辟了焦山公园,园内设有假山、水池、曲桥、渡亭、花房、果园、苗圃、菊坛、松径、竹丛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焦山导游词4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镇江焦山。
焦山,位于镇江的东北面,是万里长江中唯一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犹如中流砥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浮江。焦山景点可用“四古”来概括,即古刹梵音、古碑荟萃、古刻纷呈、古树葱茏。焦山是长江下游的一个小岛。谈不上巍峨高峻,但是独立江中,确实还是很有气势的。
焦山有寺,曰定慧寺,施耐庵在《水浒》中对焦山定慧寺景观的特点是这样描述的“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里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是江南最早的寺庙之一,焦山本是长江中一个无名的岛屿,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经过焦山时,亲自题写了寺名匾额。
又因当地满山竹林繁茂,古树葱宪,宛如碧玉浮江,故称“浮玉山”。焦山的寺庙掩映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与“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说。焦山不仅以古朴幽静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我们坐船过江来到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向北步行不到50米,大家看到的这座庄严典雅、古色古香的大门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门,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门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额,为茗山大佛师所题。山门两旁悬挂的“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这副颇具气魄的楹联,为清光绪四川巴州廖给所写。山门迎面照壁上有明代进士胡瓒宗所题“海不扬波”4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人们将它看成。是这副楹联的横批。明人的横批,清人的楹联,巧妙搭配,贴切隽永,意趣深浓。
定慧寺在佛教寺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曾来此创建大雄宝殿。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宋代称为普济禅院,元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固定发慧”和“寂照双融,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的纲领,涵义深刻。现寺院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前有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还有斋堂、大家念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胜地之一。
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座木结构的方形“御碑亭”,亭中石碑上刻着乾修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迎面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体现了明代建筑的风采,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藻井彩绘,富丽堂皇,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迹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莲花宝座之上,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康熙亲书的“香林”两字闪烁于烛光香雾之中。主佛背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土、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
我们从观澜阁向北走,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银杏树林下的焦山碑林(宝墨轩),为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轩内珍藏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焦山有碑林。焦山碑林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焦山碑刻,篆、隶、真、草、行诸体皆备,风格迥异,或苍古峭拔,纵逸奇深,或严整舒朗,浑然厚重,真可谓汇千年古刻之隽美,融百家书法之精神。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鹤铭”,就出自焦山。焦山碑林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如果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那么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
由宝墨轩东行,我们来到焦山东麓,看到面对长江排列成马蹄形的八座炮台,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台。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曾率领将士数千驻扎焦山,堵击金兵。南宋德枯元年(1275年),宋、元大军曾在焦山一带的江面上激战,出现过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加强长江下游的防线,决定建立焦山炮台与圌山、象山、江都天庙三处炮台构成犄角之势。炮台为椭圆形暗堡式,每座最长处为77米,最宽处为55米,以优质条石为基,用黄土、石灰、细砂配糯米法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浇灌面成,内设6000—8000斤重的大炮,是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近代炮堡遗址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焦山古炮台,座落在江边,一具具古炮,静静在那安放,大炮直对江中,使人能浮现出将士们当时抗击敌寇的激烈情景。也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同时也是镇江人民浴血御敌、勇猛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铁证。
镇江万佛塔,屹立在焦山最高处,从山下就能见到它的雄伟的塔影。
【焦山导游词】相关文章:
湖南崀山导游词08-02
八公山导游词07-28
武夷山的导游词05-18
阿里山的导游词04-28
陕西骊山导游词9篇08-20
阿里山导游词(10篇)08-16
阿里山导游词10篇08-16
江郎山导游词(12篇)08-15
浮戏山雪花洞导游词07-11
武夷山导游词(14篇)06-26